三国争霸,我却埋头搞GDP_第81章 老关还是从前那模样,推上车,就来劲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谁来咱们铁庄闹事?”关羽横眉冷眼。
    “不用翼德出手,关某就先抡了他!”
    “不是有人来闹事,是俺去闹事没整太明白。”张飞挠头,一脸不好意思。
    “云长。”刘昱从石凳上站起身问道:“矿石和煤那面怎么样?”
    “不负庄主大人委托!”关羽从怀中掏出几块石头。
    黑色,褐色,泾渭分明。
    “带着青壮们走寻了许多地方,终于在庄主所说的正北方,找到了一个山头,上面这种褐色的石头多的是。”
    “而煤,则是在那山头向西十里的地方发现。”
    “很好。”刘昱点头。
    唐山之所以能够成为钢铁重镇,还是因为治内原材料丰富。
    “云长和青壮们休息两日,便带上一千青壮,推上五百木车,前去取矿石和煤。”
    “运上一次,够咱们铁庄用上许久。”
    “不如多带些人手去?”关羽建议道:“毕竟鹿车最多才能装四百斤。”
    “俺说老关,你这消息落后了不是?”张飞得意的说道。
    “咱庄主大人改良了鹿车!”
    “现在一车能装九百斤!”
    “而且,由青壮推着,日行二十里,也不在话下,还不太累。”
    “载九百斤?日行二十里?!”两只丹凤眼暴睁,关羽被种种数字所震撼。
    作为从前跟鹿车打了许久交道的他,对那车的各种情况,熟悉到不能再熟悉。
    就算是他,依靠天生神力,能推个六百斤,已经都是极限。
    却经过庄主大人改良,普通人都能推九百斤?
    这是多么巨大的进步?
    “真想推上一车!”关羽心情激动。
    “翼德,给云长拉来一辆独轮车。”刘昱吩咐道。
    “好嘞!”张飞转身就跑,短暂的时间,便推入到庄主大院中一辆独轮车。
    关羽接过,两手抬车把,“咦?”
    他指指系在车把上的麻布,“这是干什么用的?”
    “减轻手臂负担。”刘昱走到近前解释道:“云长一试便知。”
    “装!”简洁的话语,从关羽口中说出,发现张飞没动,他赶紧补充到:“关某说的是装车。”
    “你这老关,说话大喘气。”张飞嘟囔一声,转身跑走。
    几息之后,便从院落中扛过两个大麻袋,嘭的一声放在独轮车上。
    “再装!”抬着车把的关羽,丝毫没有感到任何压力。
    连续许多袋装下去,重量已经超过千斤。
    “俺地个乖乖!少说也有一千两百斤!”张飞赞叹出声。
    在刘昱的注视中,关羽抬起车把,“比想象中的轻!”
    “有了这挂在肩膀上的麻布条,真的省了不少力气!”
    “而且,还能体会到庄主说的那种轻巧操控感。”
    手臂上一用力,他把独轮车推动起来。
    “比原本鹿车轻了太多!”
    “庄主大人这改良,神奇的很!”
    关羽赞叹连连。
    推着一车货,在院落中如履平地。
    “简直比关某从前推六百斤,还要轻松。”
    “普通人一天行二十里而不大劳,确实能够做到。”
    “而且还不止!”
    关羽越推越兴奋,在庄主大院中转圈。
    “你这老关,还真是个推车的能手!”张飞粗声赞叹。
    “跟俺杀猪的技艺,有那么点相提并论的资格。”
    “古有庖丁解牛,现有翼德屠猪,云长推车,妙极。”刘昱背着手微笑开来。
    放下车,吃过饭。
    关羽连休息都顾不上。
    被巨大兴奋充斥到坐都坐不下来的他,跟刘昱请示后,便冲入到庄子中去挑人。
    一千强壮有力的青壮,被他甄选出。
    带上干海货,做饭的家伙和武器,推上五百改良独轮车,热火朝天冲出铁庄。
    说什么也要飞速把铁矿石和煤尽快拉回来。
    铁庄城门口,带着十来个青壮骑马离开的张飞,望着旷野上远去的车队,“这老关,还是改不了从前那习惯,推上车就兴奋!”
    “走了,小的们!”
    “跟俺继续去打游击战。”
    “来,把庄主大人教授的口诀喊起来!”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十来个骑着战马的青壮,虽然人数不多,却扯着嗓子吼出巨大气势。
    张飞很是满意,狠狠一鞭抽在战马身上,“冲冲冲!!”
    带队朝旷野飞驰而去。
    ……
    庄主大院中,刘昱把几个工匠头,还有一些头脑灵活的青壮工匠喊来。
    “今天,给你们上课。”
    他在脑海里打开系统。
    消耗大量gdp点数,兑换出【新式土法练焦炉建造工艺及经验】。
    高炉拉上日程,作为炼钢最重要的原料,焦炭必不可少。
    新式土法墙子炼焦,这种窑是在老式土法基础上进行改良的产物。
    具有建窑快,成本低,产量多,质量高的特点。
    尽管明朝时候,汉人就已经掌握炼焦,并且应用在炼钢之中。
    但焦炭的质量却不高。
    造成钢铁的质量逐渐落后于世界。
    到明代中叶,已经被倭寇的刀剑质量比下去。
    其中焦炭质量不够,也算是一个原因。
    工匠们席地而坐,等待着刘昱讲解。
    啪!
    刘昱手持柳枝做的教鞭,敲在身后一块立起的门板上。
    吸引所有人注意力。
    毛笔入手,沾上墨汁,在门板上迅速绘画出几副图形。
    “这是做剖面图,这是平面图,其他几幅是局部细节图。”
    在他的介绍中,一众工匠们知道剖面图和平面图的含义。
    工匠闭上在刘昱的吩咐中闭上眼睛想象。
    “平面图就像是飞起的鸟儿,在天空朝下看。”
    “剖面图就是把窑身切开,如同切瓜一般。”
    尽力在脑海中感受画面,工匠们有了新的认知。
    “庄主大人这图纸,神奇的很!”
    在刘昱的仔细讲述中,工匠们记录下炼焦炉的各种局部施工工艺。
    烟囱的具体形状及高度。
    窑顶的规模和工艺,用砖砌之后还要涂泥一层。
    中火道火眼。
    窑墙,分内墙,外墙。
    下火道瞭望孔。
    砖砌风梢口。
    各种专业名称,在刘昱配合门板上的图纸,给工匠们讲述透彻。
    “庄主大人讲的可真是清晰明了!”铁匠老张赞叹道。
    “就连俺这榆木脑袋,都能听的明白!”
    其他工匠们附和点头。
    “要是没那神奇的图形,真不好理解嘞!”
    “最主要还是庄主大人讲解的有条理,解释的通俗易懂,让咱都能整的通透!”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26_126747/39555514.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