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_第820章 微服入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攄施礼道:“陛下,臣认为朝廷应立刻下旨取缔子,以免川蜀再生大。”
    苏牧摇了摇头,“取缔子,民间损失的千万贯财富由谁来偿还?”
    “这......”
    三人闻言全部陷了沉默。
    取缔子并不能抹去债务,破产的百姓,依旧是一贫如洗,川蜀的问题并未得到实际解决。
    良久程衡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苏牧笑了笑,说道:“朕决定由国库出钱,买下百姓手中的子,今后子由国库背书,户部负责发行,逐渐推广至大魏全境。”
    “啊!由国库出钱?”
    王钧惊愕道。
    国库才收一大笔钱财,转手就要送出去,这让他如何愿。
    苏牧笑问:“王尚书这是舍不得了?”
    王钧道:“陛下,国库最近才充盈了些,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换来一堆废纸,臣觉得不值得啊!”
    程衡和林攄此时却是闭口不言。
    两人贵为宰相,无论本心如何,明面上代表的却是全天下百姓的利益,此时都不好出言阻止。
    苏牧摇了下头,“一个国家建立国库为的是福天下百姓,空留钱财在库房里发霉,在朕眼中无任何意义。”
    王钧看了程衡和林攄一眼,投以求助目。
    “咳——”程衡轻咳一声,施礼道:“不如国库和库各出一半,彻底解决川蜀之危。”
    在大魏,皇帝与大臣之间,平时还算和睦,唯独在涉及钱财时,大臣们会合起伙来,挖空心思算计皇帝的库,而皇帝为了治理好国家,亦会绞尽脑让大臣们將国库里的钱取出来改善民生。
    苏牧淡然一笑,“三位卿原来是在算计朕的库。倒也无妨,朕的库可以出这一千万贯,但有一点需要说明,买来的子要全部归库所有。”
    三人愕然,他们都没有想到苏牧会如此大方。
    子不过是一些废纸,都给库又何妨。
    王钧与程衡、林攄对视一眼,施礼道:“陛下圣明,陛下的库只需出七,余下三由国库补齐就好。陛下可以將那些子都拿去。”
    苏牧頷了下首,笑道:“也好。”
    事议定,三人返回中枢,开始组织人手,往川蜀运送钱财。
    此时的铜钱一贯重六斤,一千万贯就是六千万斤重,需要用到的人力力非常庞大。
    三人细算之下,用车运需要上万辆大车,用船运也需要近千艘船,最终不得不將铜钱改银子,以节省人力力。
    一个月之后,户部侍郎陈有,带领近百艘运银船离开京城,往川蜀而去。
    此行护航的船只是一艘蒸汽战船,指挥这艘船的將领是从升龙城返回的李守贵。
    东京城出来的船只若想川,需要先抵达长江,从长江逆流而上,再进川蜀。
    船队经过半个月航行,于扬州进了长江。
    顺水改为逆水,船只的航行速度非常缓慢,且在逆风时只能靠纤夫拉纤协助,顺风时升起船帆才能行的快一些。
    经过五日行舟,船队从扬州航行到了江陵城附近。
    其间用到了上万名纤夫拉纤,这令船上的人慨万千。
    蒸汽战船甲板上,李守贵正陪著一名中年人说话。
    中年人拿著远镜四下观察了一番,放下嘆道:“当初我在这里落过水。”
    李守贵急忙点头:“陛下当初是去临湖请程相,大家都很担心,好在陛下回来了。”
    中年人不是別人,正是乔装打扮过后的苏牧。
    他將朝政给了沈云初,隨船队一起离开了东京城。
    船队此行是为了解决川蜀的货幣危机,苏牧此行的目的却不止于此,他要借此机会,將子变川蜀真正的货幣,一旦子在川蜀推行功,再向全国推行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苏牧此次出行,知道的人不多,除了宫里的人外,只有隨行的殷良、李守贵、关雄三人知道。
    连陈有都不知道他的份。
    天黑时,船队来到江寧城码头停靠,进行补给。
    苏牧將殷良来,给了他一封信,“將这封信立刻送回京城给韩公廉。”
    此次出行让他看到了进川的艰难,故此,他决定建造一批蒸汽货船,专门负责运送进出川蜀的货。
    殷良拿著信来到江寧城中,找到了明武司鉴的鉴子,让其將信送回了东京城。
    次日船队起航,一个月后,船队来到了江陵城。
    江陵也就是古时候的荆州,与川蜀只隔著一座巫山。
    进川之路就在眼前,船队在江陵城码头进行补给,苏牧下了船在城里走了一整天时间,遂决定將来在这里建造一个集运码头,负责转运往来货。
    次日船队再度起航,五日后驶进了巫山峡谷之中。
    一路行来,苏牧乘坐的这艘蒸汽船出尽了风头。
    两岸拉纤的纤夫著这艘发出巨大轰鸣的船只,无不倒吸凉气。
    这个东西可以逆水行舟,且不用船帆和人力,大魏何时有这种船了?
    他们都在害怕,害怕今后大魏都是这种船只,让他们丟了拉纤的饭碗。
    然而科技的发展,并不会因为他们害怕,就会停下脚步,这个碗饭迟早都要丟。
    船队用了二十多天,才穿过巫山峡谷,来到永州码头进行补给。
    苏牧却是与李守贵告別,带著殷良和关雄下了船。
    一行十余人在永州买了马匹,往都府赶去。
    船队还要航行近一个月时间才能抵达都府,苏牧此时离开,是想先一步抵达。
    永州距离都府仍旧有五百里地,好在前面陆路没那么难走了,骑马会快很多。
    苏牧领著一行人,边游玩,边赶路,十日后来到了都府,在一客栈里下了塌。
    此时的都府一片歌舞升平,正应了宋代柳永诗词里的描写: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
    苏牧下榻在锦江边的一做静华楼的客栈中。
    打开窗户便可看到江上无限风。
    锦江是都的水路经济大脉,江岸两侧亭台楼馆林立,商业往来非常频繁。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36_136062/49992755.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