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_分节阅读_10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中一动,他想起芷晴一人孤身在长安,几个妹妹都比她年纪小,怜意顿起。堂邑侯府俱是姓陈,他这小妻子,似乎多少有些不安。

    又过了一阵子,看着时辰差不多,芷晴便须依着礼制拜见公婆,还要祭行于祖先等等,陈珏知道芷晴的情况,不管哪一步,他都顶着陈须和东方鸿等人戏谑的目光陪在芷晴身边。

    “你是男子,早些回去便是,要不惹人闲话。”芷晴小声道。

    陈珏一笑,道:“左右没人说我不可以陪在你身边,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芷晴这次住了嘴,过程中又赶了陈珏几次,陈珏仍是不走,芷晴虽然面上羞恼,心中却满是甜意,一颗心总算彻底安定下来。

    四公子成亲,本是堂邑侯府中的大事,两人之间地情形不多时便悄然在府中上下传开,陈珏虽然待人温和,但该下手惩戒之时也从不手软,府中下人们不敢说他惧内,只道:“四公子待梁孝王翁主真好。”

    又有人想起刘彻阿娇和陈隆虑夫妻,便道:“陛下待皇后也好,天家亲上加亲,可不俱是和和美美的。”

    刘嫖也得了消息,笑着对陈午道:“芷晴嫁了珏儿,真是好福气,我这做阿姐的可对得起阿武了。”

    陈午摇了摇头,他是父亲,总自认更了解儿子,泼冷水道:“珏儿深受陛下器重,除却这几日可未必便有工夫同芷晴亲近。”

    刘嫖不理他,又道:“若是他们想在一起,我便进宫给珏儿多请休几日又如何?”

    陈午直起身,想起陈珏从小到大地聪明伶俐,那仰着头对他说要学文习武的小儿子,一下子便长成了比自己还高大半头的少年,也不得不服老。

    整整忙碌了一日,陈珏和芷晴回到自己房中的时候已是傍晚,此时日沉西山,天凉快得很,陈珏舒服地深呼吸了几口气,抬头看向芷晴时却发现她微微皱了眉,陈珏走近几步,又看得她额间隐有汗迹。

    坐到芷晴身边,陈珏轻轻揽住她,问道:“怎地。是不是累着了?”

    芷晴点点头。又摇摇头,咬唇道:“脚疼……”

    陈珏眼色一扫,几个侍女立刻围上来,稍后陈珏便见芷晴小腿下有些红肿,显然是扭着了,阿如见状立刻啊了一声。

    陈珏又看了一眼,不由挑眉责备道:“你方才怎地不说?”

    芷晴小声道:“回来的路上绊了一下。我想应该不碍的,便没同你说。想回来再看看。”

    陈珏挥手示意紫烟等人散开,他自小练习弓马,治这小伤还算得心应手,他微弯了身子,手握在芷晴脚腕处摸了摸。心中一定后略一用力,随后道:“待会再请人来看看,想来不会有什么大事。”

    芷晴乖巧地点点头。只觉得疼也不疼了,感受着陈珏的温柔,她心里甜丝丝地,转而想起昨夜地情形,芷晴又低了低头,陈珏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这样温柔。

    新婚几日,陈珏见芷晴平日里同刘嫖和长嫂周氏在一起相处地也算不多,甚至陈小夭那里也时不时地见上一面。知道她已经渐渐适应了陌生的生活。便不再整日陪着她。

    新婚之后,陈珏便又精神抖擞地上工了。羽林军和天禄阁两边都还好,这日陈珏忙完回到府中,同芷晴一起用过晚膳后,陈珏又和她聊了几句闲话,便离开卧房朝书房走去。

    “等多久了?”

    书房中,陈珏见东方鸿已经坐好,便一边落座一边随口问道。

    东方鸿哈哈一笑,道:“我也是刚到,这两日谁不知四公子新婚燕尔两情依依,我哪会自讨苦吃地早早来这里等。”

    陈珏回了几句嘴,两人闲话了一会,东方鸿这才道:“按事先说好地,我从大长公主家令那用你的名义得了礼单,你看看。”

    陈珏成亲,除宫里的赏赐之外,诸侯王中长沙王、河间王和江都王都遣人表示了些,常规上的喜事之礼不算,长沙王和河间王送地皆是文墨之物,江都王好武,送的则是一把匕首,让刘嫖不满了好几日。

    慢慢翻阅着手中详尽地记载,陈珏不多时便心中有数,卫绾、直不疑等人都有礼,平阳南宫两位公主都是遣人来,王信田亦是一样,至于韩嫣等几个好友,则是早早直接交给陈珏。

    东方鸿笑了笑,道:“平阳长公主可没有什么城府,比王后差远了。”

    陈珏点了点头,又看了看礼单,随手将之放回,这些东西按陈午和刘嫖的意思,都归陈珏夫妻所有,想起芷晴接受奴婢见礼时泰然自若的样子,陈珏决定试着给她找点事做,省得他复工之后一个人闲在家中。

    “子瑜。”东方鸿道,“有一件事我一直想问你,陛下命你校书,多半只是挂个名头而已,根本用不着你每两日便去一次天禄阁,你这却是为何?”

    “因为校书之人。”陈珏正色道,“有汉以来,强势的诸侯王、外戚家族层出不穷,自从高祖白衣卿相以来,士人们便有些坐不住了,我想看看他们的心到底有多大。”

    “可有贾谊晁错之人?”东方鸿来了兴致。

    “现在倒没有。”陈珏笑道,以董仲舒为代表地士人们迫于窦太后在朝,一个个时不时地便有些小动作,但真的大事却没人敢做。

    不只如此,儒生们显然也有些窝里哄的迹象,孔安国便不只一次说过董仲舒和公孙弘两人因见解不同而相争地事情。

    脑子转的飞快,陈珏拿出收到不久的便笺,从桌面上推过去,道:“你看看罢,淮南王上书,说是国中集书无数,恳求亲自来长安献书,以供天禄阁盛事。”

    东方鸿看完,再抬头时面上有些不屑,道:“这位淮南王整日就爱用些手段,实在有失外王气度。”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第一百四十三 仲春早

    陈珏微微一笑,道:“淮南王这次的机会选得好,几乎便称得上是阳谋了。”

    东方鸿放下手中的那几张纸,随手撕了,道:“陛下大力校书,前阵子河间王才亲自送来一车书,甚至得蒙陛下宣室殿赐宴,淮南王是皇家长者,按辈分来说是陛下的叔父,断无比不上河间王的道理,陛下必须要准其入京厚抚,这时机确实好。”

    陈珏点了点头,道:“淮南王也是个人杰,读书鼓琴皆是一时之选,又有礼贤下士的名头在外,河间王的贤名还及不上他。”

    “这位淮南王,我真不知他究竟是怎么想。”东方鸿又露出了不屑的神情,“若说他一心安乐,偏偏淮南国内士人众多,徒惹陛下猜忌。若说他心怀不轨,吴楚大军那样势大,不也是一败涂地,他这整日想办法在长安城中煽风点火算是什么。”

    陈珏笑着不语,东方鸿将刘安看得是清楚,刘彻和窦太后对淮南王也有所防备,但世人却不知道这些,淮南王在宗室中人望之高,却是河间王等人望尘莫及。

    “我听说淮南王这些年来聚集门客,致力于修书一部,他好读黄老,喜研炼丹,书中所记也可想而知。”陈珏斟酌着开口道,不由皱了皱眉,“他这回入长安献书,我却担心那帮儒生跟他出什么争执。许多儒生都投身于天禄阁校书,朝野间或多或少一直存在的各家学说之争便淡了不少,陈珏是想借助校书人的思想碰撞,但绝不是在淮南王横插一脚的情况下。

    “我认为这事你最好不要管,由淮南王去罢。”东方鸿正色道,“长安城中,这两年多少大事同你有关?淮南王,自有天子去烦心,你若事事都提前为陛下办妥当。并不是什么好事。”

    君臣之间。臣子若是太出色,让年纪差不多的皇帝相形失色,绝对不是好兆头。再者飞鸟落尽,良弓始藏,诸侯王的威胁一日还在那里,作为外戚的窦陈两家就一日有显赫的必要。

    陈珏自然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于是点了点头。

    两人又商议了几句,正事说完,看看时间还不算晚,东方鸿便调笑了一句:“子瑜急着回否?”

    陈珏闻言。笑道:“我自有处可去,总比有些人独守空室好上许多。”

    陈柔昨日带着几个小辈去了城外庄子游玩,日中的时候却一阵难受,请人细细检查号脉之下。才知陈柔这是有孕在身,只不过这胎有些不稳,陈柔便暂时留在庄子那边将养几日。

    东方鸿乐呵呵地,连平日里地诡辩术也抛到一边,却是想着该说的事同陈珏说完,他明日一早也该去乡间看看了。昏,田神色兴奋地走在宣室殿前的石路上。

    按理说来,这时外臣入宫已然不便。天子外甥这时候还叫他入宫,显然是急着问他那道奏表的事。

    宣室殿前,杨得意来回转了几圈,看见田向这边走来的身影时才松了一口气,稍稍往前移了几步,待他与田之间只余几步远才躬身道:“陛下就在里边……”

    田嗯了一声,他不大看得起宦官,不与杨得意多话便直直抬脚入内。留下杨得意一人面色微沉。

    他凭什么?杨得意心中愤愤地想。魏其侯、南皮侯和陈珏都不曾像他这般傲气,只是转而想想面前这是天子亲舅。杨得意还是忍了忍,趁人不注意跺了跺脚,转而去做自己的职司。

    “微臣田拜见陛下。”田进门便向刘彻行了一个大礼。

    刘彻点头道:“平身。”

    田谢了,这才起身诚恳地道:“这些时日以来,臣等陛下的宣召很久了。”

    对于田太过明显的急切,刘彻心中有些不喜,但还是道:“舅舅前几日上的那道奏表,朕已经看过了。”

    顿了顿,刘彻将几案上的奏表拿在手中,道:“列侯骄狂,于长安城中多有不法之事,在其家乡则一族势大,鱼肉乡里,这些都是你要对朕说地?”

    田躬身道:“正是微臣所言。”

    刘彻忽地将那道奏表拍在案上,道:“令列侯归国,舅舅,你好大的胆量。”

    田心中微震,但今日之事他都早有准备,慨然道:“臣的胆量全因为臣欲尽忠于陛下,列侯行事跋扈,长安百姓怨声载道,此事着实有碍天子声名。且列侯多财,多与商户往来,以权逐利,使黎民不能专注农事,皆是大过。”

    刘彻看了他一眼,这几句话没头没脑,名为说列侯实际上是在暗示诸侯王,然而列侯的权力也不过是从封地每户收些钱财取用,田除了“骄狂多有犯法事”也说不出什么别地来。

    只是列侯家族势大,虽不至于全部为祸一方,但凌于乡里之上倒是真的。这么一来,刘彻平息了大半年的心思又起来了,诸侯王不能动,列侯总还可以动。

    “舅舅,你怎地忘记列侯中还有魏其侯、建陵侯的这样的干才。”刘彻道。

    窦婴和卫绾,田自是不敢动,他躬身一笑,道:“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一日无良臣在朝,臣说的是身无朝职又仗着尚公主翁主而流连长安地那些人,但凡是朝臣,自然要留在长安为天子效力。田知道自己的情况,他既是学儒之人,亲姐姐又是被赶到阳陵去的王,若是不趁着皇帝外甥要有所作为地时候做点事,等到刘彻真正掌权之后也不会把他一个田看在眼中。

    刘彻心中一动,看出田的身体似乎正因兴奋而发抖,他一笑,道:“若是朕要遣列侯归国,你敢为朕主持此事吗?”

    田闻言啊了一声,随后不由地打了一个寒战,王田几乎便是窦太后的眼中钉。他哪敢以为碰的是列侯不是藩王就能得到比晁错更好的下场。只是天子问了他又不能拒绝,一时间嗫嚅着不语。

    刘彻心中哼了一声,也不说究竟准不准田所奏,只是又问了些旁的事,过了一会,田便识趣地告退。

    刘彻一个人坐了一会,觉得有点烦,旋即高声叫道:“杨得意。”

    杨得意飞快地走进来,速度几乎便跟小跑差不多,道:“陛下。”

    刘彻起身走了几步。道:“朕要出宫。”

    杨得意应诺,等了片刻却没听见刘彻说究竟要去哪里,只得指挥着左右宫人去安排,心里猜测着陛下八成是要去堂邑侯府走一趟。的差使,婉拒了几个下属地邀请,出门上了李英地马车便直接打道回府,打算着问父母安之后便同芷晴多待一会----上巳那日他本答应了芷晴出去踏青,不想刘彻今年还是好兴致,仍旧拉了一众人游猎。陈珏不得已爽了约。

    然而事与愿违,等到他随意地下了马车,听见身后又有马声。转身之下正好看到刘彻探出头时,他便知道今日地计划又有了变化。

    刘彻今日穿的是青色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6_16864/3448246.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