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_分节阅读_14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番布置,就是有人站在那密道中也听不到这边说什么,楚先生制的传像镜也用上了。”

    说起那处密道,阿娇地脸色也有点不大好,爱女的寝殿下方有一处来路诡异不明的密道,这件事怎么想怎么让人心有余悸。至于这密道有没有可能是刘彻所建。阿娇倒是选择了相信刘彻,只是依着陈珏地叮嘱。她也不曾跟刘彻多言。

    所谓传像镜,乃是一种类似于潜望镜的物件。虽说镜像太模糊了些,但看清密道中有没有人还是轻而易举,至于刘的闺房,早已经换到了远离密道的椒房殿另一边。

    “那就好。”陈珏点头笑道,按说这种事搬家最安全,只是阿娇这皇后住在椒房殿天经地义,没有足够的理由,搬迁就是不可能的事。

    两人又聊了几句,陈珏迟疑了一下。柔声道:“阿姐。我今日还有件事跟你说。”

    阿娇微笑着示意陈珏开口,陈珏深吸一口气。缓缓将田婧的事情说了一遍,阿娇开始时还静静地听着,后来便眉心微蹙。

    “这个田婧居然是田的女儿?”阿娇想起田那副五短身材尖嘴猴腮地尊容,怎么也想象不出他的女儿会是个佳人,“阿弟,彻儿很喜欢田婧?”

    陈珏想了想,确信成长后地阿娇有面对一切的心理素质,实话实说道:“那位田婧,不像田,反而有几分像王太后当年。我已经查问过,陛下当日回宫后也没有派人寻访田婧地来历,照我看来,宫中美人如云,陛下也没有多么看重她。”

    阿娇轻轻哼了一声,道:“彻儿总是这样,明明心里就只有我一个人,偏偏要出去招惹别人,弄得我跟那些女子都不好受。”

    陈珏轻叹了一声道:“谁叫他是天子。”

    阿娇垂下眼帘,过了一小下才道:“他尽管是别人的天子,我不稀罕。彻儿是我的夫君,这椒房殿是他给我的金屋,我谁都不给。”

    陈珏听出阿娇语气中淡淡的逃避,却不揭穿细问,只是期待着阿娇再成熟些的时候会带给他什么样的惊喜。

    “阿姐。”不远处已经传来杂音,陈珏知是刘彻要回来了,柔声道:“只有一句话,千万莫苦了自己,万事还有我。”

    阿娇轻轻嗯了一声,道:“你放心。”平阳,自个儿府里聚了一群歌姬舞姬,刘嫖例子在先,谁不知她心里的小算盘?

    说话的工夫,刘彻已经大步走了过来,笑道:“方才朕绕路看了阿一眼,回来晚了些。”

    阿娇和刘彻相视一笑,重回殿中地李青和绮罗招呼宫人伺候不提。霓裳,正是长安富商贾同所开地商铺之一,兼营绸缎和成衣生意,一直在长安城中颇有声名。

    田婧牢记着平阳要她仔细打扮的吩咐,一边回想着当日承蒙那人相救地情形,一边面生红晕地走进正门。

    方一进门,下人已经去联络管事,田婧徐徐漫步时四下望去,便见宽敞的店铺中几处货架前四散着不少客人,她本是受了几位闺中姐妹的撺掇来这外间街市的铺子,如今看来贾家不愧声名在外,确实不差。

    走着走着,田婧的目光被一件湖绿色的衣裙牢牢吸引住,那衣料看起来华贵逼人,田婧的手指方要触及,忽地听得一个悦耳的声音道:“这位妹妹不可乱碰。”

    田婧飞快地缩回手,转身一看,便是一位妇人打扮的年轻女子正含笑盈盈而立,一双玉手正轻轻护在小腹处,她看上去只比田婧大一、两岁,容色殊丽却胜她几倍。

    母亲节快到了,妈妈不容易,大家记得那天祝妈妈节日快乐!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二百 二百零一

    店中人声鼎沸,问价商议之论不绝于耳,田婧心里微微一怔,便觉得有点尴尬。

    既是铺子里的成衣样子,哪里有不准客人亲手触摸布料的,心中便有些不高兴,她一双眼定在那笑吟吟的女子身上,只见这女子衣着并不华贵显眼,偏素色的衣衫上亦没有太多华丽的装饰,但她袖口间同色的花纹凡夫层叠,显然不是出自寻常匠人之手。

    恋恋不舍地看了那衣裙一眼,田婧矜持地道:“为何不能碰?”

    “我家夫人好心好意地提醒你,你爱听不听。”一个穿着翠色衣衫的侍婢抢着说道。

    田婧虽不是豪门大户之女,从小亦是被仆人伺候长大,闻言轻哼一声,道:“哪里来的小丫头,倒是牙尖嘴利。”

    那婢女听了立刻撇了撇嘴,她与芷晴同岁,看上去还比长于保养护理之道的田婧大上一两岁,田婧这么说无疑是故意摆低自己的位置。

    “阿意,不得无礼。”

    一直静静旁观的美丽女子终于开口说话,正是芷晴,她嫣然一笑道:“家仆无状,真是失礼了。”

    “翁主!”阿意不赞同地轻声唤道。

    芷晴以眼色制止了阿意接下来的,田婧在一边听了却心中一动,大汉翁主不少,能够在这么年轻的年纪就长住长安的就不多。“我是这里的熟客了。”芷晴微笑道,“这家铺子里挂在方才那位置的必定是最新款式,惯例只能用来观赏,不可触摸不可买卖,你若是想把它带回家,还得等过几日真正上市了才行。”

    田婧听得云里雾里,但大致上还是听明白了芷晴的解释,心道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收拾那几个丫头。好些个闺中姊妹居然没有一个提醒她具体的情形,弄得她像长安郊外的乡间村姑一般,差点出了丑才得人提醒。

    “多谢你的提醒。陈夫人。”田婧微微点头致意。

    芷晴浅浅一笑,也不奇怪田婧会猜到她是谁,只是笑道:“你真是冰雪聪明,随口一猜便丝毫不差,若不是我还有几分自知之明,当真要以为自己在这长安城中多有名呢。”

    田婧见芷晴笑容可亲,说话又轻轻柔柔的好生动听,不由把平阳公主从来说过地关于这位梁王翁主的传闻抛到一边,几句话间便通了姓名,又和芷晴亲近起来。

    “你在长安城中确实很有名呢。”田婧一边和芷晴一起走到人少些的僻静处。一边正色说道,“人人都羡慕武安侯待你那样好。”

    芷晴扑哧一乐,道:“你莫要瞒我,长安城内外都是怎么说我,我再清楚不过了。”

    田婧点头道:“是啊,好多人说你善妒不能容人。”

    伺候在芷晴身边地阿如和阿意二人对望了一眼,再看向田婧的目光便多了几分不满,翁主随便谦逊几句,她还当真口无遮拦。

    芷晴微微笑着,并不介怀。眼下看来,这个田婧倒没有什么深沉的心思。

    建元三年七月初的阳光仍旧是火辣辣的,不断地烘烤着黄泥路面,天禄阁外不远。人马过处,飞扬的烟尘形成一道淡淡的灰帘。令人见了忍不住掩鼻,就是素日里最爱疯闹的年轻人也无一敢出来撒野。道边上,只有一辆辆马车稀稀落落地停着,车夫盘腿坐在车辕上,再低头将草帽的沿搭在膝间便悠然地歇着。

    杨树下,一群老老少少正三三两两地聚集着说话,谈笑不断的工夫,多数人地目光却不断朝道路的来处游移,有时相识的两人目光碰在一起。便不约而同默契的错开----这么大的一群博学之人。平日里放在人群中也是中心焦点,此刻却是一起在等待一个人的到来。

    又一阵沙尘飞起。距离路中心近些的人动作利落地转头举袖掩头,心中正要暗自咒骂,便听得有年轻的男声道:“来了,武安侯从麒麟阁那边儿来了。”

    说话那青年一身仆役装扮,也不知是哪家人带来的随从,众人顾不上这个问题,纷纷精神一振肃立起身,目光直视道路前方不放。

    “李大哥,还有多远?”陈珏随口出声问道,天气炎热,马车中就犹如一个小蒸笼般让人呆不下去,因而马车的车帘早就被四处,只是李英和郭远地身形魁梧,晃动间挡住了陈珏向前的视线。

    李英稍稍侧了身,笑道:“不远了,现在已经能看见天禄阁那边许多读书人在等着公子呢。”

    郭远嘿嘿一笑,马鞭一扬,得意地道:“老郭这辈子最对的就是跟着公子,别看那些文人素日里看不上我们,只要我站在公子身边,谁也不敢小瞧一星半点。”

    陈珏忍不住摇头微笑,时下尚武,世家大族中人亦崇拜勇士,然而李英和郭远这种类似于累世家仆的角色总难免受人轻视。

    陈珏今日来天禄阁,却是奉了刘彻地旨意来选拔可堪入太学中任教的博学之人。按说这事本来轮不到陈珏身上,只不过刘彻那边思前想后,确实觉得太学必须掌握在他自己手中,能够体会他心意、又够分量地臣子,只有官位虽不算高却身为列侯的陈珏一个。

    兴建太学是件大事,太皇太后窦氏关心《鸿烈》的流传状况,刘彻也关心数年后太学中会涌现什么样的人才,就是思想顽固些的人,《鸿烈》有那位据说得道成仙的淮南王刘安撑着,倒也没有人敢对这个深受天子景仰的叔王之书说一分不是。

    不多时,陈珏所乘的马车在天禄阁门前徐徐停下,稳当大方地下了马车,陈珏对于天禄阁门前的人山人海亦有些惊讶,面上却仍旧挂着淡淡地笑意,不断地同人点头致意。

    徐徐走近天禄阁,陈珏一眼看见众人中为首地蓼侯孔臧,忙上前几步扶住孔臧道:“我这是何德何能。蓼侯竟亲自出迎?理应是我登门拜访求教于您才是。”

    孔臧任由陈珏将他扶回天禄阁,摸了摸花白的胡子笑道:“天禄阁校书是我主管,你这次除了在民间招揽贤才。说不得还要从我这里挖走不少人,这么大地事我还能不管?”

    说话地工夫,孔臧已经坐回主位的红木椅,陈珏笑道:“校书教书,殊途同归,最后都是要将先贤的学问传承下去,侯爷不能不帮我。”

    孔臧笑呵呵地点了点头,他主管校书,陈珏和刘彻挂羊头卖狗肉地打算他也知道一点,这回太学一起。孔臧只恨自己一身不能二用,否则定要好生想法子把先祖孔仲尼的学问发扬光大,断不能叫歪曲自己祖宗学说的功利小人们名满天下。

    “我这把老骨头,随你们这些年轻人折腾就是。”孔臧笑道,“这天禄阁中的校书人,我随你挑走十之二三,想来定是够用了。”

    陈珏一脸心悦诚服地道:“蓼侯鼎力相助之情,陈珏铭记在心,这选人之事,我不过是挂个名头。还是要请蓼侯帮忙参详。”

    孔臧摇了摇头,神色轻松地道:“这举手之劳算什么鼎力相助?按着陛下建太学呃初衷,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孔黄和孔茂都要进太学研习经典,于公于私。我无论如何都推脱不得。”

    陈珏陪着孔臧说笑了几句,小吏已经引着校书人中有意报名的一部分和外间的博学布衣走进天禄阁。陈珏脸庞上笑意不散,神色间却多了几分锋芒毕露的威严味道。

    众人陆陆续续地走近,看着这笑容温和的富贵王孙公子仿佛换了一个样子,心中亦暗暗称奇,脑子快些的思及陈珏还有羽林中郎将地官衔,心里便立刻释然,别看人家年纪小,却是正经在军中做过几年的主。

    宽敞的大堂中已经稍微显得有些拥挤,闷热的感觉渐渐袭来。陈珏见人进的差不多。轻轻一击掌,刘彻派来的两个谒者便有模有样地取出天子诏书。由其中之一朗声诵读,等到最后的一个“可”字落下,堂中众人纷纷摩拳擦掌,就等一朝选进太学为人师表。

    报名者一一登记的过程中,陈珏虽是笑着和孔臧一起品茗谈经,一双眼却也不曾闲着,眼看公孙弘、董仲舒等人都在队列之中,陈珏便觉得自己这面试官挺有分量。

    孔臧跟陈珏年纪相差太大,虽然和陈珏相识共事多年,他和陈珏之间却一直没有什么深交,只知族弟孔臧时常为陈珏马首是瞻,今日见他行事沉稳,还是忍不住笑问道:“子瑜在想什么?”

    陈珏回过神来,正色道:“大汉果然人才济济。”

    孔臧闻言,立马摇了摇头,方才陈珏在看董仲舒他可清楚地很,同行是冤家,自认是孔子亲传正宗的孔臧早就看不惯广收门徒的董仲舒。

    选拔两巨头地目光不断朝自己这边漂移,董仲舒和公孙弘二人也不是一无所觉,他们两人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胸膛,期待机遇降临。

    公孙弘瞧了陈珏一眼,心中倒是不怎么急,他惯会揣摩天子心思,只要自己老老实实地给天子做事,他这样的名儒怎么都少不了一份前程。相反地,一贯自信的董仲舒心里却有些没底,也不知是因为什么,几次三番的机缘巧合,导致他在天子刘彻面前几乎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言。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6_16864/3448286.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