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_分节阅读_15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悠然地回到堂邑侯府之时,已有仆从早早侯在那里,只等陈珏归来。

    陈珏将随身带的一些文书资料交到来迎接地紫烟手中,命紫烟拿到书房放好,稍后四处张望了一下不见芷晴的身影,陈珏于是不由地叫住了紫烟。

    紫烟抿嘴一乐,道:“公子。夫人她正和那名医义在一起呢。”

    陈珏笑着哦了一声。便不再多问,芷晴对腹中骨肉着实在意得很。

    义虽是医者。但陈珏身边一家子女眷,受义这个女医照顾良多,刘嫖本身又是强势地女人,看义这个颇为自立自强地小姑娘也颇为中意,一来二去,义仿佛成了陈府女眷的专用医者一般。

    陈珏又向前走了几步,只见回廊处浅色地人影一闪,他微微一笑,只当是家中那几个长成不久的小少年顽皮捣鬼,等到陈珏踏上回廊,这才看清那人影在夕阳余晖中盈盈而立。

    金娥一身浅色衣裙,双手不由自主地抓着裙摆,看着陈珏地眼中有几分无措,她轻声道:“这些日子以来,多谢武安侯盛情相助。”

    金娥停顿了一下,这才道:“我那阿弟仲儿,亦得了他应有之罚,武安侯大恩大德,金娥来日定当报答。”

    陈珏开始点了点头,稍后便听出金娥的求去之意,他将金娥的神色看在眼中,问道:“你阿母的病情如何了?”

    金俗眼眶一红,微微哽咽着道:“义姊姊说,阿母眼看是,是……”

    陈珏轻叹了一声,道:“你一家在堂邑侯府修养,这是陛下默许了的事情,你只管放心在这里住着就是,各色药材随取随用,不用你担心。”

    天子,她的舅舅原来也关心阿母么?金娥神色怔怔,竟然忘记了礼数,直至陈珏离去仍旧呆呆地站在原处,她还以为母女三人只是权贵之间踢来踢去的玩偶而已。

    九月二十五,天气晴好,虽是草木渐渐枯黄地时候,但如织的游人仍然为天地间添了许多生气。

    岁首在即,勤奋了一年的天子刘彻自然要休息休息,群臣百官亦是多了几分清闲,当然,这悠闲地人之中要去掉丞相窦婴、御史大夫卫绾和负责迎接各外藩宾客的大行王恢。

    这两日方下了一场秋雨,寒气袭人,走在路上的陈珏估摸着,下次再有降水没准便是这年的第一场雪。

    这些日子以来,陈珏终于得了刘彻的明示,他这次是以大农中丞的身份协助韩安国安排币制改革的各项事务。

    严格说起来,陈珏所担任过的几个职务,他做刘彻侍读的时候并不算真正地出仕,羽林军地意味更像是天子卫队,侍中本是加官,不过是多了个亲近天子地好处而已,至于陈珏做过数日的太中大夫,虽然掌议论之权,但终究并非实职。陈珏这次做了大农中丞才算是真正地参与到朝政中来。

    大农中丞有二,均是韩安国这个大农令地副手。陈珏是次于另一位的三号人物,刘彻这算是第一次给陈珏一些在朝政上地实权,跳过了作为郎官熬资历的数年,陈珏的起步就比一般的官宦子弟更高。

    当然,因为新年在即的原因,窦婴和卫绾又没有异议,朝中并没有什么人对此提出抗议惹刘彻不快。毕竟陈珏一向做事的风格很是稳妥。

    这日陈珏一身寻常世家公子的装束,人品俊秀,正和陈须并肩骑马而行,身侧李英和郭远分别左右,不远处则是几个女眷和晚辈。

    陈须最近很是为陈珏地新官职而高兴,大农中丞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显要之位,但大农令的副手。陈珏将来手中的权力可大可小。

    “珏弟。”陈须神清气爽,“陛下还是看重你,韩安国在长安根基不稳,他当年又是由你举荐给陛下,天下财货三分,阿父这少府又能管其中之一,啧啧。陛下的钱袋子真就在咱们家手里了。”

    陈珏手下用力,稍稍减缓了马速,说道:“正因为韩安国是我领到陛下面前。若是我连他手里的权力都争,旁人还怎么看我?”

    陈须嘿嘿一笑,道:“这权力不权力都是虚的,我这两年也长了点见识,你只要跟韩安国把关系弄好了,再凭你地才华做点实事,大小的功劳,都不会少你一份。”

    陈珏微微一笑不语,陈须这么想。其他人自然也以为他是去混资历。若是刘彻真把什么大权交给他,朝上忠心耿耿的臣子们早就吵翻天了。外戚掌权不是没有,这么年轻的外戚掌大权就过分了。

    那边包括芷晴、陈柔和周氏在内的几个女眷正步行着走在一起,陈柔和周氏不约而同地把芷晴护在中间,陈珏四下望了望,眼见几对方才还是陌生人的少年少女已经搭上话,笑嘻嘻的结伴而行。

    大汉民风,确实比后世开放,陈珏不由地在心中感叹,这时女子出行不禁

    陈须骑马行了一会儿,轻叹一声道:“可惜阿和隆虑还在路上,不然我们兄弟姊妹几人还能好好地聚一次。”

    陈珏笑道:“人生在世,本应及时行乐,今日这样不也快活得很?算算时辰,明日他们就该入城了,届时我们一道去宫中见阿姊,这才是兄弟姊妹齐全地一聚。”

    陈须哈哈笑着点头,忽又低声道:“说起隆虑,这几年都不曾给阿添个一儿半女,这几日你不在家,阿父阿母商量着即使她是公主,也是时候给阿安排姬妾了。“是么?”子嗣是每对夫妻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虽然和隆虑公主相处不多,但陈珏知道陈是真心疼爱隆虑,他想了想,道:“阿兄记得提醒嫂子,这几日待隆虑公主好些,千万不能伤了她。”

    陈须毫不在意地摇摇手,道:“那是自然,陛下那边一直厚待娇娇,这几年来后宫里,皇后之下竟然再无哪个女人有位份,我们陈家自然不能让隆虑难堪。”

    陈珏点了点头,便不再说什么,身份尊贵的正妻之外,其他地女人不过是生育的工具罢了,这种观念他改变不了,还好,陈珏松了一口气,还好他家的几个嫁人的女眷都是做人正妻。

    胯下马匹徐徐前行,陈珏抬头时正好看见一群女子往一个方向涌过去,心中暗奇,还是在市井间厮混过的李英解释道:“公子,新年前后,各家女眷出行,无非是为了祈福诸事,想来是那边又有什么动静,诸如摸石头挂树枝之类的风俗。”

    陈珏眼看人越来越多,瞬间失去了先前芷晴的方位,才要担心的时候,又在人群中看见芷晴笑嘻嘻地和妯娌手拉手地前行,示意李英和郭远紧紧跟上保护,陈珏一时间有些犹豫,既怕芷晴挤出问题来,又不愿上前扰了芷晴的游兴。

    这时身边蹄声阵阵,陈珏不在意地稍稍挪过了一个马身,算是为后来人让路,却许久未听见有人骑马路过地声音,陈珏好奇地侧过头。只见一个体格健壮地青年坐在马上,那青年正勒马笑道:“武安侯。几载不见风采依旧。”

    “珏弟,这是谁?”陈须微微皱了眉头,这青年一身锦衣,随从甚众,所骑马匹亦非凡物,陈须自诩对各家子弟无有不知,一见这青年看着陌生立刻奇怪起来。

    陈珏看了看那男子。只见他留了两撇小胡子,身形剽悍,神色一片和气,正笑呵呵地看着他。陈珏想了想,只觉这青年着实面熟,他却不记得在何处同他碰过面。

    正纳闷的工夫,这青年地面上闪过一丝不愉。目光一瞬间如锋利的刀子般划过陈珏,陈珏这才记起此人的身份,正是朝鲜王子卫右渠。

    当年陈珏和卫右渠之间多少有些不快,几年不见,卫右渠倒是成熟了许多,只是这心智上倒没有多大的变化,陈珏这么想着。微笑着对陈须道:“这是朝鲜王子。”

    陈须闻言,拱了拱手道:“原来是朝鲜王子当面,幸会幸会。”

    陈须这态度其实颇为随便。他是大汉的外戚,自然对朝鲜这种外藩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因而并不怎么把卫右渠放在心上。

    卫右渠目光一闪,哈哈一笑道:“这位便是堂邑侯世子了?”

    陈须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卫右渠的问话,陈珏又和卫右渠聊了几句,只觉得卫右渠地态度有点出奇的热情。

    一行人谈了几句,卫右渠不住地称赞长安繁华,又说道朝鲜为大汉镇守边疆。时时受游牧民族骚扰。苦不堪言等等。

    “卫王子。”陈珏笑吟吟地道,他指了指身后越聚越多的人群。道:“我们若是再不走,这里便要堵上了。”

    卫右渠看了看陈珏,忽地哈哈一声大笑,道:“既然如此,稍后有暇的时候,我必定当面拜访武安侯,今日就暂且告辞。”

    陈珏目送着卫右渠骑马远去,一转身便见芷晴等人已经消息在人群之中,不近不远的地方陈须正在不住地冲他招手,陈珏见状,旋即微笑着迎上前去。

    “碰见谁了?”芷晴问道,她一张脸红扑扑地,气色极佳,显然她怀孕的时候并没有受什么苦楚。

    “朝鲜王子。”陈珏随意地答道,目光落在芷晴身侧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女孩身上,她穿着一身华服,看上去亦是好人家地女儿。

    “这是魏其侯的小女儿,条侯夫人的亲妹子,窦琬。”芷晴摸了摸窦琬的小脑袋瓜,窦琬缩了一下,却并未挣脱芷晴的怀抱。

    陈珏微笑着对窦琬点了点头,正要说话时,窦琬上下看了看他,一双眼亮的如同天上的星子一般,窦琬一笑,小脸尚上绽出两个酒窝,道:“你很好。”

    陈珏听了这没头没脑地一句话,正迷惑不解的时候,窦琬又道:“你对晴姊姊很好,比姊夫强多了。”

    陈珏闻言有点儿尴尬,他跟周谦朋友一场,周谦去边关寻前程,曾经把夫人窦珂独自一人留在长安数月,这种家事却没有他一个外人置喙的余地。

    “人小鬼大。”芷晴毫不客气地拍了拍窦琬地小肩膀。

    陈珏随意逗了窦琬几句,笑问道:“你家人呢?”

    窦琬扁了扁嘴,指着不远处一辆马车,道:“除了阿父,都在那里了,你也比阿父好,阿父从来不这样随我们出来。”

    陈珏听着听着,只觉哭笑不得,窦婴一国丞相,审上计、外宾诸事繁忙,窦婴怎么可能如他这闲人一般,随意出行?这个问题,陈珏显然跟年幼的窦琬解释不清楚。

    又聊了一会儿,魏其侯夫人遣家仆来带走窦琬,又亲自掀起车帘谢过了陈珏,陈珏挥手致意,等到魏其侯家的马车远去,陈须忽地一拍脑门,道:“这个窦琬丫头和阿娇从前太像了,都是一样的聪明可爱,怪不得我一见便觉得亲近。”

    陈珏将目光移回来,笑道:“还真有点像。”

    长安一日游,几个女眷算是尽了兴,陈珏和陈须两个男丁却比女眷更乏,这日众人回到家中,陈珏正悠然地在躺椅中休息时,忽地有两个出人意料的消息传来。

    朝廷内外,一好一坏,陈珏看着手中的两封急报,神色既喜又忧。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二百二十 说两事 二百二十一 人归来

    最先到达陈珏身边的好消息,乃是一封天子刘彻下旨,尚书官以及其属官连日誊抄,发到长安城中列侯、公卿百官、外宾等等人手一份的战报。

    秋季多是劫掠时,匈奴入雁门北地数郡,时任北地郡太守的周谦和韩嫣等人,拒匈奴数千骑于北地外,九月与匈奴人一战,斩首数百近千。

    “无忌和王孙怎么做到的?”陈珏惊喜中霍地起身,紧紧拿着手中的战报不放,秋时匈奴人的劫掠最让人头痛,周谦和韩嫣这次做得漂亮。

    芷晴在一边听了,接过陈珏手中的战报看了几眼,眉眼间也多了几分喜色,道:“近年来每至秋时,匈奴人必定入边郡劫掠抢夺,汉军虽有斩获却少有大胜,这次总算能振奋人心。”梁王刘武最初的封地正是在代国,虽然芷晴并不曾经历过那段日子,但她多少听说过一些匈奴兵事。

    陈珏笑着点了点头,几百人或者不是什么大收获,饶是如此,周谦和韩嫣的这场胜仗亦足够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若是一切再顺利些,我们这位韩王孙离封侯不远了。”陈珏语气出奇地肯定,他这几日因那算命老者的话多少有些心神不宁,这回算是彻底放下了。韩嫣本该背着佞臣之名早死,眼下却有了堂堂正正的军功。

    芷晴浅笑盈盈地看着陈珏在那里为周谦和韩嫣高兴,心中也是微喜,堂邑侯府毕竟根基太浅,从前连万户侯都不是。如今陈珏这班朋友一个个崭露头角。再过些年陈珏在朝堂上就不会孤立无援。

    陈珏面上笑意不减,目光落在手中的那封战报上。这不是他消息灵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6_16864/3448299.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