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_第113章撤军的背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月的时间犹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
  崇北关外一片狼藉,支离破碎的尸体、散落的刀枪、猩红污秽的鲜血还有几架被烧毁的攻城车共同构成了一幕凄惨景象。
  不用想都知道这些天的崇北关经历了多么惨烈的战斗。
  济兰河谷一战让边军损失了数千精锐战力,也让琅州卫彻底没有了出关作战的本钱。
  燕军也聪明,大战一赢就立马兵临城下,强攻崇北关。
  其实战事的发展偏离了燕军一开始的部署,若是花儿布托能顺利赶到战场,封死琅州卫的退路,此刻的崇北关应该已经插上了六爪雄鹰旗。
  整整一个月的猛攻让守军筋疲力尽,但他们还是咬着牙,顶住了压力,最近几天燕军的攻势明显放缓。
  草原民族到底以骑兵为主,攻打崇北关这样的坚城对他们来说是有点难度的。
  在大战中损失最轻、战功最重的凤字营被放在了城北以及翁城,这是最紧要的地方。
  秋风拂拂,天地间已然有了凉意。
  顾思年在城头上来回巡视,看看箭楼需不需要修、看看有没有受伤未治的军卒,双眼满是血丝。
  他每天都守在城头,累了倒地就睡,已经很久没碰过床榻了。
  崇北关可不是右屯城,这里一丢琅州门户洞开,到时候死的老百姓就得数以万计,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歇会儿吧~”
  褚北瞻缓步而来:
  “防线我和老秦已经查过一遍了,没问题的。”
  “还是不放心啊~
  这两天乡勇那边损失不小,一时半会都没那么多兵力补充。”
  “再担心也没用,攻防大战,拼的就是双方的耐性与实力。
  看架势,今天燕军不会进攻的。”
  “唉~”
  顾思年轻叹一口气,随即疑惑的看向了城外:
  “你说燕军怎么回事,已经歇了两天没动静了。”
  燕军的前锋大营就扎在城外,依稀能看到军旗满天飘。
  一开始燕军是天天攻城,一天不落,但这两天像变了性子,一兵一卒未出。
  事出反常必有妖,顾思年担心燕军在憋什么大动作。
  “鬼知道他们在动什么歪脑筋。”
  褚北瞻摇了摇头,恶狠狠的挥舞了一下拳头:
  “只要我凤字营钉在这里,燕军就别想迈进城墙一步!”
  “呜~呜呜~”
  两人正聊着,城外就响起了阵阵低沉的号角声。
  “蹭蹭蹭~”
  “戒备!”
  原本靠着城墙休息的军卒哗啦啦地站了起来,拿刀的拿刀、架弓的架弓,他们本能的以为这是燕军进攻的号角。
  顾思年两人也是这么想的,但举目远望,并没有大队燕军逼近城关。
  视线中的景象让他们一阵愕然,燕军不仅没有进攻,反而有大队军马拔营而起,缓缓往后撤去。
  没一会儿的功夫,前营就变得空空荡荡,再也看不见高高飘扬的军旗。
  顾思年眉宇紧凝:
  “这是,撤军了?”
  ……
  总兵府内坐着两排身影,全都是琅州卫的高阶武将们。
  为首的游峰还一瘸一拐,重伤未愈,脸色很是苍白。
  不知道是因为他朝中有人,还是以往战功赫赫、深受上面的信任,吃了这么大的败仗他都没有丢了总兵的位子。
  至于那位吴宏吴总兵,再一次毫发无伤的逃了回来。
  现在顾思年相信以前褚北瞻说的话了,这家伙命真大,后军一两千兵马几乎死了个干净,他倒是屁事没有。
  屋中的气氛很压抑,尤其是褚北瞻,牙齿咬得嘎吱作响,若不是这么多人在这,他早就拍桌子大骂了。
  就在刚刚游峰宣布了一个消息,朝廷已经与燕人议和,这也正是今天燕军退兵的原因。
  说是议和,实际上是委曲求全,向燕人赔偿了大量的金银财物、牛马猪羊。
  这是耻辱,是他们这些边军武将的耻辱!
  “咳咳。”
  游峰艰难的坐直身子:
  “情况大家也都清楚了,议和的结果就是双方停战,燕军后撤。
  根据斥候探报,燕军一口气撤了上百里,想必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战事了。”
  屋内依旧鸦雀无声,但好些人终于松了口气。
  济兰河谷大败之后,崇北关的守城战打得很艰辛,能停战他们也能趁机喘口气。
  游峰接着说道:
  “燕军退兵了,咱们也不需要在崇北关留这么多兵力。
  适当的后撤部分边军也是朝廷的意思,免得给燕人再度发难落下口实。”
  几名参将对视了几眼,听这意思是要将他们撤回琅州内地了?
  何先儒左看右看,沉声道:
  “敢问大人,现在城中还有五营主力,要把哪几营撤回琅州?”
  游峰应该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毫不犹豫的说道:
  “华字营在济兰河谷一战损失惨重,死伤过半,急需要休整。
  还有凤字营,这一个月的守城战打得最难、最辛苦,已经人困马乏。biqubao.com
  就这两营先回吧,退往琅州休整。
  其余三营继续驻扎崇北关,左右屯城的驻军也不动,三城保持戒备,防止燕人杀个回马枪。”
  “诺!”
  几名主将齐声应喝。
  顾思年一脸懵,冷不丁的要撤回琅州,他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游峰在亲兵的搀扶下站了起来,有些疲惫的说道:
  “都散了吧。
  我知道,这一战大家心里憋屈,都希望你们记住,胜败乃兵家常事,绝不能一蹶不振!
  我琅州卫依旧是边境的屏障,要替身后的百姓看住门户!
  都好好整军备战!下次,我们定要一雪前耻!”
  “诺!”
  众人齐喝道:
  “谨遵大人军令!”
  ……
  “浑蛋!输了一场仗就议和,议和,那帮怯弱的文官,整天就知道议和!”
  “泱泱大国,巍巍大凉,竟然沦落到给燕人宵小赔款求和的地步。
  丢人!丢人啊!”
  “这些家伙,不思进取,整天只知贪图享乐!
  每次燕兵进犯,稍微受些挫折就求和,分明只想着保住自己的脑袋和官位!”
  军营里,褚北瞻拍着桌子破口大骂,一向沉稳的他第一次发这么大的火。
  他入军的几年间,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好几次,甚至以前还没有入军的时候也是这样。
  在他看来,求和就是认输,无法接受!
  “行了,少说两句。”
  顾思年拉着他坐回椅子:
  “我跟你说,这些话你在我边上唠叨几句就算了。
  出了这扇门,一个字也别讲!被有心人听到会掉脑袋的。”
  “我是气不过啊!”
  褚北瞻愤愤不平:
  “赔款,赔得是谁的款?
  还不是从老百姓可怜巴巴的那一点家当里挤出来的!
  还不是老百姓一锄头一钉耙从地里刨出来的!
  今年打输了赔,明年打输了接着赔!这些银子如果足额发到边军将士们的手里,我保证每一场大战都赢得漂漂亮亮!
  赔款赔款,他们有没有想过老百姓的日子要怎么过?”
  褚北瞻越说越激动。
  “好了,别说了。”
  顾思年冷着脸,其实他也很气愤。
  虽说燕军在济兰河谷重创凉军主力,但凤字营也灭了花儿布托的两千兵马,这场仗完全可以接着打。
  可惜啊~
  上面的大官看到打输了,就吓破了胆。
  “唉~”
  褚北瞻深呼吸了几下,好不容易平复下心情,话锋一转:
  “你有没有注意到总兵说,燕军后撤了百里?
  停战了却没有完全撤回草原,为什么?”
  顾思年缓缓抬头:
  “因为他们还不想收手,停战只是暂时的。
  眼瞅着就是秋末,天气变凉,一旦入冬就不适合作战了。
  我估摸着明年开春,燕军还会再犯!”
  “没错!所以我骂他们蠢!”
  褚北瞻咬着牙道:
  “蠢到家了!”
  两个人的脑子转得快,燕军的小算盘全被他们猜到了。
  “罢了。”
  顾思年轻声道:
  “事情已经发生,就只能往好的方面想。
  我凤字营接连参战,鏖战多日,将士们确实需要休整一下。
  而且我们不是一直说要打造一支骑兵营吗?
  这次回琅州正好着手操办此事。”
  “也只能这样了。”
  褚北瞻微微点头:
  “待会儿我把军令传下去,让各尉整顿兵马、收拾行装。”
  “嗯,还有。
  这些天的守城战损失了不少兄弟,趁着大军还在崇北关,招一些敢打敢拼的乡勇补入军中,充实军力。”
  “放心吧,这事我已经吩咐人去做了。”
  褚北瞻拍了拍屁股站起来:
  “我可是凤字营副将,这点事还不会办吗?”
  “嘿嘿。”
  顾思年咧嘴一笑:
  “还是你靠得住。”
  “得了得了,没心情跟你开玩笑,我先走了。”
  “等等!”
  刚刚迈步离开的褚北瞻被顾思年叫住了:
  “老褚,还有两句掏心窝子的话没讲呢。”
  顾思年的表情出奇的认真,让褚北瞻很是惊讶:
  “什么话?”
  顾思年指了指身上的铠甲说道:
  “我们看起来是正六品的参将,手握一营之兵。
  但在上头那些官老爷的眼里,我们不过是个芝麻大点的小官,毫不起眼。
  议和还是开战,他们说了算,我们人微言轻。
  与其在这里抱怨,倒不如往上爬,往前走,一直成长到话语权足够重的时候,就会有人听咱们的话。
  到了那时候,开战就是我们说了算!”
  褚北瞻在顾思年的双眼中看到了坚定,沉思许久之后问道:
  “第二句呢?”
  “我记得你说过,当初的大凉边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请你相信我,相信凤字营。
  这样的大凉边军在不久之后,会再次出现在边关大地!”
  「败了败了,以后凤字营的路会怎么走呢?」
    三月,初春。
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
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
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
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
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
,,。,。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71_171072/76703322.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