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清净没有打扰的生活,但是如果把你所有的感觉全部剥夺,那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
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实验研究 。他们在付给大学生每天20美元的报酬后,让他们呆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具体地说,就是在没有图形知觉让被试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镜,限制触觉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头和听觉实验在隔音室里进行,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代替其听觉的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当时大学生打工一小时大约只能挣50美分,这让很多大学生都跃跃欲试,认为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但结果却令很多人大跌眼镜:没过几天,志愿者们就纷纷退出。他们说,他们感到非常难受,根本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注意力都无法集中,思维活动似乎总是“跳来跳去”。更为可怕的是,50的人出现了幻觉,包括视幻觉、听幻觉和触幻觉。视幻觉如出现光的闪烁听幻觉似乎听到狗叫声、打字声、滴水声等触幻觉则感到有冰冷的钢板压在前额和面颊,或感到有人从身体下面把床垫抽走。在过后的几天里,被试注意力涣散,不能进行明晰地思考,智力测试的成绩不理想等。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有时被试甚至出现了幻觉白日做梦现象。心理学家通过切断志愿者各种感官对外界信息的获取途径,让志愿者处于高度隔绝的状态。实验证明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在被剥夺感觉后,人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苦行僧似的清净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1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2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3思维迟钝;4暗示性增高;5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也说明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虚子后面十年倒不是完全的与人隔绝、感觉剥夺,但是,从乌蒙灵谷死到本文开头,中间被我神隐掉的三个月,有没有人想过虚子在做什么?答:她就在体会这种完全的感觉剥夺。所以,虚子后来说,换成别人还能正常地和你说话——这真不是自夸。至少我是受不了那种感觉剥夺的日子的,不到半天我就放弃了申请退出试验……当初参加过试验的人纷纷表示当年坚持了七天的是哪门子神人啊……
也因此,在稍微能影响少恭的身体之后,在共享了视觉和听觉之后,虚子千方百计地刺激少恭理会她。事实上,不管少恭是喜欢也好讨厌也好怎样都好,只要他理会虚子,虚子就不至于是完全地与人隔绝,还能留下一丝清明的神智。如果少恭一直不理虚子,那难保虚子早几年就疯了。
有些东西,我是真心不想说。
因为说出来,就显得太残酷了。
表面的东西不代表一切,虚子一直很欢脱不代表她就没有痛苦,只不过没有拿出来成天喊着“啊啊啊我好痛苦”而已。真正坚强的人很少诉苦。
有些事情,不能深思。有时候,糊涂着比较快乐,越是清醒,越是痛苦,但是,也能超越这种痛苦,得到更高一层的快乐。
少恭和虚子,就属于那种太过清醒的人,所以了解彼此。只不过他们选择表现出来的不同罢了,一个用完美的假面来面对世界,一个干脆半疯癫。
!--
书籍名称:欧阳少恭的心上人 作者:莲子
本书籍由网友“raayy”上传 日期:312012 10:40:04 p
-
--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37_37674/5696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