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去这些难受的事情,融入大联盟,各族人民包括逸卢人民从此也少了忧患。这不是很好吗?联盟建立起来后,各星球、各种族都是一视同仁。人可以有财富、才能和相应地位的不同,但是天赋人权却生来平等——这是地星盟兴起时的主张。柯亚本身是很民主的君主立宪制,与地星盟走得近;列霞虽说是绝对君权国家,但是现任国王特别开明;庞都历来是共和制;而美嘉星联经过了与这样的‘3+1’联盟作战,也放弃了以前固有的立场。当然,这也是有别的原因的,呵呵。再后来……我国利用了野心得不到满足的卡卡路特,让他内乱。这一计谋,我虽在流放中,也看得出来。而且,我认为皇帝的计划是痴心妄想,终究不会成功,因此专心地继续我的研究。其间,有和元帅您谈过一次。”
阿散蒂:“啊,我想起来了。当时,先生似乎对我说过:不要太争先。”
提尼安:“呵!我也是不经意中随便说说而已。其实也没起作用吧。元帅的功业心还是很强。幸好,迪巴度更争先。呵呵呵……”
阿散蒂:“呵呵……”
提尼安:“放心吧,元帅。您不仅没有太大的罪过,而且对于保全这一片地区的安宁有功,这样联盟也不用付出更多宝贵的人命来进行战争。所以,我现在听到您和各位将军决定放弃战争后感到欣慰,也祝福你们。”
阿散蒂:“谢谢先生。那么,请让我们设一宴席,然后派卫队护送先生回去。”
提尼安:“不用了。我不回去了。我要在这里,等着和联盟将帅们见面。还要与您的军中帝国第三特别研究所的工程师们,讨论一些问题——关系到‘战舰’计划。”
阿散蒂:“战舰?那是重要的事情!但是,战争已经快要结束了,还有必要吗?”
提尼安:“有的。这也作为我们逸卢族人对联盟的一点点补偿吧。即使雪叶那边也结束了,未来必定还有战争。元帅如果还不想归家养老,将来还有用武之地。”
阿散蒂:“唉,败军之将不可言勇,我的军事生涯已经决定从此结束了。未来,就看风云怎样变化吧……虽然也想会一会嚣张得很的希蒙特兰军,以前还期待逸卢帝国崛起后跟希蒙特兰角逐第三旋臂呢……现在皇帝也死了,我的心也死了。”
第二节
阿散蒂宣布放弃战争后,逸卢本土抵抗盟军的阵营更是土崩瓦解。
六天之后,盟军其中两位统帅——黄烨和红,已经到达翔星。在这里,与提尼安、阿散蒂见面,也和杨耿锋会师。
黄烨和杨耿锋再次握手,都很激动。想到终于快要终结的战争,想到牺牲的战友。良久无言。
红笑着说:“喂!你们在干什么呀?”
两人才如梦初醒般,杨耿锋和红也握手,然后三人一起乘上黄烨的座机,去见提尼安和阿散蒂。
随行的一部分将士跟了去,其余留下来执行任务。
其中跟随两位总司令的教导一师和教导二师,原本也是起源于同一个教导旅、教导师里的老战友,昔日熟悉的人再度会面后,都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感慨。故人相聚,又缺了谁和谁,不禁也悲伤莫名。
教导一师参谋长萧湘燕:“麒麟,你还好吧?”
教导二师参谋长贾灵麒:“燕子,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你呀!”
“呜呜……”
两人相抱痛哭起来。
刘毅和武藤敦久久握手,以前总是谈笑自若,现在竟也找不到一句话说。
终于刘毅神情一松,笑道:“听说了你们日子的艰苦,可是又胖了!”
武藤敦:“果子好吃。标准体重。”
刘毅大笑。
会师的场面就象这样,有笑有泪。
原帝国第三特别研究所,这也是一个随军行动并且有相当大权限的特别研究所。
“近空战舰”计划,这个研究所承担的研究项目是实战效果评估和意见反馈。
就在广阔的绿野上,一群银光闪亮的建筑,由可拆卸、可移动的太空站部件组装而成;一个黑白相间、看上去象是水泥材质的巨大机场——其实是合金板,使用的时候铺开在草地上拼接而成,如果研究所迁移,下一年这里又会长满绿草。
提尼安提出在这里约见盟军统帅。黄烨觉得不错,他也正想现场听听提尼安对“近空战舰”的解说。
至于红,或许是因为在患难时候有救命之恩的原因,现在她都很尊重黄烨的意见。而黄烨也当仁不让,四个统帅里,不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往往由他拿了主意就算数——联盟发动反攻以后事情繁多,要是每一件都大家商议决定,那肯定处理不过来。
辉林和埃尔克,现在正忙着率领大军清扫逸卢国内不肯投降的顽固派军阀。已经起义或投诚的原帝国军,毕竟与坚持顽抗的军阀是同胞,不好勉强他们来协助战斗。蓬塔大将之前声明要帮助盟军进行讨伐,也不过是借此宣言加大精神压力,想促使负隅顽抗者放弃战争。除此,钦坦公爵派系和皇帝嫡系派系还在窝里斗——虽然欧也斯多克和弗穆勒都已经死了,可是各自的愚忠者还是吞不下那口气。
巨大的机场边上,黄烨和一位高大的军人握手:“阿散蒂元帅,您好。”
红接着握手:“您好。”
杨耿锋:“……您好,元帅。”
阿散蒂:“不要叫我元帅了,我现在是个罪人,等待审判中。”
杨耿锋:“不要这样说,老朋友。你我打过无数轮照面,常常都恨不得宰了对方。但是,已经结束了。世事也要看开,否则,各自怀着沉痛,日子不好过。”
阿散蒂:“谢谢您有这样的胸襟。”
杨耿锋:“一点点而已,呵呵,坦诚地说,心里难免还有一点疙瘩呢,慢慢会再消除吧。来,握手。”
两人握了一下。
红向黄烨征询意见似的看了一下,黄烨点头,于是红说:
“元帅,请放心,我们无法代替法庭裁决,但是,我们会向法庭呈述您的开明和勇气。”
阿散蒂:“谢谢。我相信自己得有勇气接受这一切。这是那边那位总爱自称‘我老头子’的先生的开导,喏——他在那里。”
四人走过去。只见提尼安正和另一个老学者,神情激动地辩论着什么。
黄烨:“提尼安先生,您好。”
……
红:“先生,您不理我们吗?”
……
学者:“喂,老头子,后面来人了啊。”
提尼安:“你才是顽固的老头子。回头再跟你算清楚,肯定不是你所说的,你的意见的根源在于你根本无法立足的推测,我要好好算清楚给你看。(转身)啊,这位美丽而尊贵的小姐,这两位年轻又勇敢的先生,还有元帅大人。失礼了。”
红:“……”
黄烨:“没关系。老先生您怎么躲在这里?约见我们的不是您吗?”
提尼安:“唉呀呀不好意思!我老头子一生珍惜时间,现在也没多少年好活的了,更吝啬,最怕等候。来得早了点儿,就找老伙计说说话,不料这家伙硬说我的设计有问题,一辩论,就忘了。”
黄烨:“没关系。是我们让您等候了。”
提尼安:“哈,是我早到了。”
红:“唉呀,你们两位罗唆得真是让人受不了。快跟我们说说‘战舰’的事情吧?”
提尼安:“抱歉。前些天在通讯里不好说,因为双方不是同一个系统,不能使用高等级的加密,怕泄露。朱穆斯呢,他是我的助手,但不是这个计划的成员,下来我再让他参与这个计划。现在,参与这一计划研究的,全国共有四个研究所,也只有主管的十来个人比较清楚,别人只知道是军事研究。这一研究关系重大,所以请各位也一定要保密。”
黄烨:“好的。”
阿散蒂:“既然这样,我先离开了。我现在是没必要听的一个闲人。”
红:“您可以听啊,不要紧。”
阿散蒂:“不,听了对我也没好处。我的一条人生经验的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不要知道太多,呵。先再会了,中午我们再见面谈谈。”
红:“好的,再会。”
于是阿散蒂走了。见过盟军的统帅以后,心情更安定了一些。
提尼安便开始给三个人解说“近空战舰”的设想。
在人类还未能驰骋太空之前的前航天时代,传统的军队有海、陆、空三军;其中,巨舰大炮的海军,一度普遍在各星球战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进入后航天时代,“海军”一词就销声匿迹了。太空作战,除了基地攻防所需要的新式陆军,更重要的是太空作战的新式空军。
新式空军的战机,跟旧式差不多,各种各样的战机体积相差不大,这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战机自身的技术限制,二是星际航行所必须用到的通道限制。尤其是第二点,现在看来还远远未到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即使能研制出巨型战机甚至战舰,也没法在实战中应用——很简单,因为它们没法通过通道。要想取得突破,势必要有新的一套通道技术,这不是几年、十几年就可以研究出来的。一些先进的国家已经持续研究了上百年了,试验过无数种新模式的构想,或者想在现有模式下改良通道效能;但是目前看来,都没有什么进展,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还要几十年的努力。
但是战国时代的来临使得各国科研的步伐大大加快,实战也为武器研究提供了依据。第一点困难,就已经差不多有了解决的方案。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怎么飞越星际空间的话,以现在的技术条件已经可以制造大型战机以至战舰了。银心区蒙特鲁多星联和第三旋臂区希蒙特兰星联率先研究“近空战舰”的事,已经是不算秘密的秘密,众所周知。但是谁也没想到,由于提尼安等卓越科学家近二十年的潜心努力,逸卢星联在这方面的研究甚至还走到了上述两国的前头——总体上说。但也可能不是,因为两国的研究或许还有不为人知的情况。两年前,两国先后泄露出研制“近空战舰”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时,提尼安等逸卢科学家知道以后吃了一惊——不料他国也已经接近研究完成了;但也感到欣慰——还是我们这边进度快。当时的国王弗穆勒,本来并不热衷于“近空战舰”,得知蒙特鲁多、希蒙特兰两个热衷扩张的大国也争相研究以后,才悟出了战舰的重要——“近空战舰”虽然只能用来防守,不能用来进攻,但是只要守得住,等于是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尽管弗穆勒很讨厌提尼安,也下令大力支持、大量拨款。欧也斯多克呢,本来是“防守专家”,对这个计划一开始就十分有兴趣,当提尼安被发配到了自己的防区后,多次召见甚至上门拜访,不仅谈公事,私下也颇多拉拢。
近空战舰,就是能够进行常规航行的太空战舰。体积相比战机,就象前航天时代的海军战舰与空军战机之比。虽说不能进入通道航行,也就不能用于进攻;但要是在一个有工业基础的星球,战舰生产出来以后就可以用来防卫该星系。敌国战机来袭击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将是这些可称为移动要塞的庞然大物,它们的装甲厚,很难被战机的火力系统击伤;它们的火力强,战机被打中就很难幸免。
当然,战舰也有大小之分。现在在逸卢星联,长200米、宽40米的小型战舰已经是在最后实验阶段。如果这种最初的型号能够成功上天巡航,今后就可以研制更大型的战舰。这些战舰只能用以保卫本星系,故称“近空战舰”。因为受通道限制只能用于防守,所以开始时,一心热衷于扩张并为一次次顺利吞并小国而陶醉的弗穆勒,才会并不怎么热衷。提尼安在他心里也早就没了地位,是由于另外几名一流科学家的联名上书,才勉强同意扩大对该项目的拨款。
可是,对“4+1”联盟作战,碰了硬钉子后,就想起这一绝招来了。只要开发成功,那么可以在几个主要工业星球上生产部件,分拆后用运输机运到前线星球,在前线星球建设技术含量和资源需求较少的组装工厂,把战舰的部件完成组装后就可用来防卫该星球了。这些,步步为营,胜利把握无形中就大为增加。
现在,弗穆勒、欧也斯多克,俱往矣。旧帝国顶尖的科学家们,将为联盟而工作。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41_41609/639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