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畅想曲Ⅰ_分节阅读 2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在传送真正消息的时候,还要发出大量的干扰消息。也就是说,举个例子,一次通讯真正有效的信息量是五千兆字节,那么传送过程中,已经加上了几百万倍的干扰信息,接收方的接收装置自然会根据预定机制滤除掉干扰信息,而第三方想窃收,就极其困难了。现在因为黄烨的想法,部队与政府的通讯就该多出许多倍;但是就把干扰信息的倍数调低,这样子,通讯总量不变,敌方很难觉察出有什么异常。)

    第二节

    多开了一上午会,大家出谋献策,渐渐谈得沸沸扬扬,都想着今后要如何“九分真夹一分假”,让敌军结结实实地上几次大当,才算够本。

    特别会议过后,杨耿锋也留下不走了,当天中午跟黄烨在住所里一起做饭吃。本来,军队可不缺厨师,何况军人也该习惯吃现成食品,但是发现问题之后,就象搬开了一块心头大石,于是两人一高兴,少有地自己做饭菜了。

    “耿锋,油!再添。”

    “你会不会烙啊?”

    “别罗唆!再不快点就烧糊了!”

    “唉呀呀,来了!往哪倒?这里啊……咳、咳……受不了,这么大油烟……早知道面饼是这样一种烙法,我就不嚷着要尝了。”

    “多年不做了,手艺差点!”

    “这叫差点儿吗?我看你是全然忘了做法!”

    “说得不错。但是弄好了一人一半,必须吃的。浪费粮食要遭天谴。”

    “我而不是自找苦吃吗?早就不该对你的手艺有什么期待。”

    “才知道啊?肯定是不如你的夫人啦,但是比我未来的夫人呀,恐怕还好点!”

    “是吗?那……你那位岂不是很恐怖?”

    “岂止恐怖。做东西还摆了,关键是那脾气。自己做了自己不吃,要别人吃,别人不吃就不高兴。第一次我是被骗的,看她做的点心,呵,表面上看样样漂亮,吃起来样样倒胃!这才明白什么叫做‘华而不实’。咳、咳……你别看我的做法比较那个,而且做出来的样子不好看,可是真的好吃。”

    “是吗?那我去外面期待喽。咳……受不了。”

    “哈哈……咳、咳、咳……”

    又过了十五分钟。两人开始吃那做法可怕、外表不甚好看的面饼。

    公事场合是正副职,私下是哥们儿,随意多了。用餐的排场自然不用比在美嘉的宫廷里,也比不上杨耿锋家里他夫人的精心安排,两个男人就在阳台的围栏上吃,倒也豪气。只是两人毕竟也是有文化的出身,吃相还是蛮斯文的。

    “啊哈!黄烨啊,真看不出来!你做的东西还真是实而不华!”

    “是吧?在古代呀,平民都是‘藿食’,只有贵族才能‘肉食’;而我们这个时代,即使是平民家庭,也都是山珍海味吃多了,但是呢,即使是象面饼这样最简单的食品,反璞归真,有时感觉也蛮不错的。”

    “是、是。”

    说了一阵闲话。可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又转到军事上。

    “黄烨,你发现了异常,这就是最大的突破。否则大家还蒙在鼓里,危险,太危险了!这样的细微之处,我们的情报人员和参谋人员都没有注意到,你是怎么察觉的?”

    “首先,是不变的道理——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要是我们是希蒙军的指挥,会想用什么样的办法最轻松快捷地打败盟军呢?这就是设想问题的基础。参谋人员其实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只是他们站的角度不高,角色扮演没有那么投入,没有真正当敌军首领的气度吧。至于直接发现问题的原因……唉,我军一下子丧失四名大将,我这些天都睡不好觉,又想迪利终归是个大国,这样兵败如山倒,实在也是不通道理。虽然不通,可是也想不懂。昨晚我头痛,无法工作,躺下翻书,巧了,看到其中一段,突然就明白了。”

    “看的是什么书?哪一段?”

    “《星火燎原》,很旧的书了。百余年前中国革命史的,这套书还是王拓赠我,说其中很多的战役有参考价值。”

    “《星火燎原》?我没看过。只知道有这样一套书,是当时中国许多将领和士兵的回忆录汇编吧?”

    “是。王拓送过我两套书,另一套是《毛泽东选集》,都是那个时代的著作。”

    “我都没看过!不过,听你这么一说,倒挺想看。”

    “我借你。王拓的先人在当时的文化大革命中死于迫害,所以王拓对毛泽东的感觉可谓复杂。但是他对我说,非常推崇毛泽东的军事才能,认为是古今中外第一人。”

    “古今中外第一人!未免……”

    “是,那时大家辩论,说谁、谁、谁的军事最行。外国的不说,中国的,我是非常推崇孙子的。《孙子兵法》字字珠玑,不是么?许多精要,都是千古不变的玄机。其次很佩服王猛——治国不逊于诸葛亮,用兵可比诸葛亮强多了,只可惜短命,否则中国历史就要改写了。还有人说到吴起啦、韩信啦、岳飞啦……等等。但是王拓说,孙子六战破楚;吴子灭中山、拒秦强楚;韩信灭魏赵燕齐,为汉家天下立下盖世功勋;王猛以一书生经略天下,攻必克、守必坚;岳飞在金国最强盛的时候保全了南宋而且还能北伐反攻;这些,固然是高人。但是纵观世界军事史,从无到有地建立起军队,然后转战二十多年,总是以财力物力匮乏、装备相当落后的弱势军队,一直跟数量多几倍、十几倍而且装备又精良的大敌相周旋,百战终究不殆,最后还能转弱为强,整个斗争历程的长久和坎坷,莫过于毛泽东。不仅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就算在整个世界历史,也是绝无仅有的。毛泽东半生用兵,多用奇计,常常以少胜多,而无论如何困苦的情况,最终都能度过,这不是很了不起吗?公平地说,千古中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呵……”

    “所以,就冲王拓那番话,我楞是把之前根本不感兴趣的《毛泽东选集》给看下去了。虽然不是正经的兵书,但是有些触类旁通,收获还是有的。相比之下,《星火燎原》我还更爱看一些。南迪后来跟我谈拿破仑、又谈二战时的巴顿和麦克阿瑟,我就拿《星火燎原》给他看,他才惊叹,那个时代的中国,其实有更多出色的将领,只是因为当时世界的偏见,不为世人所知而已。”

    “不过,之后中国和美国打,打平而已呀。”

    “你想想,那时两国的国力?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差距巨大,部队是以小米加步枪跟飞机、坦克、武装到了牙齿的敌军斗呢,如果不是将强兵勇,这能打吗?中国那时有什么优势呢?唯有的,就是千古传承的兵法、历尽百战的将军、九死一生也无所畏惧的士兵。就说前面的提到的麦克阿瑟吧,在对日作战时是何等威风,对中作战便是连战不利,结果被撤职归国。中国那时可藐视美国了,毛泽东那时候说美国是纸老虎,中看不中用。战场上,美国是几个元帅(五星上将)轮番上阵,中国先派彭德怀元帅当总司令,后来又召回国,留下杨得志上将指挥作战;那时宿将中的宿将——十名元帅、十名大将,二十个都在国内,一个不动。可是也绝不能小看其余的将领。西方的将领能有几年的实战经验?巴顿也不过三年。可是中国的将领,就拿最年轻的上将萧华来说,他那时仅仅三十多岁,却打了几年仗?十几岁从军,打了二十多年!中国军队两千多名将军,其中多少人没有十几、二十年在硝烟中与士兵们一起舍生忘死的日子?毛泽东最早期的部下,阵亡的几乎占了十分之八九;但是经过血火考验的,后来都是军队的中坚,许多人是从士兵到将军,身经百战而一级一级升上来的;跟在军校里纸上谈兵的‘士官生’有着根本不同。血火锤练的将军士兵,那就是国家最大的财富!唉……再想想我们现在,康康、佳茜、里瓦达维亚等人都是一早就投入独立战争、卫国战争的,牺牲了实在可惜、可痛!我只但愿今后我军不要再伤亡了,但是可能吗?希蒙特兰是前所未有的强敌,真不知道胜利后,能一起举杯的老战友还有几位!耿锋,我真想和你一起,再和教导师的战士们去冲锋陷阵,虽死无憾。”

    “你别呀!纵不为自己想,也为女王陛下想想吧!”

    “呵!你敢取笑我吗?”

    “怎么不敢?亲王殿下看不起我这个白身平民么?呵!笑话就不说了,跟你感慨一下吧——想当年,我那时也就一心想着拼一条命保卫国家,没想到,先后许多的战友牺牲了,而我竟也打过了大小一百二十六次战斗,结果今天还依然能够跟你一起,万里迢迢地到迪利远征。下一仗,就是第一百二十七战,就要看看希蒙特兰是怎样的厉害!”

    “你还真数了?我就已经不记得参加过多少次战斗。大致会比你更多一些吧,而且,我打过陆战噢!呵呵……啊,越扯越远了。”

    “对哦,扯远了。可是你还没有告诉我,怎么想到敌人窃听通讯的?”

    “哇,时间不多了,都是闲谈闹的。赶紧,快把剩下的吃掉!我就把话题简单结束一下吧。《星火燎原》里有一段,是在红军反围剿的时候,当时兵力对比很悬殊,却终于取胜。胜利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上次战役打掉了敌人一个师,缴获了一部电台。你知道吗,当时识字的人都很少,更别说使用电台这样的新式装备了。可是红军里有归国的留学生,加上稍微识字而肯钻研的士兵,组成了通讯班,动员俘虏配合,硬是学会了接收、解码技术。到了这一次战役,白军不知道红军已经缴获了电台,更想不到连密码系统什么的都泄露了,于是粗心大意,照常通讯。结果被红军截知动向,预先在必经地点设伏,消灭了白军先头部队,再乘胜追击,大败白军主力,打破了围剿。大致过程就是这样。我看到这里,脑子里一闪,突然惊觉——我军的通讯系统是否有被敌军缴获并利用的可能?!然后联系到这几天来敌方行动上的变改,便觉得这一推想很有可能是真的。”

    “这也是巧啊,否则战事千头万绪,很难想得到;即使想到,也迟了。可是现在敌人还没行动,我们已经想到,可说是天幸。”

    “真是天幸!要不,我们今天就要给恩多斯、魏连平发通讯做进一步指示,那就会暴露我军企图给敌方,岂不糟糕?现在赶紧补救,让政府去通告两人,要他们提备。”

    “对了,好象近空战舰是不错的东西呀,他们各带了一些去,我们还有没有?我是管打仗不管后方,委实不太清楚。这些天又特别忙,倒是美嘉方面的战报让我对这东西越发感兴趣。”

    “呃……现成的已经没有了,但是五天以后兵工厂又能生产一艘出来,次日再一艘。之前让恩多斯、魏连平他们带走全部,是因为他们一旦被围,就不可能有后援了,所以尽量把好东西给他们用吧。固守迪利主星,我想我们还是行的。我们的近空战舰,目前投入生产的是“飞龙”级驱逐舰,每艘乘员二百八十人,相当大型了,对比美嘉方面传来的希蒙军战舰情报,可能规模和威力比敌方的还大。另一型是“腾龙”级,更大更强,乘员预计有三百五十一人,已经完成设计,三个月后可以生产出第一艘。”

    “知道了。真想开开看看!呵,今后的战争,会渐渐演变成战舰时代吧?”

    “那还不清楚。毕竟战舰还不能自由超越空间,因此局限性很大。反战舰武器的研制,又会把战舰的作用再降低吧。但是毕竟现在而言,还没有有效的武器对付重装甲;用于星系内的战斗,战舰还是很不寻常的吧。”

    次日,联盟的非常务通讯系统更换密码表,黄烨立即向友军和后方政府通报了情况。

    跟坐镇宫贝前线的红通话时,正好她也有一些情况要告诉黄烨;得知黄烨的“将计就计”以后,红一思索,想到了一条奇计……

    第三节

    因为丽托人捎来了新式个人通讯器,黄烨就拿这个来试试使用。

    这种通讯器虽然小,功能可是个人通讯器前所未有的,通讯范围可以达到整个银河,而且屏幕是由晶体薄片构成的,收起来只有巴掌大,张开来可以有一尺宽,自动融合无缝隙,而且影像立体感十足,几可乱真。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改进,就是不仅可以象步话机一样两两对话,凡拥有这款通讯器的人都可以互相通过,假如有多个人拥有,还可以开方便的通讯会议,而不必跑到会议中心去。

    当女王的好处,就是可以优先享用最新科技成果。这种小东西,就是改进自之前的私人小玩艺。主要是嫌和情人通讯时看不到他的整个脸,所以责令技术人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41_41609/6399539.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