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波府的新姑爷_分节阅读 3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他们都不敢向我大声呼喝,但感觉不一样了不是。

    我把桌案上的政令文书随手翻开:“第一点要注意的就是,两浙现在实行军管,何谓军管?军管就是要以经略将军府发下的命令为最高命令,遇到命令或文书冲突时以它为优先执行,任何府衙及个人不得违抗。……”这么做是为了更快,更好的控制住两浙。因为文官的任命需要上报朝廷审批,但武将就不用这么麻烦,偏四品以下的武将我都可以自行任命。这么做虽然不和体制,而且有独霸一方的嫌疑。但是谁叫我是现今两浙最高的文臣兼武将呢。名头在此谁敢乱哼哼!

    “第二点就是招收士兵,发放振灾粮。凡年满十七到五十者都可在自愿的前题下成为士兵,有多少要多少。我不是想打仗,这些百姓招到军中来一可以缓和前任官府和百姓的矛盾,二可以出力建房筑坝。我准备在泰州修建一百五十里的‘捍海堤’[公元1024—1028范仲淹修]。以保卫盐场和农田。在苏州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务必使贫瘠的苏州成为旱涝保收的粮仓。在杭州城挖掘六口大井解决全城用水,全面整治西湖并用湖底淤泥修建一条沟通南北的大堤还要在上面遍插杨柳使它成为杭州一景。本官还要在两浙境内修建大型的纺织厂和手工制品厂,所以想当士兵的百姓有多少要多少。关于发放振灾粮一事,只要是十七岁以下五十岁以上无亲无故,无田无地者都可无偿的按月申领十斤直到长大或者去世。年轻力壮又不想当兵的可在指定地点做工,达到一定时间也可申领振灾粮。对于那些什么都不干又想得到振灾粮的一律不给。如出现哄抢,闹事者。杀无赦。”两浙今后就是我的天下了,我一定要把它经营得漂漂亮亮的,修堤建坝刻不容缓。

    正文 第八十七章 赈灾安民 “第一点要注意的就是,两浙现在实行军管,第二点就是招收士兵,发放振灾粮。第三大力收购船只。有多大要多大,有多少,要多少。告诉你们管辖的造船人,造船世家。谁要是能造出大宋最大的船,本官重重有赏,还会赐它官职。买船的人和帐簿本官会亲自调派查验,谁想从中贪污获利,杀无赦。”组建一支大型的远洋船队把两浙和中原的丝绸,手工品,香料……等远往各国销售,到时我的两浙就要富甲天下了哈哈。

    “第四就是发行官债,这件事到可以缓一缓。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等到工厂获利时提高田地的税收,各地的大户自会抛卖土地。到时官府把发行官债的钱把田地买过来租给农户自可缓和土地兼并严重的现像。而且那时各地的水利设施差不多也已完工。再引进推广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两浙就是粮仓了。

    占城稻原产于越南中南部,北宋之初传入我国福建地区,占城稻有很多优点。以耐旱,生长期短,适应性强著称。关于占城稻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2年),江淮两浙大旱,水田无粮可产,宋真宗便遣使于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旧量器单位,容量为10斗),分给江淮两浙地区播种。不久,河南,河北一带也种上了占城稻。南宋时期,占城稻遍布各地成为早籼稻的主要品种,占城稻也成为了广大农民常年食用的主要粮食。

    “第五,招收工匠。你们回去驻地管地后,要张贴告示并派人大声宣读。让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有一技之长的工匠都可来杭州报名,一旦合格录用,以正规官职待之。”我准备把水泥,电灯,玻璃,橡胶这些关乎民生的东西先做出来。这几样都是那都要用的好东西呀。

    “好了,要特别注意的先就是这些了,不过只要是文书上记载的都不能马虎,大家可都明白了?”我喝了口茶水。

    “属下明白,大人放心。”众人回道。

    今天是文书发放后第三个月,我一大早就从无瑕妹妹温暖的香床上挣扎起身准备视察杭州府的各处工程。自从一系列的抚民政策实行以后两浙慢慢的归于平静,但沿海一带的小乡小镇还是出于匪徒的威胁之内,许多地方连官员也没有,他们虽然不敢靠近有正规军防卫的大城里,可还是我的眼中钉肉中刺。等事情办得差不多的时侯,我将会以雷霆之势横扫沿海以绝后患。现在,只能忍忍随他了。

    朝廷收到两浙的奏折后很是重视,因边疆动乱虽然没有派兵协助但是拨下了不少银两,加上现有的完全够我大手大脚的挥霍了。美中不足的就是粮食有些吃紧,不过好在秋收已到。只要能撑过今年,等我大船下水,则万事无忧矣。

    “将军这么大早就起来,这是要去哪里?”无瑕半侧着身子,睁开眼眸问道。鲜艳的被单因动作过大随着香肩滑下,露出一抹雪白酥胸。

    我吞了口色水,走到床边拿开被子,一把打在他的浑圆翘臀:“都跟你说了许多遍了,别叫我将军,要叫夫君,好夫君。知道吗?”

    无瑕轻咬着纤纤玉字,一脸纯真的诱人犯罪模样:“知道了。好夫君。”抬眼看着我,放电说道。

    这个角度真是要命,我打了个冷站,牵起被单把她连人带被实实包裹住:“我走了,再不走就中计了。”转身夺门而逃。

    身后房内传来无瑕银铃般的得意娇笑。

    于大海带着两个城守司衙门的偏将早早的就来到府衙等候。自从那件事发生了以后我有感于自身的安危得不到保障于是就把就把城守司牢牢地控制在手中,现在的城守正是于大海。

    “参见将军。”三人拱手说道。靠站在一旁墙侧的平衍对我抱了抱拳。

    我轻笑道:“本官贪睡,劳各位久等了。”

    “将军为了两浙百姓日夜操劳,等得再久我们也心甘情愿。”一个城守司的偏将说道。

    我听了这话暗暗偷笑,日夜操劳是真,为了两浙百姓就不见得了。唉,家有娇妻真是一件要人命的事情。“咳,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发放振灾粮的地方和正在修建的大厂房。走吧。”我轻咳了一声说道。

    一路走来,到处都干的是热火朝天的工地。负责看守的衙役正在指挥刚成为军士的百姓们打井。杭州城虽处在多水地但城里的用水却极为紧张。为了缓解这一情况,我们准备在城中各处打出六口大井。这件事在历史上是苏轼做的,我只不过是剽窃前人而已。

    运用军队干活真的很方便,而且效率颇高。我已经在心中决定了,即使两浙平定,富裕,各项工程完工后。我还是会保留一支强大的工兵队伍。

    正在排队领粮的百姓在发粮人的提醒下知道我是置制使经略肖章后全都跪下谢恩,一时祝福声,道谢声振彻天地。正在维持秩序的士兵们连忙向我围过来。像保护明星一般把我圈在正中,满脸戒备神色的不断向四周扫视。看来士兵们的训练并没有因为危机稍缓而有所怠慢。

    我走上了为发放振灾粮而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向下大声说道:“诸位乡亲快快请起,本官身为两浙的众官之首。做这些事都是应该的。本官的最大心愿就是大家都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为了这个心愿,本官愿死而后已。”高台下等粮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年轻力壮的去做工了,他们的振灾粮要做完一定的事情才能领到。

    正文 第八十八 再见强击兵 正在排队领粮的百姓在发粮人的提醒下知道我是置制使经略肖章后全都跪下谢恩,一时祝福声,道谢声振彻天地。

    我走上了为发放振灾粮而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向下大声说道:“诸位乡亲快快请起,本官身为两浙的众官之首。做这些事都是应该的。本官的最大心愿就是大家都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为了这个心愿,本官愿死而后已。”

    台下众人热泪盈眶,他们哪里见过这么为百姓谋福的好官。

    我看见这些老弱病残流泪,自己也很感动。本来只想说些场面话的,心里面第一次有了为百姓当个好官的冲动。以前是不在其位所以一天到晚只想想为自己捞好处,但现在,我已经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了。不用诸葛等人的千般提醒,我也已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

    我详细的询问了衙役每天的发放数量和申领人数,还亲自操刀给百姓们发了一会儿粮食。整个过程非常的愉快。

    坐在高台上搭建的草棚里我用士兵递过来的毛巾擦了一下脸上的汗珠和手上的米削灰:“两浙的百姓真的是很淳朴。”

    于大海点了点头:“听负责挖井的士兵们说每次干活都有百姓自发的送粮送水。”

    我诧异的问道:“送粮送水!如今两浙的粮食并不多呀而且贵得要命。不行,我们不能吃百姓的粮食。来人,告诉负责监工的庞服,百姓的心意我们领了送来的水可以喝,但粮食却不能要。我们本来是要造福百姓的。不能变为增加他们的负担了。”

    “诺。”一个随身亲卫领命而去。

    我站起拍拍手:“好了,这里的情况很好,我很放心。你们继续发粮。”转身对站在身后戒备几人说道:“我们到军营一趟,好久没有见到兄弟们了。”

    于大海咧嘴大笑道:“听赵风说现在的军营气氛很是紧张,因为到了一月一次的强击兵选拔大赛。自从两浙的士兵们看到强击兵的威风迷彩服和奇特的训练方法后都横了心拼了命的想进去。”

    我忍不住笑了:“自从赵风和姜海到了强击兵营看到士兵们的武艺后,士兵们就惨了被两人咬牙切齿的的操练得不行。如今的强击兵可不比三个月前,两浙的士兵能不能有人打得赢还是未知数。”

    城守司的两个偏将听了有些不服气了,其中一个说道:“以前周将军在世的时候,经常带着我们练习各种搏击撕杀之技,恐怕将军要失望了两浙的士兵并不像将军心目中想象的那么不堪一击。”

    另一个偏将慌忙拉住他对我道歉道:“将军恕罪,郑偏将是一个直肠子,心直口快。并不是想对将军无礼。”他们都是从经略麾下转到城守司的。

    我哈哈大笑道:“周将军是一位好将领,章唐突了无礼在先,不会将这事记挂在心的。章在此向两浙士兵道歉。”

    两人脸色稍松,忙说不敢。

    我一边和他们打马向军营行去,一边暗责自己口不择言。自从两浙稍微平定后我有些暴发户的心态,得意忘形了。今后一定要注意才是。

    大街上不时有一队队的士兵交替巡逻,见到我们都站定持枪行礼,过路的百姓们也有样学样齐声附和。诸葛和庞服为了在两浙军民的心中尽快的树立我无敌清明的形象,安排人手在茶馆酒肆和大街小巷人群聚集的地方,把我的事迹大肆宣扬。因百姓们刚好在打听流传前一段时间士兵闯入各大官员府邸抓人一事,所以效果奇佳现在两浙最出名的人非我莫属,舍我其谁。

    百姓们实在太热情了,一路来纷纷不断感谢我为他们打井的事,短短的一段路程我们硬是走了大半天才到。我总不可能在别人向我问好的时候板着个脸吧,现在可是丰收民心的时候。

    “来者何人,这里是军营重地。请止步。”守卫虽然认识我们但还是照例问道。

    于大海摸出自己的令箭往前一亮,打马出列。回答守在营门前的看哨士兵:“我是杭州城守于大海。经略使肖章肖大人到。”

    “参见将军。“大门两旁的守卫依枪跪地说道。

    我对他们点了点头,和众人催马从两个跪在地上的士兵们中间进入。

    我们过去后两人再次站起守卫营地。

    士兵们正在营地的练兵场上分成几个方阵练习,喊杀声和军官们的喝叱声回荡营中并不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停止。

    “拜见将军。”一身亮白铠甲的赵风步下点将台。“我们的城守大人怎么来了。”施完礼后,赵风笑道。

    于大海打了他一拳:“你小子这是怎么说的,几天不见学油滑了。”两人一起大笑。

    姜海从刀兵营里满头大汗的跑出来说道:“将军怎么来了。”我笑回道:“我来看看你们把我的强击兵们整成啥样了?”姜海莫测高深的指着不远处:“将军请看。”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青天白日下一群穿着迷彩服的士兵正分成两组时而分散时而聚靠的捉队撕杀。他们不仅服装有异于其它人,连所用的招式都特别的奇怪,仿佛带着一股惨烈的杀气。

    我不禁看得连连叫好,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强击特种兵:“他们的招式很厉害呀,是谁的杰作?”自从练习了全板的杨家枪后,我的神功加眼力突飞大进,现在勉强的分辨得出招式的好坏了。

    姜海笑了笑:“刀法和实战经验是我教的,阵法和枪法箭术是赵将军所授。”

    看来他们分工得不错呀。可能是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大家都没有什么争权夺利的想法,基本上是能干啥就干啥。我最怕的就是窝里反了。

    正文 第八十九章 改制 姜海笑了笑:“刀法和实战经验是我教的,阵法和枪法箭术是赵将军所授。赵为正,我为负”

    士兵们有了他们的指点,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赵风回头命令道:“强击兵,集合。”

    正在进行模仿实战阵法训练的强击兵看见点将台上的令旗挥舞,有序的各自脱离对手归队。稍整队形后,两队和为一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向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41_41697/6409169.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