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波府的新姑爷_分节阅读 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士无数。

    我轻疏手掌,让晨风吹散我因紧张而微冒汗水的手心。走上点将台。

    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对众人。

    “参见将军。”一片甲嵔声和着气浪向我卷来。

    我点了点头,故作镇定:“很好,不愧为我两浙勇士。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胜利,我们只要胜利。有我无敌!”

    “有我无敌,有我无敌。…………。”

    祭天,点将后众人兵分三路各自前往目的地。我领着强击兵稍坠于后。

    看着远去的士兵我叹了一口气。宋朝即将面对两面对敌的窘迫境界,这个腐败无能的庞大机器能不能撑过此劫真的很难说,到时受苦受难的还是广大的人民百姓。

    没有处理好边防驻军与内部驻军的战略关系协作关系,所以经常被动也是情理之中。加上昏官瞎指挥不败也难。

    太祖在位时期英雄一世雄霸一方,豪言道:“契丹之十万人,以十匹帛换一头。”一并收复了许多失地并确保了这个新生王朝的安全基础。只可惜……其英年早逝后继无人。枉费太祖之神武啊,玄宗虽然也有收复河北的壮志,可惜的是他实在不是一个好的战略家以至于用兵几无胜迹。宋朝也开始从战略进攻转变为战略防御。现在狄青将军又被鸟尽弓藏,军中将领势必不会服气,如此外患未除而内乱,衰亡之象也。

    在封建社会时期,皇权重要还是国权重要?看似协调利益一至,可有的时候却是相冲突的,这样的问题别说放在封建社会即使放在当今也是难以抉择的。

    国本无属性。文武应兼备,应因国之变而治。外患频扰,更应复武!更应全民皆兵,政治紧扣战争进程,发展紧跟军需。战争时期发展的类型政治类型等必须根据战争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保证国家机制的战略领先。

    [历史惊人的相似,但犯我天威者,虽远必诛。]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被围

    “……一路行军,敌人望风而逃。并无遇到抵抗……。每日可前进五十余里,估计三日后可踏平两浙匪徒所在之地把它们赶入大海……。”

    桌上放着三封大同小异的战报,但我却没有因此而喜悦。

    轻敲着坚木桌面,大脑飞速的运转着……。

    按理说,这场战争是毫无悬念的,全副武装到了牙齿的正规军对上没有防具没有训练,可能连武器也无的农民。出现这样的情景不算奇怪,说不定这些匪徒把牙一咬又回家种田去了呢。恐怕就算是最资深的当地捕快也不能细致的分辨出自己管辖的人们谁曾客串兼职过土匪吧。话虽如此,但我的心中还是有些不安。

    一切的一切太过正常了。异样的正常。

    “传,诸葛,庞服,和军中幕僚前来大帐议事。”我对帐外大声喝道。

    “诺”

    众人接令依次而来。

    “参见将军。”

    我点了点头:“免礼,请坐。”指着桌上战报:“这是剿匪三路大军刚刚送来的战报。”

    众人漏出倾听神色。

    “全都是说,一路攻伐势如破竹,三日之内即可完胜。”

    众人听闻此言面漏喜色。唯有诸葛和庞服低头沉思。他们也想到了一些我所想的东西。毕竟匪众在不济也是号称有二十万之众,就算是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招安和赈灾后降了一些跑了一些,但至少也还剩下个三五万吧。

    我走到大帐正中:“本来这件事是应该高兴的,但是各位有没有发现。战报上异口同声的都说并无遇到抵抗,而不是稍遇抵抗。这说明了什么?”

    庞服皱眉说道:“这说明我们没有和匪徒有过接战。”

    诸葛接口说道:“其中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匪徒们知道朝廷大军要前来剿灭自己,心中害怕自行解散。二是………。”诸葛脸色稍变。

    众人都想到了第二种原因,大惊。

    我说道:“二是他们早已结成了联盟,收缩兵力,整和资源。现在正设下陷阱在前方等着我们。”

    几个没有上过战场的原两浙官员有些害怕了:“不如我们退回杭州如何。”

    我轻看了说话之人一眼,淡淡道:“这倒不必。”如果不是怕把他们收拾了以后没有人给我料理平常琐碎之事我早就下令一刀切了:“幸好我们及早发现了自己的破绽。事情还没有到达那种不可挽回的地步。”

    诸葛赞同道:“出兵征战,无功而返。对士气和军队发展非常不利特别是这些没有打过几次仗的两浙兵士。我们可以放缓行军速度,缩短人马之间的距离,相互呼应,互为倚角。就可不给匪徒任何可乘之机。”

    我大喜不已,诸葛的方法果然不错。抽出令箭喝道:“来人,传令赵风,涂凯,姜海,每日行军不可超过二十里,行军途中务必向涂凯的中军靠拢已到达相互呼应的目的。斥侯三倍以上派出。逢林,逢山,逢水,逢崖,逢雾不可妄动一定要先建立支援阵地,然后再以海浪阵形层层递次经过做到稳扎稳打。每到一地详细探听匪众去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次出兵的战略方向由原先的突击歼灭正式改变为阵地占领。这样一来虽然时间拖的久点但可保不会落入敌人陷阱。

    …………………………………………………………………………………

    ‘轰隆隆。’一阵雷声震彻天地,本是明亮的天空渐渐阴暗起来。树枝被大风拉扯得东倒西歪的。不大会豆大雨点就从天空落下,打在盔甲上当当做响。

    我摸了摸脸,随手甩出一片水花。暗骂一声这该死的鬼天气。已经到了深秋初冬还有这样的大雷豪雨以至我们判断失误被陷雨中,进退不得。

    这次行军为了有更高的剿匪效率所以我们的阵行就象是一个三岔戟一般,而我所率领的强击兵就正好在中军之后分叉处的位置。时时记录着前方的各种情况和发布命令统筹相关。像大本营和统帅部多过像支援后军,又或几者兼有。大到每一次将领的作战命令,调动命令,小到斥侯的派出,安营扎寨时间,哨兵的安排我都一一登记在案。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正规出兵,靠着这些档案可在第一时间发现领军将领和士兵们的对错,以及时纠正。百战之师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要不断的归纳总结一切且坚持改进才可得到。

    “将军?可要安营扎寨?”亲卫杨涛问道。

    我看了看不断从天上落下的雨水和早已浑身湿透的士兵们:“现在天已转凉,如果不顾大雨强行赶路的话,恐怕士兵们十有八九会病倒。传令,安营。”

    “报。”一阵急驰马蹄声由远及近。

    四面都有斥侯打马快速向我靠来。

    “禀报将军,北面发现匪军,应雨势太大视线不能远望,所以人数不祥。”

    “禀报将军,南面发现敌军,人数不祥。”

    “禀报将军,西面发现敌军,人数不详。”

    “禀报将军,东面发现敌军,人数不详。”斥侯们相继报道。

    我大惊失色,被包围了??!?可是匪徒是如何躲过前军的?!

    原来他们的目的不是想设下陷阱引诱我军深入,而是集中优势兵力想斩掉我这蛇头。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招釜底抽薪之计果然狠毒。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备战

    我举目看了看四周的地形,既然被围已是事实那现在最重要的能就是如何更好的化解这次危机。

    现在我们所处的地方是一片极其开阔的平地,地里的粮食已经收完,四处偶尔有山丘但也不大。对于防守虽有些不利。但

    最利于骑兵冲杀。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如今我们却不知道地方人数多少,兵阵怎样,战斗力如何。实乃犯了兵家大忌。由此可见,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如果我们的队伍中有一个老将军时时提醒的话。相信也不会犯这么大的错误了。

    “敌军速度怎样?还有多少时间和我们接战?”天时我们不占,如果天气好的话三倍派出的斥侯队伍早就发现敌军了,地利我们稍逊一些,这从对方不知不觉的冲破前方收缩而跑到我军后面设下陷阱就可看出。人和!这是我们的。无论从百姓的角度,还是历史角度,我们这次出兵都可算是正义的有意义的。

    “因为大雨路滑,所以敌军的行进速度不是很快。据骠下估计,半个时辰后接触。”斥侯队长说道。

    我看着四周听见了被围而没有显现出任何异样的士兵们暗自点头。这次我所带的部队是一直以来我都引以为傲的嫡系,强击兵。

    我暗暗发誓,只要敌人不是神魔我就有信心带着这些勇士冲破重围把他们击杀当场。

    我提起插立在马旁的镔铁长枪举在半空:“传令全军!五千骑兵着藤甲拾战枪,五千步兵着步人重甲挂大刀,阔斧。禁声。组成圆阵,注意两翼偏差。保护军中文士…………。”

    传令兵皆四散而去。

    如雨中长龙一般的行军阵形,头尾缓缓靠拢。

    不大会,圆阵初成。阵外边缘有据马,女墙,排木,阵中有一处临时搭建的大帐高台,我端坐其中。因时间紧急,陷阱之类的挖不出了。

    亲卫杨海拿出一套干净衣服。

    我摇了摇手:“吩咐火头军务必于双方接战前给每位士兵一碗姜汤二两肥肉。”今天实在不是作战的好天时,无论胜败,病倒的人都不会很少。

    杨海把衣服放在旁边的桌上转身而去。他知道我的脾气,如果战役不结束我是不会换下身上湿漉漉的衣物的,因为所有士兵都是穿着这样的衣服。

    一阵凉风带着细雨卷入大帐,分坐在两旁的文士武官都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深秋就是这样,稍一有雨气温就马上变低,雨前穿单衣雨后穿棉衣也不是什么怪事。

    我对众人挥了挥手:“现在还有点时间,大家去把身上的湿衣换换吧。”

    台下众人一阵感动。一个负责粮草调动的军需文士激动站起抱拳:“将军以身作则,我们又岂能妄图安逸。如果我大宋多几位这样的好将军,有何愁!属下为官多年,早已见惯了官场种种,不自觉也沾染了不少变得有些麻木不仁,但今日又找回了当初造福一方的激情。谢谢将军。愿与将军同甘共苦。”

    此人的职责是负责军需的购买发放,因为账目有些不清不楚所以上了我的黑名单空闲时就准备要除去的人物,但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的隐情。

    是呀,每一个坏人不是天生就是坏人的,每一个贪官也不是天生就是贪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是清廉官员,但身边又都是黑官贪官,不溶入他们与其同流合污,受到排挤打压是一定的了。长久下来,心理防线崩溃,做官目标迷失,稍加引诱,又一个贪官热腾腾的出炉了。所以,改了就是。人生百年,不过瞬息。只要对得起自己,那怕只做一天清官,也就无愧于心了。

    “愿与将军同甘共苦。”众人跪地同声喝道。集体荣誉感升到最高。

    我心中荡起一片涟漪,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泪腺不住低声自语:“同甘共苦,同甘共………。”站起喝道:“好,让我们一起荡平四海,福泽万民。”

    “荡平四海,福泽万民。”众人跟着高声重复。

    “时间已到,众人调度统筹好各自份内。”我挂上战刀抽出帅案旁插在兵器架里的长枪走下帅台。

    “诺。”大帐内文人闻令各忙各事,武将则跟随在我的身后。

    “备马,巡营。”我一边走出一边喝到。趁着这段空档我可提高些士气。看了看虽然有些小了但还在飘雨的天空,特别是这样的天气里。

    …………………………………………………………………………………………………

    “穿甲,挂刀。相互系紧襟头,注意自己的位置。再检查一次自己的随身装备,深呼吸,幻想前方都是你的战功,玄想着他们在烧抢百姓财物凌辱邻家女孩时的丑恶表情,燃起你们心中的烈火吧。”兵伍长一边检查自己的装备一边按照我发下的步兵操典提升士气。

    远远的我就听到了’邻家女孩‘这句话。看着士兵们咬牙切齿的表情我不得不佩服发明这句话的作者。

    “参见将军。”士兵们喝道。因为是战时,所以他们并没有下跪,也没有抱拳。

    我对士兵们点了点头,问兵伍长道:“士兵们可曾喝过了姜汤。”

    伍长整理好装备抱拳说道:“喝过了,滚烫滚烫的。”

    我听了这句话很是高兴:“好,此战结束后我和大家再来一次’不醉不归,醉也不归‘。”

    老强击兵们听到这话一阵大笑,上次连手把我灌醉的事情他们仍然记忆犹新。新兵们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也跟着笑了起来。

    战前紧张的气氛稍事缓解。

    正文 第一百二十四章 士气

    我微笑着拍了拍兵伍长的肩膀问道:“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打赢这一仗?”其实是我没有信心才对,希望这次不要大意失荆州。

    兵伍长笑答道:“火急救边关,火烧辽军粮草,夜闯潘府,山坳设计灭追敌,救县城,逮捕贪官陈品,追回失银,将军的行动哪一次不是胜利得漂漂亮亮的,这次自然也不会例外。只要是在将军的麾下,我就不用担心胜败的问题。”语气中透出对我的强大信心。

    我看着旁边同样表情的士兵们大声说道:“对,我们是无敌的,为了两浙,为了大宋百姓的安危,也为了强击兵军威。我们要团结在一起,摧毁一切抵挡在我们前面的傲慢愚蠢的敌人。风雨同舟,因为我们是兄弟。有我无敌,因为我们是战神,战无不胜的神。”这句话不仅是在激励士兵们的士气,也是在提醒自己。

    士兵们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41_41697/6409183.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