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挂不住的。
“为什么?”赵真才四岁,怎么明白这个中道理,他能想到的,自然是拿给自己的母亲。
“你听我说!”杨铭将嘴凑到赵真耳边,将赵真应该说的话,都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赵真只觉得一个头两大,最后干脆摇摇头,不多想,一切,按着杨铭说的说便是了。
“大娘!”赵真甜甜叫道。
在赵真面前的,是一个美妇人,柳眉清扫,身材曼妙,轻妆淡抹,却有着一种淡淡的高贵气质。
“哦,是真儿,有事情么?”美妇人笑道,她并不喜欢赵真,更看不起司徒雅,可身为王族,她有着独特的高贵和礼仪,喜怒不露于色。
“母亲写了个上联,让我对,如果我对不出来,说是可以来问大娘,我想了很久,真的对不出来。”赵真老实巴交道,杨铭教他教得多了,现在他说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的,简直是个中老手。
“哦,拿来看看。”美妇人笑道,心中却是嘀咕,自己向来看不起司徒雅,她入门以来,可从未给过她好脸色看,这一次,怎么忽然让儿子来请教于我来了?
“怜香惜玉因动心……这……”美妇人忽然惊住,这些天,她正为王爷给出的那个对子绞尽脑汁,这一看,哪里还能不明白?第一和第三个子都是心字旁,扣住的,也是最后一个字心,与咬文嚼字为糊口,对得相当工整,更要紧的,这对子若是让王爷给对出来,不正显得王爷风流!?对王爷将来的大事……
美妇人心中激动,不过一下子便冷静了下来,笑着对赵真道:“这个上联,是你母亲给你出的?”
赵真点了点头。
“既然是上联,那下联,你母亲对出来了没有?”美妇人笑道。
赵真摇摇头,道:“母亲说她自己也是对不出来的,所以,才让我来问大娘的。”
“哦,好的,你先去吧,让大娘想想。”美妇人笑道。
这司徒雅,还当真有几分才气,不错,既然你给我面子,我自然也不会亏待你。韩夫人想到此处,回首道:“秋菊,过来一下。”
“是!”
“你去将昨天送来的上好丝绸拿两匹,给四夫人送去,还有,去库房直些银子,她入门,我这做长辈的,也没有给她些见面礼,你给她送去便是了。”韩夫人从容道,王府中的调度,向来是她说了算,月钱等的发放,也是韩夫人一手安排。
“是!”秋菊躬身应道,便退了下去。
另一方面。
司徒雅收到了这些礼物,起初是有些莫名其妙,但随后恍然,以为杨铭现在在王爷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极高,自己在别人的眼中,也是水涨船高,心情愉悦之余,不禁暗暗庆幸自己押对了宝。
同样高兴的,还有韩夫人,这对子确实对得工整,又暗含爱美人不爱江山之意,大合王爷主意,韩夫人,也因此大受王爷赞赏,并好好宠爱了一番,自然是觉得春风得意,对司徒雅,也是平添几分好感。
而杨铭跟赵真,已经准备开始进入学堂学习。
学堂学的,是文化,却不是那种迂腐之学,学的只有两种东西,诡辩,兵法!!
诡辩之术,是读书人的一个偏门,以读书人的对答争论方式,来决高低,便如同比武一般,胜者名扬天下,败者声名狼藉,在其他地方,诡辩之术只是一个辅助方式,帮助学子们巩固自己的知识,而在这个学堂,却是重点的教学内容。诡辩之术的运用,不仅仅是争口舌之强,自古兵法有云:“上将伐谋,次而伐交,而后伐武。”意思便是,最好的将领,靠谋略来制胜,差一些的,用外交来制胜,最后,才是依靠武力夺得胜利。而诡辩之术,对于游说有些极大的用处,自古便有谋士诸葛游说周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为国家开疆辟土之例。
而兵法,学习的却是传自中古时代的孙氏一书。
所以说,这个学堂,教出来的,便都是乱世英才,为的,自然是玉亲王的野心!!
觉得本书还可以的请收藏一个这个数据对这本书很重要···谢谢支持···
第三十一章 少年
红|袖|言|情|小|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转眼间,便已经过了十年,整整十年。
和原51年,重生后的杨铭,已经十四岁,成了一个翩翩少年,模样,却是与从前不大一样,不知道是因为练武还是修道,或者两者皆有之,杨铭的大致相貌虽然与重生之前相差无几,却是多了几分英气,隐隐之中,还有着武者的几分威严。
“大哥,你又去找百口生吵架!?”少年无奈道,少年剑眉星目,体格健壮,浑身上下,均匀得无一丝瑕疵,俊秀的面容,整个人看起来英气勃勃,少年正是赵真,如今,也已经十四岁。他口中的大哥,却是杨铭。
赵天行和赵広已经二十多岁,随着勿龙在军中修炼,也已经开始接手一些军务,杨铭和赵真还在学堂中学习,十五岁,是和原大陆中男子成年的岁数,杨铭和赵真,现在都才十四岁,自然还是得留在学堂学习的。
“恩!今天我一定要赢!”杨铭忿忿道。
“我看还是算了吧。”赵真苦笑道:“我约了二虎子打架,哇咔咔,昨天我一个打十个,他们还不服,哈哈,今天,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厉害。”赵真笑道,自己说着,身子便有些跃跃欲试。
自从被杨铭教导以来,赵真似乎在武技切磋之中找到了乐趣,哪一天不打架,便觉得浑身不舒服,一开始被他的两个哥哥海扁,可渐渐的,便成了势均力敌,现在,隐隐有超过他两个哥哥的态势,在学堂中,更是无所不为的小霸王,可为人讲义气,即便是横行霸道,也有着许多的支持者,那个二虎子,便是附近的一些小混混,赵真虽然贵为王爷之子,但跟流氓打架,却从不以势压人,每一次,都是拳头相向,打输了,被围困埋伏了,也从未向家中报告过,因此,二虎子他们,也乐意与赵真过招。毕竟,王爷之子不是谁都能揍的,当然,揍的条件,是在人数的绝对优势之下。
“你这……武艺,是要好好修炼的,不能只靠一腔热血,跟些混混,较真做什么……”杨铭无奈摇了摇头,这赵真,现在简直是上了瘾,整天打打闹闹,并不注重真正武道修炼,杨铭说了好些次,却也拿他没办法,最后便干脆不在管了。
“这是实战!武道最重要的,当然是实战!!”赵真大笑道:“怎么,来过两手!?”
“你说的。”杨铭嘴角一扬。
少顷。
“大哥,够了,我认栽了。”赵真捂着头,道。
“恩。”杨铭拍拍衣裳,笑道:“这才热身嘛,不急……”
“大哥,你又突破了?”赵真睁大眼睛,便像是在打量怪物一样看着杨铭。
“还没,对那些毒素的引导,我还不是很清楚……”杨铭道,这十年来,他从未停止过修炼,每一天,就是在勿龙的指导下进行武道修炼,而晚上,便在房间当中修炼道术,凭借着身体的强横素质,一天仅有一个时辰的睡眠对杨铭来说,已经足够。武道的精湛进步,已经让所有人咂舌,虽然杨铭用了十年的时间,才堪堪进入造皮境界,对于一般的练武之士来说,并不算多么快,可是,当时的他,只有四岁,四岁的孩童,能够顺利通过易筋这一阶段,可以算是史无前例。
易筋,要将筋移动修整,完美结合肌肉,进一步增强肌肉的使用能力,增强灵活性。这里已经是活生生的改变身体结构,其中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可杨铭,却已经顺利度过,大成之时,他才九岁。赵真到现在,还在练肉巅峰,自然不是杨铭的对手。如今的杨铭,已经开始迈向造皮阶段,在王府的地位,也是与日俱升。
修道一途,杨铭缺乏指导,进步便没有武道那般明显,十年前杨铭已经开始可以窥视自身喜怒哀惧,可是现在,杨铭虽然能够看得更清晰一些,可是,却总找不到方法去屏除他们,因此,杨铭只能停留在内视期,终究没能达到出窍的地步。
杨铭不知,修道之人要求无欲无求,清心寡欲,这样子,才能专心于修道之中,杨铭心怀血仇,悲愤交加,又会因武道进步,而心中欢喜,大喜大悲之下,按照书中所教,却是难以屏除喜怒哀惧,自然无所进步了。
“造皮了!!”赵真捂着脸,摇头道:“让老爷子知道了,不招你入伍才怪,大哥,成人礼之后,你也要去军队么?”
“参军么?”杨铭想了一下,留在军队,王爷有所动作的时候,自然是最为方便,可现在自己的实力如此,在军中虽然能谋得个不错的位置,可终究是寄人篱下,要报仇,却不像说的那么容易。
想到此处,杨铭摇了摇头,道:“我想四方游历一下,增长一下见识,当然,王爷对我有恩,若有需要,我杨铭就算死,也会尽力报效!”赵真毕竟是王爷的儿子,自己要出去,还得靠赵真去传话才是。
“哈哈!大哥!我正好也有这个想法!!”赵真似乎听到了什么巨大的好消息一般,他自然不想参军,军中规矩极多,别的不说,三天两头打架,那可是不允许的事情,现在又没仗打,他才不想去参军。
“这……”杨铭顿时觉得后悔,这赵真,可不是省油的灯,带着他出去,定然会添加许多麻烦,可转念一想,自己这一走,王爷难免生疑,自己对王府军队了解如此之多,外出了,对王爷却是个隐患,可是,如果是跟着他的儿子出去,那便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当然好!你我兄弟俩,便去闯闯江湖罢!”杨铭大笑道,但转而脸色一变,变得苦涩,道:“就怕王爷不愿意……”
“这事情,便包在我身上了!!”赵真拍着xiong部道。
“哦!?那自然好……”杨铭笑了笑,道。
第三十二章 诡辩之道
红|袖|言|情|小|说
学堂。
一间并不起眼的四合院,庭院中假山流水,并不特别突出,周围也是一间间矮矮的房间,可在这里,却基本培育了玉亲王府日后的核心力量。
学堂的教学只有两部分,兵法和诡辩,左边的课室,被分成一间间小小的房间,房间当中只有两张草席,供辩论者席地而坐。而学生们,几乎每天都要在此处辩论上几场。右边的房间,却是一间宽广的课室,中间是一个平台,平台中满是黄沙,插满了鲜明的小旗帜,整一个沙场的小模板,却是让学生们学习场上兵法的。
现在杨铭,正走进了左边的课室。
“百口生!”杨铭一踏入课室,当即大声叫道。
“谁喊爹呢?”一个声音飘了出来。
“白麻!”杨铭应道。白麻暗指穿白麻布的人,挂孝,却是至亲已死,两人还没见上面,便开始针锋相对起来,这里,却是没有半点读书人的谦逊,别人没有,杨铭仅有的,也所剩无几了。
“爹还没死呢!”随着声音,一个瘦削的少年走了出来,少年脸色灰白,颧骨突出,眉宇之间,微微有些病态,只有一双眼睛,绽放着逼人的光芒,仿佛寒冬中的冰刃,让人不敢直视。少年,便正是百口生,百口生不是真名,少年真名郭図,是王爷门客郭常力之子,少年便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在学堂当中,更是风头极盛,辩才无双,因此才得了百口生的美名。
杨铭本就伶牙俐齿,可与百口生,却是难分胜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两人便理所当然的耗上了。
“人死如灯灭,你那看了就不开胃的样子,死跟没死,差得了多少?”杨铭笑道。
“非也非也!!死了就是死了,没死就是没死,没死跟死,又怎么会差不了多少?”百口生当即笑道,席地而坐,一切,简单而熟悉。
“岂不闻大丈夫将生死置之度外,生亦何喜,死亦何哀!?既然生非喜,死非哀,生死皆是平常,又有何区别?”杨铭同样坐下,今天是最后一辩,明日便是自己的成人礼,之前各有输赢,可今天,总该赢上一次才行。
“佛家常道:爱惜飞蛾纱罩灯。生死有命,却不可杀生,既然生死无区别,为何佛家不杀生?”
“不然,谁说佛家之人不杀生?”
“自古有论,佛有六戒,杀戒为首。”
“呵呵……本不杀人,又何需戒?!戒者,改习惯也,杀人成习惯,自然是要戒的。”杨铭摇摇头道:“再说,佛家的人,不杀生,他们吃些什么?”
“五谷杂粮,自然不算杀生。”
“你错了,佛家人是出家人,却不是俗人,你认同么?”杨铭笑道。
“俗人食肉,出家人,自然不是俗人。”
杨铭眼前一亮,诡辩之道,无需理会俗世眼光,只要言之有理,便是正解,杨铭清楚,百口生,已经踏入自己的陷阱,这一次,绝对是自己赢了。
“俗人,俗人,人吃谷,便是俗,可见,俗人,便是吃谷的人,出家人不是俗人,便不是吃谷的人,可见,出家人,不吃谷。再者,出家,家为何处,农家人,家产便是田产,家便与田离不开,以此类推,出是离开,出家人,便是离开了田地的人,不吃谷,不在田,这出家人,哪里能不食肉?”杨铭大笑道,胜利,已经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然,不然!!”百口生嘴上是这样说,却已经开始面露难色,没有了之前的从容淡定,勉强道:“众所周知,出家人,是不食肉的。”可话才说出口,便顿觉后悔,诡辩之道,本是天下最没有道理的事情,却要说出理由来,扭曲曲折,颠倒黑白,自己现在,却拿出了常论,可见自己,已经输了。
百口生摇摇头,苦笑道:“杨铭,这次是你赢了,百口生的称号,或许该换换主人了。”
“不然,不然,我是莫辩。百口莫辩!”杨铭笑道,俗话说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47_47207/679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