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乱三国梦_分节阅读 10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了,要把那些人完全杀光是不可能的,就算真的杀光了,也一定还有不完全忠心于我的人存在,与其如此,不如借你的性命杀鸡儆猴好了。”

    韩天翔长篇大论般的讲完了,伏完却已经完全傻了,他想不到,自己这样的辛苦不仅都成了白费,还成为了别人的一枚棋子,这实在是让他心有不甘,可现在他是没有后悔的机会了,人一下子颓废了下来。

    “来人,把他带走,斩了。”

    伏完被脱走时如同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躯壳,另外三个与他共同命运的人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卷十 第八章 以己之眼,心有妒法正议反 字数:2886

    韩天翔的眼神随着几个禁军的远去而缓缓收回,并且又再一次的放到眼前的三人身上。

    韩天翔缓缓将目光定格在了伏寿的身上,说道:“伏完全家都被灭门了,那你算怎么回事呢?”

    “她已是嫁入皇室,已不能算是伏家的人了,丞相何必紧紧相逼?六宫无后岂不堕了我大汉朝的颜面?”太皇太后上前几步将皇帝与伏后全部挡在身后。

    韩天翔看了看如老母鸡一般的太皇太后,摇头道:“你打算护到什么时候?一辈子?那他永远都长不大!”

    “长不大又如何?长大了又如何?人活于世何必有此执念,他若真的长大了,你会放过他吗?这样的话还不如糊涂一点。”

    韩天翔看到了当年母亲的影子,心中的杀意逐渐的消退了下去。

    “算了,最后放过你们一次。这是我最后的极限,如果再来惹我!太皇太后,那就别怪我忘记当年的承诺了。”韩天翔说出了最后一句话,转身离去。

    “嗯~终于……”

    伏寿见到韩天翔离开,神经一放松,晕厥过去了……

    皇宫内的伏皇后晕了过去,而此时身在远方的徐庶却快被他的老母亲一巴掌给打晕了。

    “这么简单的骗局都会上当,你这些年走南闯北都在干什么!”徐老夫人被气得发抖,近几年徐庶一直在外走南闯北,她料想自己这个儿子必定会有很大的长进,可想不到还是这样“没用”,怎能叫她不伤心?

    徐庶心甘情愿的受了这一巴掌,他问道:“母亲,孩儿到底该怎么办啊?刘使君、韩丞相,孩儿该何去何从?”

    徐老夫人思索半天,答道:“答案应由你自己去寻找,你已经历那么多事情了,也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了,去用自己的眼睛看看,哪一个才是你该追随终生的人。”

    “用自己的眼睛?”徐庶喃喃自语道,顿时恍然大悟,向老母亲叩了三个头,提起三尺青锋,带上自己的包裹,毅然离家。从此这片还不怎么安宁的土地上便多出了一个不知姓名、不知来历的古怪侠客。

    话分两头,再来看看因徐庶而失魂落魄的一个人——刘备。

    “唉~元直……”

    关羽见刘备如此颓废,劝道:“大哥,元直先生也是因受人胁迫才离开的,为此大哥你应该振作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元直先生摆脱困境啊!”

    刘备想到了眼下自己所占有的荆州,眼中再度燃起了斗志,昔日汉高祖刘邦凭借蜀地进而坐拥天下,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对!走,找伯机先生去!”恢复了自信的刘备又能做出怎样的一番壮举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先来看看被刘备盯上的猎物——刘璋现在如何。

    “臣等拜见主公~”

    无数的回音在大殿中响起,这是两代人“努力”的结果,刘璋他老子刘焉主要负责挣钱,而刘焉这小子主要负责花钱。

    华丽的宫殿中刘璋坐在大殿正中,不知道是不是出自韩天翔之手的那个新型椅子传播得太快还是怎么着,在这里,类似于这种椅子已经是非常常见,至于刘璋本人所制作的那个虽比不上什么纯金打造但也绝对价值不菲。

    “诸位,都坐下说话吧。”

    刘璋这人其实实在算不上什么暗弱,只是他并无甚远大志向,只想守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快快乐乐的过日子,他这种思想更是充分贯彻到了他的行政线路中,益州的人民倒也大多富足,如此一来,什么犯罪之类的事情倒是极少发生了,能有个温饱,谁没事干喜欢过那匪寇的生活?所以不得不说刘璋的政绩倒也真不错,只是近来……

    “诸位可有办法解除我心头大患?”刘璋最近正在为张鲁的事情烦心,他原本以为张鲁没什么本事,所以对其的不敬语气很是恼火,于是便派军队前去讨伐,谁知却是战败而归,此后便与张鲁时有交战,虽没有吃什么大亏,但却让刘璋烦恼不已。

    下面出来一人,是刘璋往日里较为器重的张松,他说道:“张鲁此等小贼不过是盗匪之辈,他不是还有亲属在此吗?不如以此作为要挟,不愁他不降。”

    刘璋摇头道:“这怎么可以?这样做我刘璋岂不就成了不仁不义之徒?益州百姓会如何看待我这个益州牧?你不要多说了,用这种办法我是不会答应的。”

    张松叹了一口气,默然而退。

    此时,刘璋麾下大将张任上前道:“主公,臣愿领军前往征伐,定叫张鲁束手归顺。”

    刘璋素来信任张任的能力,说道:“如此甚好,那你就尽快出发吧。凯旋而归之时,我定然亲自出城相迎。”

    “多谢主公厚爱,那在下先告退了。”张任领命而退。

    刘璋见已有人能为自己分忧,很是高兴,众人散去。

    “唉,我益州何时才能强盛起来?”张松走出大殿不远后,长声叹道,刘璋的这种性格实在是让他很是失望,要知道在这乱世之中谁都没有办法独善其身,战火迟早会烧到益州来的,并成为一场熊熊烈火。

    “永年!永年!”

    听到后面有人喊自己,张松回过头来,见是法正,说道:“是孝直啊!有什么事吗?”

    法正此人虽然在刘璋这里并未得志,但与张松关系很好,而张松也是认为凭法正的才智将来必成大器。

    法正说道:“能去你家坐坐吗?我有些事要对你说。”

    “哦,当然可以。走吧。”

    张松很是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孝直,可以说说了,你这么郑重其事的到底有什么事?”

    两人坐定,张松看起来很是随意,却不料法正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他大吃一惊。

    “永年觉得眼下再跟着刘益州还有什么意义吗?”

    张松一下子坐正了身子,说道:“孝直你这是什么意思?”

    法正侃侃而谈道:“今天你也看到了,刘益州此人胸无大志,跟着他最多安享余年,难道永年不想做出一番名垂千古的大事来吗?况且,益州恐怕也是难逃战火纷乱的命运。你我不如早作打算为好。”

    “这……不好吧。主公虽无大志,却也无甚过错,也把这益州治理得井井有条,我等岂可妄言叛逆?”张松心中已有些动摇,名垂千古谁不想呢?跟着刘璋确实没什么前途,这点他也是看穿了的。

    法正道:“我不欺人,人来欺我!益州地处偏远却不代表永无兵祸,做人也该为自己考虑考虑。”

    张松犹豫道:“可……可师出无名啊。”

    “不会,张鲁的实力现在已不是刘璋两三下就可以扫光的,刘璋会因为这次轻敌而付出代价,那时刘璋岂会善罢甘休?到时候兵灾一起那就谁都别想逃脱了!刘璋也会犯下一些错误的~”

    法正所言是否会变成现实呢?

    卷十 第九章 阳平险关,杨昂山林斗张任 字数:2784

    试问汉末动荡不安的局势中大汉国境内哪里最为安宁,真要比较起来却还是刘璋与张鲁所管辖的区域内最好,刘璋所倚靠者,一为其父辈所留下的成就;二为蜀地之俊杰;三为蜀地的富饶,所以百姓安居乐业。

    张鲁在汉中虽没什么大根基,但凭借着其手中的五斗米教,实行“政教合一”,也颇得民心,受百姓拥护,故而当地路不拾遗的景象常有,以教规管理民众倒也是一种手段。

    如前文所言,这两处地方近年来因为双方关系恶化而频动兵事,但这次张任率军五万来攻,这样大规模的举动却还是头一次,张鲁起初也有些惊讶,连忙命人领军抵挡。

    “治头大祭酒,此次你看这张任来势汹涌,如何才能化险为夷?”张鲁请来教中一位得力助手,在五斗米教中有四个级别,一为“鬼卒”,二为“祭酒”,三为“治头大祭酒”,四为“天师”。在汉中,张鲁并未设立什么官吏,全以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那“治头大祭酒”也就差不多是张鲁较为亲近的幕僚一类的人物了,整个汉中也没有几个。

    那人答道:“禀天师,那张任虽来势汹汹,却也只能逞一时之勇,固守汉宁,待其五粮,到时要不要放他走也就是天师说了算了。”(汉宁即汉中)

    张鲁说道:“话虽如此,可本天师就是担心我等兵少守不住险关。”

    那治头大祭酒躬身道:“天师之虑不必有,我教众无数,鬼卒有不少都是青年壮汉,若有他们相助,那张任怕是都不敢攻击便自退,此法也绝不会叫他们有性命之忧。”

    “好,那这事便着你去办。”……

    “报~将军,前面阳平关上旌旗无数,尚不知虚实,看模样怕是守关人数不少。”

    张任说道:“再探,此处险关若是有重兵把守,那可麻烦了。”

    张任率军在据阳平关十里之处安营扎寨,而根据斥候打探出来的消息看来,阳平关根本就不是他这五万人能打得下来的,但张任却不好意思就这么回去了,他出来的时候可是放下豪言的,至少也要努力试试看再说。

    当天傍晚时分,张任军中的斥候通过附近的樵夫得到了两条消息,一好一坏,坏的是驻守阳平关的还有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其中还有两千的外族士兵,战斗力极为强悍,好的是他们得知了这里附近还有个隐蔽的小道,可以绕开这个险关。

    “有小道?”

    张任遥望雄伟险关,思量半天,说道:“今夜本将便领两千骁锐前去一探,若当真属实,那要拿下此关却也不在话下。”

    “将军怎可轻易涉险?因遣军中俾将前往才是。”左右亲卫皆上前劝道。

    张任一挥手,制止了几人的聒噪,说道:“不必多说了,本将已经决定了,况且此等大事,派他人前去本将也不会放心得下。别说了,去准备吧。”

    “遵命。”几人泱泱而退。

    当天夜里,张任领着两千人精锐跟着捉来的樵夫进入了山中。

    “嗯……这边?不对,这边?……哎呀,将军,天黑了,这小人有些记不清了。”

    张任面对樵夫的胡搅蛮缠,耐心也到了极限,举枪横在那人身前喝道:“你小子要是识相,就快快带路,不然本将就在你身上扎一个窟窿出来!”

    出于恐惧,那樵夫连声应是,开始非常听话的给张任带路。

    “将军,前面有灯火处就是了,能放了小人了吧?”那樵夫手指前方一处耀眼灯火处说道。

    张任策马上前几步,看见确实是有一个火光在前面闪耀着,但距离太远,还看不清究竟,他转头喝道:“本将怎知是真是假?过去再说!”言讫,用枪杆子推了一下那樵夫。

    那樵夫也一定是自认倒霉,再度走在前面领路。

    “将军,就是这儿了,放了小人吧,您看,再往那走就行了。”

    走了片刻,樵夫带着张任走到了刚才看到的火光处,走近了才知道,原来这里有一个火把,在这里还可以见到地上隐隐约约有一条路可通下山去,而目光穿过这条曲折的山间小路就可以看见远处满是火光的营寨。

    张任面色一喜,看来这樵夫没说谎,他也没转头,低喝道:“大家跟好了,再往前探探,就准备回……”

    这一次,多年的军旅生涯所积累下来的经验救了他一命,一个极细微的破空声和一点点的光影变化让他警觉的意识到情况发生的变化,就地骑马往旁边一躲。

    一刀落下,砍在张任刚才所骑的马匹上,竟是一刀将整个马头都给砍了下来,不得不说好刀,好身手。

    被砍成两段的马匹一下子如发了疯一般的弹跳起来,这仿佛是一个信号一样,四周一下子窜出了许多穿着黑衣的士兵,张任这下连寻找那樵夫的时间都可以免了,如果都这样了还看不出是怎么回事,那他真可以卷铺盖滚蛋了。

    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张任凭手中大枪迫退周围的敌人,喝道:“大家别怕!冲出去,他们也没多少人!”

    张任在这时候脑子到很清楚,别看现在好像周围都是人的影子,弄得好像敌军很多,其实那只是一种错觉,光影加上心理的关系而已,而且就这种地方,想要埋伏太多人也是一件技术含量极高的事情。

    张任此次带来的都是精锐,所以倒也未曾自乱阵脚,稍稍适应一下,也开始拼杀起来。

    没有了马匹在这山林中反倒是有些帮助,张任杀开一条血路,领着还剩下的一千多人撤退,虽说不上是落荒而逃,但却也总是脸上没什么光彩的。

    “张任,本将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杨昂是也,你若再敢来!小心杀得你片甲不留!”

    听到后面传来的声音,张任暗暗记下,但他也不想做什么无谓的口舌之争,只是拖着枪再度加快了脚步。

    一路撤回了大营,张任开始在大帐内踱起了步字,事已至此,他已经起了撤兵的念头,虽然眼下只损失了千人不到,但谁知道以后会损失多少?五万人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48_48865/7063940.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