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氏春秋_分节阅读 10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赵出,脸上露出一抹欢喜和羞涩,她朝着他盈盈一福,颤声道:“大王。”

    赵出盯着她,淡淡地说道:“堂堂一国之后,却形容污垢!你这妇人,整日介耍尽手段,用尽心机。实是让孤恶心。”

    他说得很慢,很慢,声音平静而冷漠。

    他扔出这句话后,理也不理脸白如纸,摇摇晃晃地赵王后,踏入殿中。

    就在殿门关上的那一刻,一个命令声传出,“你若敢在此处哭泣,我便废了你这蠢妇!”

    这命令一出,赵王后脱眶而出的泪水和哽咽声,被她死死地咬在袖中。她嗖地转过身,把托盘朝剑客手中一递,疯狂地朝外跑去。直到她冲下了台阶,一阵压抑的哭咽声,才隐隐传来。赵出听着随那夜风吹来的呜咽声,不耐烦地皱紧了眉头。

    他仰起头,闭上双眼,良久良久,他轻喝道:“出来吧。”

    一个黑衣人嗖地一声,出现在他身后。

    赵出头也不回,道:“派人查查那妇人。”

    黑衣人看向赵出,没有应承。

    赵出抿紧唇,不耐烦地说道:“便是玉姬,查查她!”

    “诺。”

    “杨地是她父亲的封地,可去那里守着。”

    “诺。”

    赵出听着身后之人消失的声音,慢慢站了起来。他来到纱窗处,‘吱呀’一声打开了窗户。

    窗户一开,清风呼呼地刮来。这九层的土台上就是好啊,清风四面而来,邯郸城的景色尽收眼底。远处,一阵阵低语声不时传来,只有这土台上,空旷如也。

    风一刮来,便有种透骨的寒意。赵出皱了皱眉头,转过头,清喝一声,“来人。”

    “在。”

    外面的剑客,久久没有听到大王的下文,不由迟疑地问道:“大王?”

    “无事,退吧。”

    “诺。”

    听着那剑客离开的声音,赵出伸出手,抚上了额头,方才,他是想叫一个人来陪一陪的。可话到了嘴边,他却突然哑住了:他能叫谁呢?这么晚了,只能叫一个妇人来了。可他一想到后苑的那些妇人,想到她们在他面前的百般作态和种种呱躁,一想到那些令他索然无味的躯体,那烦躁感更强烈了。

    ------

    二个月的孩子,已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的母亲了。此时此刻,小家伙正用那双琉璃眼盯着玉紫,当她转头时,他也会转过头。

    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头也不抬的玉紫,一听到那脚步声,便是一笑,她清脆地叫道:“亚。”

    亚哈哈一笑。

    他大步生风地走过来,一把抢过小小的孩儿,猛地把他朝头顶一举,瞪大眼喝道:“小子,叫阿父!”

    亚整日与游侠们混在一起,那声音当真是响如洪雷。孩子当下小嘴一扁,便要大哭。亚浓眉一挑,恼道:“小子,你这身份,不能如此胆小!”当他的口沫星子都喷在孩子脸上时,孩子再也忍不住了,‘哇哇’大哭起来。

    这一下,亚有点手足无措了,他低头看向玉紫,抱怨道:“玉,这孩儿浑不似大丈夫。”

    玉紫还没有回答,站在她身后的奶妈一个箭步,抢上前把孩子抱过去。她瞪着亚,恼道:“孩子还小,经不得吓!”

    亚这可不同意了,他头一昂,道:“玉生的孩儿,怎能经不起吓?”

    奶妈气极,她尖声说道:“孩子才二个月!”叫到这里,自觉似有点无礼,便看向玉紫,道:“姬以为如何?”

    玉紫心痛地望着哇哇大哭的孩子,嘴里却说道:“孩儿为丈夫,当学勇武之气。”

    亚得意地哈哈大笑。倒是那奶|妈,不高兴地搂|紧孩子,一转身便猫进了侧殿中。

    亚坐在玉紫对面,品了一口浆后,问道:“玉,孩子已有二个月,可有名?”

    玉紫垂下双眸,微笑道:“孩儿姓氏随我。”

    她说姓氏随她。

    亚皱起了眉头,他坐立不安地扭动着,半晌后,叹道:“你便不能嫁我么?”玉紫抬起头来,温柔地看着他。

    亚一对上她这样的眼神,便挥了挥手,道:“休要如此看我,晦气!”

    玉紫呵呵一笑。

    这时,外面传来了孩子精|力十足地哭声,亚嘿嘿一笑,说道:“若是宫见到这小子,指不定多欢喜。”

    玉紫一怔。

    她垂下双眸,道:“亚,我离开邯郸,已有十月了。赵出本是傲气之人,他当日既然允我离去,应该不会后悔了。你说,我是不是应该找到父亲?”

    玉紫说这话时,断断续续,显得心中没底。

    亚把斟中的酒水一饮而尽,漫不经心地说道:“对那家伙的了解,想来天下人中,以你为最。你问我做甚?”

    玉紫苦笑起来:是啊,问他有什么用?这事,问自己的心最明白。她想了想,咬着唇说道:“也罢,再过他几个月吧。”

    这时,亚突然朝自己脑袋上一拍,叫道:“是了,差点儿忘了。玉,齐鲁世仇,边界处盗贼颇多,有人要我们把狼镖在那儿也设一个,老兄弟有点想念了。”

    他对上玉紫询问的眼神,嘿嘿一笑,露了一口大白牙,“老兄弟都是齐国和曾城出来的,如今混的好了,便想在父老面前显一显。”

    玉紫寻思了一会,点头道:“此事可行。”齐为商业大国,那些游侠儿又是地头蛇,在那地方设一个狼镖分处,却是不错的主意。

    亚得到玉紫地允许,当下大喜,他蹭地站了起来,扯着嗓子便是一声大笑。这一笑不打紧,外面的孩子再次给惊得‘哇哇’大哭起来。

    亚笑声一噎,紧接着他有点恼怒了,当下他把袖子一卷,大步朝外走去,“你这小子,愣地喜哭,看我不揍你!”他才冲到外面,几乎是突然的,那咆哮声变成了细声细气的笑声,“孩儿孩儿,你叫我一声阿父吧。叫了阿父,我就不揍你!”

    听到这里,玉紫摇头苦笑。

    她伸了一个懒腰,清声喝道:“来人,告诉伯亚,我想到稻田看一看。”

    “诺。”

    玉紫自离开邯郸后,行商之路便十分畅达,几乎没有受过挫折。

    不说狼镖在隔城混得风生水起,便是那水稻,也因为采用牛耕,深挖深种,用草木灰做肥料来育秧选种的,现在是郁郁葱葱一片。这时的人种稻,还是把种子随意撒在土地上,天生土长的,哪里能与这些良田相比?

    玉紫抱着孩子,在十几个游侠儿地簇拥下,检视起自家良田来。稻田的田坎上,种满了黄豆。青翠的黄豆苗上,那豆荚鼓鼓的,是了,现在六月天了,这一批黄豆,已到了快收成的时候了。

    这地方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简直是黄金宝地呢。

    这时,一个声音从她的身后传来,“姬,可累了?”

    玉紫摇了摇头,她把酣睡正香的孩子举了举,道:“我不累。”

    另一个游侠儿笑道:“姬,孩儿都大了,怎地还不嫁给伯亚?兄弟们一直候着呢。”

    玉紫淡淡地说道:“我自有主张。”

    她的声音极淡,可这一瞬间,却有一种天生的威仪逼人而来。众游侠儿不知不觉中已低下头来,凛然应道:“诺!”

    那开口的游侠儿暗中吐了吐舌头,想道:乖乖!姬果然是贵人出身,气势端的不凡。怪不得以伯亚之能,也不敢勉强于她。

    这时,玉紫笑道:“回罢。”

    “诺。”

    在众游侠儿的簇拥下,玉紫浩浩荡荡地向府中走回。她望着那满眼的青翠,暗暗想道:公孙华去了几个月了,也不知现在如何?不行,我还得派出两个游侠儿去秦国瞅瞅。

    =================

    第一百八十九章 魏姬,再找

    公孙华最后留给玉紫的信,让她有点感动,也让她在时不时的时候,会到那个俊俏腼腆的王孙。对玉紫来说,既然她已经上了心,如其在这里猜测公孙华是不是遇到了危险,或者改变了心意,不如直接派人去把事情弄个明白!

    以玉紫的性格,是想到就做,当下,她便写了一封帛书封好,交给两个游侠儿,令他们前往秦国,寻到公孙华。

    ------

    赵王宫中。

    魏姬的前面,坐着一个高冠博带,须发花白的大臣。这个大臣,是一直跟随赵出流浪他国,从他少年时,便不离不弃的,也可以说,他是赵出最为信任的臣子之一。

    魏姬双手置于膝前,眼中含着泪,恭敬地说道:“拓公可知,这两月来,大王从不曾召妇侍寝!”自从赵出继位为王后,便大封功臣,这个大臣得封地名拓,所以他现在以拓为氏。

    拓公一惊,抬起头来。

    魏姬以袖掩脸,低低位道:“我等嫁给大王近一载了,都不曾有孕,实心中不安啊。”她说到这里,又强调道:“大王今年已经二十五岁,如此年岁,都不曾有子嗣诞下,奈鬼神何?”

    拓公低下头,皱起了眉头。

    他也知道,魏姬这话,实是赵王后要她说的。也是,魏国诸女嫁给大王这许久,不曾有一人得孕,难怪她们慌了。

    魏姬见拓公沉吟,继续哽咽道:“上一次,诸臣请大王另娶他国公主,大王不许。诸臣以为大王厌烦妇人吵杂,我等妇人才知道,大王那是挂念那个走了的玉姬啊!他除了那玉姬,天下妇人再不放入眼中。”

    魏姬说到这里,悄悄地朝拓公瞟了一眼,见他眉头皱得很紧,心中不由闪过一抹得意:姐姐不要我说另娶公主的事。咄!我偏要说了!

    那次派出的人,居然被那个贱人发砚了。后来派去的人,根本近她不得。可她不死,我实是怨恨难消!

    其实以魏姬的头脑,她也不知道,自己当着拓公点出玉姬,会不会得他忌恨,或令得这些大臣们采取什么行动。

    她只是忍不住心中的恨意,只是想说出来,看能不能得到意外的助力。

    正当魏姬胡思乱想之际,拓公站了起来,他把手拢在袖中,缓缓说道:“臣告退了。”

    若不是这魏姬本是魏国嫡公主,以他的身份,根本无需对一个后苑姬妾这般客气。

    魏姬盈盈一福,道:“公慢走。”

    她目送着拓公离去的背影,朝着一个寺人挥了挥手,低低说道:“悄悄跟上去,看他是不是去了土台。”

    “诺。”

    魏姬所料不差,拓公果然是往土台上走去。

    现在是盛夏,可土台上凉风习习,吹得人浑身舒坦。

    拓公径直来到土台九层,朗声道:“臣见过大王。”

    “进来。”

    “诺。”

    大殿中,赵出正跪坐在塌几前,不停地在帛书上写着什么。

    拓公静静地打量着他。似乎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发现,不过一年,大王似乎憔悴了许多,他的眉头总是深皱着,往岁那总是挂在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不见。是了,那些宫婢们说了,大王每次都忙到夜深,非要疲惫不堪才去入睡。大王为了这赵氏江山,实是用尽全力啊。他与他的父亲完全不同,想前赵王在位时,几乎是夜夜笙歌,哪曾有过一日如此辛苦?

    赵出忙了一阵后,头一抬,发现了站在殿中,对着他怔怔出神的拓公,当下,他眉头一皱,问道:“何也?”

    拓公清醒过来。他连忙上前几步,朝着赵出行了一礼后,在他对面的塌几上坐下。拓公端过宫婢奉上的酒水,饮了一口后,说道:“臣方与魏姬见过面。”

    赵出皱起了眉头,他想了想,道:“哪个魏姬?”

    拓公道:“王后之嫡妹。”

    赵出歪着头想了想,半天也没有想出‘王后之嫡妹’的面容来。不过这不重要,他看向拓公,“她们又有何事?”他的语气中,尽是不耐烦。

    拓公长叹一声,道:“无他,子嗣耳。”

    赵出闻言,嘴角一挑,冷笑道:“那些妇人?面目可憎,孤望之则厌,不想近也。”

    “可大王又不想另娶他妇?”

    “世间妇人个个如此,再娶了来,更不得安。”

    拓公盯着赵出,突然哈哈一笑。他嘲弄地看着赵出,道:“大王十八岁时,风流之名惊动天下,世间妇人,人人慕而艳之,渴而近之。大王左拥右抱,怎地不曾厌烦过?”

    赵出笑了笑,他垂下双眸,低声说道:“往事已矣。”

    拓公又是一声长叹,他望看赵出,诚恳地说道:“大王瘦了。”拓公的眼神中有着心痛,“听闻大王每每忙到深夜,如此劳碌,身边岂能无解语妇人?”他说到这里,退后一步,向赵出跪倒,朗声道:“臣请大王迎回玉姬。”

    顿了顿,拓公说道:“往日玉姬在时,大王内忧外困,却常常放声大笑。臣以为,纵使玉姬再是不敬,她终是才智过人,又与大王契合,大王何不以夫人之位许她,令她伴于左右?”

    拓公的声音,无比的诚恳。如他们这些大臣,一直以为,玉姬之以离去,是因为某事恼了赵出,被他驱赶了的。

    “迎回她?”赵出喃喃应道,声音中充满了苦涩。他望着跪在地上,一脸关切地,心痛地望着自己的拓公,苦笑着想道:那妇人离我而去,是怪我另娶了她人啊,她是想独占我啊!我堂堂赵王对她苦苦相求,她是想弃则弃,离开之时,连头也不曾回的啊!可这些话,赵出不想说。他闭上双眼,伸手揉搓着额心,久久没有回答。

    拓公见他不说话,也不想为了一个妇人逼他太甚。他坐回塌几,又说道:“大王年岁已然不小了,需诞得子嗣了。若不,臣在民间觅来良善妇人?”

    赵出没有回答。直过了好半晌,他才挥了挥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49_49220/7115377.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