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寒门天下_分节阅读 18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朦胧的身影逐渐清晰地映入眼帘。

    “拜见主公!”

    文武动作一致地为马上的郭嘉行礼,而郭嘉却面带笑意,拍一拍身上的尘埃,然后翻身下马边走边道“说过多少次了?嗯?不必多礼,都入城吧。”

    刚走两步,郭嘉忽然扭头在武将那一列的末尾,见到了两个不算意外的人物。

    锦马超风采依旧,气势逼人,虽站在末尾,却仍旧带着几分凌人傲色望着郭嘉。

    “孟起也到了,呵呵,元直也没有通知我一声,假若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望孟起多多包涵。”

    郭嘉对马超的态度十分亲切,甚至有点儿类似长辈关爱小辈的和蔼。

    这份亲近之意马超作为当事人反而体会不出来,因为自从马腾离开西凉,他就是马腾在西凉的代表人,马腾死后,马超正式登上人主的位子,他的身边,他的属下,对他无一不是恭恭敬敬,有人对他友善,是再正常不过的。

    而郭嘉态度的友好,体会最深的反而是马超身边的庞德。

    作为旁观者,庞德清楚马超的实力,也多多少少知道郭嘉今时今日的能量,郭嘉面对马超,情况本应是马超主动示好,现在却反了过来,庞德深深感叹郭嘉的气量。

    “多谢使君关爱,不知使君打算何时发兵讨伐曹贼?”

    马超逼视着郭嘉,口气带着几分咄咄逼人。

    远来是客,马超率军倾巢而出,但他始终还没有实力用这样的口气跟郭嘉说话。

    许褚按捺不住,似乎想要呵斥马超几句,却被典韦暗中拉住,典韦朝他微微摇头,许褚压着怒火才作罢。

    郭嘉洒然一笑,面对马超锋芒毕露的姿态,风轻云淡地说“孟起何必急于一时?两个月内,我必定率军出关,这样,孟起满意了吗?”

    从亲切到淡漠,郭嘉的态度让马超在这一刻幡然醒悟。

    他虽不是寄人篱下,却也要仰人鼻息。

    郭嘉不借道给他,他就过不了关中。

    他『『ji』』怒郭嘉,迎来的会是灭顶之灾。

    到了郭嘉今时今日的高度与地位,已经谈不上能不能嚣张跋扈,他要灭马超,弹指挥间便可,他自然就没必要在马超面前耀武扬威,妄图用声势来压制对方。

    若你不识时务,后果自负。

    给你好脸色,不代表能容忍你目中无人。

    神情坚定而雄毅的马超勉强露出一丝笑容,似乎想要缓和先前他的唐突,道“有使君这句话,我便放心了。”

    郭嘉对他温和一笑,拍拍他的肩膀便径直朝长安城内走去。

    马超放心不放心,郭嘉一点儿也不在乎。

    来到长安城闲置的府邸中,郭嘉也顾不上洗去风尘,一边朝着主位上走,一边将披风解开,跟随他一同来到长安的张任走上前将披风接过后退到了一旁。

    “先将关东最近的战况说一遍,路上耽搁了些时日,袁绍和曹操现在谁占上风?”

    郭嘉跪坐在主位上,表情淡淡,到了公事的时候,他一向不会再给人嬉笑随意的表现。

    文武分列两旁,马超与庞德也站在了武将末尾。

    法正出列,皱着眉头说道“袁曹两家仍旧处于相持阶段,谁也不占上风,袁绍前些日子曾派人送信来,信中所述,希望主公能撤去威胁荆州的水军,好让刘表可以支援他从后方偷袭曹操。”

    袁绍开战之前虽发了讨贼檄文,号召天下群豪共同讨伐曹操,但那个时候他觉得仅靠自己的力量肯定能打败曹操,却没想到在官渡形成了这样僵持的局面,于是他便策动刘表与孙策,至于郭嘉,袁绍害怕他一旦请郭嘉来援,恐怕郭嘉从函谷关出兵后,局势就变得诡谲难测,尤其是郭嘉如果与曹操联起手来,他的处境将岌岌可危。

    刘表要响应袁绍,至少要先保证自己安枕无忧才行,可现在荆州面临郭嘉的十万水师虎视眈眈,刘表即便真的支持袁绍,也有心无力。

    所以袁绍希望郭嘉在这个不要打刘表,连威胁都不能。

    “哼哼,袁本初自然是希望我作壁上观,既不加入他与曹操的决战,也不要觊觎荆州。我要是把荆州打下了,他打胜了曹操也睡不着觉。”

    郭嘉冷笑不已。

    袁绍挥军数十万南下,他就算今天杀了曹操,明天也不可能直接将曹操的属地全部接管,外加从决战的消耗中恢复元气,这个时候,郭嘉如何拿下了荆州,袁绍想要一统的雄心壮志,恐怕将会遥遥无期。

    郭嘉会打荆州,但不是现在。

    “既然袁绍给主公送了信,想必也派人去联络了孙策与刘表,但目前来看,这二人都没有任何行动,相反,曹操内部出了问题。黄巾降将刘辟在汝南造反响应袁绍,周边郡县的曹营官吏面对刘辟造反,大多无动于衷,也有少部分加入了刘辟,看来曹操的治下,官吏大多都心向袁绍。”

    法正话音刚落,郭嘉就冷笑道“跳梁小丑而已。”

    如果一个小官小吏就能给曹操造成重创,那曹操就不是乱世『『jiān』』雄。

    果然,法正就叹道“刘辟造反,袁绍派了刘备带着少数部队前去支援,结果曹操遣大将曹仁率虎豹骑火速扑灭了这一『『bo』』反叛,刘备逃往荆州,曹仁率骑兵又返回官渡,然后曹操又派他率领小股骑兵去袁绍后方『『āo』』扰袁绍的运粮部队,大获成效。”

    堂中久久沉默,郭嘉长叹一声道“世间福将曹子孝!”

    曹仁这种既忠心,又能当大任,率领骑兵屡建奇功的大将,谁不想要?谁不眼馋?

    奇正相合,曹仁的骑兵就是曹操破敌制胜的奇招,而且屡试不爽。

    “官渡的形势如何?袁绍不可能只指望外人来帮忙,他的军队又不是摆设。”

    郭嘉闭目问道,他在仔细设想官渡的走势,预料之前,必须先『『nong』』清楚当下。

    法正接口道“两军对垒,互有死伤,曹操曾主动出击过,却小败而归,自此之后便严防死守。袁绍想要用对付公孙瓒的方法来打曹操,他的军队挖地道直通曹营,曹操见招拆招,在营前挖了横面纵深数丈的深壕,袁绍的地道只挖到了壕沟里,被曹操轻松击破。而后袁绍大规模制造了井阑,弓箭手居高临下俯射曹营的将士,一度将曹营的将士逼迫得在营中走动都必须举着盾牌护住头顶,这个局面也没维持多久,曹操用投石机从营中将袁绍的井阑全部打破,两方又陷入了僵持局面。”

    在这个阶段,曹操和袁绍还真有点儿棋逢对手的感觉。请记住的网址,如果您喜欢天天不休写的《三国之寒门天下》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部七郡

    成都

    秦宓面对陌生来客极尽周到,作为郭嘉治下文官中地位不低的人物,他没有傲气凌人,待人接物处处尽显君子风范。

    这个名叫雍闿的来客有些媚俗的姿态,在秦宓面前点头哈腰,就连秦宓倒一杯茶水给他,他都显得受宠若惊。

    对方的身份,秦宓已然了解,是益州南部颇有势力的豪族,郭嘉虽然是益州牧,但是并没有真正统治整个益州,譬如南部的建宁郡,永昌郡,云南郡等等,都没有落入郭嘉的掌控之中。

    属地越广,并不代表就实力越强。

    汉高祖刘邦从汉中起兵与项羽争天下,最终获胜,其中非常难得以及令人叹服的原因,是刘邦的基本实力,汉中在秦汉交替的时候,仍然是一片不发达的蛮荒之地,北盛南衰的经济人口政治等等局面,是在东汉末开始扭转,四百年后的汉中仍然比不上河北,四百年前就连汉中都是处在落后的状态,更向南的地域又能发达到什么地步?

    在益州没有发展到瓶颈的阶段,郭嘉没有向南把那一片土地也纳入势力版图,有两个原因,其一便是益州南部本身的自然环境,投入与产出的收益,并不足以让郭嘉升起贪婪之心。其二便是益州南部部族混杂,难以管制,汉人的统治方式,有时会在无意中『『ji』』怒其他部族,那里也有土豪,也有占山为王的贼匪,郭嘉这几年飞速发展,目光始终盯在中原,他也没有多余『精』力来征伐南部,属地打下来是一回事,安定内政休养生息又是另外一回事,前五年,郭嘉在休养生息,后来的几年,打关中,挡袁曹,郭嘉现在甚至连好好经营关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他要赶上官渡之战,怎么可能节外生枝挥军南下?

    不过郭嘉不去打,南部却有人前来成都。

    “秦大人,我代表南部七郡来成都,是希望投入郭使君的麾下,但我这人生地不熟的,生怕不懂规矩,听闻秦大人是谦谦君子,便贸然来访,还望秦大人不要怪我唐突。”

    雍闿低声下气,在秦宓面前连腰都直不起来。

    这样的表现很容易让人轻视,但秦宓心如止水,看雍闿的眼光不偏不倚。

    秦宓陷入沉默,半晌之后才问道“我主提领益州已近十年,为何你现在才来投靠呢?”

    雍闿面露尴尬之色,隐隐躲闪秦宓的目光低声道“唉,这,这当年郭使君在益州不是,那个,杀了不少人嘛,北面逃来南边的人都把郭使君说成是杀人不眨眼的暴君,前几年,南部子民对郭使君可是怕得不得了,不过嘛,日久见人心,郭使君在北部励『精』图治,爱民如子,治下百姓丰衣足食,我等南部子民也憧憬已久,这才派我来向郭使君投诚。e^看”

    秦宓欣慰地点点头。

    话说的没错。

    郭嘉的治下民生如何,都是有目共睹,这由不得心怀不轨的人信口雌黄。

    “足下深明大义,我主得知后必定心怀甚慰。不过此刻我主不在城中,待我明日与同僚商量一番,此事是喜事,南部七郡由我主统辖,是百姓之福,三日内,我会给你一个确切的答复。”

    秦宓没有多想,不管是南部的汉民还是蛮夷,肯来主动请求归化,都是一件好事。

    从深远的角度来看,秦宓倒是能理解雍闿,郭嘉在强盛,日后肯定少不了要将南部七郡收服,被征服与主动投诚,意义不同,得到的待遇自然也就不同,雍闿这么做,在秦宓眼中,是一个识时务的表现。

    翌日清晨,秦宓来到益州府办公,甄俨,甄尧,彭羕,张松,黄权等人都在场,秦宓便将雍闿代表南部七郡投诚的事情告知了众人,大家一起商讨该如何应对。

    这件事是对郭嘉有利的,从任何角度来分析,似乎郭嘉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最终,益州府的官员得出了一个结论,便是答应雍闿,至于今后怎么治理南部,官员任免,则等郭嘉返回成都后再做安排。

    他们现在必须给雍闿一个答复,尽管郭嘉不在,但是这不是一个理由,假若拖延,会让雍闿心中起疑他全心全意来投诚,结果成都不给一个答复,是不是另有谋划?

    正因如此,益州府官员当机立断,先从名义上接受对方,详细的规划日后再说。

    雍闿带着一个满意的答复踏上返回南部的路。

    就在他离开成都后三天,一架马车驶入成都,在益州府门前停下,从马车上下来一位中年男子,望着益州府的牌匾,感慨万千。

    “两年多啊,我对这里简直朝思暮想。”

    从马车上跳下一少年,朝那中年人道“父亲一心为公,主公要是知道了,嘿嘿,肯定又要奖赏父亲。”

    站在益州府外的不是别人,正是久别成都的戏志才。

    如今的他满面红润,气色上佳,半点儿病态也瞧不出,两年多的休养,让他不但身子骨痊愈,而且身强体壮,『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戏志才笑着呵斥了戏检几句后让儿子先回家去,他进了成都,第一时间就来到益州府,家门不进就要投入工作之中。

    当戏志才出现在益州府的议事堂时,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反应过来后便蜂拥而上,将戏志才围住,喜笑颜开的众位寒暄问候不断,同时上下打量戏志才的气色面貌,频频点头。

    “诸位,诸位,还是忙公务吧。”

    戏志才朝围在身边的诸人拱拱手,生怕他们继续把自己当做奇珍异宝一样在观赏。

    “志才返回成都,主公知道吗?”

    秦宓揶揄地问道。

    戏志才苦笑不已,其实他能不能返回成都,不是郭嘉说的算,而是左慈,左慈认为他身体没问题了,就自然放他离开天师宫。

    玩笑话说过笑过也就抛之脑后,秦宓接下来将益州的一些公务事拣紧要地叙述给戏志才听。

    戏志才要重新着手公事,首先要了解过去两年的政事,他很安静地听着秦宓的讲述,直到听到郭嘉屯兵函谷关准备东征时才皱起眉头。

    “主公也太小看袁绍了吧?”

    戏志才得知郭嘉只准备投入十二万兵力攻打中原,这点儿兵马除了捡便宜坐收渔利外,几乎没什么作用,当然,如果是和曹操结盟,那就另当别论。

    假如袁绍一鼓作气剿灭了曹操,难道郭嘉这十二万兵马还敢去自取灭亡?

    秦宓颇为无奈地说道“此事主公力排众议,或许主公料定袁绍必败,而眼下官渡的形势,也不见得袁绍真能一口气吞下中原。”

    戏志才简单地了解了官渡的形势后,叹道“真不知道袁本初在想什么,徐州不能打吗?分兵两翼包抄曹操不行吗?他哪怕分出十万的兵马,曹操现在哪还有机会与他在官渡对垒?手握兵马七十万,仗能打成这样,袁绍有愧祖上四世三公啊。”

    秦宓轻笑数声道“或许袁绍是被主公打怕了,不敢再轻易分兵,不然被逐个击破,他的兵力优势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1_51330/7335867.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