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寒门天下_分节阅读 19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万兵马,但他现在还统领着张燕麾下的步卒,带着两万人,许褚一马当先从右翼包抄而去,率军犹如一头张牙舞爪的洪荒猛兽撕开敌军的阵型,所到之处掀起一片腥风血雨,狂风肆虐之势打乱了南蛮大军的所有部署。

    吴懿带着一万银翎飞骑向左翼移动,他们的前方是另一片开阔之处,战场中心在他们的右前方,在这里,银翎飞骑全军待命,只等南蛮溃败便夹带风卷残云之势将敌军尽己所能地追杀。

    从太平军后方望去,原本是全军阵前号令兵马的庞统,如今却身边再无一兵一卒,穿着袖袍的他毫无所惧,头戴进贤冠看似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在这一刻,仿佛主宰一切。

    战场形势从一开始便在太平军的掌控之中。

    南蛮大军十万之众不足为惧,哪怕越隽夷王来了,太平军同样不会退缩一步,这是战的自信。

    火墙以北,太平军的弓箭手,弩兵,长枪兵,肆无忌惮地猎杀敌人,大象的悲鸣,重蹄的奔踏,伤兵的哀号,兵卒临死前的惨叫,战意磅礴的喊杀等等,组成了一幅惨烈却在胜利者眼中理所当然的画面。

    此时此刻,庞统忽然遥望东方,翻山越岭,趟过河流,那里,是他的故乡荆州。

    “异度先生,子柔先生,水镜先生,庞德公,你们的有生之年,能亲临这样的场面吗?治国平天下,即便『胸』有韬略腹有良谋,若不身体力行一展所长,读书万卷通神通天也只是虚度年华。”

    曾在庞德公膝下听教的庞统对庞德公那一套无为而治的理念不敢苟同,独自闯『『dàng』』天下投身明主,为的不是金银田宅,而是一个舞台,一个真正能够改变天下,改变时代,扭转乾坤的集团。

    庞统到了今时今日,已经对郭嘉死心塌地,他想要的,郭嘉都给了他,甚至比他想要的还要多,他以为他会在郭嘉手下庸碌数年才会得到重用,却没想到他这个年轻人这么快的上位。

    但庞统也知道,郭嘉给了他机会,能不能证明自己,靠的是他的真才实学,如果他证明不了,得到不了军中将领们的认可,郭嘉自然不可能力排众议破格提拔任命他。

    天下有才之人如过江之鲫,怀才不遇的人缺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就这样一份机遇,将是改变一个人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脱离荆襄世族的庞统不后悔,他不需要从司马徽高徒与庞德公侄子的身份晋身为荆襄名士,他要将自己所学发挥在真正改变天下的事业上,辅佐郭嘉逐鹿中原,凤雏展翅从龙登基!

    在庞统开始明白事理之时,大汉已经分崩离析,世食汉禄世受汉恩对他而言没有半分的情感,这个世道在他成长之时已经是群贼肆虐人心丧乱,天下,需要一个新主,需要一个文治武功的明主九合诸侯,既天下大乱后实行大治。

    在庞统心里,现在一步一步扫清障碍,郭嘉『『dàng』』平诸侯之后,必然要开创一个鼎盛而更强大的王朝。

    为了新的王朝建立,他义无反顾,坚定追随在郭嘉的身边。

    “卧龙凤雏,哼,诸葛孔明,如今你在做什么?”

    庞统闭上双眼,丑陋的面孔一片肃然之色。

    南蛮大军陷入混乱,坐在南蛮象上威风八面的孟获来回呼喝发布号令,但是他的命令却根本得不到执行与落实,别说他军队中的百姓根本不懂打仗,就是他那些南蛮勇士,除了好勇斗狠外,连最基本的打仗阵型都不懂,这样的敌人,郭嘉没兴趣亲自来讨伐,他手下人才济济,随便派出几个文武就能平定乱军。

    许褚率军犹如苍龙入海,始终抱团形成合力在南蛮大军中冲杀。

    孟获居高临下看到了威不可挡的许褚,已经开始撤退的他突然听到许褚在马上的一声爆喝。

    “南蛮小儿,给俺滚回来!”

    许褚拍马前去,直追孟获,而孟获听到许褚的话,怒不可遏,从南蛮象背上站起,转过身恰好许褚杀到,孟获手握长刀从象背上一跃而下,刀锋从空而落,带着劈山之势。

    “好胆!”

    许褚见孟获有胆来战,不怒反喜。

    如果对方是一个孬种,许褚杀多少都不会得意,既然敢战,至少会得到许褚一份尊重。

    砰

    两刀相碰,许褚逆势而上迎住孟获的刀势,不论本身二人的力道比拼如何,孟获从上而下占尽优势。

    踏

    马背弯折,许褚挡住孟获巨大的力道,两刀击撞不甘示弱,但是他胯下坐骑却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重力,嘶鸣一声,背折歪倒在地,许褚趁势就地一滚翻身站起,孟获同样屈膝一手按住地面,二人缓缓站起,战意澎湃的眼神死死锁定对方。

    “凭力气,你有吕布那厮一半。”

    许褚与吕布交过手,那个一身筋骨仿似天赐的人中吕布有多大的劲儿,许褚是一清二楚,对比孟获,许褚能给出这样的评价,听起来是贬义,实际上是赞扬。

    孟获根本没听过吕布的名字,也懒得理会,挥起手中的刀便砍向许褚。

    咧嘴切齿,许褚兴奋不已,本以为南蛮大军就是靠着几头庞然大物的巨象来打仗,却没想到还能有一个让他升起战意的人物存在。

    刀锋『『ji』』撞,你来我往,许褚与孟获斗得难分难解,每一次兵器的碰撞都擦出耀眼的火『『huā』』。

    铿

    二人两刀交错相持不下,咬牙切齿地近距离逼视对方。

    一声大象的嘶鸣从耳边传来,轰隆的蹄声震耳欲聋,二人立即抽刀后撤,一头被强弩射伤的大象慌不择路恰好从二人中间奔过。

    孟获还想再战,身后却有数名南蛮勇士将他围住,护着他向后撤去,孟获回首望向许褚,而许褚却没有追,拄刀昂着下巴同样在望着他。

    “后会有期。”

    第五章 青梅煮酒

    初冬微寒,冷风寒冽,成都军营一改往日的严肃气氛,校场周边倒显得十分热闹。

    饶有闲情逸致带着儿子来到军营校场,郭嘉特意让郭烨和同龄人进行一番比试。

    秋收刚过,益州的政务到了年尾有了一段清闲的时期,把益州府的文官们都拉了出来,热热闹闹坐在一起,观看这几场比武。

    几个少年郎在一旁做着准备,脱去厚重的棉衣,换上清爽的薄衫,郭烨,典满,甘瑰,戏检,许仪,就连本是待在关中的张虎也被张辽特意送了回来,对于张虎这个儿子,张辽希望他能多和同龄人亲近一些,但他久居关中,张虎成长起来也缺少同龄玩伴。张燕的儿子张方显得心事重重,多半是因张燕在前线与南蛮『jiāo』锋,他这个做儿子心里牵挂。

    “诶,子勑,你家的明小子,为何不来啊?”

    郭嘉望了望那帮正在活动筋骨的孩子,仔细看了半天也没现秦明的身影,感到十分意外。

    秦宓苦笑不已,朝郭嘉说道“那孩子文不成武不就,听说今日城中官员悉数到场,怕来了被人逼上擂台,到时候丢人现眼就不好收场。”

    “哎,不上擂台就不上,怎么能躲在家中不见人呢?子勑,差人去将他抓过来。”

    郭嘉知道秦宓这个儿子和郭瑾一样都是喜文厌武,这个时代文武不分家,但也有香门第和武将世家之分,好比蔡邕,他是士林大儒,他教导下一代自然是重文轻武,而秦宓也如此。

    过了半晌,秦宓苦着脸回来给郭嘉说道“这孩子不知躲哪里去了,不在府中。”

    逢年过节,有庆典活动时,成都城里闹得最欢的就是这帮臭小子,郭嘉对他们可都不陌生,偶尔他们也能别出心裁给郭嘉带了不少惊喜与欢笑。

    郭嘉稍一思索,对待在他身边的郭瑾说道“你去烨儿那里问一问,看秦明在不在他们附近。”

    郭瑾一路小跑去询问郭烨,果不其然,秦明就躲在那帮少年中间,穿得严严实实,似乎想要刻意把脸遮起来,生怕被大人现。

    反正郭烨典满这帮人有哥们儿义气,秦明不想上擂台,哥几个是不会出卖他的,但是被大人瞧见,难保不会被赶鸭子上架。

    秦宓气的想要当场教训亲民一番,结果被郭嘉拦住,对一脸尴尬的秦明道“今日比武,没人会强迫你的,想露两手就上去,不想的话就坐下来当个旁观者嘛,来,坐到你父身边去。「域名请大家熟知」”

    如逢大赦的秦明笑着给郭嘉行了礼,然后也不管秦宓阴沉的脸色就在秦宓身边坐下。

    “恶来啊,你家小子难道不读吗?”

    郭嘉现典满似乎又壮实了一圈儿,个头儿这些年一直往上窜,都快赶上大人了。

    典韦摸摸光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每月去百家学堂听教三日。”

    “这怎么行?我看哪,你还是再想一想,多给他点儿时间读。”

    典韦教儿子,又是另一个极端,重武轻文,典满有着强健的体魄,仿佛千锤百炼一般的令人羡慕,想必离不开典韦从小便培养他的功劳。

    略显无奈的典韦闷声道“嗨,这什么时候都能读,可这习武要是错过了少时的最佳时期,恐怕日后下多少苦功夫也是白费。”

    这话听起来有点儿道理。

    读是活到老学到老,甘宁也是半路出家的读人,而且读也分天赋,有的人一看就通,有的人死记硬背也无法融会贯通。

    习武讲究根骨,少年时期是打基础的时候,基础打不好,后天再怎么努力都会进境缓慢。

    典韦并不对读反感,只不过他希望典满在成长的道路先练武后读而已。

    在擂台上先摆开阵势较量的是甘瑰和许仪,俩人一上场,台下就传来一阵哄笑声。

    郭嘉也开怀大笑,甘瑰对比许仪年幼一些,加上许仪承继许褚那虎背熊腰的身板,俩人站一起,怎么看都是小山与大山的差别。

    可擂台上的甘瑰与许仪都不受外界影响,有模有样行了礼,然后便拳脚对碰起来。

    许仪动作缓慢但力道沉重,挥舞的拳头虎虎生风,甘瑰年幼却动作敏捷,闪转腾挪轻灵如燕。

    两人在擂台上互不相让,虽不够『ji』烈,但绝对精彩。

    每到精彩之处,台下便响起叫好声。

    坐在郭嘉右手边的是戏志才,他这时忽然向郭嘉说道“主公,躲在荆州的刘备先前在曹操身边,生了一件事,曹操煮酒请刘备,二人纵论天下英雄,主公可知曹操眼中这当今天下有谁称得上是英雄?”

    青梅煮酒论英雄?

    郭嘉头也不回就说道“曹孟德和刘玄德。”

    戏志才惊讶万分,朝郭嘉反问道“主公如何猜到?虽然猜少了一位。刘备那时寄人篱下无寸土之地,兵马更是无从谈起,他能被曹操论为英雄,怪哉啊。”

    郭嘉倒是更意外,转过头望着戏志才,疑惑地说道“少了一位?刘备此人,救孔融,救陶谦,都是以卵击石,此乃英雄之气,不与曹操同流合污,举起反曹大旗,在天下许多人眼中,这是英雄之志,而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难道他没有英雄之魂吗?这样的人,称他英雄,不为过。”

    戏志才想了想,的确如此,刘备实力不济是事实,却也往往出人意表行事,做出的事情确实有不少是让人心生敬佩的。

    “还有一位英雄,便是主公。曹操说天下只有三人称得上英雄,他自己,刘备,与主公。”

    郭嘉听后嗤鼻一笑,道“太抬举我了,不敢当。不过曹操打赢了官渡之战,不出数年,我在关西,他在关东,一统天下的人,只在我与他之间。”

    这不是郭嘉自大狂妄,而是现在的形势就是这样。

    他不会给刘备崛起的机会,更不会小觑江东少主孙仲谋,只是他展的步伐,要远比江东快,而曹操也在展,日后的天下,就是曹郭两家的生死对决。

    在另一旁的秦宓听到郭嘉与戏志才的对话,道“这曹操煮酒请刘备,不就是鸿门宴吗?”

    鸿门宴,听起来杀机四伏,但刨根去想,未必就有杀身之祸。

    郭嘉扭过头来笑意玩味地问秦宓“鸿门宴是谁请谁?”

    秦宓理所当然道“霸王请高祖啊。”

    “那谁最后登基称帝了?”

    郭嘉这一问后,秦宓张口结舌。

    秦宓想得比较深,沉默半晌后惊疑不定地反问道“难道主公认为刘备有高祖之命?”

    耸耸肩,郭嘉说出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刘备的际遇放在其他人身上,早就魂归天际,但他偏偏活了下来,这种人,难道不可怕吗?”

    郭嘉将目光重新投向擂台上,心里在暗道刘备,千万别让我碰见你,杀你不需要理由。

    甘瑰弯下腰,满身大汗,许仪同样气喘吁吁,不过站直着身子目光俯视甘瑰。

    甘瑰摆摆手道“不打了,我认输。”

    许仪走过去拉起他,二人一同朝台下的人行了礼,然后离场。

    第二场是戏检与张虎,纵然戏检跟着他们一同学武,却也不是张辽悉心调教出来的张虎的对手,败下阵来的戏检在戏志才面前很失落,反倒是戏志才满面微笑毫不在意地安慰起了儿子。

    第三场是郭烨对典满。

    习武六七年的郭烨身子骨很壮实,但与在同龄人中属于庞然大物的典满相比,视觉差是非常强烈的。

    “烨公子,不要手下留情。”

    典满满目郑重地与郭烨对视。

    郭烨同样神色认真地说道“是你不要敷衍我才对。”

    典满究竟有多强,郭烨不知道,他们以往拳脚比试都只是点到即止,典满是常胜将军,从来就没有人在他手下能讨得便宜,成都城里也有不开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1_51330/7335872.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