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寒门天下_分节阅读 30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生死存亡的大战,但曹操的确死在了郭嘉手上。

    刘备,死了。孙权,死了。

    至于更多不值一提的军阀葬在郭嘉手中,就无需再提。

    曹丕早已心神大乱,破釜沉舟需主观下定决心,倘若自己摇摆不定,还能指望治下众志成城吗?

    听到郭烨带兵十八万渡河踏入冀州,曹丕这才下令让曹休赶紧撤回邺城,这样,邺城就有了十七万的兵马,两家旗鼓相当。

    但是,当郭烨带兵过了黄河之后,六万铁骑在甘宁,马超,赵云的率领下直扑并州通往邺城的道路。

    驻守并州壶关的曹休一得到曹丕的军令便全军向东朝着邺城急行军。

    春光明媚,微风徐徐,心焦如焚的曹休不断下令兵马加速行军,正行走在林县一带时,旷野郊外忽然传来震天的马蹄声,东南方向惊现尘土卷天,数万铁骑如同野兽出笼肆无忌惮奔驰而来。

    曹休面无血色,扭身怒吼道:“全军听令,布阵迎敌。”

    仓促之中,心胆俱裂的曹兵排下无数个小方阵,互成援手,准备夹击迎敌。

    曹休握紧手中长枪,冷汗淋淋,突然,眼睛瞪大,又是一声怒吼。

    “上盾!”

    眼看由远及近的骑兵席卷天地,本来准备迎接一场死战的曹休,不可思议地看着遮天压来的长枪。

    铁骑中军,一马当先之人乃锦马超,他麾下西凉铁骑可是有着一手投掷标枪的好本事。

    漫天长枪飞射而来,黑压压一片如同乌云蔽日。

    噗噗噗

    措手不及的曹兵在转瞬之间就密密麻麻倒下大片将士。

    前排的弓箭手还击,但是西凉铁骑如今已经装备重甲,普通弓箭很难对他们造成伤筋动骨的损伤,唯有强弩可破!

    曹休咬牙切齿,曹军的强弩部队都在邺城,那精锐部队,自然是护身在曹丕周围,连带还有骑兵精锐虎豹骑。

    马超所率四万西凉铁骑从中路硬突敌军,而轻甲银枪的两万银翎飞骑则分别在甘宁与赵云率领下从两翼包夹而去,银翎飞骑机动能力更强,来去如风,杀入敌军阵中后层次有序,瞬间就将五万敌军截成数段,分而破之。

    曹休麾下都是步卒,逃亦无路,因此他已然有了战死的觉悟,不过也要最大限度地消耗敌军。

    可面对雄武过人的锦马超,曹休显然高估了自己,奋勇冲杀而去,曹休枪挑几名太平军骑兵后,直面马超,高呼一声:“马儿受死!”

    马超一咧嘴,露出狰狞之笑,战场上,能在他面前猖狂的人,不见得有几人还活着。

    铿铿

    虎头湛金枪威不可挡,一上来便给曹休带来极大压力,曹休狂言放出不到片刻,便在马超凌厉攻势下一命呜呼。

    马超一枪挑起曹休身体,贯穿对方铠甲与**后,用力一甩,竟生生将曹休从马上摔落地上,挥枪一刺一挑,再扬起时,马超斜冲青天的虎头湛金枪上面,赫然正是曹休的人头。

    “还有谁来送死?”

    四周敌军皆退,满面惊恐,眼前马超杀气滔滔仿若天生凶神!

    被突袭,加上主帅阵亡,五万曹兵死死伤伤很快便投降或逃生。

    满地尸体,血流成河,骑兵停下步伐,或打扫战场,或看押降兵,甘宁与赵云率军追击逃走的残兵败将也很快归来。

    马超策马向东缓缓前进,甘宁与赵云跟了上来,身后,火焰冲天,是太平军烧掉亡者尸体,以防瘟疫滋生。

    “曹休这五万兵马全军覆没后,曹丕在邺城只剩下十二万将士,看他还有多少时日可活?”

    马超略微阴沉的面孔泛起冷笑,他与曹家不死不休,父仇不共戴天,这一刻,他等了很久,终于到来!

    甘宁则心驰阔朗,笑道:“主公一统天下,不远了。”

    赵云在旁点头,道:“乱世结束,太平将至。”

    三位英姿飒爽的武将带着几乎完好无损的骑兵向东而去。

    曹休率军离开壶关的消息传到洛阳后,张辽便与严颜率军十万进驻并州,留给严颜两万兵马镇守并州,张辽率其余八万也向东而去。

    率军十八万出征的郭烨派出了六万骑兵,在十二万大军进入距离邺城南面不远的安阳后,又让张任率两万兵马折线向东,席卷青州。

    顷刻之间,并州,青州,皆落入太平军之手。

    同时,张辽,马超,甘宁,赵云带着兵马来到安阳与郭烨汇合,邺城南面,面临的是太平军二十四万!

    而邺城,只有十二万兵马!

    在安阳安营下寨,郭烨坐在军营帅帐中,聆听着斥候来自邺城的探报。

    在郭烨身边,有两位随军的谋士,一位是诸葛亮,一位是法正。

    而帅帐之中强将如云,周泰,蒋钦,许褚,典韦,高顺等等悉数在列。

    “曹丕这是要死守吗?”

    郭烨听完情报,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

    邺城外,有曹操当年攻破邺城时挖的河,又有现在曹丕为了阻挡外敌所做的部署,陷马坑,拒马墙,高塔哨楼,花样百出把邺城完全孤立在内。

    枭雄末路,似乎总喜欢自掘坟墓。

    郭烨或许还不知道,但是法正却略带嘲讽地笑了笑道:“这曹魏的天子让我想起了几个人。修郿坞的董卓。”

    另一旁摇着羽扇的诸葛亮接口道:“筑易京的公孙瓒。”

    两人这一说完,帐内的武将们也都明白过来。

    战事未开,败兆已露,曹丕焉有不败之理?

    许褚急不可耐,当即就朗声道:“世子,这曹丕既然龟缩在城内,咱们怎么攻?”

    郭烨还在沉思,并没有回话,但是法正却高深莫测一笑,环视帐内众将,反问:“攻?为何要攻?”

    诸葛亮更是哈哈一笑,说:“这一回,还真是要谢谢曹丕了。他不是想要与主公以和为贵吗?那就随他的愿,让他裂土封王!”

    先前曹丕曾经写过书信给郭嘉,提议把皇位让给郭嘉,他当一个魏王,从此两家相安无事。

    帐内顿时一片骚动,对这位从刘备帐下投降而来的诸葛亮,武将们不是很服,典韦就沉声道:“无论如何都要剿灭曹丕,凭何还要与他讲条件?他想称王割据,主公怎会同意?先前也回信拒绝了他。”

    诸葛亮笑而不语,同时,郭烨表情凝重地抬起手,示意众将稍安勿躁,扭过头,郭烨望着诸葛亮,同时法正也会心一笑,对诸葛亮有了新的认识,果然是主公点名的才士,心思敏锐,瞬间就想到了最完美的计策。

    “军师的意思?”

    郭烨凝重的神情忽然露出一丝笑容,而且笑意越来越盛。

    诸葛亮微笑颔首,给了郭烨一个肯定的答复。

    长长出一口气,郭烨站起身,朗声道:“众将听令,明日起,想尽办法隔绝邺城,哪怕就是再造一圈城墙,再挖一条河,移四座山来,也要给我把邺城堵绝!”

    帐内所有人起身抱拳领命,不过都对这一条命令感到匪夷所思,听起来,似乎就是要耗死邺城。

    不过,需要这么大动静吗?

    郭烨下令之后就让将士们下去行事,他孤身一人坐在帅位上,望着地图上的邺城,缓缓露出一丝狞笑。

    邺城,魏国帝都!

    曹魏九品中正制,吸引了多少士族在这里?

    几乎是天下的士族!

    对那些对曹魏抱有期望的士族而言,哪里最安全?自然是有曹魏军队的地方!

    如果可以选择,郭烨会选择把邺城全埋了!

    这样简直是一劳永逸!

    所以,不战!

    普通的围攻也不行,因为敌军会投降!

    诸葛亮那句让曹丕“裂土封王”说完,郭烨就心领神会。

    邺城,就是曹丕的领土,邺城内所有最风光最具权势的士族,都将给曹丕陪葬。

    而郭烨要做的,就是把邺城围个水泄不通,不放走任何一人!

    或许,这很残忍,里面有无辜之人。

    但是,与天下相比,杜绝隐患,这点牺牲算得了什么?

    山东巨大门阀集团,就随着邺城一同灰飞烟灭吧!

    第九十一章一统江山

    邺城真就如同郭烨下令之后那般,被外界完全阻隔。

    郭烨用的方法很简单,把城外那条河最大限度地加宽,然后在河对岸沿着边重新造一道墙,类似甘宁北攻樊城之时那般,不过邺城之外的墙更高更厚更加坚固!

    在这座墙的外面,又挖了近一里长的深坑!

    只有狭窄过道可通向那座高墙,墙上每隔十丈便有一处哨塔,上面可供十人居高临下用强弓劲孥御敌。

    可想而知,这样的处境下,邺城的人要出来,首先要绕过曹魏自己造的拒马墙和陷马坑等等陷阱,然后来到河边,河宽水深,就算渡河,也会撞上一面厚实的墙壁!还要面临墙上太平军密集的射杀。

    早在曹魏退守河北之时,曹丕就在邺城囤积了足够三年的粮食,这一点太平军那边也猜到了,毕竟要死守,总归要准备充足,粮食是必需品。

    不过现在太平军不在乎,别说三年,就是邺城能耗十年,都无所谓。

    反正已经与世隔绝。

    邺城这里只需要数万军队就能困死敌人,郭烨便能更加从容地调兵遣将,席卷冀州和幽州。

    邺城,皇宫

    曹丕将自己关在寝宫中,谁也不见,整日与后宫嫔妃寻欢作乐,一副完全不关心外界洪水滔天的心态。

    曹魏的老臣天天来觐见,却都被拒之门外。

    程昱,荀攸等人都知道,曹丕已然心死。

    当初,没有采纳荀攸的建议出城决战,现在,对方在这死守之势上火上浇油,使得曹丕死守邺城的计划变成了作茧自缚。

    军心溃散,每况愈下。

    最着急上火的便是邺城内数不胜数的高门大户。

    他们有原本就是河北门阀的士族,也有中原逃难而来的士族,更有抱着钱粮想在曹丕危机时投资一回赚取高位的豪族,但是,这一回,他们都陷入了恐慌。

    钱粮有用吗?权势有用吗?

    能冲破邺城外的封锁线吗?

    军营大乱,哗变骤起,邺城只在被围后一个月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纷乱之中。

    法治尽毁,人心丧乱。

    各处都有穷凶极恶的暴徒,每日都有冲出城逃命却葬身半路的人。

    两个月内,河北四州沦陷,唯独没有被太平军攻下的,只剩下邺城。

    而在一夜之间,曹丕大兴土木打造的皇宫被付之一炬,邺城瞬间大火冲天,全城顿时变成了人间炼狱。

    太平军精锐尽出,在各地摧城拔寨,郭烨却留在了邺城外的军营中,在他眼中,重中之重的地方,是邺城,这里不能有丝毫变故。

    当大火燃起的时候,郭烨正在熟睡,被张翼叫醒后,郭烨立即起身,穿好衣裳后走出帅帐,邓艾一边拍着自己的脸让自己清醒,一边牵着郭烨的战马走来。

    郭烨也不墨迹,翻身上马带着一队亲兵就赶赴到了邺城外封锁线的外围。

    通过狭窄的道路,攀上云梯来到城墙上的哨塔,郭烨眺望邺城方向,火势冲天,黑烟滚滚,把黑幕的天空映照得明亮如昼。

    “火势最旺的地方,是何处?”

    郭烨手指邺城,邓艾在他身边铺开邺城的地图,回道:“禀世子,是皇宫。”

    郭烨立即下令:“传令全军皆备,严防有人趁乱逃走,这闹不好,会是曹丕瞒天过海的奸计。”

    在外围,郭烨也不知道为何邺城会起火,尤其生怕是曹丕想要用这样的骚乱金蝉脱壳。

    果不其然,转眼之后,邺城四面八方都有人涌向外围,有人扛着大型木板,也有人抱着成箱的金银珠宝。

    郭烨俯视墙下河对面逃来的人,不用他下令,但凡有人进入射程,就会被太平军无情射杀。

    就算是人手不够,这些人冲入河中,也无处逃命。

    身后烈焰滔天,身前是波澜不兴的死水,河对面,无岸,只有一堵森严的高墙。

    逃命的人富贵贫贱,三教九流不一而足,河面上漂浮着密密麻麻的尸体,河水也早已被鲜血染红,于是,逃命的人只能退后,在太平军射程之外,向城墙上的人乞降以求苟活。

    熙熙攘攘,喧闹不息,眼前这幅景象让人看着心烦意乱。

    而郭烨八风不动地站在哨塔上冷漠注视着这一切。

    忽然在他正对的前方河对岸安全地带处,有人朝他不断挥手高呼。

    “公子,公子!敢问公子可是统军的烨公子?”

    郭烨凝眸望去,见那朝他招手之人身着官服,满身儒雅之气,身后拖家带口,还带上了一些简单的行李。

    “你是何人?”

    郭烨朗声问道。

    而那人见郭烨回应了他,忙不迭松开拽着身旁少年的手,上前一步,整了整衣冠,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才朗朗开口道:“公子,在下钟繇,与郭使君有过些许薄缘,请公子网开一面,在下愿向郭使君投诚。”

    钟繇这么一说,身旁无数人也应和起来,都说要向郭嘉投降,并且立即表达忠心,甚至有人跪地磕头起来。

    郭烨知道钟繇这个人,也是曹魏官场不可小觑的一人,分量不轻。

    但他无视对方要投诚的心意,反倒问:“城内大火怎么起的?”

    钟繇沉默,犹豫着措辞,但是身旁有人疯狂地昂着脖子朝郭烨嘶喊起来。

    “陈王,是陈王,陈王疯了!他烧了皇宫,还在城中四处放火,要让所有人陪葬!”

    郭烨一听,顿时陷入沉思。

    陈王,曹丕称帝后除了把刘协降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1_51330/7335980.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