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咒语_分节阅读 4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犯难,真凶化了妆,戴着手套,在包裹上没有留下指纹,骨头都经过处理,连微量证据都没有留下,怎么能找出他的踪迹呢?”呼延云说,“这里就要重复我对思缈讲过的一句话——寻找证据固然重要,但有时候,寻找那些本该存在却没有存在的证据,更加重要!”

    呼延云从怀里掏出了一页纸:“这是《弧矢七分析基础资料表》,注意看第三个尸骸投出的记载,也就是‘3月11日下午1点半’这一栏,物证概况这一项上是这样记载的‘珍珠板材料匣子内,装有人体躯干一段。匣子结合部用透明胶条密封,内外无指纹,最外层用快递公司专用纸盒包装,没有提取到其他微量证据’。”

    刘思缈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这个……怎么了?”

    “请注意最后一句——最外层用快递公司专用纸盒包装,没有提取到其他微量证据。”呼延云说,“我想问一个常识,快递公司的专用纸盒,是不是快递员收货时,现场包装密封的?”

    “一般情况下,肯定是这样。”刘思缈说。

    “这个包裹的快递地点是——”呼延云又看了一眼那表格:“莲玉街乐乐熊西饼屋门口。也就是一个室外场所。这就出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了,怎么可能专用纸盒内没有提取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微量证据呢?”

    “什么东西?”刘思缈提高了声音。

    “二氧化硅,俗称沙砾——也许非常微小,但是一定会有。”呼延云说,“3月11日,有气象记录表明,当天上午10点半开始,本市突然刮起大风,到当天傍晚,一直被沙尘暴笼罩,如果是在室外进行的包装,那个专用纸盒内怎么会没有发现任何的沙砾呢?”

    刘思缈不禁目瞪口呆。

    蕾蓉略一回想,点点头说:“没错,那天我去大德酒店参加逐高公司的记者招待会,记得漫天黄沙——可是这又能说明什么?”

    “这说明,包裹也许是3月11日下午1点半快递出去的,但肯定不是这个时间包装的!”呼延云说,“我后来向快递公司核查过,那个包裹是3月11日上午9点半在莲玉街乐乐熊西饼屋门口交给快递员包装递出的,但是古怪的是,10点半左右,客户突然打来电话,说要收回,于是大约中午12点半左右,快递公司又把包裹在莲玉街乐乐熊西饼屋门口还给了客户。接下来,这个客户换了一家快递公司,在下午1点半,老地点,重新投递出了这个包裹,而包装盒都没有更换,只把原来那个快递公司的标签撕下,换上了新的快递公司的标签。”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包裹本身没有问题,交货地点也没有变动,仅仅推迟了交货时间,那么很简单,问题就出在时间上。”呼延云说,“我们来看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包裹的投递被中止?答案很简单,从莲玉街乐乐熊西饼屋到万东饭店,无论使用何种交通工具,时间都要在40分钟以上,也就是说假如蕾蓉9点半在乐乐熊西饼屋投递出的包裹,那么她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10点整出现在大德酒店萃华厅!如果说,前两次投递,只要蕾蓉不在工作区,就没有人可以给她作证的话,这回可不行了,萃华厅那么多的摄影、摄像都可以证明蕾蓉的到场,一下子就否定掉了段石碑连续投递尸骸的目的——给行为科学专家们的犯罪地理剖绘提供参照的时间和地点。”

    面对蕾蓉和刘思缈恍然大悟的神情,呼延云继续说:“我推想,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段石碑与张文质的失算。当天上午段石碑先在乐乐熊西饼屋投递出包裹,然后与黄静风在大德酒店门口汇合——我敢肯定他投递包裹的事情从始至终都瞒着黄静风——一起走进会场,这时张文质才告诉他们,蕾蓉早在10点就来了,段石碑一下慌了手脚,马上打电话取消了包裹的投递,然后张文质和王雪芽一起,找个借口让不喜拘束的钱承离开嘉宾席,到蕾蓉身边就坐……等钱承倒下后,段石碑带黄静风离开会场,自己赶往乐乐熊西饼屋收回包裹,接下来只要等着张文质的电话即可。他们都知道,刘晓红很快会赶到会场,驱走蕾蓉,到那时,再一次投递出这个包裹——上述都只是我的推测,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通过包裹投递时间的更改,可以认定:真凶的投递时间和地点绝对不是什么巧合,而是经过精密计算的行为。”

    “于是,第三个结论的正确性,浮雕一般凸显出来:真凶精心策划,一定要选择蕾蓉证明不了自己在什么地方的时间来投递。那么,他是谁?蕾蓉现在单身,又好静,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是独来独往,所以一般来说,只要她不在研究中心,基本上没人能证明她在哪里,所以真凶只要在她没有上班的时间投递包裹就是了,这样一来,这个真凶恐怕只能是蕾蓉的亲友和同事,而且也只有亲友和同事,才清楚她的活动空间和区域,给犯罪地理剖绘留下充分的‘参照’。”

    “不过,这个推理划定出的范围太大了,一个到处都不树敌的人,势必会有无数的亲友,我、思缈、小郭、老马……都是蕾蓉的亲友,如果说同事,那么整个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全都要算上。刑侦工作说到底就是一个把嫌疑人范围不断缩小,缩小,直到小得不能再小的过程,那么按照现在这个范围找真凶,肯定很难,还好,他在谋杀黄静风的时候,终于一不留心,露出了狐狸的尾巴。”

    夜色的悸动加剧了……蕾蓉把视线投出窗外,看到黑暗有如沙滩上退潮的海水,正在不甘而又无奈地一点点褪色,每一次反扑都冲刷掉更多的自我……楼顶、树梢、窗台、伏在窗台上的野猫、都在这冲刷中,渐渐地由黑色变成了暗灰色。野猫支愣起了耳朵,不安地聆听着什么,突然张开嘴,白森森的牙齿对着虚空狠狠地咬了一口。

    “对黄静风遇害现场的勘查表明,室内的鞋印和指纹只有黄静风和疑似凶手两组,黄静风是坐在床上被麻醉昏厥的,室内无搏斗痕迹,说明凶手是他熟悉的、对室内环境很了解的人……这一切都证明,杀害他的必然是他一直信赖的、承租这间房屋的段石碑,于是,下面一个问题就摆在了我的面前——这个段石碑究竟是谁?”

    呼延云看了一眼段石碑,从怀中掏出了第二张纸。

    “这是刘思缈在黄静风遇害现场填写的《犯罪现场初步勘查表》,全部的答案就在上面。”

    刘思缈接过表格,又慢慢地浏览了一遍,困惑不解地说:“这个确实是我亲手填写的,可是我为何什么都没有看出来?”

    “你过分关注了你看到的,而完全忽视了你没有看到的。”呼延云说,“我还要把我的话再强调一遍:寻找证据固然重要,但有时候,寻找那些本该存在却没有存在的证据,更加重要!”

    这时,蕾蓉也走了上来看着那表格,甚至把纸翻过来看了一看,摇摇头:“本该存在却没有存在的证据……很明显么?”

    “再明显不过。”呼延云轻轻扬了一下手,“好吧,我做一个小小的提示,现场勘查表明,黄静风是坐在床上被麻醉昏厥的,然后被吊死在暖气管上,那么请重点看表格上的这两个区域,什么是其他区域都有,而这两个区域绝对没有的物证?”

    刘思缈把表格抓在手中,瞪大了眼睛看了又看。

    段石碑的嘴角流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仿佛舞台上眼睁睁看着手法被人拆穿的魔术师。

    “难道是……”刘思缈抬起头,望着呼延云:“难道是——毛发?”

    呼延云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没错啊,表格上写得再清楚不过,在区域一和区域二的床铺上,都没有发现任何毛发,要知道人就是在正常情况下每天都要脱落50到100根头发,而黄静风这种神经质的人,由于内分泌紊乱,脱落得会更多,而区域一,整整五平米,竟然连一根毛发都没有发现,这是为什么?好吧,就算在那个区域内黄静风确实没有头发脱落,那么床铺呢?请给我找一张男士睡过两晚以上的、未经清扫的,却没有一根毛发的床铺,岂不是比在汉墓中找到唐三彩的几率还要低吗?”

    “结论只能是——真凶在杀害黄静风后,把犯罪相关区域内的所有毛发都一根根捡走了,那个在区域一发现的地面多处x形花纹,更是证明了这个结论。可能你们都一直为此迷惑,这个花纹到底是什么吧?我第一眼看到它,就明白它的由来了。”呼延云打开窗户,那只野猫紧张地看着他,龇着的牙齿饱含着敌意,然而他只是在窗台上撮了一点沙土,就把窗户关上了,然后将沙土撒到了桌面的玻璃板上,撒成均匀的一层,接下来,他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捻,一个x形花纹自然而然地显现了出来。

    “啊!就是这个!”刘思缈不禁轻呼了出来。

    “这正是真凶在一根根捻起地上的头发时造成的痕迹。”呼延云将手一摊道,“按照常识,杀人之后,应该尽快离开犯罪现场,真凶为什么有闲情逸致来捡头发呢?”

    蕾蓉和刘思缈面面相觑,然后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

    “好吧,我们换一种思路,既然真凶把犯罪相关区域内的头发一根根地捡起带走,这些头发必然具有重大的物证意义,那么它们究竟是谁的头发?”呼延云低着头,一面在屋子里踱步一面自言自语,“黄静风的头发么?肯定不是,因为他的头发说明不了任何事情,倒是地上没有他的头发才奇哉怪也,何况,真凶并没有捡起他脱落在其他区域的头发,这个推论否掉了;真凶自己的头发么?不对,他每次在黄静风面前出现时都戴了假发套和假胡须,在其他区域发现的黑色化纤丝就是明证,他并没有把这些黑色化纤丝一一捡起啊——”

    “也许他去杀害黄静风时过于匆忙,忘了戴假发套和假胡须呢?”刘思缈突然打断他道。

    “好,我们顺着你这个思路进行推理,真凶去杀害黄静风时过于匆忙,忘了戴假发套和假胡须,所以他必须把杀人时由于种种原因自己掉下的毛发都捡走,请注意,这个推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法医在对头发根部毛囊的dna提取之后,搜索法医dna数据库,能否发现此人以前由于犯罪留下的dna记录——姐姐,我说得对么?”

    蕾蓉点点头:“没错,否则即便是提取到了dna也没有用。”

    呼延云说:“那么,姐姐,我再问个问题,在我国目前对犯罪嫌疑人的身体证据取样存库中,是不是如果留有他的dna资料,就一定会有他的指纹资料呢?”

    “这个是当然。”蕾蓉不假思索地说,“指纹取样是最基本的,而且要比dna取样容易得多。很多地方公安机构不具备dna取样的条件,就只对犯罪嫌疑人做指纹取样呢。”

    “那么,思缈,如果真凶是为了不让警方在法医数据库中找到自己的dna,而捡走自己的头发,他为什么没有擦掉室内遍布的自己的指纹呢?”

    刘思缈顿时目瞪口呆。

    “既然真凶没有擦掉自己的指纹,也就是说他的指纹根本不在法医指纹数据库中,换言之,他此前根本就没有因为犯罪被警方拘捕留样,既然他连指纹都没留过,那么他的dna肯定更加不会在法医dna数据库中留样了,所以,真凶捡走的绝对不会是自己的头发。”

    “该否定的都否定掉了,剩下的就是肯定。”呼延云铿锵有力地说,“凶手捡走的既不是黄静风的毛发,也不是他自己的毛发,而是一个第三者的,这个第三者的毛发大多根部带着毛囊,保存有大量dna信息,也就是说,不是自然脱落的而是拔掉的,真凶出于不得已的原因,衣服上带着这些头发到了犯罪现场,杀人过程中,他突然意识到这些头发可能会掉在地上,哪怕只掉了一根,只要警方一检测,马上就会发现自己的真实面貌——”

    “这回我可是真的听糊涂了。”刘思缈说,“既然不是真凶的头发,他怎么会随身携带?我们又怎么可能一检测就知道他的真实面貌?”

    呼延云把头一转,问蕾蓉:“姐姐,我国的法医dna数据库的库存有多大?”

    “极少,美国和英国的库存量也都没超过200万,更别提咱们国家了。”

    “搜索比对费劲么?”

    “需要比较繁琐的手续。”

    “那么,凶手拿走的头发,dna信息可能根本就不在法医dna数据库里……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检测出dna信息,甚至不需要到法医dna数据库中寻找,就一定能够马上找到吻合的对象。”

    “这怎么可能?”蕾蓉瞪大了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入库的dna信息,提取到了也无法比对,前面我已经说过了啊。”

    “这当然可能。”呼延云慢慢地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的dna信息具备这样的‘条件’——难道你忘了?在那天晚上,你下令,让某位同事把一个人的头发剃光,而这位同事由于没有电推子,就弄了把解剖刀一边刮一边薅的,搞得自己衣服上到处都是头发——”

    蕾蓉怔了一怔,如梦初醒般的喊了出来:“天啊!原来你说的是——”

    “我说的是张文质的头发,他的头发dna检测结果一定会第一时间送到你手里,假如,在黄静风受害现场提取到的头发dna信息,随后也交到你手中,你一看居然一模一样,这个时候,那位负责给张文质尸体剃头的同事该作何解释呢?”呼延云转身,望着退缩到墙角的段石碑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3_53046/7626347.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