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大抽奖_分节阅读 57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顶梁柱,所以很容易得到家里最多的资源扶持;而最小的那个老幺却是最受宠的,小孩子如果闹矛盾,大人肯定会说‘让着妹妹’或‘让着弟弟’,因为他们年纪最小,所以就要让着他们。一般老幺是全家最容易变成小皇帝、小公主的那个人。

    老大,家中未来顶梁柱;老幺,家中最受宠。

    但倒霉的就变成了夹在中间的次子或次女,爷爷不疼,姥姥不爱,没人对他们寄予期望,只要他们不出事也就不想多管,所以一个家庭当中,如果出现了不爱说话、性情冷漠的孩子,基本上就是次子或次女,他们是最缺乏爱和安全感的群体。

    所以未来不管是娶媳妇还是嫁人,这部分人基本对自己的另一半很忠诚,但他们也希望另一半忠诚于他们,全世界只有他们这个小家庭就好,别人的死活不关他们的事。

    表面上看起来很自私,但对自己的小家庭却可以付出所有,所以如果某个男人能够娶一个家庭次女,或某个女人能够嫁一个家庭次子,有钱没钱先放一边,至少他们对你们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这么说或许不够准确,他们不是忠诚于你们,而是忠诚于自己的小家庭。他们太缺乏爱了,他们太需要一个自己的家了,他们把一切都寄托于自己的小家,哪怕婚后他们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表面对你漠不关心,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只顾自己之类的,但至少他们不会背叛自己的小家庭,在感情上不会给你不安全感。

    在现代这种情感复杂的社会,不用在感情方面感到不安,已经很难得了,不是吗?

    当然,将心比心,他们也肯定希望你们不要给他们感情上的不安全感,不然他们很可能抑郁或精神崩溃,从而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这些都需要当事人自己去感受,看看你们自己能不能承受和负担起次子或次女对小家的付出,对感情的期待?

    现代的次子、次女是那种情况,其实就是从古代传下来的。作为袁家次子,袁熙就是从小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角色,袁绍对他也不是很喜欢,所以为了得到甄家这个巨富家族的支持,才会让自己的儿子娶一个商家女为妻。

    作为一方诸侯,儿子娶商家女是很吃亏的,但当时甄家的财富对袁绍非常重要,所以绝对不能让庶子娶甄家女。

    那怎么办?只好把自己嫡子当中最不受宠的那个儿子牺牲掉了,于是袁熙就这样娶了甄宓为妻。

    但即便娶了个商家女为妻,作为袁家次子,袁熙还是很满足的,和甄宓的感情非常好,小两口很恩爱。这就是因为袁熙缺少爱,所以有了自己的妻子后,就非常满足的过自己的小日子,野心很小,也没有参与过袁家未来家主的争夺战。

    只可惜袁家在官渡之战败给了曹操,结果袁熙死了,甄宓被曹丕看上了,然后甄宓就变成了曹丕的小妾。

    为什么不是正妻?原因很简单,袁家兵败后,甄家跟着一块完蛋了,所以甄宓没有了任何靠山,而且甄宓本就是商家之女,还是二手货,是肯定不会成为正妻的,也是多亏了甄宓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后来成了皇帝,然后才追封早已死去多年的甄宓为文昭皇后。

    不管是演义还是野史,都说甄宓贵不可言,这当然是后人瞎编的。其实甄宓活着的时候过得并不好,甚至被曹丕赐死,而且据说……只是据说,殡葬的时候,甄宓‘披发覆面,以糠塞口’,怎一个惨字了得。

    就因为她儿子当了皇帝,被追封了皇后,就贵不可言?显然说不过去。

    但这就是华夏的文化,对比美国英雄都是活生生的,华夏的英雄却都是死了的。只有死了以后才能成为英雄、圣人,你活着的时候就算干了再大的事,也没人会说你是英雄、圣人。

    这从侧面说明了华夏古人更敬重死人,对活人就差点意思了。

    当然那只是古人,现代基本不那样了,哪怕活着的人,被认为英雄的人也很多。比如世界冠军、航天员、抢险救灾的兵哥哥等等,活着的英雄多的很。

    甄宓因为出身‘不够好’,所以给左小右做妾,甄家人和甄宓自己并不觉得委屈,反而觉得占了便宜。

    主要原因是毒岛冴子作为左小右的正妻,对待妾室很好的名声流传在外。甄宓当初来荆州的时候,曾和毒岛冴子相处过一段时间,毒岛冴子对她相当友善,知道甄宓要给左小右做妾后,毒岛冴子还特意买了一些礼物送给甄宓,所以甄宓对做妾充满了期待。

    其实除了蔡琰黯然之外,黄月英内心也是有点复杂的。黄月英虽然‘长的丑’,但她毕竟是黄承彦的女儿,黄家在荆州可是世家大族,身份地位都比较高,至少要高过蔡邕,所以黄月英也是不能给人做妾的,哪怕左小右都不行。

    这并不难理解,世家大族重视的是利益,家里有女儿的,肯定会找个能给自己家族带来好处的对象联姻,这个对象甚至不会考虑当今天子。

    为什么?因为天子后宫的美人太多了,谁知道天子会不会对他们女儿好?万一女儿失宠,反而会让家族受累。

    还是拿灵帝举例子,灵帝的皇后是谁?何皇后。但何皇后是什么出身?就是一个土豪家的女儿,土豪的层次大抵和张飞类似,因为何皇后的哥哥何进,就是个杀猪的屠户。

    而另一个给灵帝生了儿子的王美人是什么出身?比何皇后好点,爷爷是五官中郎将。但五官中郎将跟杂号将军差不多,属于没什么实权的闲职,而且这还是爷爷的官职,到了王美人的父亲,基本就什么都不是了。

    所以愿意把女儿送进皇宫的,基本就是那些小门小户,没办法跟世家大族结亲,就只能送进宫里碰运气。运气好的,如何皇后这般;运气不好的,就是王美人的命。

    宫斗很危险,所以世家大族很少把女儿送进这个火坑。

    至于曹操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那是因为汉献帝就在曹操自己的掌控之中,根本不怕自己女儿受委屈。

    作为世家大族出身的黄月英,黄承彦宁可因女儿‘貌丑’而嫁给潜力股诸葛亮,也绝不会送给左小右做妾。当初左小右拜访黄承彦,第一次看到黄月英的时候,也曾说过,只可惜他已经娶妻了。这表明他自己很清楚,除非他没有正妻,不然不可能把黄月英娶进家门。

    以上可鉴,还是小门小户出身的更好一些,至少有选择的自由。

    婚宴结束之后,宾客各自返回,左小右和甄宓也入了洞房。洞房花烛夜的旖旎自不必提,几天后,在甄宓回门那天,看到甄宓气色红润,一脸春水的样子,甄家人稍稍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女儿如此性福,甄家就稳了。

    而左小右和甄宓度过了一个月的蜜月期之后,甄宓回到学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左小右的生活重心也回到了工作上。官场到了他这个位置,平时空闲的时间很少,总有各种政务需要处理,另外他还要为袁绍的登基称帝出谋划策。

    经过九年对朝堂的掌控,以及在今年四月,刘焉病死,刘璋怂的直接投降,接受袁绍招安,使得袁绍将大汉天下全部握在手中。但这个时候小皇帝也长大了,想要掌权了。

    袁绍当然不会让他掌权,而且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只是天下间忠于刘家的人还有很多,袁绍虽然想当皇帝想疯了,还是不敢轻举妄动。

    袁绍的谋士集团也分析了不少利弊,但分析来分析去,虽然方案出来不少,但袁绍好谋无断的老毛病又犯了,始终找不准一条行之有效,简单来说就是放心的方案。

    于是袁绍再次想到了左小右,特意给左小右写了一封信,向他问计。

    几日后,左小右回了八个字——军权在手,天下我有。

    袁绍看到左小右的回复后,越想越有道理,只有把军权牢牢抓在手中,那些想造反的人才会有心无力。

    “言简意赅,果然还是小右的智谋更高啊!”袁绍这番感慨倒是没什么问题,问题是他是当着众多谋士的面感慨的,结果这些年为他出了很多主意的谋士们不服了。

    左小右比我们强?凭什么!?

    “诸位同僚,难道甘心被左咛比下去?”

    这些谋士都是些心高气傲的主,就算平时也没争过什么,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袁绍亲口说他们不如左小右,就算泥人也要发火了。

    经过一番商议,这些谋士们各自出了一题,发往荆州。

    数日后,左小右接到了这封厚厚的信,看到里面的内容,不禁呵呵一笑。

    能被袁绍收入核心谋士集团的并不多,一共只有八个人,所以他们出了八道题目,天文地理、兵法谋略、诗词对联、奇思妙想,换了别人肯定会被难倒。

    华夏有句古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武,就是武力,这总会分个胜负,谁是第一很清楚。

    但文就不同了。文有着太多的分类,而且每一类都博大精深,专精一门都不容易,更别说跨界发展。

    你说诸葛亮智多近妖,但你不见得会输给诸葛亮。真的,因为你只要跟诸葛亮比谁唱歌更好听,他不见得比你强。

    唱歌,诗词‘歌’赋,这本就是文的分类。所以文没有第一的,你总会在某方面输给别人。

    此时袁绍八个顶级谋士一起出题,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和左小右比试,换了别人肯定不行,但左小右就不同了。他还真是那种全面发展,且门门第一的全才。

    第十九章 卸磨杀驴

    此次回到洛阳,左小右见到了不少老朋友。

    征西将军曹操,袁绍八大谋士之一的许攸,征北将军公孙瓒,征南将军孙坚等等。

    曹操暂且不说,这许攸在诸侯讨董之前投靠袁绍,袁绍掌控洛阳的时候,许攸就从渤海调到了洛阳,这些年帮袁绍出了不少主意,是袁绍能掌控朝堂的好帮手。不过许攸前段日子和其他七大谋士一起给左小右出题,被左小右狠狠打了脸,自此之后就不敢嘚瑟了。

    至于公孙瓒,说来也巧,自从当年诸侯讨董之后,公孙瓒就回了幽州。因为诸侯讨董的时候左小右抢戏,导致原本该大出风头的刘关张寸功未立,名声不显。

    没有名声,也没地位,该怎么办?只能跟着公孙瓒回了幽州,帮公孙瓒打鲜卑之类的草原异族。希望借着同窗之谊,也好得到升迁。

    后来刘虞因为和公孙瓒闹了矛盾,袁绍也想趁机搞掉刘虞,便帮着公孙瓒干掉了刘虞,之后就任命公孙瓒为镇北将军,总领幽州对外作战事宜,不过新的幽州刺史是袁绍的人。

    公孙瓒是个有野心的人,不想屈居他人之下。但当时袁绍的声势太大了,公孙瓒手里可用之人太少,反抗就是死路一条。无奈之下,只得接受了袁绍的任命。

    经过这些年的打拼,公孙瓒从镇北将军变成了征北将军,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自己决定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计划,而不用向上级请示。

    至于刘关张,这些年来杀了不少异族,也得到了升迁。因为刘备有不错的管理才能,所以被任命为渔阳太守,为公孙瓒管理一下后方,至于关张则跟在公孙瓒身边,在外厮杀。

    这次刘姓天下即将变成袁姓天下,从很多汉室宗亲心里是绝对受不了的,比如刘备就是一个,但刘备内心再不满,也阻挡不了天下大势,如今袁绍气候已成,刘备自己也算有了自己的事业,而且事业很稳定,也在稳步上升。再加上自己的两个兄弟在外厮杀,并不在自己身边,自己就算想搞事也搞不起来,所以刘备认命了。

    这辈子当个地方官员就很好了,总比以前织席贩屐来的强。

    除了刘关张之外,公孙瓒手底下还有个叫赵云的猛将,武艺和关张不分上下,这三个人也因为脾性相投,在战场上结下了很深的友谊,如今三人已是公孙瓒手底下的******三大将。

    龙就是青龙偃月刀关羽,虎就是猛如虎的张飞,豹就是速度敏捷,唯快不破的赵云。

    有了这三大猛将,公孙瓒这两年已经很少出手了,基本上坐镇后方,制定好作战方案,三大将就能轻松完成布置的任务。

    这些年北方的草原游牧民族已经被杀破了胆,在幽州这边的游牧民族基本上都被赶到了西北那边,这倒是给并州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左小右把吕玲绮送去并州,除了历练之外,也是希望这丫头能长点出息,多立军功,这样才不负她父亲飞将之名。

    而孙坚的际遇和历史上完全不同,因为在洛阳没有得到传国玉玺,所以孙坚并没有匆匆赶回江东,更没有遭到刘表和黄祖的追杀,而是得到袁绍封给他的镇南将军,让他率兵回江东剿匪,顺便收拾一下山越,开发一下江东。

    孙坚干得很不错,经过这些年的南征北战,不但平定了南方山越,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3_53903/7800293.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