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艘航母去抗日_分节阅读 3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沈涛笑道:“林先生请讲。”

    林远看了看张华,说:“我希望你和张华同志一起去北京,在那里,为我们建立一个情报网络。”

    沈涛没有听说过这个词,迷惑不解地问:“你说什么东西?”

    林远说:“就是帮助我们搞到洋鬼子不想让我们知道的事。”

    沈涛想了半天,说:“你是要我去做奸细。”

    林远连连摆手,苦笑着说:“这个词太难听了,你是我们藏在敌人身边的眼睛,北京有各个国家的使馆,你就从他们那里,搜集我们需要的情报。”

    沈涛又想了一会儿,摇摇头,像个孩子一样说:“我不去,我要去杀日本鬼子,为师父报仇。”

    林远问:“你的师父,他是被日本人杀害的吗?”

    沈涛说:“我是师父养大的,我和师父从小住在山里,师父教我武功,后来,日本人找到了我师父,要我师父去日本,教日本人中国功夫,我师父说,中国人的国宝怎么能教给日本人,就没有答应,他们就开枪打死我师父,我偷偷逃了出来,在北京的衙门口里混了一个差事,就想杀日本鬼子为师父报仇,可是一直没能如愿,我来这里,就是想杀鬼子!”

    张华笑道:“你说你和师父住在山里,日本人是怎么找到你们的?”

    沈涛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他摇了摇头,张华说:“这就是日本人的情报工作做得好,所以他们便能找到你师父,你说情报工作是不是很重要。”

    沈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张华又说:“报仇不一定是当面锣对面鼓地打打杀杀,我们的情报工作更能狠狠地捅小鬼子一刀,你想:如果我们的情报工作做得好,在和小鬼子打仗之前,我们就已经知道了小鬼子有多少人,武器装备是什么,他们要从哪里进攻,我们是不是可以很容易地打败小鬼子。”

    沈涛重重点点头,问:“你们为什么要找我呢,我看你们都是很厉害的人物,你们为什么自己不去建立一个情报网络?”沈涛的学习能力还是蛮强的,这个新词很快就用上了。

    林远说:“我们之前也考虑过,可是我们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到了那里,人生地不熟,很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像你这样,有能力,有胆识,还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

    沈涛想了想,说:“好吧,只要能打鬼子,我去哪里都可以。不过,人生地不熟,你们就不能慢慢熟悉吗?熟悉情况应该没有那么难吧?”

    林远心想:“我们可都是来自未来的人,在封建社会里,等级森严到什么程度,你穿的衣服,盖的房子都是有标准的,要是僭越了就是大罪。这样的情况之下,没有熟悉情况的人相助,长期待下去搜集情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是来自未来这件事情,又不能和他明说,只好支吾了几句混过去了,沈涛也不在意,问:“那我需要做些什么呢?”

    张华说:“情报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人脉,也就是,我们需要那些接触得到机密的人,你要做的,就是和他们接触,找机会把他们发展成为我们服务的人。”

    沈涛点点头,说:“好的,我同意了。”

    林远说:“那好吧,你准备一下,你们将作为琉球国驻清廷的使馆人员,一起出发前往北京。”

    等到出了门,林远心想:“这回能大致掌握各国的动向了。”他抬起头,仰望夜空,不由得想起了失踪的徐峰,他在心里默默地念道:“好兄弟,你在哪里啊?”

    第065章 装神弄鬼

    1894年12月1日,琉球国使团正式进驻北京,次日,一份中国周边国家动态简报就发回到了北京舰。

    这些情报都是从公开的渠道得来的,机密情报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拿到的。首先是日本方面:自从甲午战争和谈结束之后,日本把没有取胜视为奇耻大辱,提出了一系列的强军规划。

    强军的基础是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基础是资本累积,在日本政府的协助下,中小企业纷纷被大企业收购,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家财阀迅速集中了全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资本,在政府的支持下,这些资本大量流入了机械制造业,钢铁行业等武器装备发展的基础行业。

    日本政府斥巨资兴建了八幡制铁所,一方面从欧洲各国引进先进技术,一方面积极扶持大学,研究机构发展新技术;日本海军在吴港建立了海军兵工厂,把其定位为海军最重要的火炮制造厂。

    海军提出了“重整军备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建成以六艘战列舰,六艘装甲巡洋舰为主体的“六六舰队”,首批购买的两艘战列舰,“富士”号和“八岛”号已经于十一月底服役。

    朝鲜方面:国内亲中派和亲日派的斗争日趋激烈,11月29日,国王高宗李熙废闵妃为庶人,随后闵妃死于冷宫之中,死因疑点甚多,多数人猜测是日本人所为。

    这个闵妃就是后世的韩国电视剧里常常提及的明成皇后,这次的闵妃遭到暗杀,实则是朝鲜的亲日势力所为,原因无他,只是因为闵妃在甲午战争之后,成为亲中势力的主要人物,所以被日本人和朝鲜国内的亲日势力联手除掉。随即朝鲜与日本签署了一系列的贸易通商协议,并大量雇用日本人作为军队,警察的顾问。

    俄国方面:新沙皇尼古拉二世登基,在东北边境上集结了大批兵力,并把波罗的海舰队的舰船调配到太平洋舰队的所在地——符拉迪沃斯托克。另一方面,俄国加快了在中国东北的铁路建设速度,尼古拉二世特地从宫廷款中拨出一部分来支持中国东北的铁路建设。

    清廷方面:洋务运动在清流言官翁同和等人的阻挠下,日渐停滞,洋务派和保守派的斗争日益加剧;义和团依旧存在,驻京的外国公使多次放出话来,要在1895年之前出兵,惩罚这些暴民。

    林远看过之后,不由得眉头紧锁,如果八国联军侵华在最近发生,海上的交战自不必说,他们根本不是北京舰的对手,可是路上的交手就难说了,尤其是北方的俄国,兵力雄厚,他看着那份简报,默默地想着:一定要想办法,推迟可能到来的战争。

    和他同样烦恼的,还要身处东北的徐峰,氰化物污染的危机已经过去,俄国人的教堂已经搬走,里面的炼金设备已经秘密拆除,清廷换了新的知府,徐峰还是没有打探到北京舰的下落。

    徐峰实在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现在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是教村子里的小孩子认认字,算算加减法什么的,徐峰心想:“别人穿越到过去,都能称王称霸,可是自己呢,一个舰载机飞行员回到晚清,却只能当一个乡村教师。”

    想到这些,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这时,那个卖艺的穷三辈钻进屋来,笑道:“恩公,县城附近出了件新鲜事,您可想去瞧瞧吗?”

    这个穷三辈现在也住在刘大娘家,刘大娘本就好客,见穷三辈也是穷苦出身,也就让他住,没想到穷三辈一定要交房租,这穷三辈便每天去县城的茶馆里卖艺,把活神仙徐峰的故事添油加醋地编成快板书,听得人倒还挺多。

    穷三辈笑道:“说是在铺铁路,十里八乡的人都去看了。”

    徐峰也是闲着,于是就跟着穷三辈去了,一到地方,就看见一群百姓围在一辆长长的车周围,那辆车本身就在已经铺好的铁轨上,上面装着好些铁轨,车尾拉着好些煤,一个烟囱在冒着烟。

    车子周围有好些拿着枪的俄国兵,所以中国百姓也没有靠得太近,那车子上的人操纵机器把铁轨直接从车上放到铺好的枕木上,铺的过程中,自然有技术人员负责对正,后来的紧固扣件和焊接。

    徐峰看见俄国人在修铁路,心中不由得一惊,他对穷三辈说道:“你可知道这些老毛子为什么要修铁道?”

    穷三辈想了半天,摇了摇头。

    徐峰皱着眉头说:“着铁路一修好,老毛子可就能往我们这里派兵,就能把我们的好东西都抢到俄国去!”

    穷三辈似乎明白了,他点点头,犹犹豫豫地说:“就是说,老毛子修铁道,其实是要害我们?”

    徐峰点点头,说:“我们不能让老毛子的诡计得逞,这样,我有一个办法,你会跳大神吗?”

    “跳大神”起源于满族的萨满巫术,跳的人声称自己是被神仙附体,从而完成治病,占卜一类的活动,也不乏有人利用这种活动骗人钱财,这种活动在东北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穷三辈得意地说:“那是当然,咱们卖艺的讲究学什么像什么,这个当然会了!”

    徐峰在他耳边小声叮嘱了一番,穷三辈点头称是。

    那个穷三辈来到人群中间,突然惨叫了一声,惹得众人纷纷看向他,他便连声惨叫,又蹦又跳,仿佛全身都被火烧着了一般,众人大惑不解,都害怕地看着他,他哀嚎一声躺在地上,过了半晌,直挺挺地站了起来,那眼睛瞪得浑圆。

    几个小孩吓得“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徐峰把手一指铺设铁轨的车,说道:“此为何物!犯我山神之地!”

    他的声音冷冰冰的,说不出的瘆人,几个胆子小的妇人已经抱起孩子逃回了家。他指着那车冷冰冰地说道:“我乃上天一小仙,玉帝封我镇此山。如今洋鬼铺此物,放走妖魔杀破天!”

    说完,他又把这几句话反复地念叨着,越念越快,最后气息不支,普通一声摔倒在地,在场的众人都被吓得不敢说话,徐峰这个时候跑了过来,有眼尖的已经认出来了,议论道:“那不是刘家村的活神仙吗?”

    徐峰紧锁双眉,跪倒在穷三辈身边,冲着周围的人怒喝道:“快快闪开,山神发怒,是闹着玩的吗?”

    说完,双手合十,嘴里念叨着什么,然后一拍穷三辈脑门,叫了声“起!”

    那穷三辈睁开眼睛,满脸茫然地说:“我这是怎么了?怎么躺在地上?你们怎么都看着我?”

    徐峰说:“不妨事,山神发了怒,借你的身子告诫众人,这铁轨乃是不祥之物!”

    众人闻听,都慌了神,大家三三两两地散去,老毛子里面也有翻译,听翻译讲了刚刚发生的事,一个个将信将疑。

    徐峰带着穷三辈离开,路上徐峰笑道:“你演得可真像啊,不过有一点啊,你这山神怎么还会山东快板呢?”

    穷三辈笑道:“我说恩公,这么一来能把老毛子吓跑吗?”

    徐峰笑道:“当然不能,我后面还有妙计。”

    第066章 日本人也来找麻烦!

    穷三辈问道:“恩公,你还要什么妙计?”

    徐峰笑道:“附耳过来。”随即小声地说了自己的计划。

    回到家里,徐峰把刘大壮叫了过来,说道:“大壮,你可知道俄国人在我们这里修铁道的事情吗?”

    刘大壮说:“我当然听说了,我娘和我说,老毛子在我们这里修铁路,肯定是黄皮子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在东北,大家习惯把黄鼠狼叫做黄皮子。

    徐峰没想到刘大娘一个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农村妇女,竟然也有这样的见识。刘大壮又说:“我娘说了,一定得想个法子,不能让老毛子在我们的土地上面修铁路。”

    徐峰笑道:“我倒有个法子,今晚我们……”

    东北十二月的夜晚,寒风呼啸,徐峰带着刘大壮和穷三辈,借着夜色的来到了铺铁轨的地方,现代铁轨的铺设方式与19世纪初的时候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材料变换了,铺设铁轨的时候,先在地面上用石子堆出道床,然后把枕木的一半或更多埋进道床,以此来固定枕木,再在枕木上用铆钉安装上固定铁轨的槽子,铁轨基本上就铺设好了,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火车压坏道床。

    现代的铁路建设,为了节省木料,所以枕木都使用混凝土,在19世纪并不涉及这个问题,所以俄国人的枕木都是用木料制成,俄国人是先铺枕木,再铺钢轨,所以有好长的一段道床上只有枕木,没有钢轨,徐峰看了看这些木头,问道:“这些木头是不是景铃山里的乔木?”

    刘大壮蹲下身仔细敲了敲,说:“是的。”

    徐峰笑道:“挖!”

    于是三个人把一条枕木从道床的石子里面挖出来,徐峰拿出从村里裁缝家里借的尺子,在枕木原来的位置量了一下,说道:“把这块枕木向这边移上七寸。”

    三个人于是就把这块枕木往一旁移了七寸,然后他们如法炮制,又移动了五根枕木,徐峰说:“差不多了,时候不早了,我们先回去睡上一觉,明天再来看热闹。”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钟,三个人偷摸来到昨天他们动过手脚的铁路段,尽管昨天穷三辈闹了一阵,可是今天来围观的中国百姓也不算少,只见铺设铁轨的车停在铁轨上,并没有干活,守卫的俄国兵还是兢兢业业地看守着。

    不过徐峰却发现:在他们做了手脚的枕木边上,一个中国人模样的人正拿着一卷尺子,在测量着什么,看样子是一个工程师,这个人黑头发黑眼睛,却梳着短发,穿着和俄国人相似的衣服,再一看那些工人,也都是如此。

    徐峰心里纳闷,想道:“他们是什么人?难道是日本人吗?”

    徐峰没有猜错,这些人都是从日本来的,原来,俄国人少,修建铁路自然要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经过东北的一系列冲突,他们又害怕雇用当地的中国人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经过上层人物的沟通,俄国人雇用了大量的日本人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4_54090/7846156.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