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溺宠魔医夫人_分节阅读 1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物一并送来作为寿礼。”

    武帝目光闪烁了下,“还望西栾太子解惑,此物有何用处?”

    “此物遇火可燃烧,若是放于密闭器物中点燃,呵呵。”魏衡业的桃花眼看了大殿一圈。“这座大殿可能都不在了呢。”

    魏衡业说的轻巧,但殿中的人听的却是一阵心惊。都希望这几个人赶紧把这东西抬走。万一一个不小心,自己的身家性命可就交代在这里了。

    武帝闻言也是一身冷汗,赶忙让侍卫抬下去,“多谢西栾国君的寿礼,至于联姻一事不急,咱们宴后再坐下来详谈。”

    ------题外话------

    编辑大人说不要更的太快

    寿宴这块儿只能分好几章传了

    见谅见谅╮(╯_╰)╭

    ☆、第三十一章 压轴大礼

    魏衡业献完礼后,武帝吩咐上了第四轮的菜。这时已经过了未时一刻,殿中的人吃的也差不多了。大耀的使官站起身来,接过身后侍卫手中的托盘来到大殿中央。

    “武帝陛下,我大耀国摄政王殿下听闻此次是陛下五十整寿,特命本官大耀鸿胪寺卿司马长青送来贺礼以表恭贺。”说着掀开盖在托盘上的红绸。

    “此物乃我大耀国特有的白晶石,坚硬无比。再锐利的刀剑也无法在其表面留下一丝划痕。”司马长青拿起托盘里与白晶石摆放在一起的一把精致的匕首,用力往白晶石上划去。只听匕首与晶石摩擦发出刺耳的“呲!呲!”声。

    过了一会儿,司马长青放下手中匕首,示意宫人把托盘呈上去给武帝看。

    韩颖没想到大耀的特产竟然是钻石,而且还是让女人为之疯狂的蓝白钻。托盘上的那颗钻石原石少说也有二百克拉,随着宫人的走动,阳光洒在钻石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整个大殿中不管是女人还是女孩,眼中都露出痴迷的目光。

    韩颖的目光也在那颗原石上逗留了一会儿,不过几个呼吸后就撤了回来。心中有些后悔,早知道大耀产钻石,当初跟赫连苍写协议的时候就不跟他要金银了,直接要钻石多好。

    武帝拿起那颗白晶石仔细的看了就看,又递给了一旁的孙太后观看。然后拿起那把一同呈上来的匕首,匕首很锐,刀尖部分都稍有些弯曲变形,看来这白晶石还真的跟司马长青说的一样坚硬无比。

    “司马大人块回座位,这颗白晶石确实珍贵无比,孤会好好珍藏它的,还劳烦请大人回到大耀后替孤谢谢大耀国陛下和摄政王的礼物。”

    司马长青规规矩矩的行了一个大耀国的礼节后就坐回了自己的座位。

    韩颖回头看了眼明鸢,明鸢从怀中拿出一个玉瓶递给了一直在身后伺候的宫人。

    “陛下,在下一介草莽,没有什么珍贵的东西,只有几颗自己闲来无事炼制的药丸,望陛下不要嫌弃。”

    宫人小心翼翼的捧着玉瓶交给了从主位旁边快步走下来的德胜,德胜接过玉瓶后恭敬的奉给了武帝。

    武帝轻轻打开瓶塞,一股清新的药香扑面而来,闻后立刻感觉精神了不少。武帝知道这些药丸肯定是好东西,笑意盈盈的开口,“劳阁下费心了。”韩颖笑笑没有回话。

    坐在武帝下方的刘贵妃见此眼中有了计较。一转眼看见坐在另一桌上的丽妃,嘴角勾起一抹轻柔的微笑,“丽妃妹妹今日怎么如此安静,各位皇子们都已经把各自的寿礼献上了,怎的到现在丽妃妹妹一点表示都没有?好歹也该敬陛下一杯酒吧。”

    丽妃大方的站起身,右手不自觉的放在了小腹上。“陛下容禀,日前臣妾偶感不适,但正逢太医院各位太医在为陛下研制调理身体的药,臣妾怕扰了各位太医的思路,就没有召太医来诊治。想着臣妾幼时在家中也跟着祖父学过几日,便自己诊了下。”

    说着,丽妃脸上渐渐泛起了红晕,抬眼看了看武帝,用手帕轻按了下嘴角接着说道:“许是臣妾学艺不精,也没诊出什么病症。只是,只是脉象有些像喜脉。臣妾确定不了,想着等一会儿散了寿宴再请祖父到臣妾宫中诊治,所以陛下的寿酒臣妾没有喝,还请陛下赎罪。”

    丽妃说完,武帝眼中喜悦像是要凝成实质一般,赶紧吩咐德胜,“块,块去看看太医院现在谁当值。”转身对着丽妃身后伺候的宫女喊道:“还不赶紧扶你们娘娘到后殿歇息。”

    武帝知道丽妃的体性。丽妃本身体贴温柔,而且说话做事业很小心谨慎,若事情不是有十成十的把握,丽妃是不会轻易把这话说出口的。

    德胜领命去传太医院当值的太医去了,丽妃身后的宫女也扶着丽妃去后殿了。殿中的官员有些脑筋转的块的立马起身道贺:“恭贺陛下双喜临门,陛下福泽万年,南夏万古流传。”其余官员也赶紧站起身一同祝贺。

    武帝开心的哈哈大笑,连连喊着让这些官员落座。

    满殿的人不管心中怎么想,脸上都带着微笑。刘贵妃坐在座位上,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手中的帕子却攥得紧紧的,精心修剪的指甲狠狠的戳入掌心。

    过了一会儿,德胜就满面喜色的从后殿走了出来,“老奴给陛下报喜,丽妃娘娘已怀有一月龙胎。太医说胎儿月份尚浅,需要小心静养。”

    武帝一听眼中的喜色都要飞出来了。宫中已经有十年没传出宫妃有孕的消息了,今日正值他寿宴之时竟能得这一个老来子。

    “赏,赏丽妃镇胎玉佛一尊,玉锦十匹,朱钗玉镯各五套。”想了想又把刚得的那块白晶石也拿了过来,“把这个也给丽妃送过去,尚华宫中所有侍候的宫人每人赏白银一百两,让他们都仔细些伺候着,出一点差错整个尚华宫的人一起受罚。”

    武帝这边高兴了,刘贵妃那边却气的头顶都要冒烟了:不就是有喜了吗,哪个女人没生过孩子。没想到这个小贱人进宫五年都没有动静,现在竟然有了身孕,看武帝这个样子还很重视,得想个法子不知不觉的把丽妃肚子里的那块肉给除了。

    刘贵妃眼中闪过凶光,理了理被自己握的有些皱的手帕,端起酒杯面向武帝,“丽妃妹妹这寿礼可真是今日最好的礼物了,陛下您可得多饮几杯庆贺下,臣妾希望丽妃妹妹能早日为陛下诞下麟儿。”

    “哈哈哈,好!好!好!”武帝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殿中的官员见此也饮尽了杯中酒。武帝又吩咐上了第五轮的菜,殿中一片欢声笑语。

    韩颖不着痕迹的回头看了看明墨,明墨微微点头。韩颖的嘴角翘得更高了:好戏,就要开始了!

    就在殿中杯来盏往的时候,宫门处的镇宫鼓“咚!咚!咚!”的被敲响了。殿中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变。

    武帝递了个眼神给德胜,德胜领命躬身走了出去。一刻钟之后就呼啦啦的进来一堆人。

    ------题外话------

    某爷:爷不在现场,名字也得出场。

    某太子:本宫人在场,宝物也在场。

    某颖:钻石不错,个头挺大。

    某爷:爷在颖儿眼中还不如一颗石头/(ㄒoㄒ)/~

    ☆、第三十二章 南蜀来的难民

    镇宫鼓原本是南夏第一任开国帝王设置的。

    南夏第一任开国皇帝元帝原本是庄户人家出身,当时天下混乱,民不聊生。元帝受不了当时的苛捐杂税才投身起义军,慢慢的从军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兵一步一步的做到了先锋、副将、元帅,直到最后登上大宝当了皇帝。所以他很明白国家的根本就是百姓,国家要稳定就需要百姓能安康。如果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生活不下去,就又会进行一轮新的起义,那赵家的江山就不会稳稳当当的传下去。

    所以在他称帝后就在宫门口设了一架镇宫鼓。凡是有重大紧急事情或苦主无法通过当地官员上达视听的事情发生时就可以直接来宫门口敲响镇宫鼓。而且还规定不管当时的皇帝在干嘛,都必须第一时间出来接见击鼓之人。

    这面鼓只在元帝的时候敲响过几次,自此后所有官员都兢兢业业的为百姓尽力,为朝廷尽忠。但是随着时间的过迁,这面镇宫鼓已经渐渐失去了它的意义,只成了宫门前的一个摆设。

    武帝没想到在他寿辰之日却有人来敲响这面鼓。今日收到那么多珍贵贺礼的兴致就被这鼓声一声一声的敲得消失的一干二净。

    在德胜去带敲鼓的人进殿的这个空当儿,武帝已经吩咐宫人撤下了寿席。而殿中官员的家眷们也都去了后殿或是跟着刘贵妃去了她的玉涵宫中。孙太后也带着赵贞回了安详宫。

    现在殿中就只剩下武帝、两国来使、韩颖跟南夏的官员了。武帝本想让两国来使与韩颖他们也回避一下,但女眷们都在后殿,他们进去也不合适,而且他们也没有表明自动离去的意思,只能让他们继续在殿中坐着了。

    殿中所有人都眼观鼻鼻观心的坐着,各自心中暗暗猜测。没一会儿,德胜就带着击鼓的人进来了。

    德胜带着一群人一进殿,殿中的官员们都用袖子挡住了口鼻。

    因为韩颖之前有让人交代,让他们在南蜀那边怎么穿戴今日进宫就怎么穿戴。一行二十多人都穿的破破烂烂的,面黄肌瘦,而且还赶了那么长时间的路,也没好好清洗清洗。若是一两个人也还可以忍受,但这二十多人在一起味道也就不怎么好闻了。

    这二十多人进殿后就跪在了大殿中央。跪在第一排的一个三十岁上下的汉子双手把几张纸高举过头,“草民等参见陛下,望陛下为南蜀的五万百姓做主。”这是韩颖特意安排在难民中的玲珑阁的人。

    德胜走上前拿过那汉子手中的纸,快步走上台阶呈给武帝。

    武帝一目十行的看完几页纸上的内容,“啪!”的一下把纸张砸在桌子上,本就不好看的面色更加阴郁,火大的开口:“德胜,把这些东西拿给户部尚书看看。”

    户部尚书郑伟赶紧从座位上起身,两步来到台阶前,双手过头接住德胜第过来的纸张。越看脸色越白,额头的汗也越来越多,慢慢的顺着脸庞滴落下来。

    郑伟看完后直接跪在在地上,“陛下明察,臣对此事一无所知,臣也是今日才看到这些东西,陛下开恩,陛下开恩那。”

    韩颖看着主位上怒气冲冲的武帝与地上跪着瑟瑟发抖的户部尚书郑伟,心想:这件寿礼应该够武帝消化一段时间了。

    “好你个户部尚书,你就是这么给孤看着民生的,南蜀已经遍地饿殍了,你却一再的报平安,还加了赋税。别说你对南蜀的事情一无所知,你要是连这点事都弄不明白那你这个户部尚书也做到头了。”

    “陛下冤枉,臣实在是冤枉,臣真的对此事一无所知。”郑伟的头“砰!砰!”的磕着地面。

    “陛下,草民还有一本账册要呈上。这是南蜀知府中的一名下人冒死偷出来的,托草民一同拿来给陛下。”说着又从怀中拿出一个油纸包,里三层外三层的包着一本账册。

    德胜赶忙接过呈给武帝。

    武帝随意翻了几页,一扬手仍在郑伟面前。“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账册扔到郑伟面前,打开的那一页上明明白白的写着南蜀知府与郑伟的分成明细。郑伟脑中一片空白,身子一下就软了下来,整个人瘫坐在地上。

    “户部尚书革职暂押大理寺等候审讯,南蜀知府直接就地正法,户部尚书一职由户部侍郎暂代。德胜把这些难民在宫外找处宅子安排妥当。”

    武帝雷厉风行的下了决断,面带尴尬的看向两国来使及韩颖,“让各位见笑了,今日寿宴到此结束,改日孤再特地宴请几位。”

    武帝其实气的不是郑伟与南蜀知府的贪墨跟隐瞒,现在殿中坐着的这些个官员有几个手上是干净的,别说是贪墨就是人命也不止一条。他气的是这种事情在今日当着别国来使跟韩颖的面披露出来,直接落了他的面子不说,还弄砸了他的寿宴。他更加气的是这几个难民竟然敢敲响那面近百年来都没人敢碰的镇宫鼓,这不摆明了说他不善治理国家,置百姓死活不顾吗,白白的让天下人看他的笑话。

    魏衡业见武帝的脸色黑的都发亮了,也没有再为难他,起身带着魏玉兰告辞了。魏玉兰走时眼睛扫过武帝及几位皇子,目光中带着浓浓的讽刺。

    大耀国的司马长青也没兴趣看武帝的臭脸,行了一礼也告辞了。

    韩颖见武帝只是发落了一个户部尚书,杀了一个南蜀知府就把此事揭过去了,只字未提对南蜀灾民的救济,开仓拨款的事更是想都没想过,心中对他的鄙夷更大了。

    就在满殿的官员等着家眷们从后殿出来后打道回府的时候,宫门口的镇宫鼓又一次响了起来。

    武帝的脸都要阴出水来了,满殿的官员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按理说他们本该留下,但他们又不想惹祸上身。就在他们纠结之时,小太监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题外话------

    编辑大大说明天要给推荐了

    求收藏

    求收藏

    (づ ̄3 ̄)づ

    ☆、第三十四章 臣来领罪

    小太监刚把人带进来,那人三两步就走到殿中央,“咚!”的一声跪了下去。

    “陛下,臣有罪,臣罪大恶极。今日臣特来领罪。”说着就“砰!砰!砰!”的磕起了头。

    殿中不少官员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这不是太医院的孙太医吗。在几个月前孙太医不是已经告老还乡了吗,怎么今日又回来了,还一口一个请罪。

    这些个官员们先前得知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4_54309/7875942.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