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传_分节阅读 11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亲爱的伯爵阁下?您边上那位先生是谁?”

    “殿下,这位先生来自格尔丁堡,他有重要的消息要带给您。”

    “哦,哦,那可真是辛苦您了。”王子一边卸下自己的装备,一边漫不经心地回应道。

    “不,不,和殿下等会听我说完后需要承受的痛苦相比,我的辛劳并不算什么。”

    “您……您……是……什么意思?!”亨利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他停下了自己的动作。但同时他又害怕自己的预感成真,因此他极为缓慢地吐出了询问的语句。

    “殿下,请您节哀,王太子殿下已经过世了……”

    “您说什么!!”亨利吼了出来。

    “进入11月后,爱德华殿下的状况就很不好,我被委派提前赶来通知您回去一趟,因为太子殿下很想念您。可是从追上我的信鸽送来的消息看,爱德华殿下已经在11日去世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呢?”亨利低下头去自言自语道。虽然他知道长兄的身体的确不是能够长寿的,但却没有做好如此快就接受这个噩耗的丝毫准备。

    “伯爵,给我准备飞龙……”亨利捂着额头,颓然地跌坐到一边。

    “殿下,我们目前没有这个东西……”伯爵诺诺地回答道。

    “我不管,这是我作为一个亲王应该享有的权利,我命令您不论如何在傍晚前给我找到一头飞龙!我是一个亲王,难道我不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吗?”亨利对着伯爵咆哮起来。这个举动让他略显苍白的脸色,因为血气的上涌而染上了些许红色。

    “殿下……”

    亨利喘了口气,再度跌坐回自己的座椅中,“对不起,我失态了。”

    “殿下,我会尽力而为的。”伯爵向王子欠了欠身,退了出去。

    当伯爵和使者双双从屋子里退出来,两个人不由地相互望了一眼后发出了叹息声。

    兰开斯特伯爵的效率还是颇高的,在当天傍晚,他就通过伊比利亚人借到一头飞龙。亨利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收拾了一下,连夜搭乘飞龙前往马洛卡。根据使者带来的消息,有一艘齐格纳的快速巡洋舰正在那里等待着他。

    11月17日傍晚,亨利终于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回到了格尔丁堡。但在那里等待着他的只有长兄那冰冷的墓碑,他无力地在墓碑前单膝跪了下来。

    “爱德华·维尔汉姆,英格特亲王,大陆公历317年——346年。他是他父亲的骄傲,是他兄弟的榜样,是臣民们爱戴的王子。他在生前犹如秋日晴朗日子里的阳光一样给人温暖和舒适的照拂,愿他的灵魂能够得到永久的安息。”碑文是这么写的。

    “王兄……”亨利紧紧地抓住了那块不大的墓碑,低垂下了他高贵的头颅。

    “亨利?是亨利吗?”一个平和的女声在其身后响起。

    “我想应该是他,我的孩子。”另一个苍老的声音回应道。

    亨利抬起头,向后望去,理查德一世和他的儿媳正互相搀扶着站在他的身后。

    “父王、王嫂……”

    爱德华的王妃多萝西是齐格纳另一个大家族——约克家的成员,此时她已经怀了7个月的身孕,因此体态也变得臃肿起来。而理查德一世很显然因为丧子之痛而变得异常得苍老,亨利几乎已经认不出自己的父亲来了。老国王现在的外貌,任何人都不会想到他只是一个未到花甲之年的壮年男子,而更符合一个耄耋老翁的情况。

    “听说你回来了,我在王宫里等了你好一会,却没有看见你。所以,我想你大概会到这里来。”老国王说道。

    “父王……我……”

    “你小时是多么地依恋你的兄长,我是很清楚的。他也相当地宠爱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是溺爱了。对于这点,乔治那时候可是时常要抱怨两句的。”老国王说着,似乎回忆起了以前三个儿子年幼时的情景,所以嘴角边不禁露出了笑意。

    “亨利,既然回来了,就不要再离开我的身边了。”老国王接着说道。他已经突然间失去了一个儿子,此时此刻,他唯一的想法是再也不原意让剩下的任何一个儿子去冒险了。他希望时刻能够看见他们的身影;他感觉到在自己的风烛残年里,最重要就是能够维护好自己家庭的完美和谐。任何其他事情,现在在理查德一世的眼中和家庭相比较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好的,父王,我再也不会离开您了。”亨利走上去拥抱了自己的父亲,失去兄长的伤痛,在此刻目睹父亲凄惨境遇的刺激下,转变成了另一种情绪——一种带着忧伤的温柔。

    “亨利,你能回来,我们都很高兴。”王妃多萝茜也在一边微笑着说道。

    “谢谢,王嫂,我的侄子现在在这里吧。”

    “是的,这是爱德华留给我的最珍贵的东西。”王妃抚mo着自己隆起的腹部。

    “齐格纳未来的王就在这里,请让我向他表示敬意吧。”亨利向着自己未出生的侄子深深地鞠了一躬。

    “孩子们,让我们回家吧。”老国王伸出来招呼两个子女。

    “好的,父王。”

    王室中三个人的背影,就这样互相依偎着,慢慢地被格尔丁堡11月飘落的雪花所模糊了。

    第一话 雷诺斯克简史

    “……当黑夜降临大地时,躲藏在荆棘丛林深处的鬼魅和精怪将它们的魔掌伸向早已筋疲力尽的人们。此时此刻有的人惊慌失措,有的人怨天尤人,更有的人公然指责起带领他们逃出异族奴役的伊格尔来。

    ‘你们这些丑恶的怪物,从我的人民身边滚开吧!!’黑暗中传来了伊格尔刚强的声音。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他一手持着利刃,一手高举着一颗心脏。对啊,那就是伊格尔的心脏。英雄的心脏随着他的怒吼熊熊地燃烧了起来,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在人们看来,这光芒象征着希望和安全;在鬼怪们看来,这光芒就是他们的天敌。人们重新聚集在英雄的身边,跟随着他继续向前。鬼怪们因畏惧那宛如太阳般的光芒而四处逃散。英雄的鲜血随着他的足迹而滴落,这些鲜血把所过之处的黑暗荆棘付之一炬,为人们开辟出一条平坦的大道来。

    等到黎明回归之时,光明抹去了遮在人们眼前的迷雾,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美好的家园。这里有肥沃的土地;有奔腾的河流;田野里到处是成熟的果实;森林里到处是肥美的猎物。人们欢呼雀跃着奔向他们新的家园。

    也在这个时候,没有人注意到,英雄伊格尔流尽了他最后一滴血,他的心脏也渐渐熄灭了那曾熊熊燃烧的火焰。英雄最后望了一眼他那些已经获得幸福的同胞,带着微笑倒了下去。那颗高贵的心脏也因燃尽而变成了黑不溜秋的样子,被人不经意地当做一块普通的土石踢到了杂草丛里……”

    “后来呢?”听故事的小女孩问道。

    “没有后来了,要说有,那大概也是人们在新的土地上继续生活下去了而已。”讲故事的男人拨了一下有些发暗的火堆。“抱歉,娜塔莎,我也只会讲这样令人郁闷的故事。”

    “如果那个伊格尔知道他的人民最终会遗忘他,他还会那样做吗?”

    “我不知道,孩子。”男人想了一下,继续道,“不过,我想他还是会那样做的。”

    “英雄不是应该被人们世代景仰的吗?”

    “真正的英雄并不期望那些,他们总是义无反顾地牺牲,然后……被遗忘……”

    “先生,明天继续教我吧。”

    “你想学什么呢?”

    “所有能让我变强的东西。”

    “那么就快点睡吧,明天要早起。”

    “嗯,好的。”小女孩答应道,不过几秒钟后,她又从毯子里冒出头问:“先生,我的父亲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按你母亲的说法,他是你最可爱的父亲,就是这样了。睡吧,孩子。”

    ——————懒惰的分隔线——————

    在亚尔提卡特大陆上,要说到幅员辽阔,显然人们会首先想到的是雷诺斯克。雷诺斯克人是雷诺斯克的主要民族,总体上一直占据该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在亚尔提卡特帝国时代,雷诺斯克和法伦西、那维一样,是被视为未开化的野蛮人。

    和法伦西、那维所不同的是,雷诺斯克人的战斗力在最初并不能够引起帝国远征军的重视,大陆公历纪年以前雷诺斯克人几乎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战绩。而当时帝国驻雷诺斯克总督的军队基本是被帕米斯人和希塔洛斯人击败的,准确地说是驻防该地的帝国军在驰援在另两国驻军时被消灭的。然后,图兰斯基王朝几乎没有遇到丝毫地抵抗就登上这个庞大国家的王座。

    不过,并不能因为图兰斯基王朝获得成功如此容易而轻视其君主的能力。和几乎所有的王朝一样,图兰斯基王朝在其开国之初,由于不断出现的有能君主而迸发出惊人的活力。

    在独立之前,整个雷诺斯克因为气候较为寒冷的缘故,所以主要仍处在半游牧的经济状态下。与之相比,帕米斯早就成功地按地域气候将国土分成畜牧和农耕两大部分;至于希塔洛斯,该国早在亚尔提卡特帝国建立前就已经是公认的文明国家了。

    图兰斯基王朝的第一任国王——尼古拉一世原本是一个中层的税务官吏,他深知经济对一个政权的重要性。所以,在其在位期间,积极拓展经济。为了能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尼古拉一世颁布法律,规定每个成年男子只要持续耕种1曼索斯(注:这里1曼索斯=20公顷=300亩,但按照我们加洛林王朝的古制,1曼索斯相当于720竿长,30竿宽的面积,1竿等于16又2分之1英尺,也就是说1曼索斯=0.54平方公里,大概是800亩的样子)土地5年,这片土地就永远地归属他了。但雷诺斯克人并不是天生的农耕民族,所以为了能够吸引外族熟练的农夫来帮助本国发展农业,国王继续颁布一个法律,规定外国人只要能耕种同样规模的土地8年,他也将拥有这片土地的所有权。最后,国王还颁布一个法律,这批土地所有权应该受到后世所有君主的尊重。这也就是雷诺斯克“独院地主”这一特殊阶层能够诞生的最初条件。

    大陆公历48年,雷诺斯克的第三任君主——后来被称为“恐怖伊凡”的伊凡二世在刚继位不久就遇上了一个大问题:希塔洛斯的入侵。当时的希塔洛斯军队虽不能说是大陆上数一数二,但也是装备精良,并且他们曾经靠着自己的力量歼灭了当地驻守帝国军,应该说实力不弱。

    反观雷诺斯克这边,用当时希塔洛斯军统帅——西绪福斯的话来说:“那地方就是一整群的农夫、猪倌、放牛娃。”虽说有蔑视之意,不过却也道出了大半的事实。

    然而,希塔洛斯人似乎忘记了一些事情,雷诺斯克的土地上并不只生存着雷诺斯克人。雷诺斯克的第二大民族——海尔曼人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了,作为一个有着很长历史的游牧民族,他们是极为擅长在马背上作战的。而该族的另一个特点就很匪夷所思,海尔曼人美女很出名,但似乎他们的民族歌曲里很少提到“英俊”之类的词,也就是说他们的男人的相貌都长得甚为抱歉。

    从尼古拉一世开始,雷诺斯克的君主就注重和海尔曼的关系,君主们许诺海尔曼人特权、保护他们的利益、拓展他们的牧场。但又不是一味地谄媚,而是以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拉拢着这些草原民族。很快海尔曼人对底比斯的中央政权的态度变得即欢喜又敬重。所以当得到伊凡二世征召时,他们便欣然地随着国王出征了。

    希塔洛斯人离开了他们的丘陵地带后,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显得极不适应。虽然他们有丰富地对抗亚尔提卡特帝国军和玛斯塔尔军的经验,但很显然他们此时面对的是一支不怎么正规的武装力量。战事在经历了3个月后,希塔洛斯军就由于疲于骚扰、匮于补给,而不得不选择撤退。

    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雷诺斯克人,不过伊凡二世仍清醒地意识到,不建立一支强大有效的军队是不能保证图兰斯基王朝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的。于是,他一边犒劳海尔曼人,命令自己的臣民向他们学习骑兵战术;一边派人到玛斯塔尔,以帮助对抗帕米斯和希塔洛斯为理由,向对方学习重步兵战术以及以往留传下来的帝国兵法。

    正如伊凡二世后来所自豪地宣称的那样:“雷诺斯克人拿起农具是最勤劳的农夫,拿起武器就是最勇敢的士兵。”雷诺斯克军的战斗力在短短地五年内就有了质的飞跃。在前后两次的卡什尼会战中,伊凡二世都击败了希塔洛斯军,对方在这两场会战中损失了超过3万人和10万曼索斯(合2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土地。

    依仗着对希塔洛斯的胜利,伊凡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4_54698/7962826.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