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杜荷巧舌如簧在大食国王和贵族面前推销茶叶的时候。 房俊所带领的商队也来到了占城国。 “房公子,据地图显示,这里就是国都,南来北往的很多海船都喜欢在这里靠岸,补充一下淡水和食物。” 此次为房俊护航的是薛仁贵,船只靠近码头后,他跟在房俊身边。 除了带十个士兵下船,其他人都守在船上。 几人进入了国都。 在房俊看来,占城国都别说跟长安、洛阳这样的地方相比。 就是跟江南一些偏僻的州县比起来也差的远了。 “走,咱们去问一问这里是否有大都督所说的高产农作物以及各种香料!” 此次薛仁贵和房俊,最主要的目的是来这里寻找杨帆口中的高产作物和香料。 要知道,高产作物是农业的根本,而香料在大唐更是稀缺物,有时候还可以当成货币使用。 这么值钱的东西,当然不能放过。 要知道,占城的胡椒,桂皮等香料那可是很出名的。 在长安城,勋贵人家储存胡椒就像储存铜币一样。 如果你府上拥有几十斤胡椒,就如同你家里放了几十锭金子。 在长安城里,一座比较普通的小院落只需几百贯钱就能买到。 可以想象胡椒的价格,妥妥的奢侈品保值品。 一般来说,普通的百姓还用不起。 其价值高昂,绝对超出了后世人的想象。 这也是为什么杨帆特意派薛仁贵护送房俊一行来这里的原因。 即使是温暖的江南,十一月天气已经转凉,但是占城国却仍然被热浪笼罩着。 薛仁贵一行人刚刚来到一处集市,就看到了几处卖粮食的铺子。 而且香料铺子也不少。 “薛统领,这占城的香料和粮食好多,不知道价格如何。” 南洋多香料,但是到底是怎么一个多法,房俊并没有概念。 眼下一下子就看到了好几家售卖香料的铺子,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 特别是很多零售的香料直接摆在地上,跟垃圾差不多,占城国莫非遍地都是香料不成? “呵呵,房公子,大都督说了,占城不仅盛产香料,而且还有高产作物,那才是咱们来这里的主要目的。” “不过,大都督果然料事如神,看这场面这些香料和粮食都很多,价格应该不贵!” 薛仁贵此次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香料。 毕竟,搞交易是房俊他们的事儿。 “咱们先问问姜香料怎么卖,等一会儿再去找那些作物,薛统领觉得如何。” 薛仁贵点点头,带着几名士兵跟着房俊转身进入了旁边的最大的铺子。 刚进到铺子里面,就有一个掌柜来到房俊面前,一阵呱啦呱啦的不知道说着什么。 “房公子,这家掌柜在问我们要什么东西?” 随行的有向导和翻译,自然是会占城话,马上开始翻译。 “这个是胡椒和八角茴香,怎么卖?” 看了看铺子里的香料,房俊找到大唐最销路最好的香料,开始问起了价格。 胡椒和茴香,绝对是炖牛羊肉的极品,加一点进去,去腥的效果非常好,在大唐是最受欢迎的。 不过,因为价格特别贵,属于勋贵才用的起的东西。 按照价格计算,胡椒一斤也得十来贯钱。 而茴香的价格也不低,也得七八贯1斤。 “房公子,他说,胡椒的价格两百文一斤,茴香只需要100文……” “不过,他想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换!” 也许认出了房俊是大唐的商人,这个掌柜也是聪明人。 直接提出以物易物。 毕竟,大唐的东西在这里可是属于奢侈品,而且极其稀缺。 而他铺子里的香料多的很,根本卖不出价钱。 如果用钱支付,他也挣不了多少。 可以用东西换,那就不一样了。 从大唐来的货物,不管是什么都比市场价高出三四成,绝对能够让他挣一笔。 以前掌柜的就尝过甜头,自然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而房俊也当然乐意。 此次他拉出来的货,主要是以物易物。 根据杨帆的说辞,占城国穷得很,把稀缺物品换回去才值钱。 既然对方先开口,房俊自然是满口答应。 “行,茶叶、丝绸、瓷器和琉璃都有……” “琉璃?琉璃制作了什么产品?能不能看一看?” 掌柜的一脸好奇的看着翻译。 茶叶也好,丝绸也罢,以前他虽然用不起,但也交易过。 可琉璃那可是属于高大上的东西,他还从来没有交易过。 毕竟,实在是太珍贵了。 最主要的是,他也想看一看琉璃制出来的商品是什么? “就是这个!” 房俊对着一旁的护卫摆了摆手,从袋子里面掏出了两尺大的玻璃镜子。 来之前他就已经有了准备,自然是各种商品都带了一些。 “琉璃镜子,好漂亮!” 看到拿出来的玻璃镜子,那个掌柜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叹。 这个琉璃也太大了一点。 掌柜曾听说皇宫里也有琉璃,但都只是巴掌大。 这个玻璃镜子有两尺有余,直接让掌柜的惊呆了。 更何况,一束阳光刚好照进铺子里面。 在阳光的反射下,玻璃镜子散发出闪亮的光芒,这更让掌柜的眼睛闪闪发亮。 若不是那些护卫人高马大,掌柜的真想一把抢过来。 咽了咽口水,掌柜小心翼翼的问道:“尊贵的客人,可不可以让我看一看?” 看着对方反应,以及那惊讶的表情,就知道玻璃镜子在这里绝对是价值连城的东西,而且对方很想拿到。 既然对方想看,那就让他看呗! 虽然这玩意在大唐不值钱,但在这里却不一样。 于是等掌柜接过去以后,房俊牛逼轰轰说道:“这玻璃镜子,乃是天然琉璃制造而成,需要匠人打造九九八十一天才能制成,属于我们大唐皇帝和贵族才能使用的东西!” 房俊一脸严肃的介绍,简直把玻璃镜子吹上了天,差点没吹这是仙女用过的! 一旁的薛仁贵听了房俊的话,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玻璃镜子不是普通都不能普通的货色吗? 玻璃镜子这玩意刚开始在长安卖几百贯。 可现在这东西且却便宜了很多。 没办法,杨帆把工艺卖出去以后,价格自然是降了下来。 自己虽然没有亲自去了解过,但是听说玻璃镜子的制造工艺并不难。 九九八十一天…… 也只有房俊才吹的出来! 想到当初杨帆用玻璃坑了大唐贵族一笔。 现在房俊又带着玻璃制品来坑海外的这些贵族。 果然和大都督一样无耻……咳咳,应该是英明! 薛仁贵真有些麻了。 掌柜的当然不知道薛仁贵的想法。 看着玻璃镜子里面的人物毫里尽现,掌柜的不停惊叹:“太清晰了,这简直是难得一见的宝贝,不知贵客一块要换多少香料?” 在薛仁贵眼中,这个玻璃镜子不怎么值钱。 可在掌柜眼中,却是了不得的宝贝。 如此宝物,不拿下真没有天理。 “咳咳,这个琉璃镜子,在我们大唐,也是稀罕物件,非王公贵族,皇亲国戚是没有资格使用的。” “但为了打通大唐与占城国的商贸,我们特意带来了几百面这种琉璃镜子。” “只要掌柜的给个适合的价钱,我们就跟你换了,也不用再去找你们国王进行买卖。” “若是有了这些琉璃镜子,掌柜的可要成为你们国家贵族的坐上宾。” 房俊继续发挥自己的忽悠本事,把琉璃镜子吹的天花乱坠。 一旁薛仁贵低着头忍住笑意,生怕自己笑出来露了馅。 而掌柜的却深信不疑,不由感叹。 大唐果然是天朝上国,如此神物都能够一下子拿出几百面。 看来,自己真要发财了。 掌柜惊喜过后,眯着眼睛开始跟房俊讲起了价钱。 “大唐尊贵的客人,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用500斤胡椒换一面镜子。” “但这琉璃镜子太珍贵了,我一家可能吃不下,我可以联合其他香料商铺把你们的镜子全部换下来,你看可好?” “500斤胡椒换一面镜子……” 嘶! 房俊和薛仁贵对视的一眼,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500斤胡椒在长安城可是相当于几万贯。 就换这一面镜子? 难怪杨帆说这里用以物异物的方式最挣钱。 看起来,对方似乎还非常乐意,并且还拉人一起来换。 两人当然是乐见其成,起码省了不少事。 房俊面不改色,脑中却是拼命回想杨帆当初跟自己聊天时提到的交易细节。 “嗯,才五百斤?这还不够成本呢!” 说完,房俊眉头一皱,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 掌柜一看,赶紧加价:“那六百斤?不过胡椒想要一下子换也没这么多,用其他香料折价你看行不行?” 两人讨价还价,最后房俊一脸无奈的说道:“行吧,那就按照胡椒的价格650斤换一面,你赶紧找人过来商议,看你们能换多少!” “好的,成交,请客贵客,稍等!” 说完,那个掌柜急匆匆离去,好像生怕房俊反悔似的。 那样子就像是占了极大的便宜一样。 房俊也感觉爽的不行,自己从五百斤谈到了六百五十斤。 单单这一面镜子换到的香料,带回长安城,就相当于两万贯的钱,简直是占到了天大的便宜。 如此一来,双方都得到了满意的价格。 市场上在那些商家,听到有唐人用珍贵的物品换香料,纷纷找上门来换其他的其他货物。 毕竟,在这些人看来,唐人所带来的物品实在太好了,而且出手非常豪爽。 瓷器,丝绸等东西也不断的减少,而且还得到了不少金银财物。 如此一来,薛仁贵他们根本不用找上门,那些商家就直接送上门来。 而且来了很多的粮商。 当薛仁贵打听到真有一年种三季的水到以后,两人直接用剩余的东西全部换成了粮食。 来的时候只装了小半货轮的货物,回去装满了满满当当的钱财、香料和粮食。 薛仁贵和房俊简直想到了极点。 正当薛仁贵和房俊用商品换东西的时候,远在大食国的杜荷与苏定方也差点在睡梦中笑醒。 毕竟,这里的金子、银子的价格实在太低廉了,好像根本不当钱似的。 他们用一匹丝绸、瓷器或者茶叶,随随便便就可以换上百锭金子。 要不是杨帆特意交代需要金子,他们真怀疑这些金子拉回大唐后会贬值。 当然,即使如此。 大食国王短期所收刮到的金子、银子也不能完全换完船上的东西。 没办法,两人只能兑换杨帆买下冒黑乎乎水的大片区域。 听到杜荷与苏定方居然用这么值钱这东西买这些寸草不生的地方。 大食国王大手一挥,直接把几十万公倾的黑水地带拿出来交换。 甚至可以提供价格低廉的奴隶去帮忙收集这些黑水。 杜荷两人“脑残”的行为很快在大食国各地传开。 一些部落和领主纷纷拖着钱财、奴隶前来交换…… “将军,这么多奴隶咱们也不好管理啊,依我看,我们还是先把钱财运回去。” “至于这些奴隶和冒黑水的土地,咱们不要了?” 看着装了一小半船的金子和银子,船身已经开始下沉,杜荷不由劝道。 在他看来,这么多金子、银子,已经挣得盆满钵满。 那些奴隶和黑水根本没有作用。 “不行,大都督说了,这些黑乎乎的东西可以燃烧,以后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虽然苏某不懂,但我相信大都督不会乱说。” “何况,这些奴隶虽然很多,但都不会反抗,咱们只要留下一半人就能很好的管理,相当于白送的怎么能不要呢?” “你先把钱拉回去,我在这里守着,你去问问大都督该如何把这些黑水拉回大唐……” 苏定定虽然也有些头疼,但他坚定不移支持杨帆的决策。 既然杨帆说这些黑水有很大的作用,他当然坚定不移的去执行。 “行,那苏将军可要小心,我看这些奴隶很不安分。” “我先把钱财送回去,看看议善兄怎么说,我会尽快赶回来……” 杜荷也知道,如果不留下一些人,换来的土地和人根本就没有用,把苏定方留下来是最好的选择。 看来,只有尽快回去,把情况汇报给杨帆才行…… 而此次出海的其他世家和商贾,相同的情景也在海外各个国家发生。 杨帆绝对不会想到。 海贸的打开,大唐文化的影响力已经远超原历史。 可以说,此次海外贸易,打开了航海新时代篇章。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93_93020/72237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