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近四十,面孔蜡黄,粗手大脚,倒真像乡下养蚕的大婶,魏紫棠管她叫李婶。
李婶是比魏紫棠目前的身体还要不堪的五灵根,灵力悟性都很微弱,修了四十年,才刚刚炼气期第三层,连法术都只会最简单的凝水术,比凡人也强不到哪里去。
李婶对魏紫棠却是不错,怜惜她是个刚入门的孤儿,还给她做了一身棉袄,说是山中寒冷,魏紫棠的修为也未曾到能避寒暑的地步,需要多穿一些。
如此,魏紫棠就在这玉溟派安置下来。
每天,她要去工作两个时辰,采集落日桑的树叶喂养碧玉蚕,其余的时间,就在她自己简陋无比的小木屋里修炼。
她从门派得到的每年的份例是一瓶宁心丹和三块低级灵石,一瓶宁心丹是十粒,入门级的丹药,一瓶价值五块低级灵石,如果要一直依靠丹药修炼,则每一粒需用三天来消化药力,也就是说,一瓶宁心丹,只够她一个月使用的。
如今她在这蚕舍的工钱,是每月四块低级灵石,每年就是四十八块,加上宗门白得的那三块,够买十瓶宁心丹的,加上分得的那瓶,一年的丹药就勉强够十一个月的,还有一个月,就当休息好了。
就这样,魏紫棠过上了修真界最底层的草根生活。
碧玉蚕
碧玉蚕和普通的蚕喂养方法很相似,每天,魏紫棠运用法术去采摘落日桑的桑叶,她学习了一个群攻的小风刃术,稍微改变了一下发力技巧和途径,能够一下子发出几十上百个小小的风刃,然后卷着切下来的桑叶飞入她的竹篮里。
她对这个法术比较得意,因为原本的风刃术只有六道,而她能发出至少六十道。虽然这六十道风刃用来对敌挠痒痒都不够,威力连原本的十分之一也没有,但是用来采桑叶却很好用。
这是魏紫棠使用这个身体后学会的第一个法术,是在到达玉溟宗一年多后突破第三层之后学习的。
在这之前,她只能使用手来摘。
一年多的时间,能够突破到第三层,对于魏紫棠这个身体来说,已经是非常快的进度了,之所以能这么快,主要因为第一是魏紫棠之前已经修练过这一层,驾轻就熟;第二是魏紫棠很勤奋,除了养蚕之外,所有的时间几乎都用来修练了;第三呢,则是因为有丹药供着。
魏紫棠有时候会感慨:有丹药和没有丹药,之间的区别是太大太大太大了。
没有丹药的时候,基本是依靠很有限的天地灵力的吸收和循环,炼气期的小修士,本身对于灵气的吸收实在有限,何况这还要求所在必须是灵力充沛的地带。
而有了丹药,修炼就变成了去吸收所服下的丹药的灵力的过程。
可以这样说,假设一个没有服用丹药的修士需要80年才能筑基,而一个同样天赋,同样努力程度的修士有充足的丹药供应,可能只需要20年。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散修拼命要想加入修真宗派的原因。
当然,完全依靠丹药也是有弊端的,那就是丹毒,因为大量服用丹药,有一些副成分残留体内,日积月累,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及时驱净,后果会很严重。
魏紫棠均匀地把落日桑的叶子洒在碧玉蚕的竹匾内,响起一片沙沙沙吃东西的声音,魏紫棠很自觉地摒住呼吸。
碧玉蚕很怕人的呼吸气息,会不安,影响它们结茧。
这一年多来,魏紫棠已经数不清自己照顾了多少拨这些蚕儿了。
这些小东西生命短暂,短短的一生就在出生,进食,吐丝结茧中度过,在修真者漠然的眼中,凡人短暂的生命也与它们无异。
喂了好几匾,魏紫棠发现有一匾已经有开始结茧的迹象,它们已经不大吃食,她把这一匾移到暗处,避开光线,准备明天就把它们倒在另一间屋子里专门用丽梗草堆出来的茧山上。
碧玉蚕是一种在修真界分布广泛的低级灵虫,冰属性,它们吐出来的丝坚韧得很,不怕火烧也不怕寻常刀剑,和法术的融洽度也很高,而碧玉蚕本身也不是太难饲养,虽然只吃落日桑的叶子,只在丽梗草上结茧,但这两种植物都并不很难得。
所以说,碧玉蚕也算是性价比颇高的东西了。
虽然要做到法术防御很难,但这样一件碧玉蚕丝做出来的衣服,在人间那也是一件异宝了。
李婶去年给她做的棉袄,就是用品相不好废弃不要的碧玉蚕丝做的里子,轻柔薄暖,十分舒适,魏紫棠非常喜欢。今年,她自己收集了不少废丝,打算给自己做条蚕丝被。
她原本是丝毫不会针线活的,掉个扣子都要送干洗店的,如今也跟着李婶学会了简单的针线活,可能是因为现在修仙,神识强大,针刺到手指的事情一点也没有发生过。
后来,她开始直接用神识意念来操控针,一开始虽然慢一些,后来也就运针如飞了,而且她发现,用这种方法来锻炼法术的精确操控居然非常有效。
结果她不但学会了缝被子,还学会了自己做衣服,甚至跃跃欲试打算跟李婶学习一下简单的刺绣。
真没有想到,穿越到了古代,自己竟然渐渐开始向手作族发展了。
魏紫棠走进另一间屋子去采茧,这个屋子里大部分的蚕儿已经吐丝结茧完毕,这些蚕茧要捡出来,装在大竹筐里,最后送到织纺去,由人家来把它们抽丝织布。
魏紫棠往屋子中间一站,运用神念开始四处收集茧子,只见屋子里顿时蚕茧乱飞,纷纷自动朝她面前的竹筐里跳,这么魔幻的画面要是有普通人见了只怕要惊讶死了。
突然,魏紫棠停了下来。
她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蚕茧!
这个蚕茧居然是金色的!
变异种吗?
一时间魏紫棠心跳如雷鸣。
妖兽或灵兽变异通常都会比原本的种群强很多,会有特异之处,很是珍贵。虽然碧玉蚕只是很低等的灵虫,估计它的变异种也不会很强大,但是,这总是变异种啊!
说不定自己就因此炼成了金蚕蛊呢?
于是她偷偷把那个蚕茧藏在了裙子底下。
李婶在门外叫她帮忙,她连忙出去了。
后来,这个蚕茧很久都没有动静。
实际上,金蚕是一个单独的品种,指望碧玉蚕能进化成剧毒无比,无坚不摧的金蚕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魏紫棠忙着修炼,干活,很快就把这件事忘到了脑后,那枚蚕茧因为金光灿灿,煞是好看,她就扔在了床头的小箱子里。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一转眼三年过去了,魏紫棠从一个丑丑的小姑娘长成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姑娘,因为修炼,她原本枯黄营养不良的皮肤变得白皙水灵,头发也油黑发亮,身材抽高了,五官也长开了,渐渐有了些亭亭玉立的姿态,如果不是脸上那块丑陋的胎记,她可能也能算个小美女了。
因为皮肤变白了,这块胎记也就显得更加狰狞更加触目,很多人见到都会不自觉把目光移开。
夏天的时候,魏紫棠终于练到了第四层,赶上了原来的修为,因为之前是到达了第四层被夺舍,然后莫名其妙穿越到了这里,她冲破境界后,坐在原地,感慨了很久。
这个身体的天分真的很差,在灵气充裕的这个世界,完全靠宁心丹灌着,一刻不停地努力,也用了四年多将近五年的时间才突破到第四层;而自己原来的身体,没有药,大都市灵气稀薄,平时上班,只有业余时间修炼,也才用了半年多而已。
看来,资质差异真的有天壤之别。
魏紫棠忍不住又在脑海里把便宜师父骂得体无完肤。
这个人太卑鄙了,为了让自己放心还伪装成老头子,而且怎么着自己的身体也是女人的,他也不嫌弃,甘心当人妖了!
啊啊啊,这该死的人妖!
不知道他顶着自己的身体有没有按时上班,有没有被开了,有没有遇见到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想象那个人妖顶着自己的身体和林洛洛聊天,魏紫棠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好想……家呀……
如果,如果可以回到最初就好了。
自己宁可不修仙,做个普普通通的小白领,没事宅着玩玩游戏看看小说动画片,有时候出去和好友shopping或喝酒,拿到年终奖欢呼雀跃,结余丰厚的时候还可以出国旅行,等到有一天找个差不多的好男人嫁了,然后变成孩子他妈,整天为了房子呀车呀孩子的教育问题呀操心来操心去,然后一天天慢慢老去,退休,也去催着孩子结婚,最后死去。
多么幸福的蝼蚁般的人生啊。
总比追求这无情的大道来得温暖和不寂寞。
可惜,她已经失去了选择的权利。
罢了,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没有选择,就要把目前这唯一的选择变成最好的选择。
她安定下心神,闭目巩固状态。
第四层确实是个坎,迈过这个坎,肉体淬炼,就与凡人真正不同了。
走出木屋的时候,所有人都发现她第四层了,李婶很羡慕她,她自己一直都在第三层,想来此生要突破也是难得很了。
林师兄说:“魏紫棠,你既然突破第四层,就可以去换新的工作了,我建议你去找刘师姑好好说说,让她把你调出织作司,最好去丹房打杂,遇到会炼丹的师伯师兄们,可以求他们给你弄帖药,把脸上的胎记去掉,这对他们来说并不难。”
工作换岗
说到炼丹,魏紫棠当然是很动心的,丹药对于修炼者的重要程度相当于面包对于普通人,看看那些修真小说,十本有八本主角是要去炼丹的。
去不去掉胎记,倒还在其次。
可能因为始终觉得这个丑陋,天赋很差的身体并不是自己的,魏紫棠对于脸上那块胎记也没有太大感觉。
现在的问题是,自己要怎么才能去丹房打杂呢?
听林师兄的话去求刘师姑肯定是不可能的,刘师姑的管辖范围是织作司,哪有去求人家说我不要待在你的手下,求你让我去别的地方吧,这不是直接得罪人吗。
何况分她去丹房根本刘师姑也没有这个权限。
要说去求周副管事还有点希望。5
可是周副管事是上级的上级,直接去找他那是越级报告,乃是职场大忌。自己如果这么做了,就是和刘师姑结下仇来了。
再说了,自己一个资质平庸,容貌丑陋,无权无势,无财无力的小姑娘,又用什么去求人?既没有东西贿赂,又没有姿色引诱,难道跑他面前去哭哭鼻子,人家就会同情不已?
既然想不到办法,只好先按规矩来。
此刻她还是要去向刘师姑汇报自己修炼有了小成。
刘师姑当时正忙,听到她汇报自己到了第四层,只是把手一挥,说:“知道了,你去领取奖励吧!突破第四层,宗门会奖励低级灵石十块。”
倒是当时正在跟她汇报什么的一个三十左右的女子看了一眼魏紫棠,笑着说:“这小姑娘根骨不算好,年纪小小进阶还挺快,可见是个勤劳踏实的孩子,我那里正缺人手,反正她也要另外领活的,不如去我那里吧。”
魏紫棠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刘师姑大手一挥,决定了魏某人的将来:“好。”
魏紫棠突然想起当初自己刚刚上班的时候,本来是要去做业务的,结果当时售后服务部的老外部长过来,看到她很顺口就说:“我正缺个助理。”结果她平白多做了一年多的名为助理实则是翻译兼保姆的活儿,好不容易后来才重归业务部,没让自己所学抛荒。
小人物的命运,有时候真的就在上位者一念之间。
这样的小人物,不知道自己还要做多久呢?
不过话说回来,目前对自己而言高不可攀一挥手就可以决定自己未来的刘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14_14549/3172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