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_第532章 遗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皇后绝世俏丽的脸上,表情扭曲,胭脂水粉差点被她硬挤下来一些。
  她的心中自然是十分开心,可表面上却要装出非常痛苦的样子,这让她十分难受。
  半个月前,她受到贴身太监王振的启发点醒,秘密弄来了慢性毒药,买通了膳食房的太监,放进刘宏每天的膳食里。
  这药无色无味,难以察觉,试吃的太监也一时半会吃不出来!
  中毒的人如同吃了少量百草枯一般,表面看不出什么。
  随着时间推移,毒素积累,病情逐渐加重,到最后器官衰竭,内脏坏死,最后一命呜呼。
  何皇后用了十五天的时间,终于让刘宏死得如同正常病死一般。
  而那个试吃的太监,因为是健康体质,竟然没有死。
  不过,何皇后以及安排王振,只要等刘辩登基,就立马将试吃的太监和膳食房的太监,全部清除,销毁证据。
  “陛下...天妒英才啊!”
  何皇后没忍住笑,只能掩面装作嚎啕大哭。
  或许她演得如同真的一样,引来一众大臣感同身受,悲痛无比,又是一阵声嘶力竭的哭喊。
  何进当然知道自家妹妹对刘宏动了手脚,这是他们十多天前一起秘密商议的阴谋。
  毕竟何进也看到了刘玮在幽州的崛起,如果再这样任由他发展,威胁越来越大。
  一旦刘玮掌握更多的地盘,手握重兵,谁当皇帝,还不是由他说了算。
  更让何进和何皇后担忧的是,他们从刘宏身边的太监口中得知了一个惊天秘密:
  就在刘玮离开皇城,出皇宫遭受何苗带着死士刺杀的那天晚上,刘宏给刘玮留了一封遗诏。
  具体内容,不得而知!
  但是,这遗诏一定是对他们何家不利的,否则刘宏不会悄咪咪的单独留给刘玮!
  万一哪天刘玮拿着遗诏进京要皇位,如何是好?
  种种原因,他们这些太子党怕夜长梦多,等不到刘宏自然驾崩的那一天了!
  只要让刘宏提前死了,刘辩才能顺利登基。
  就在这十多天内,何进将京师北五营的亲信悄悄换防,执金吾和羽林郎也进行了秘密布置。
  现在,刘宏如期驾崩,那就是轮到太子刘辩登上这个帝国至高无上的位置,他们的计划成了!
  何进的心中,早已按捺不住惊喜,朝人群中大臣示意。
  果然,一个亲信大臣领会意思,马上跳出来,激动而严肃恳请:
  “国不可一日无君,吾等请大将军,皇太后把太子请到德阳殿,主持登基大典,随后给先帝发葬!”
  一人提出,随即其他大臣纷纷进言。
  袁逢和袁隗两人当即朝太子刘辩施礼,请他先去德阳殿即位登基。
  太子刘辩似乎还在悲痛之中,惶然无措看向何进与何皇后。
  “辩儿,母后和舅舅护你登基!”
  “从今往后,你就是这大汉帝国的皇帝!”
  何皇后稳住激动的心情,深吸一口气,平静地对着刘辩柔声道。
  “孩儿听母后和舅舅的安排!”刘辩怯生生道。
  “不,今后,不仅是母后和舅舅,这天下所有的人,都得听你的话!”
  何皇后语重声长说完,随即牵着刘辩的手,在一众大臣的簇拥下,疾步朝德阳殿而去。
  “太皇太后,陈留王,你们还愣在这里干嘛,赶紧跟着过去观礼参见新帝才是啊!”
  临走前,何进不屑地对董太后和陈留王两人说了一句,就甩袖子头也不会走了。
  董太后没有理会何进,而是一脸凝重。
  她让张让、赵忠等人扶着,步履蹒跚走向刘宏寝宫门口,眼睛盯着王承恩和蹇硕:
  “陛下临死前,有什么遗言吗?”
  刘宏临死前,董太后、何皇后、刘协、刘辩一个不见,让他们和宗室、大臣守在寝宫外面,只让王承恩和蹇硕两人在身边。
  王承恩和蹇硕两对看一眼,摇摇头。
  “陛下不可能什么都不留下,他说过会留下遗诏让陈留王即位!”
  “遗诏呢!”
  董太后突然发出凄厉的喊声,声音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心。
  她苦苦抚养王美人留下来的儿子这么久。
  而且当年刘宏的父亲死得早,是她与刘宏相依为命多年。
  刘宏被迎进洛阳当皇帝,就像董太后承诺,董太后有求必应。
  而董太后也理解刘宏不容易,她也看到刘宏对刘协的喜爱,只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让刘协当上皇帝。
  刘宏也满口答应,迟迟不立太子。
  在今年年初的大朝会上,刘宏被大臣们逼着册立了刘辩为太子。
  不过,因为刘玮和皇族站出来要支持陈留王,这让董太后觉得还有希望,刘宏会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留一手。
  然而,刘宏临死前,什么话都没有留下,怎么不让董太后感觉竹篮打水一场空。
  董太后抓住王承恩的衣服,使劲摇晃。
  王承恩低着头,一言不发。
  也就是在一个时辰前,刘宏弥留之际,命所有人出去,只留下王承恩和蹇硕两人交代遗言:
  “云中王说朕能活两年,不料却连五个月都没挺过去!”
  “朕的病来得突然,你们速派人去河套告之云中王,别忘了年初朕给他的遗诏!”
  “朕要你们两个,与云中王一起,助陈留王登基!”
  “在与云中王取得联系之前,切记不要告之任何人,就算母后也不行!”
  说完,死死抓住两人的手不放,直到两人下跪叩首表示誓死一定办到,刘宏才溘然闭上眼睛。
  现在董太后来问他们刘宏临终遗言,王承恩和蹇硕两人自然打死也不说。
  见两人不为所动,董太后失魂落魄离开了正阳门,回永乐宫。
  至于刘辩的登基大典,她肯定不会参加,不然会气血上涌,跟随她儿子一道而去。
  张让、赵忠、郭胜等十常侍一个个惶恐不安。
  刘宏死了,陈留王当不了皇帝,董太后完全失败,他们十常侍的好命也到头了!
  董太后一走,他们也急忙回住所商议今后何去何从。
  董太后的弟弟董承知道,如果陈留王不去参加登基大典,定会招来何皇后打击报复,于是领着陈留王等人也去了德阳殿。
  正阳门前的广场上,刚才还熙熙攘攘满是人头,现在走得干干净净。
  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王承恩和蹇硕两人感叹一声。
  “现在赶紧去河套传信要紧!”王承恩道,“必须让云中王早做打算!”
  “云中王真的会遵循陛下之意,跟我们合作扶植陈留王吗?”
  蹇硕不相信刘玮会听话。
  他手里掌握西园军,宫中的羽林军也听他号令。
  “陛下的话,他肯定会听的!”
  “你不知云中王离别陛下那一晚,陛下从来没有过如此开心!”
  “云中王这人,他虽有野心,但更有孝心!”
  “而且,我怀疑陛下的死,另有原因!”
  王承恩话音刚落,天空之中,一道巨大的闪电划过,紧接着就是一声炸雷响起。
  ......
    三月,初春。
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
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
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
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
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
,,。,。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68_168957/76151719.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