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_第540章 袁绍的馊主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何太后护十常侍,而何进却瞻前顾后,袁绍顿足惋惜错失杀掉十常侍的好时机。
  不过,对于何进来说,蹇硕已经被杀,三千西园军和宫廷禁军归自己掌握,已然是大有所获。
  十常侍只不过是宦官而已,他们又没有多少实权,更没有掌握军队。
  既然何太后要收留他们,那就暂时放过他们吧!
  何进心中如是想。
  何太后见何进放弃诛杀十常侍,面子一下子来了。
  何进当即拿出关于撤掉刘玮爵位官职,并擢升董卓、丁原、袁绍三人奏章请何太后盖印。
  因为现在何太后天天在少帝身边,汉少帝年幼,何太后(何皇后)代行皇权,传国玉玺被何太后拿着。
  何进不敢跟何太后闹得太僵,何太后护十常侍,何进选择放弃,这也是一大原因。
  他要消灭宦官集团,需要妹妹的支持才行。
  何太后一听何进要对刘玮动手,毫不犹豫同意了奏章所表,盖上玉玺。
  回到大将军府,何进便紧锣密鼓开始筹划对付刘玮。
  接二连三有使者从洛阳出发,分别前往凉州、并州、冀州、关中等处。
  甚至还有使者装扮成客商,前往漠北。
  ......
  袁绍回到府上,袁隗、袁逢、袁成、袁基、袁术等一众袁家在洛阳的族人早已在府中等候多时。
  袁术原本上任南阳太守,少帝登基时,与身为冀州牧的袁绍一起被何进召回洛阳,出任虎贲中郎将,掌管京师北五营一营兵马。
  同时还有王允、杨彪、司马防等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
  他们俨然是依附在外戚之下的士大夫集团。
  一看到袁绍回来,所有人目光都朝他看来,袁隗当即问道:“本初,怎么样,是否已经诛杀了蹇硕和十常侍?”
  “蹇硕倒是被杀,西园军和禁军也被大将军收回。”
  袁绍恨恨道,“只可惜晚了一步,十常侍没有诛杀,被何太后救下了!”
  “而大将军,也是毫发无损!”
  闻言,众人皆遗憾,纷纷叹息。
  “我们原本以为何进与蹇硕、十常侍相争,两败俱伤!”biqubao.com
  “这样我们才有机会,让各家子弟进入朝中,扩大影响力。”
  “现在好了,蹇硕被杀,十常侍平安无事,何进也毫发无损,我们也毫无所获。”
  袁逢摇摇头。
  “何进倒是重用我们,只是十常侍投靠了何太后,就不知道会掀起多少妖风邪雨了!”袁隗皱起了眉头。
  “是啊,少帝年幼,何太后临朝听政,本就于我等十分不利。”
  王允道,“若是再让十常侍在太后耳边妖言惑众,那就更加糟糕!”
  杨彪接话道:“可是大将军想要诛杀十常侍,必须得到太后同意,现在太后护着十常侍,我们更是没办法啊!”
  袁绍听众人议论,眼前一亮:“叔父,并州刺史董卓之前因你提拔指引,才能进入仕途一帆风顺。”
  “现在他已经被何进升为平北将军!”
  “我看,不如让他领军进京,对何太后进行兵谏!大军来京,威逼何太后除掉宦官,要是不从,便扬言造反,从而逼迫太后就范!”
  众人一听陷入思索。
  “董卓现在受何进恩惠居多,怎么可能听我们之命?”袁隗摇头。
  “不用我们出面,让大将军下命令即可!”
  袁绍当即道,“刚才在宫中,我看大将军也是不满太后临朝把持皇权,但碍于太后的关系,只得放过十常侍!”
  “一旦有机会,他肯定会对十常侍下手的。”
  “至于让大将军下令,调令董卓进京,我可以让大将军的门客去游说。”
  袁绍为自己天才一般的主意弄得兴奋起来,眉飞色舞。
  “我觉得非常不妥!”
  京兆尹司马防一脸担忧,“听闻董卓为人贪婪残暴,不讲信义,万一他进京不听从调遣,仗着兵马之威肆意妄为,这岂不是更加糟糕!”
  司马防乃是河内司马家的代表,他有八个儿子,依次为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俱知名,因每人的字中都有“达”字,故时号“八达”。
  “对啊!这驱虎逐狼兵行险着,太冒险了!”
  王允、杨彪当即附和。
  “那就让各地猛将都带兵马进京,至于冀州,我也会让人带兵前来!”
  “而且凉州刺史丁原,对大汉忠心耿耿,他的兵马实力和董卓不相上下。”
  “有丁原等人制衡,加上京师还有北五营以及西园军,董卓能翻得起什么风浪?”
  听到袁绍这么一说,王允、杨彪两人刚要反驳,袁隗却出声道:“本初此策,不失一条妙计也!”
  他已然读懂了袁绍的意思。
  什么!
  其他人大吃一惊,袁绍这个主意馊到家了。
  要是各地士兵大量涌入京师,哪里说能制衡就制衡的,除了给京师造成更大的混乱,还能有什么?
  可是作为袁家掌门人的太傅袁隗,为何同意呢?
  “太傅,这...这怎么还是妙计呢?”
  “呵呵,局势越乱,才能浑水摸鱼啊!”袁隗意味深长地笑了。
  原来如此!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听到袁隗这么一点拨,豁然开朗。
  新帝登基,看似何进与袁隗共掌朝政,但少帝年幼,皇权在何太后手中。
  而何太后又要靠这些宦官上传下达。
  如此一来,还是宦官和外戚继续把持着朝政,他们这些士族只能靠边站。
  要想夺回权势,必须得有机遇。
  只有朝局混乱了,他们这些士大夫集团才有机会。
  “本初,游说大将军之事,便看你的了!”
  于是,这些士大夫们,为了一己之私,即将引来一头残暴的野兽!
  后世的东林党,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
  长公主府上,这半个月来大门紧闭,谢绝见客。
  伏寿天真无忧的玩耍。
  而刘华和伏完两人却在忐忑不安中度过。
  自从刘宏驾崩以来,刘华就直觉刘宏的死非同一般。
  从正阳门回来后,刘华当即将在府上养伤的燕小六叫来,让他第一时间联系锦衣卫传讯出去。
  同时还将自己的推测附带其中。
  现在,刘华不知道刘玮会不会起兵,会不会拿着遗诏来夺权。
  她能做的,只有等!
  就在刘华不安之际,一个家人飞速跑来:
  “长公主,有人从后花园外墙丢进一块包着白绫的石头,上面有字!”
  “小的差点被砸破头...”
  刘华一听,急忙抢过白绫,一看:
  “进请旨废云中王爵,并联系漠北与凉州并州图谋,转告王爷提前应对!”
    三月,初春。
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
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
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
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
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
,,。,。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68_168957/76151727.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