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臂方丈_分节阅读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枪伤了几个师兄弟的皮肉也在所不惜,今天必须打出山门去!” 他突然以猛虎下山之势,操起八尺长枪朝着众僧头上且扫且砸、连挑带刺地 狠狠抡去。

    第17节:第五章(3)

    众僧却不急不躁,步步为营地躲、闪、拦、截。一入阵中,慧忍的八尺长枪仿佛成 了误入蛛网的蜻蜓一般,一下子就被巨型的蛛网给粘住了,软绵绵地瞎扑腾,竟一点也使不上 劲来! 稍未留意,手中的长枪便被众僧的拳脚给踢飞出阵了。

    丢了长枪,慧忍倒也没有气馁——自己的少林拳脚功夫也算得一流。如此,倒也不 用担心长枪会刺伤谁了。他和众僧整整战了近一个时辰,虽说众僧时闪时挪,然而你上他下, 慧忍始终也没能打乱他们的阵法。

    这二道山门守得竟比铁锁还严! 躁乱的慧忍渐渐乱了步法,全身上下也开始实实在在地着了师兄师弟们不少拳脚。

    看看人家,个个脸上仍旧笑嘻嘻的,自己却已是筋疲力尽、头昏眼花了。十六 位僧众使起幻影闪电之法,六神散乱的慧忍身子跳起来抬脚一扫,谁知脚下一滑,竟然“ 扑”的一声跌倒在一旁的马道上,弄了一身一脸的泥水。

    众位师兄师弟哈哈大笑起来。

    二师兄慧永走过来,一边搀他起身,一边低声道:“阿弥陀佛!师弟,山门真那么 好打的话,只怕俺早几年就打出去了!打山门,凭的可不仅仅只是顽勇和武功啊!” 慧忍又羞又愧,好在那一脸的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外人看不出来。

    其实,慧忍曾听师父说过:少林功夫中最不易攻克的就是群体布阵。因为少林阵法 的每一个布阵都是按禅机佛理设下的,必得悟透相应的“话头儿”后,才能闯破阵法的迷宫 。

    这正是少林武术禅武结合的威力。它是佛法大海的凝练和个人实力的合一,是一人 一僧与禅武智能的大圆融。只有个人的武功和禅悟达到最高境界时,方能破译出个中谜底, 继而如入无人之境…… 羞愧难当的慧忍回到寮房后,蒙着头躺在床上整整两天没说一句话、没吃一口饭 。

    按照寺里的规矩,至少在一年内,他是没有机会再打山门了。即使他悄悄跑出山寺 去,因为没有大禅师所颁的凭牒,他是不会被人承认的。所以,由少林方丈亲手所颁的那份下山凭牒,正是少林方丈承认该弟子的文经武纬达到境界后可以任意出世入世、将兵打仗 的一种荣誉。

    此一败,令慧忍沮丧到了极点! 时下的朝廷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自己不过是一介农家子弟,只有通过沙 场杀敌、建功立勋这唯一一条路子,才能一步步最终实现他的那个梦想…… 然而山门一战,证实自己的禅武功夫毫无疑问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 即令到了阵前的刀剑丛中、箭弩雨里,自己果真能够身经百战而不死并最终建下盖世奇功吗? 心神俱灰的慧忍悄悄来到空寂无人的寺外,抬头仰望浩茫的夜空和夜空中点点繁 星,蓦然发觉:自己距离那个美好的梦,竟是那般的高浩缈远和茫茫无涯。眼下,凭着自己 一个宫中乳妇的儿子,想要实现那个惊人的梦想,莫非果如娘所说的拼尽一生都是无法走 到尽头的吗? 慧忍觉得身后似有人走来。他转脸望去:原来,师父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师父 那苍老而清癯的脸庞,在清银的月光下愈发显得悲悯而慈祥了。

    慧忍百感交集,热泪滚滚。

    师父伸出右手,轻轻地擦去慧忍挂在脸上的一滴冷泪:“徒儿,山长水阔,前 路杳缈。机缘未到,铁未成钢,强求何益?” 慧忍骤然跪在地上,伏在师父面前哽咽道:“师父,徒儿明白了。徒儿决不辜负师父 的厚望。” 师父点点头,合目合十持号:“阿弥陀佛……” 师父左臂那只空荡荡的袖子,在晚凉的夜风中微微飘逸着……

    第18节:第六章(1)

    第六章

    那年春上,大周国小公主落地不足三个月时,小公主的生母李娘娘便突然生了奶疮。两 乳红肿化脓,几天工夫便涨得跟石头般坚硬。

    御医的方子下来了:医治的同时,李娘娘必得先给小公主断奶,把奶水闩住。

    于是,三个月的小公主一下子没了母奶。

    虽说宫里连着为小公主召了好几位奶娘,谁知小公主执意不肯吃外人的奶。就算拿 绸绢盖住她的脸也哄不住她。众人说,要么是小公主根本就不会吃外人的奶,要么是这些乳 妇与小公主无缘。

    正值暑热到来,宫里虽有从地窖取来的冰块镇着,有宫女不停地扇着风,哭闹不休 的小公主还是出了一身的热痱。不几天下来,花骨朵似的一张小脸开始瘦了下来。

    隋公夫人独孤氏这些日子也天天冒着酷暑,四处帮着打听合适的乳妇,一 趟趟地亲自带着她们进宫让小公主试吃。

    这天,独孤氏又带了两个乳妇来到宫中。进了紫云殿时,见小公主的睫毛上沾着泪 花,像是刚刚哭闹过的模样。两个宫女为她打着扇儿,几个宫人正在逗她看鸟——庭院的树 丫上挂着两只益州新晋来的奇鸟,一只全身生着蓝缎似的羽毛,一只全身生着翠绿的羽毛。

    两只鸟儿皆生着高高的凤头,尖尖的红嘴,啼声嘀嘀呖呖、清悦可人。小公主兴许是被鸟吸引 住,一时总算止了哭,一语不发地听着鸟儿叫。

    见独孤氏到来,李妃忙微笑着招呼在凉荫下坐。

    独孤迦罗从宫人怀里接过小公主,又是亲又是抚地说:“姨娘的宝贝乖乖!来,让 姨娘看看瘦了没有?” 迦罗常来常往的,人又生得喜俏,小公主倒也乐意让她抱着。

    李妃叹气说:“怎么没瘦?这才几天,我都愁死了。” 独孤迦罗将自己的脸贴了贴小公主的小脸,说:“今天天气凉了点,这身上的痱子倒 好了些。姐姐,我今儿又带了两个过来,是隋公两个属下的侍妾。我看二人生得倒也干净利 索,再让乖宝贝儿试试,看看认不认她们?” 李妃这才看见,花园的月亮门前站着两个穿着绣花襦衣和留仙裙的小妇人。看她们 的模样身段倒也顺眼,李娘娘便令二人前来抱小公主。小公主虽没有再哭闹,可是,一俟让 她试着吃奶时,立马又拼命哭闹起来。

    小公主好容易止了哭时,两个宫人把小公主接了过去,在花园里看鸟听曲,让娘娘 和独孤氏单独说话。

    李妃把独孤迦罗让到一旁的小亭子里,二人在铺着凉垫的石鼓凳上坐定后,宫人送 来了井水镇的西瓜和冰茶。李妃望着那边的小公主,不无忧虑地叹道:“妹妹,这大热天的 ,一连试了十几个奶娘了,这孩子一直都不肯吃,可如何是好?” 迦罗啜了两口冰茶,望着一脸愁容的李妃,蓦地记起:当年四姐嫁到唐国公李昺府 上之后,多年未有子嗣。后来姐夫的一位侍妾生下一子名叫李渊,奉命过嗣给四姐哺养。四 姐不想渊儿再亲近那位侍妾,抱到身边后,当时便思量着给渊儿找个奶娘。当时唐国公府内 的杂户仆妇中虽也有几个刚刚生了孩子、正在哺乳的妇人,渊儿却也是不肯吃,于是日夜哭 闹不休。后来姐夫令属下在封邑之地贴出露布,结果一下子来了二三十个年轻的乳妇,末了 总算从中找到一位渊儿肯认从的乳娘。

    听迦罗说了此事,李妃笑道:“这倒是个法子。回头我和陛下商议一下。” 闲话中,两人再次提起儿女的亲事。李妃道:“前段日子陛下心情好,我趁势又提 了两个孩子的婚事。陛下说,待和朝中几位大臣们商量后再定。” 独孤迦罗微微一笑:“有劳姐姐费心了!” 这时,亭外传来了一串鸟的啼声和宫人的笑声。李娘娘转过脸去,望着小公主和哄 公主开心的几位宫人,心下却兀自思量:自己虽是南梁王公之后,却因当年国破城陷而沦为 罪奴之身。后来,因为陛下的格外厚恩,终于被晋封为妃。然而,尽管风风雨雨多年小心地 服侍陛下,并实际掌领后宫十几年,又为陛下生下了两子一女,也尽管大周的皇后位置一直 虚设着,她却不敢指望自己能有册后的一天。

    这里有两个缘故:一是当年太祖在世时,曾为陛下聘有正妻,即比陛下整整小了十八岁 的突厥大汗的阿史那公主。只因突厥公主当时才两三岁,所以两国当时约定:等公主及笄后 再行迎娶。前年,阿史那公主年满十五,陛下便派王公大臣一路北上迎娶阿史那公主回归 中夏。

    孰知,突厥突然反悔,三年来始终不允婚嫁。

    为了大周北境安宁,更为了实现一统天下的雄图大业,陛下铁定了心:三年里 ,无论突厥如何羞辱拒绝,他接连派了好几拨的王公大臣,带着迎娶皇后的全副仪仗和卫士 宫人,千里迢迢一趟又一趟地往返于两国之间,决计不达目的不罢休。

    第19节:第六章(2)

    李妃明白:即令没有与突厥的联姻,无论按陛下的雄心或是个性,也无论是按大周 的律令,陛下即令再怎么宠爱自己,为了实现他最终的雄图大业,他宁可另择别国公主, 也决不会册定出身罪俘之女的自己为大周皇后的。

    李妃因此暗暗发誓:一定要为自己的儿子鲁王宇文赟争得太子的位置! 只要鲁王能被册为太子,即使自己不能被册为皇后,有朝一日儿子承了大位,母以 子贵,自己理所当然地会被册为皇太后的。

    李妃私下斟酌:陛下其他几个儿子多在幼年,鲁王是陛下的长子,除了生母出身南 朝罪俘之后这个忌讳之外,鲁王应该是最有希望被立为太子的。

    眼下,她能做的就是先为鲁王选一个娘家势力较强的王妃。当提出欲聘杨丽华为 鲁王妃时,她看出陛下有些动心。透过这点,她有些预感:陛下对立鲁王为储应该是有几分 打算的。

    她想,鲁王只要能聘定颇有众势之威的杨家之女为王妃,无疑等于为他有一天被册 定太子增加了一大帮极有实力的后援。

    李妃得知,在大周立储之事上,大周诸王和朝中几帮文武大臣争执得甚是激烈。有 人私下认为:陛下的帝位是陛下的两个兄长按嫡庶长幼之序所传,因而陛下的子嗣如果尚在幼 年或是才德禀质不堪大任时,储君就应当仍旧册立兄弟诸王。更多的朝臣认为:陛下正当壮年 ,为了朝廷和国家的安宁,理当立子嗣为储。

    如今,满朝文武众臣和皇室诸王乃至后宫嫔姬们,私下都在蠢蠢欲动,哪个都希望 未来的储君是与各自利害相关的人。

    李妃至今不敢断定陛下最终会立谁为储。

    自诛除奸相、陛下亲政以来,李妃渐渐开始发觉:很多朝廷上的事,陛下眼下已不 大肯和她谈及了。今非昔比,为人机敏聪慧的李妃自然也懂得“避嫌”二字。

    不过,她倒是从独孤氏那里得知了不少朝廷内情:比如自陛下亲政以来,朝廷大臣 中又分为三党。以齐王、王轨和宇文孝伯为首一党;以杨坚、窦炽和赵王为首一党。两帮朝 臣在朝事之议上常常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还有,以尉迟迥为首的尉迟家族自成一党,可是 尉迟家族中因各自与两帮的姻亲联结,也各有亲疏远近。在一般的朝国之事上,尉迟家族和两 帮都过得去。逢有大事时,有时会装聋作哑或是坐山观虎,有时也不乏来点煽风助火或是擂 鼓助阵。

    李妃预料到:因利害关系,齐王一党一定会拼命反对鲁王与杨家联姻的。但他们会 以什么理由反对,最终能否阻止得了这门亲事,她却无法预料。

    李妃端起茶盏轻啜了两口,放下茶盏望着独孤氏说:“妹妹,当年明帝在世时,和 陛下的兄弟情分原比别人就格外亲近。独孤皇后当年拿我和你这个亲妹妹一样的对待。你们 家丽华不仅眉眼五官生得最像她大姨妈独孤皇后,就连性情也一样温柔贤淑。我实在喜欢那 孩子,又端庄又知礼的。这门亲事若能促成,也算了却我平生最大一桩心事了。” 迦罗提起青玉小壶为李妃的盏中续了水说:“姐姐,我娘家姐妹虽多,也只 有大姐和我是一母所生。别的姐妹平素其实也并不常来往的。你比我年长几岁,自大姐去后 ,我其实就只有你这么一个知心知意的姐姐了。所以,平素有什么喜欢或是烦恼,总想找你 诉说一番。如今鲁王和丽华这两个孩子若真有这个缘分的话,不只是姐姐开心,其实更是妹妹 我的大福分。鲁王那孩子我也是打小看着长大的,是个知情重义的孩子。若能成了这门亲事 ,妹妹以后也能名正言顺地常来宫中走走坐坐,常和姐姐说说心里话了。” 李妃道:“我和妹妹的心事一样。妹妹知道,我在宫中虽和姐妹们还算和睦,却是 从不敢随便说话的。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42_42349/6447362.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