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袍,一绺长髯翩然垂下,面目清秀,却也是倜傥人物。
那马行虽缓,却也稳当,径直走到关羽二人所处的茶寮处,那马上人飒然下马,恬然的对着关羽道,“看阁下样貌非凡,想必定是那曾让杨任代言要来拜访老夫的关羽关将军上下吧,不才却正是眼下的这汉中之主张鲁,有客临门,忝为主人,却是迟来,还望勿怪啊!”
第三卷 第八十一章 意兴阑珊,各有所好
第八十一章 意兴阑珊,各有所好
眼见得张鲁居然如此前来。即便是关羽,常年不带有丝毫变化的红脸上却也变了表情,更别说周仓,“你这老倌儿还真不赖!”却是周仓诧异道。
别说他们两个胆大,毕竟此时虽然两家暂停了战事,毕竟还都是份属敌方,关羽和周仓两个人能够来到此处却是因为他们知道凭借着他们手中刀,座下马,却是能在汉中大地上任意纵横的,有之前杨任以及先前南郑城门处的慌乱可见一斑。
不过他们却是知道张鲁的身份,这位先生却是祖传的道士,或许画符讲道天下无双,若论些战阵厮杀手段,看那副仙风道骨的样子,要是将这些事情和他联系到一起,还真是玷污了张鲁那一身的气派。
耳闻的周仓的言辞,张鲁却是微笑道,“呵呵,这位将军的评语倒也新奇,却是从来还没有人如此说到与我呢!”
“倒叫张太守笑话了,我这属下却是憨直的很!”关羽自是眯着丹凤眼。淡然道。
“君侯叫我张太守,却是让我觉得有些生分,若是叫我张师君,老道却是心内喜乐!”张鲁应道,“君侯既然是拜访与我,让两位停留在这大道旁边却是怠慢了,若蒙不弃,老道倒是在城内为两位备了些酒菜,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既然如此,自是客随主便,还请师君先行!”关羽却是起身,一旁自有周仓为关羽负刀。
却见张鲁骑上他那匹逍遥马,身旁却是关羽乘着赤兔相随,周仓行于其侧后。一般的马匹见到赤兔这般天下无双的绝代良骥,多有自卑畏缩之意,而张鲁的那匹马却犹如他的主人在见到关羽时一样,都是一般的淡然与随意。
南郑城门口,此时却是不见了那份有些可笑的慌乱,原先的守门将士们,似乎在看到张鲁后,便像是被施了仙法,平安喜乐,不见了慌乱与忧惧,各安其职,各守其位,而在张鲁和关羽周仓三个人进了城门之后,便有了不少的百姓像平日那般进出。
到了太守府。关羽和周仓也没有发现有任何的异常,原本还以为张鲁或者是大奸伪善之辈,而这汉中城定是个龙潭虎穴,凭着两个人的艺高人胆大,却也不惧,不料如今看来或许是他们有些多虑了,“君侯,看来这个老倌还真是不赖啊!”虽是同一句话,这二遍说来,却是内里含义大为不同。
府内却是有仆人们在忙碌着,看来张鲁所说的备有酒菜果有其事,不过看着张鲁府上的布置,很是素淡,而又简约,周仓却是有些担心,“看着老倌的样子,明显不是什么有钱的主儿,想必待会的酒食,不会让我吃个痛快了!”
进了大堂,自是分宾主而坐。张鲁倒是先开口了,“先前君侯让杨任传话。说是来拜访与我,说实话,自接到消息的那天起,老道便有心见见君侯,有心想见见这位传闻中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的忠义无双的关君侯是何等样人,今日一见,却是传闻不如亲见,亲见更生传闻!”
对于张鲁的这番言辞,关羽却是脸色暖了一暖,便轻轻的抚着自己颌下盈胸的长髯,“师君客气!”
张鲁接着轻轻的端起了茶碗,慢慢的饮了几口,却又放下。
“这汉中之地,原本份属益州,不过十数年前,家祖于此地倡议五斗米,教化百姓,而后传承至我这一辈,却是据有了这一处州郡,不过也只是为了将这一片地方化作乱世中之桃花源而已!”
“然天下州郡,自都是天子王土,怎么会有什么化外之地!先前老道或有见识不明时,如今历经几多事故,却也看得到,不过是皇图血仇皆非我愿,回眸处,不过是百年身!因此老道自感富贵于我如浮云而!”
“师君见识自是非我等所及。在关某看来,却是身处人世间,自当生为大丈夫,富贵不yin,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君爱民可也!”关羽道。
“将军之志,老道自然佩服,不过以老道的心性却是做不来了,也只能为将军声援罢了!”
此时却是有下人来言道,“老爷,饭菜已备好了!”
“既如此,两位将军,那我们就入席吧!”张鲁却是当先领路,前往备好酒席的屋子。
再次安坐,自有下人们传菜奉上,那饭菜自是没有先前周仓忖度的那么清汤寡水混无肉,自然让周仓大快朵颐。而关羽和张鲁两个人却是细嚼慢咽,不似周仓那般,两人都是食不言,默然进食。
饭食过半时,却见一个管家模样的下人进的屋里,张鲁却是向他点了点头。那人又退了出去,不过少顷,又见那人捧着一封锦盒,郑重的不如屋内,随后在关羽的面前放下。
此时张鲁却是言道,“今日却又一道大菜,须向关君侯奉上,”看到关羽和周仓两个人转过来的目光,张鲁自是微笑道,“还请君侯亲自打开为好!”
“嘿嘿,张师君。有什么好东西,我打开不成么?”周仓却是有些担心那盒内会有些机巧。
“呵呵,这可不行,这是老道给关君侯的,你可不是君侯,安能受之!”张鲁应道,“还请君侯亲自开启!”
关羽此时却是却不过,自是伸手推开那锦盒的封盖,打开后,只见其内有大小两方印玺,其中一方,关羽自是认得乃是汉中太守印绶,而另一方却虽小一些,不过看其形状,其贵重处,却是当胜过那太守印绶。
“还请君侯收了吧,其一便是那汉中太守之印,另一块却是某年时分,于汉中之地发掘出的一方古印,那时候,我却是还曾被其所迷,如今想来却是不堪之极。呵呵,这下可好了,有刘皇叔等为老道代劳,这汉中之地,当成为另一番景象的乐土。老道却是从此便可以逍遥自在,再也不用受这些方块的束缚,真是得脱藩篱如归鸟!”
“至于,我派阎圃前往阳平关和皇叔交谈,却也是为了这事,不过今日既然有关君侯至此,却是免了老道的一番辛苦了!”
如此出人意料的场面却也让关羽为之愕然,纵使他关云长如何的猜度张鲁的心思,也不会想到会有这般局面,不过如今的局面倒也免去了更多的伤亡,虽说赳赳武夫都是杀人方为雄,可是即便是名震天下如关羽。又何曾真的想杀那么多人,若是都想张鲁这般,岂不是天下太平,天下事可以谈,可以商量,但是少动刀兵岂不是百姓之福!
不过这样的事情,在这个乱世之中,除了像张鲁这般人士,又有谁有这样在一般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举动,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一种痴!
莫笑痴,因痴人心存厚道!
今天很困,没有什么精神,明天会双倍补上今天欠下的一千字!
之前是不敢想,近来确实忘了还有月票的事情,听闻从今天开始有了双倍月票的好事,有哪位也能让小弟尝个鲜么?
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好事不多磨
第八十二章 好事不多磨
原本就以为与汉中的战事当不会有什么麻烦的邓瀚。如今见张鲁却是这般潇洒的便将汉中之地委给了关羽,实在是出乎大家的意料。
知道张鲁为人的阎圃自是有些预感的,张鲁并没有什么战心,其人也早就有心投降于一方势力,毕竟以他的为人能力和汉中的实力,不管如何的努力,其最终的结果都是一般的,想凭此而纵横天下,以张鲁而论实在不可能。不过即便如此,他这边还是刚刚的在阳平关和刘备等人没有商讨到什么结果,而张鲁却在南郑便将他想做的事情给从根本上办了,到让阎圃却是有些无奈。不过这样一来,倒也免了他不少的口舌。
“子茂,原本我初见阁下便觉有缘,不想在这片刻之间,我们便成了一家人,这般看来,我们还真是有缘啊!”刘备却是对着阎圃说道,“若是子茂不弃,今后这汉中诸事还要劳烦与你了!”
“岂敢劳皇叔这般说!若是皇叔不以在下粗鄙,但有驱使。自当效劳!”阎圃却也不是会矫情的人。既然张鲁如今要一心去求道,虽然君臣也是相知多年,可是毕竟人各有志,你要去求道,若是也让大家都跟着你,除非你真是神仙,不过明显张鲁眼下的级别还不够的。
当然在另一个时空中的张鲁,在几年以后战败而投降给曹操之后,被曹操迁居于中原地区,当时却又数万户汉中臣民北迁,可见其人自是颇有民望。而其人这一去,不仅将五斗米教的影响也带至中原和北方多处,此外由于随着迁走了不少的户数,以至于后来刘备在得到了汉中这块不下于益州的沃土的时候,一时间竟然乏人耕种,使得刘皇叔仅得了其地,却是失了人。
而今既然张鲁选择了刘备,对于这等人物,以刘备的德行自是会对他这番举动投桃报李。毕竟若是单论户数,此时的汉中却也与荆襄之地相差不多,中原大乱时,流民不仅多入荆州,而进入汉中的却也不在少数,同时这些年来,荆襄之地还偶有战事,例如张绣在宛城时,又或者刘备得荆州之事。以及先州牧刘表在世时,和江东彼此间时时不止的龌龊事。
但是张鲁这里,却是交通不便,自然是不利于有什么大军战事的发动。百姓们到了这里却是颇为的安稳,自然生活无忧,加之奉行五斗米教的张鲁于民事上,自是奉行着黄老无为而治的风格,于民休养生息,自然百姓们却是安乐。
安稳没有什么动荡便得了这么一块宝地让刘备自是感到高兴异常,在他看来自从有了徐庶为军师之后,他的事业便像是时来运转一般,再不想以前纵使东奔西走,实无一地可以立足,停步动问,身边也不过只有兄弟两个。这一切的发生在他看来却是正如当初水镜先生对他所说的那般。
“将军命运至此,却非其天命多蹇,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如今。我刘玄德却也不再落魄了,却是有人为军师,有胸怀经纶济世之才的高士,若论治下生民何下百万户,却也不枉了这些年来的奔波劳碌苦!”刘备心下暗忖,“待回返荆州后,却是要多去去看看水镜先生和庞德公这老几位,也好让他们再为我看看这天命如何!”
正是,“多年徒守困,空对旧山川。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对于汉中之地的安置以及接手的事宜自有徐庶和阎圃等人在做详细的商谈,而此时的刘备却是在张卫杨昂两人的相配下,率领大军进驻了葭萌关。
张卫和杨昂两个人却也有心再谋些富贵,自是也感念这段时间以来刘备的以礼相待,在得知了张鲁的打算后便也归降了刘备。尤其是对张卫来说,像他大兄那般恬淡过活,实在不能和领兵作战过的有滋味。对于两个人的归降,刘备自也是来者不拒。
而今汉中的张鲁都已经降了他,他先前给益州刘璋承诺北据张鲁的事情,不仅是完成了,还做得要更好了不少。而刘备有了汉中对于阳平关这里却也不再留恋,有了葭萌关在手,这处关隘却还是交给刘璋为好。
想想原本只靠益州本地的兵士,有诸多的守关将士,还要加上由刘循为主帅,李严为之副的数万大军北上救援,却被张卫领兵给打的一路败退直至剑阁之地,而今请来了荆州兵不过月余时间,便连连败敌。至于先前丢失的关隘,自也从荆州兵的手上一一的接手了回来,而入川时荆州兵不过三万,如今却不止于此,刘璋却是也不得不为他当初能够明智的和刘备结盟,请荆州兵入川为助的决策感到一些自得。
对于汉中张鲁的变动,益州刘璋却是没有想到,不过在他看来占有了汉中张鲁如今被刘备给收复了,这下子他却是可以高枕无忧的安享太平了。刘备与他不仅没有恩怨,却还有宗室情谊,况且还份属盟友,有了这么坚强的盟友为他北面的笆篱,自是会益北无战事。因此在接手了阳平关后,他又派了使者向刘备表示了一番谢意,谢他一出手便将他生平的大敌给摆平了。不过在来使有意提起关于张鲁的处置时,刘备自是不理他。
当然对于刘备得了汉中之地,益州有人在替他感到高兴的同时却又有几分失落,不过汉中和益州之间的距离却是要比从荆州进入益州要近上许多,那些人却也不是沉不住气的。
“以刘皇叔的志向,岂是会偏安一隅之人,这天下却也不能一蹴而就,饭也要一口一口的吃!”三人为友,自是常常围聚。
有人欢喜有人忧。天下间的事情总是没有让人人都为之满意的。同样在益州,对于刘备没有想他们所想般对益州有非分之想的时候,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却也感到一种运足全力挥拳出手之后,没有打到对方身上的脱力感。
“走了张鲁,来了刘备,谁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50_50070/7197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