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云台_分节阅读 12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般地步。等待到曹操的水军完全练好之后,或许到时候还不一定能不能用的上呢!

    想象一下刘备的军力构成,却是不仅有跟着他转战南北步骑精兵,还有传承自荆州刘表手上的百战水师,从这两方面来说,对于曹操或者眼下的江东,不论那一方却是都不如刘备的军力构成合理。

    当然就是由于看到了这些,在这两方面构成上都略有缺陷的曹操才会在和江东合谋荆州刘备的密约上点头。然而现在的曹操虽然大兵南下了,可是他的心思却是被如今江东的一系列举动给牵扯了心神。

    淮南之地的合肥,和隶属于扬州的寿春等地已经颇多的水网纵横,虽然和江南的水乡相比还有些差距,可是对于麾下士兵大多数出身于并州,冀州,青州,豫州的曹操来说,这番已经能够感到了很多不便处。

    军衣铠甲上的潮湿,军马四蹄上时常连带着的泥泞,却是让很多的士兵不适应,更加上此间诸多的连雨天气,使得兵士们的心情也有几分的不舒爽。

    当然曹操的兵马终究还是百战精兵,面对着凭借着纵横于此间的水路而变的行踪很是飘忽的江东军,他们却也能够凭借着人多的优势步步为营,逐步压缩江东军活动的空间,毕竟不论江东军如何移动运转,只要他们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夺取这些遍布在淮南的城池,他们的行动却也是有迹可循的。

    “子敬啊,我江东还是家底不如曹操的厚啊!”却是周瑜在舒城对着从秣陵等地转运粮草而来的鲁肃说道。江东的大军北上。身为他们的大都督,周瑜自是要随时跟进,而徐盛北上的这一路便是他在后面指挥的,而程普那一路却是一路北上并没有什么要紧的城池,加上程普的能力,并不需要人担忧他们的安危。而这一边要想达到守御淮河的目的的江东将士们,却是要面临着合肥,寿春等诸多要地的争夺。

    而这两地的重要性,却也不是广陵等地可以比拟的,故而徐盛也只是这一路名义上的主帅,不过他却行的是先锋的执事。

    “能够趁着曹操不备,在大江之北为我江东取得了这许多城池,却也足够教曹孟德不会小觑了群殴江东的战力,纵使大战得利之后,曹操即便有心得寸进尺的话,有了这一番的教训,他也当好好思量思量的!”鲁肃自也是知道江东和曹操在根本上的差距,不过这些只有慢慢去改变,面对着周瑜略带无奈的抱怨,他也只能这般安慰。

    “不过公瑾,接下来。你要如何做?”虽然鲁肃也担着赞军校尉的职责,不过这江东大军的都督却是周瑜,如何行军布置,自是要看周瑜的筹划。

    周瑜自是引着鲁肃走到军事图前,分别指着象征着敌我双方部队走向的箭头言道,“据各地的哨探回报,却是现如今有曹军派了数队骑兵前来,分别是青州臧霸自东海琅琊而来淮安,这一路却也没什么危险,广陵等地如今已经让程德谋给妥当安排了,而淮安附近城池的人口却也让他派兵遣送过江了。”

    “可虑者却是另外两路,徐盛大军如今却是正在围攻合肥,虽然有巢湖便于粮道运输,可是到了舒城再往北上,却是一路艰险,而曹操也正是派了夏侯渊和曹彰两人分领骑兵前来断我军的粮道了!”

    “曹操其人怪会断人粮道,如今不过是故技重施罢了!”鲁肃却是建言道,“可否让人请周泰或者子义将军前来,那夏侯渊却是曹操麾下有名大将,而曹彰虽是声名不显,不过想曹操敢让自己的儿子亲身领兵而出,想来也是不差的!”

    “无妨,毕竟我们还要借助于曹操,若是太过于惹恼这位大人物,却也不是我们的幸事。况且,此间事了之后,我们还是要西向争利的,故而,你不也注意到了。此次大军北上我们也都是强行攻城的战事很少,多是勾动守军战心,而后稍作一番计较便成了事的。此番屯兵合肥城下,这却还是第一次要和守军的乐进碰上一碰!”

    “原来公瑾早就有心退让了,可是这一番叨扰总是我们先为之,这时我们要退了,曹丞相能够轻易放过我们么?”鲁肃却是笑言道。

    “呵呵,那却是要好好的和丞相大人好好的分说一二了,当然这却是要看张子刚大人的口舌了!”周瑜却也是耍着痞懒。

    “自己惹了一身骚,竟然还要让别人来给你处理收尾,这似乎不像是公瑾你的作风啊!”

    “这要真是好好的论起来,似乎这暗约之事,还都是张紘一手交接其中的,要算首尾的话,当然也要张大人来负责,谁叫他在约定的时候,没有和曹操说清楚,这些地方的归属,既然不清不楚,那曹操也不好怪我们不告自取,反正他都默许了,不是么?”

    “你呀,你呀。公瑾,什么时候你这嘴皮子也练得这么利索,而且这脸皮去也变得厚实可啊!”

    “其实,子敬也是知晓的,如今我江东的地位,在这天下的大势中,实在尴尬,西边却是和刘备相邻,荆州如今虽有江夏郡握在我手,可是刘备接替刘表,为荆州之主。而刘备却不是刘表那种座谈客,迟早当会为了江夏而向我江东进兵,而荆州自是处于我军上风处,其若起兵,定是顺风顺水,一鼓而下。而荆州水师这一年来的变化,我在柴桑时却更是体味甚深,其统兵的再不是蔡瑁那样虽有才能却心术不正之人,而今的甘宁和文聘却是都能够做到上下一致,将士同心之辈,而那甘宁昔年也是曾纵横大江上下的锦帆贼,仅从其人能在这绵延万里之遥的大江上传下这般名声便能知其于这水势上的精通。”

    “当然也是子敬没有见过其人,不知其人行事如何,不过想想蒋钦和周泰两位将军当年也不过只是区区的九江一地的名声,却是可以进而推知甘宁的厉害。”

    鲁肃却是点了点头,又示意周瑜继续说。“而已经是天下十分占了一半的曹操,对于我江东却也不放在心上,毕竟我们也不过是占据了江东一隅,兵多将广甚至不如昔年的袁术,既然两方要有暗约,却也不能让对方轻视了我方的力量才是啊!当然这里也是水路交通便捷,若是曹公心生不忿,却是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

    “主公在子敬你的辅佐之下,这进窥天下的雄心,自是早就充塞胸腹间。要图谋天下,或者以我之见竟长江之极,如今观之,我虽然不知道此次曹操将要如何出兵,不过想来他在攻取荆襄时,自不会让我们得了这个便宜,因此,在这之前我们出兵这淮南之地,一是看重了这里有着不少让曹操调换而来的北地兵士,这些人中自是有许多擅长骑兵的冀州,幽州人,另一个自然也能给我们在日后北向争天下的时候在这里都安置些立足点。”

    听完了周瑜的这一番话,鲁肃自是知晓了他的全盘考虑。而周瑜之所以这么详细的说与他知道,却也是希望鲁肃能够将他这一番话好好的说与孙权知道。相比于周瑜和孙策两个人之间的君臣相知,如今的江东之主孙权却是更加看重鲁肃。毕竟周瑜之前效忠的乃是孙权的兄长,孙策而非他,而孙策亡故之后,或许在周瑜的心里,他更看重的是如何将他义兄遗留下来的这份基业好好的传承下去,而对于是否有孙权这个人来继承,这却不是周瑜担心的。

    握有兵权在手的周瑜对于此时的孙权来说,或许更像是当年的霍光。

    当鲁肃将周瑜的这一番话,在随后的时候全盘的细细的告知孙权时,孙权却没有表现出什么神色,“公瑾这话说得对啊!”至于是那句话说得对,孙权没有说出来。

    不过随后,回至秣陵未久,身体还略显有些不适的张紘,却是再一次的北上汝南,去和曹操理论。

    第三卷 第九十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三)合肥城

    第九十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三)合肥城

    对于此时江东和曹操两方来说。这一场战事,曹操自是有些轻而无备,而江东在周瑜和鲁肃等的绸缪之下,却是有备而来,如此一来,江东军所向披靡的进击便一路来到了这合肥城下。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闻名于世。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

    正是考虑到合肥城的重要性,曹操便让他手下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把守此地,以震慑淮南。

    不过五子良将中,乐进以骁勇显名,此时的他正处在合肥城中愁思着如何应对这眼下的局面。

    如今的合肥城中却不是缺兵少将,而是接应了不少从淮南各地败退而来的曹操溃兵,除了大部分由于路近都赶到了这里之外,还有相当的一部分越合肥而上前去了寿春。

    这兵员自是充足,不过却是士气不显,江东军连战连捷却是让这些本来就是投降之兵,心怀忧惧之意的他们,更添了几分技不如人的颓唐。

    在这种情况下,乐进要做的自是要先提振兵士们的士气。不然以眼下的局面却是无法轻易的领着这些没有斗志的兵士们和江东军守城作战,更遑论反戈一击!

    正当此时,却是有副将来报,“启禀将军,城外江东军要我们阵前答话!”

    乐进却是命道,“传令城中我本部人马出城列阵迎敌,让高览将军为我安坐于城楼之上略阵!”

    “乐将军,请听我一言,我也愿随将军出城与战,城门安守便交与吕旷或者其他将军即可!”却是高览想要跟着乐进一同出城,与敌交战,一雪前耻。

    之前的败退让高览也觉得是有些莫名其妙,各个城池的守军从上到下,几乎每个人都是有心无力,一个个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似乎到处都是一团麻。这样的情况对于高览这样当年赫赫有名的河北四庭柱,实在是个太大的羞辱!

    乐进却也不是拖沓之辈,毕竟高览的能力却是早年他在随着曹操攻打河北的时候,也领教过的,有他同出合肥,却也是乐进的助力。

    “既如此,就请高览将军和我一同出城!”

    大军转拨,列阵于成为,这却是攻守双方第一次正式的见阵。毕竟此时的合肥城虽然在规模上不比寿春那样的大邑,却也是咽喉之地,又有河水流经,尽管江东兵有谁是助战。却要是想全权围住合肥城,以江东兵的人数,却也要少了几分。

    沿淮河而来的程普一路却也在稍作试探了寿春的守备之后,便绕道而行,与徐盛两家相会在合肥城下。而此时与乐进高览对立当场的便是这两人,

    各自扎住自己的阵脚,却是徐盛当先而立,对着曹军的将士们大声道,“闻知守城的却是乐进将军,却是不容在下不坦诚相告,想以将军之见识和地位自是知道如今我江东将士来此,不过是为取城而来,却也不愿多伤了你我两家的交情!”

    “阁下想必是徐盛将军,若是程德谋该不是如你这般的年纪!”却是乐进也轻身而出回道,“说道两家的交情,在下却是耐不住,似乎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交情吧!而今在下身为此城之守备,若是江东军有暇来做客,虽然合肥城有些城小鄙陋,却也能够善待嘉宾,而若是有恶客临门。甚至想喧宾夺主,将主人家也请走的,却是要恕我等无法招待这样的来人了!”

    站立在“徐”字大旗下,作为一路的统帅的徐盛自是代表了江东的颜面,乐进的这番话,当然说得很是义正言辞,“乐将军当是曹丞相麾下有名之大将,想来也是知道丞相如今的筹谋,而今将军既然不愿如丞相之意,遵从丞相的钧旨,我等虽说是江东之兵,却也是大汉的子民,对于丞相的话却也是要听的,而今乐将军不愿听令而行,我等为了丞相的大事,也只好替丞相大人好好的招呼一下乐将军了!”

    徐盛这番话说来,若是让不明真相的人听去,还会以为此事冲城的却是丞相的麾下,而守城的还是什么乱臣贼子一般。相比较于徐盛的文武双全,而乐进以及高览等人却是多以骁勇善战闻名。

    而今见言辞上占不到什么上风,不仅如此,还连带着自己一方似乎还失去了名分大义,乐进却也只好凭借武力来证明自己了。

    所谓一力降十会,只要打胜了,纵有千万说不清道不明,却也只是由胜利的一方说了算的。

    不用乐进言语,早就气不过的高览却是一马当先,独立于两军阵前。

    “江东小儿,却多卖口。想要于此登堂入室,占据城池,却是下要过了我这一关,徐盛小儿,大言无惭,可敢与我在这两军阵前斗上一斗!”

    “我若上阵,斗得过,敢当如何?高将军可做的此间主,将这合肥城让与我等!”徐盛回问道。

    “斗得过便斗得过,战场之上,只管厮杀,恁多废话,如此观之,江东却是无人敢与我一战啊!”高览这么说自是要挺起被江东压制的曹军士气。

    “哼,败军之将,也敢言战,且让我来会你!”却是江东军中武猛校尉潘璋跃马阵前,与高览相抵。

    高览乃是河北赫赫有名的武将,而潘璋也是江东孙权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这一番争斗自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不过高览行事毕竟不同于平时,之前累败至此,实在已经让他丢尽了颜面,出战之时,又是他主动挺身。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0_50070/7197283.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