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20万,一同出兵。
这一次,楚国上下都在心里发誓,要夺回被秦国拿去的故都,抢回失去的领土。
第223章毛驴前面的萝卜
韩非的一阵奔波,并不都是一帆风顺,途中还经历了秦国派出的罗网的刺杀,更有许多不希望联盟成立的势力,派出了他们各自的刺客。
途中总的可以说九死一生,险些韩非就回不来了,但所幸,尽管遭遇了种种磨难,韩非还是完成的任务。
而钟御,他在韩非出使完燕赵两国的时候,就已经向韩王告辞,返回御国,准备征调大军,与联军汇合了。
如今的御国,已经征服了匈奴与北方两个失败者。
并且通过自己接受两人臣服的条件,御国可以从这两国之中,抽调勇士,加入御国的大军,为御国征战。
刚刚回到御国,还没来得及去好好休息一下,钟御就发布了征召大军的命令。
全国集中10万的军队,并且准备军用物资,过几个月就要开往赵国和韩国。
而北方的匈奴也要集中10万军队,随同出征。而且另两个失败者,也要各自出5万兵,去往匈奴的南方,也就是秦国的北方边境,进行袭扰。
……
军营之内,此刻旌旗招展,层层叠叠的军帐,绵延十数里。
“陛下,如今南下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共有10万人,都是一些久经沙场的精锐!”正在检阅军队的钟御身边,刚刚出征回来的曹操说道。
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钟御举国只有20万大军,实力可以说是虚弱到极点。
可是,如今经过这两年多的征伐,从御国内部征召了一批新兵入伍,又从那些征服的部落中,抽取一些勇武之士加入军队。
如今又多了10万大军,并且极为骁勇善战,装备有着御国的积累,也可以说是极为精良,在天下诸国之中,都是属于一等一的。
不过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钟御他那5万的直属亲军,虽然在之前的争战中折损了一些,但也很快的就挑选一些更有天赋的人补了上来。
如今已经补齐了5万的编制,并且大多数人都已经突破到了二阶,也就是秦时明月世界江湖上的三流境界。
这些军队,每一个人体内都有这钟御的真气,牢牢地控制了他们力量的核心,并且不断的在蛊惑着这些士兵,在他们的脑海里潜意识处,灌输着效忠钟御的思想。
经过这两年多的蛊惑,已经可以说是完全成为了钟御的傀儡,如果不碰到有关钟御的命令还好,还保持着一个正常人的状态,有着正常的思维。
可是一旦碰到有关钟御的事,那么他们将会非常上心,如果是好事,他们也就笑了笑不太过在意。
可如果有人想通过收买他们,做些不好的事情,那么他们将会尝一场无间道的厉害。
“嗯,很好,10万大军这么快就集结完毕,看来爱卿们在正离开御国的这段时间,并没有荒于军务政事!”钟御满意的点了点头。
“全赖陛下洪福,我御国在陛下的天威之下,那不敢上下一心,兢兢业业以报效陛下!”身边的几个官员对视一眼,齐齐恭维。
笑了笑,钟御对于这些听腻了的恭维,并不真的放在心里,反而继续看向自己麾下的大军。
“我们这次出兵南下,与秦国争雄,目的并不是一战而灭秦国,那不现实。”走在路上,钟御转头对着身边的官员说道。“我们的目的,是利用这次合纵讨秦的机会,狠狠地削弱南方七国,让他们在这次对抗中,消耗他们的底蕴,将它们拖入战争的泥潭,不可自拔!”
“那以陛下的说法,这一次战争,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让他越慢结束越好?”述职回京的曹操,作为钟御麾下军事方面第一人,很快就理解了他的意思。
“说的没错,这一次战争,首要的不是战果,而是拖延的时间,并且在这漫长的战争中,削弱南方七国的实力,而我御国就可以躲在北方,借此时机休养生息。”听到曹操的话,钟御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愧是三国世界中,能够统一整个北方的曹操,作为历史上非常出名的一个奸雄,他的战略眼光和战术眼光极为出众。
“那战争的时间,具体要多久才行呢?总要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才好围绕着目标进行一系列的谋划!”听到自己的陛下肯定了自己的话,曹操又继续问道。
“多长的时间,一个战士,适龄参军的年龄大概在十六岁以上,如今我御国丁壮稀缺,多半是妇孺孩童。就因此,才导致我御国堂堂人口600万的大国,竟然只能够征召30万的兵马,竟然还需要依靠匈奴这些仆从,才能有足够的大军进攻秦国。等这些孩童长大,大概需要十年,就以十年为目标期限吧!”想到御国如今的现状,钟御也是一阵无奈。
“十年吗?这个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但对于天下的诸侯来说,却是一个很难持续的时间!”心里想了想这个时间,曹操感到一阵的为难。
对于那些贪婪的诸侯来说,现在能够与御国联合到一起,共同对抗秦国的侵略,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可是如今天下诸侯,联军上百万,以这种数量的军队进攻秦国,胜负应该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就分出来,不可能拖延这么久。
难道曹操还能要求这些国家,但他们为了御国的利益而坚持下去,白白耗费自己国家的底蕴,留自己国家的血吗?
“所以,为了让这些贪婪的狗,乖乖的为我御国做事,就必然要扔出一点骨头,来给他们动力,吸引住他们的目光?”听到曹操的为难,钟御并没有见怪,反而说出自己了的打算!
“骨头?那到底是怎样的一块骨头呢?”曹操并不清楚,自己的皇帝陛下,究竟会舍得让出多大的利益,来喂饱这些贪婪无止境的诸侯
“所有联军打下的土地,朕全部都不要,让给他们如何?”一开口,钟御就说出了一个极大的取舍。
第224章战争前戏
周边的官员一片寂静,相互的张望了眼,没想到自己这个陛下,竟然有如此魄力,完全放手自己有可能得到的数千里土地,上百万子民。
“可是,陛下,您这么做固然会让这些诸侯感到高兴,可同样会让他们感到防备,哪有人会什么都不要,白白给人做事呢?”听到自己皇帝的决定,曹操虽然感到正确,但还是提出了自己发现的漏洞。
是啊,无故献殷勤,非奸即盗!
自己御国白白出兵,帮六国打败秦国,抢下的土地却一个都不要,让给六国。如同一个无欲无求的圣人一般,又怎么会让六国放心呢?
恐怕这六国会在高兴的收下土地之后,同时在暗地里戒备着御国,随时有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同意过一刀,从而让这个因为生死存亡,而联合在一起的的联盟分崩离析。
人心,从来都是善变的,并且也是邪恶的,永远都不要将人想得太高尚,他们为了利益,杀兄弑父尚且不惜,更何况还是政治家这种玩弄人心的存在。
“这样啊,曹爱卿,你说的倒也不错,那我改一改,就改成不要土地,只要人口钱粮如何,这样六国应该不会怀疑我御国了吧!”听到曹操的劝告,钟御也是一阵恍然,自己没有想到人心难测,也就改了一下自己的策略。
“这样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一个理由,为什么不要土地的理由?毕竟,对于诸侯来说,往往土地看得比人口更重要!”曹操说出了一个天下如今的现状。
如今天下七国,每一个国家对于土地的看重事不要说的,就拿如今的天下霸主,秦国来说。
秦国从最开始的百里之地,慢慢经过数百年的奋战,从西部的蛮夷手中夺取了大片的土地,最终崛起了一个拥有方圆千里之地的诸侯国。
这其中死了多少人,有多少国君是阵亡在开阔疆土的沙场之上,又经历了多少的艰辛?摆上一个高台,讲上三天三夜也难以讲完。
唯一可以用来总结的,就是在开疆扩土,保家卫国的战争之中,死去的秦国人,他们的尸体加起来,可以铺满秦国的每一寸土地上。
地处西部边陲,周围有着大量蛮夷可以征服的秦国尚且如此,那身处中原腹地,周围都是强国的六国又是如何?恐怕对于土地的执念,比起秦国来说更加执着。
“理由吗?这个很好办!我御国如今坐拥数万里,但人口却只有区区不到600万,地广人稀,都难以形容。这个理由应该差不多可以了。”曹操的话音刚刚落下,钟御就马上接口道。
“再加上一个,秦国之地,与御国相隔甚远,中间隔着韩赵魏燕这几个国家,就算拿下来也不好治理,不如用这些土地来换些人口,充实御国如今的土地。”听到钟御的话,曹操又添加了一个理由,让御国的理由显得更加的无懈可击。
“哈哈,好,不愧是曹爱卿,甚得朕意!就照你说的办!”畅笑几声,钟御感到十分的开心,自己所担忧的事,在于几个谋臣商量过后,很快就解决了,如何不让他感到高兴?
……
目的已经制定好了,而围绕着这个目的,所展开的一系列谋划,种种手段,也随之进行起来。
御国本土的10万大军很快就集结完毕,而匈奴和北方的丁零与肃慎他们各自的十万大军,也在一个月后集结完毕,南下与御国的军队会合。
丁零和肃慎的10万联军,并不是主力,只是作为一个偏军,让他们在秦国的北方骚扰,牵扯秦国的精力罢了。
因此,他们这10万军队,御国并没有派出其他御国自己的军队随行,用来督促监管他们。
只是派了几个随军的参谋,作为监视,并且给两个部族的联军,提供一些有用的计谋,以期他们给秦国造成更大的破坏。
而匈奴的10万人就不同了,他们将随着御国的10万大军南下到韩赵之地,分成两部分。与同样分成两部分的御国,各自出5万人组成10万人的军队,分布在两国。
到时候,在战场之上,这些匈奴人的军队,将会是御国最好的炮灰。他们将承担最为危险的任务,死亡最为惨重的正面交锋和攻城。
总之,御国这10万军队的作用,就是作为督战队,将这10万的匈奴兵,牢牢地赶到战场前线,全部都给消耗光,以此来削弱匈奴就实力大损的实力。
让匈奴从此以后,只能彻底的成为御国麾下的一条狗,指哪打哪,不敢有丝毫的异心。
……
这一次的联军集合速度,极为的迅速,完美地体现了他们,被称为战国七雄的原因。
不愧是从战争中建立起的国家,数百年的战争,已经让各国建立起了一个完美的动员体系。
短短3月之内,加入联盟的六国,就已经将他们全力征召好的军队,送往了各自与秦国的边境。
这种效率,完全可以让后世那些征招几万兵马,都要好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的王朝,羞愧的想要自杀。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楚国,这一个个的国家,随着他们王上的命令传下,一个又一个的男人,拿起了他们世代传下的武器,备好了自己已经准备完毕的粮草,响应了王命的号召,集合到了一个个城邑,聚集到一定数量之后,踏上了新一次的征程。
只是,这一次,战争并不会如同这些人所想的那样,在短短的一两年甚至数个月内,就结束。
而他们,也会在失去两三成,甚至一半以上后,就结束战争,返回自己的故乡。
因为,这一次的战争,在御国即将放出的诱饵之下,将持续到一个难以想象,前所未有的时间。
那些五个国家的军队,将会在他们国君的贪婪之下,拼尽一切地去蚕食秦国即将吐出的土地。
那些士兵,也将为了这些土地,和秦国的军队坚持不懈地战斗下去。
直到某一方已经筋疲力尽,或者已经吃饱,再也吞不下更多的东西。战争,才会结束。
不过,现在一切都还未实施,那些士兵也自然不知道他们即将面对的命运。
第225章新郑危机
此刻的五国士兵们,正满脸兴奋,兴高采烈地开向的秦国与他们国家的边境。得知自己这次联军兵马数量的他们,都坚定无比的认为,这一次,他们必将会获得胜利,狠狠的打击那个可恶的秦国。
就算不灭了他,也会让秦国龟缩在函谷关以东,许久都不敢出来。
而这些士兵,他们也在心里认为自己,可以得到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从此过上一段太平的日子。
……
作为六国的动员效率都如此之高,那完全是一个战争机器的秦国,度也自然不会比他们更慢,只会更快。
早在得知有一个巨大的阴谋围绕着秦国展开,以御国为的六国,组成的人数过百万的大军,准备进攻秦国。
在秦王嬴政暴怒的心情下,整个秦国齐心合力地开始了总动员,一个又一个的士兵接到征招,集合到他们各自的城邑,然后在他们长官的带领下,开往了各个郡县。
他们将在各个地方的士兵全部到达之后,接受他们大王的命令,开往各个战场的前线,与那些胆敢冒犯秦国的六国狂徒,进行一场生死相搏的战争。
而且,在全面战争爆之前,秦国就集合了,他唯一能够快调动,随时能够出征的15万大军,将他派往了六国最弱的韩国。
秦国上下寄希望于这只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54_54606/7931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