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以为联军要打的是那个秦国。
所以,他们就放下心来享受,顺便在宴会之上谈两句如今的战事,嘲笑一番那些只会打打杀杀的莽夫,然后继续吟诗作赋,笑论古今。
齐国长乐殿。
作为齐王平时和他的大臣宴会的地方,从来都是歌舞升平,欢笑不断。今天,这里也不例外。
一群又一群的宫女在大臣的席位之上穿梭,不断的为他们奉上一个又一个的美味佳肴。还有一个又一个的美姬,侍奉于权贵之策,笑语晏晏地为他们带来欢乐。大殿中央,还有一对对舞姬载歌载物,不断舞动着她们的绝美风姿。
好一派海内盛宴。
突然,殿门之外。
“报——”
一个浑厚的男音传来,外面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
“什么人——”大殿首座,正在享受此刻胜景的齐王,被人打断了兴致,不由勃然大怒,这是他话还没说完,本来封闭的殿门就被推开,阻止了他想要说下去。
只见大殿之门被猛然推开,砰的一声,摔向了两侧,带起吱吱声响。
门外跌跌撞撞地跑进了一个甲士,那甲士满脸慌张,身形摇摇晃晃,途中摔了好几跤,进殿之后又碰到了好几个大臣舞女,一副被惊吓到了极点的样子。
大殿之内,因为甲士的闯入,出现了极大的混乱,原本好好的,一片和谐的歌舞宴会,顿时没了下去的兴致。
甲士却没有理会那么多,直接来到齐王面前屈膝跪下,不过却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缓了一下。
“你这杀才,坏了孤王的宴会,扰乱大殿秩序,可知当何罪?”甲士还未开口,齐王就厉声责问。
那甲士楞了一下,不过却没有解释什么,而是直接回道。
“启禀大王,前线传来消息,合纵联盟150大军压境,如今已破我齐国边关,连夺四城,我齐国危矣,还望大王照做定夺,速速派援军支援前线!”
这么一连串下来,齐王愣了愣,有些反应不过来。
“哦,你说联盟已经攻破了秦国边境……,不过就算这样,你的罪名也不容……”说到这里,齐王说不下了。
“什么你说联盟已经破了我国边境,他们没有去打秦国,而是打我齐国?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寡人不信!”齐王自言自语,言语中充满了惊惧,不敢置信。
第315章弱鸡呀弱鸡
帝元六年,4月,初。
尽管齐王还是万分不信,嘴里不停喃喃的念叨,为什么?为什么?不过他的回答没有人告诉他,或者说告诉他,他也听不进。
但齐国边疆狼藉的烽烟,以及齐国各地处处传来的战报,以及求援信使蜂拥而至,一时间竟然排满了整个临淄的城门,到处都是报丧求援的信使。
这一独特的风景,开始之时,还引起了临淄百姓的围观,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信使到来,以及齐国各地都难起烽火,的消息传来,临淄的百姓也开始担忧害怕起来。
临淄城的物价飞涨,尤其是粮食等平时必需物资,更是被老百姓抢疯了。他们疯狂不顾一切的购买,丝毫不管敌军可能打不到临淄城下,也不管那些奸商抬高了数十倍的价钱,他们只管买、买、再买,越多越好。
整个临淄,整个齐国,都陷入了一片惶恐,战争的气氛弥漫了每一处角落。就连齐国最为偏僻的群山里面生存的那些化外野民,平时不服王化的野人。都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息,开始有意识地购买一些盐巴等必需的物品。
不过,齐国终归是七国之一,有着深厚底蕴的老牌强国。
哪怕他们举国之前,都陷入了一片和平的假象之中,被腐蚀了心智。但对于战争到来,尽管慌张,但还是有效地组织起来抵抗。
第一批人数为10万人的援军,很快就在临淄城中组建起来,并且快速的派往了前线,阻挡已经入侵的齐国三百里的联军。
此时的联军,虽然一路势如破竹,根本没有什么齐国的军队和地方能够阻挡,都是一战而下,或者望风而降。
但毕竟有着150万的军队,体型太过于臃肿,调度也过于困难,行军速度缓慢到了极点。
哪怕他们的前军,都由骑兵组成,速度快如疾风,但终究不能够迅速地突进到齐国,打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联军在攻下齐国严密防守的边关之后,只是多了四五座城池,就有些后继乏力,需要等待后面的军队赶上,才有余力继续进攻。
这也给了齐国反应的机会,让齐国有足够时间动员他全国的力量,来打这么一场灭国之战。
如今的齐国,在知道自己被六国联军合力围殴的时候,就已经陷入了彻底的疯狂之中。
齐国距离燕国的六国灭齐,刚刚过去不过四十年,那段记忆还存留在齐国许多老人的脑海之中,就连一些小辈,也听他们的长辈说过。
可以说,这么一个奇耻大辱,灭国之恨,还深深的刻在齐国每一个人的心中,没有消散。
如今仿佛情景再现,又是六国伐齐,六国又是势如破竹,齐国似乎随时又要再次面临灭国的危机。
而这一次,齐国可不敢保证,自己到底能不能再出一个田单,再来一个火牛阵大破敌军,在以两城复国?
这一切的一切,齐王不敢赌,齐国的大臣也不敢赌。
虽然说齐国灭了,他们也有很大的可能,能够在他国出仕,继续当着他们的贵族,当着他们的大官。
可还有更大的可能,他们被举族灭杀,他们的土地财产,仆人封地,全部被联军给剥夺,分封赏给联军的功臣。
更何况,就算那些官员投靠了联军,并且没有被处置,但自古以来,灭国之人,投降之臣,又有几个被信任的?又有几个得以善终。
所以与其赌那未知的命运,还不如集合起所有的力量,拼上一拼。毕竟,一起过的实力,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当齐国的10万援军赶到前线,正式与联军交战的时候,齐国的后方,又已经组建了一支30万的大军,并且装备了最为精良的武器,又一次地开赴了战场。
齐国的10万援军刚刚到战场,与六国联军交战不过三天,就已经彻底的溃败。
这溃败的速度,令人难以想象,别说齐国难以置信,就连联军上下,虽然已经笃定自己能够获得胜利,但也未曾想过,获胜,获得如此之快。
看来,齐国的军队腐化程度,远远超于众人的想象。
齐国自从复国之后,窝在齐国山东那一块子并没有出来活动过,更没有与其他诸侯国有过什么大战。军队承平已久,战斗力下降的如此之快,也是应有之事。
就在齐国上下因为这个消息,举国上下悲痛不已的时候,联军反而振奋有加,更加的努力一把,行军的速度都快了许多。
之前联军行军速度慢,除了人数多,体型臃肿之外,还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齐国并不弱,全国动员起来,能够聚集一批不下于联军的军队。
联军所有人回想之前的大战,心有余悸,如果真按之前的战争激烈程度来算,那么这150万的联军,很有可能要死亡100万以上。
很恐怖的一个数字,联军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是其中一个。
所以他们害怕了,犹豫了,脚步也变缓了。
尽管他们知道自己就算再怎么拖延,该上战场的还是要上战场,但能够多拖一刻时间,让自己多活一段时间,不也是更好吗?
所以,他们的行军速度慢了下来,而联军的高层,自然也明白他们那点小心思,但想了一想,知道之后大战还要靠他们,也就没有过于逼迫,任由他们这样。
反正齐国就在那里,还能跑了不成?
联军很有自信的这样想。
也不能怪他们如此,就连天下第一的秦国都被他们打趴下了,并且由此练出了一批精锐。用他们去打那些远远比不上秦军骁锐,许久没有经历战争,反而像弱鸡一样的齐军。
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事实也印证了这样,齐国的边关很快就打开,第一批赶来救援的10万大军也被击溃,后续原本打算赶上战场,充当第二道防线的30万齐军,也驻足不前。
齐国被打怕了,害怕这30万大军如之前一样,打了水漂。
所以留在了都城,继续动员后方的人民,打算聚集到更多的部队,在在临淄城下与联军决一死战。
第316章论三光政策的好坏
帝元六年,4月末。
当联军大部已经跨入齐国境内,并且奔赴临淄城,席卷大半个齐国的时候。
在临淄城下,经过这大半个月的动员聚集,已经悄然出现了一支人数超过50万的大军。
这些大军尽皆装备整齐,手里拿的都是齐国精心锻造的兵甲,在装备上,已经远远超越了六国联军。
联军虽然人数众多,可毕竟经过多年的战乱,国内的生产都已经停止后退,连饭都吃不饱,又哪里能够保证联军的装备呢!
所以联军数量达到了150万以上,但都是一些装备残缺,甚至很多都干脆拿着一根削尖的木棍,就跑到战场上打仗的乌合之众。
不过虽然武器简陋,但联军很多人都经历过严酷的战火考验,心里面对于杀人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杀人技巧。
所以尽管外表上看上去就像不堪一击的乱民,连一副整齐统一的衣服都没有,直接穿着破破烂烂的平民装束,就被拉到了军队当中。
但他们的战斗力还是很有保障的,起码一对一来说,联军老兵对上一个装备精良的齐兵,获胜的很大可能是他们。
联军大步跨入了齐国,动作并没有减缓,反而越加的迅速。
不过他们的迅速并不是用来赶往临淄城的路途中,而是分散开来,四处的肆虐在齐国各地的快速上。
这些联军可都是一些苦哈哈,在参军之前,很多人都是饥一餐饱一餐,一个月都吃不到一顿干的。也就是这段时间参了军后,粮食由联军提供,能够吃上几顿干的,但也不多,也就三天一餐罢了。
其他时候,一天到晚也不过是一些稀到不行的粥,刚开始还能够填饱肚子,但不到一会就消化完了,饿的他们都前胸贴后背。
真正能够顿顿吃干的那些人,都是各国那些全力供养的精锐,都是用来打硬仗,死战的一批人。在战场上死亡率是非常之高的,并且他们也有一点的武力在身,所以才值得联军的培养。
所以,这么一群连饭都吃不饱,连一身好看体面,衣服都没有的联军士兵,除了他们的那一点点纪律性,以及眼中的杀气,可以证明他们是一个士兵之外。其他的方面,也就跟一些四处游荡,风餐露宿,四处觅食的流民没什么区别了。
现在这些流民跑到了一个富庶无比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国民家家户户都藏满了粮食,家家户户都有着在他们眼中无比富庶的家当。
而这些流民的身份,又是一个侵略者,强盗,并且还有着合法的身份。这些被他们嫉妒的人,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守护这些财富。他们会怎么做?可想而知。
死亡与灾难,从联军踏进齐国境内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可避免地降临。
齐国境内的一个小山村,平日里平和安宁,过着鸡犬相闻的日子。村庄也无甚什么外人前来,往往一两月都不见一人,那除了那跑来收税的官差,几乎都听不到外面的消息。
可如今,就是这么一个过着与世隔绝,没有争端的小山村,迎来了他们的恶魔,将死亡与火焰带给了他们。
“杀,都给我杀,把能抢的都给我抢了,那些女人也是,把他们带回到军营里,营里的兄弟可都是饥渴已久了!”一个满脸狰狞,肩上扛着一个不断挣扎的妙龄女子,手里腰间带着无数财宝粮食的联军军官,放肆无比的笑着。
在他的眼前,同样无数衣衫虽然褴褛,手中的武器虽然简陋,但同样一脸狰狞的联军士兵,不断地闯入一个又一个平民的房间。
那些平民的房间都是由一些茅草或者土堆组成,简陋得不成样子,又哪里抵得住这些如狼似虎的联军士兵。
不过多踹两脚,他们视之为救命之物的门板就被踹开,随后士兵一拥而入,屋内响起阵阵惨叫惊呼。
再然后,士兵们一个个扛着女子出来,抬着他们认为值钱或者能够填饱肚子的事物,房屋也着起了熊熊烈火。
不过多时,大约也就两三个时辰,这个富庶安宁的小山村,就彻底的化为了一片炼狱,以及一片焦土。
这种事情,不止这一个小山村在发生,齐国各地已经沦陷的土地之上,除了一些城池和地方上贵族的坞堡有着一些力量防守,勉强算一个难啃的骨头,没有沦落后尘之外。
其他防卫力量不足的乡村和乡镇,就已然化为了一片废墟,无数齐国民众不是逃入山林,就是被联军掳掠,驱使。或者直接当场毙命,成为一个冤魂。
可是对于这些士兵的行为,各国的国君和将领都没有去约束,反而是放纵,甚至隐隐鼓励。就算是那些有一点良知的将领,也不过是让他手下的士兵不要造太多的杀虐,对那些平民手下留情一点。
可以说,经过这一番劫掠,联军士兵的士气极为振奋,被随意掠夺以及掠夺到了足够财富红了眼得士兵,心里早就彻底的疯狂。
他们早就没了之前畏战怠战的心思,反而心里急不可耐地期待着一场大战,好让他们去更多的地方劫掠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54_54606/7932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