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上一世_分节阅读 28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饿,所以他们离开的时候连汤都已经喝掉了。

    等出了这家店,走了一阵,袁来才出声感慨道:“人间处处有高人啊。”

    “什么?”大野茫然不解。

    袁来提醒道:“我说那个做馄饨的男人。”

    “你说他是高人?”

    袁来点头,叹道:“是啊,吓了我一跳,虽然不是四境,但未必比我修为低。”

    韩大野唬的脚步一停,诧异道:“你是说……他是三境巅峰?”

    “准确来说,心境修为绝对是三境巅峰水平的,至于元气厚度,他没动,我也没看出来。”

    “可是三境巅峰的修行者怎么会在这里煮馄饨?”

    袁来想了想,试探着说道:“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像那种传奇小说里写的,高人没了心气,退隐江湖,只想过平常的日子。”

    “另一种可能呢?”

    袁来吸了口气,眼神一敛,他想起了当初道林对他说过的一些话,其中提到了三境后期想要突破四境时候往往要经历红尘炼心,将自己的心境重新打磨圆润,以至于圆满,以此破入无云晴空境界。

    想到这里,他试探着说道:“另一种么,或许人家这是小隐隐于市,修行炼心呢。”

    顿了顿,他摇头笑道:“好了,不用想他,无论人家是哪一种,都和咱们没有冲突,他也肯定看出来我的修为了,所以过来混个脸熟,就当他,是个萍水相逢的前辈好了,也不用顾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大野嗯了一声,然后说:“那咱们接下来做什么?”

    “他不是提到青泥镇有株桃树么,这应该也算是当地名胜了吧,天色还早,咱去看看吧。”袁来忽然说道。

    提起那桃树,大野也很感兴趣,他不由懊恼道:“可是刚才忘了问他在哪里了。”

    “没必要问他的,既然是名胜,那随便找人问一下就行了。”

    袁来说着,正看到身边一个小贩经过,于是他笑着打了声招呼,随口一问,小贩轻轻抬手往南边一指,然后离开。

    袁来道了谢,拍了拍手,招呼道:“找到了,走,咱们去看看!”

    ……

    ……

    桃树的确是当地名胜。

    当他们赶到地点的时候,就看到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

    人数不多,但一直不断,往来的除了一些外地人,更多的还是本地人,或许在他们眼中,这株桃树的确代表着当地气运所在,所以每个来去的人脸上都带着本能的尊敬。

    当他们走到近前,便驻足仰望。

    仰望那一株被单独围起来的,巨大的,年代久远的大桃树。

    此时恰好春季,粉嫩的桃花正挂满枝头,如一朵粉红的云,美丽极了。

    第五百二十章 故人

    桃花满枝头,如粉红的一片云。

    黑色的树干很粗,一眼望去便知年岁久远。

    树下没有古井,只有围成圆环的非常低矮的石墙,石头看起来也有了年岁,可见对它的保护已持续很多年。

    风吹雨打多的东西,气质尤为不同,桃树周围,连杂音都很低,往来的小镇居民大多是遥遥地拜一下。

    启国没有神,所以这拜不是乞求,更像是礼仪。

    袁来抬头,只是一看,就觉得心神宁静。

    他突然想起京城乌衣巷的那只堂前燕,据说在其庇佑下的人头脑清晰,读书事倍功半。

    这株古桃树与堂前燕大为不同,虽同样使人觉得宁静,但方式迥然。

    袁来凭借自己的修为,只一望便察觉到异样,这株桃树本身似乎并不神秘,但在他眼中,却看出桃树之上却牵绊着深深的命运丝线。

    许是因祭拜的时间太久,以至于这株本来就有些灵性的桃树在岁月中,与整个镇子的人的命运多有牵连缠绕,这种缠绕几世几代积累下来,已经是盘根错节,密不可分。

    可以说,从命运之道上,这株桃树的命运与整个镇子的命运相连。

    以至于,树的灵性会由这种联系赋予镇上出生的人,反过来,从镇子走出去的修行者随着修为强大,也会反过来增强桃树的命格。

    在袁来眼中,这应该算是一种神秘的共生机制。

    自然界中,类似的行为不少,只不过大都跟随于本性,没有主动涉及到影响命运的层次。

    而类似这桃树的东西,袁来也立即想到了。

    那便是宗祠。

    或者说是百姓口中的祖坟。

    宗祠祖坟也是一种命运的集聚牵绊,随着子孙的强大反过来加厚其命格强度,从而在积累充足之后,福泽后代。

    这个联想很自然,但却让袁来觉得惊喜,因为这个思路仿佛为他推开了一扇从未注意的窗户,往外看,是无边春色。

    这也是命运之道的一种,虽与他所修不同,但总有借鉴意义。

    类似这古桃与整个镇子的命运共生形态,让他隐有所悟。

    “有趣。”袁来眼睛闪亮,不由出声赞叹。

    他觉得这一次前来,只为了这个灵感,也已是大赚了。

    韩大野却没有袁来那种领悟,他的道无关命运,但是从这株古桃上,却也看出了别样的东西,隐隐有了些别样感受。

    两人收回目光,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喜色。

    袁来刚要说点什么,眼角余光却忽然瞥见了一个在他们前面的人的背影。

    他顿时一怔,因为这背影给他的感觉很熟悉。

    他不由面露奇色,与自己相识的人不多,能给他这种感觉的必然是相处过相当一段时间的人。

    韩大野随之望去,立时也是一怔,他眨了眨眼,诧异道:“胡师兄?”

    胡师兄耳聪目明,听到有人叫他的姓,立即回头一看,随后眼睛瞪大,惊喜道:“是你们?”

    他的脸一露出,两人顿时确定下来,纷纷露出笑容,上前几步,袁来笑道:“胡师兄,你怎么会在这里?”

    胡君子笑道:“这话我还想问你们,走走,找个地方坐下慢慢说!”

    ……

    自打临江一别,两人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胡君子,三人在一个院子里做邻居时间不短,今日在青泥镇偶遇重逢,都有几分他乡遇故知的惊喜感。

    胡君子当初参加天鼎大会重伤被白鹿书院的人接走,离去匆匆,也没来得及好好告别,这让他大为遗憾,此时重逢,胡君子喜上眉梢,领着两人直奔镇中一座茶楼,之后便是一阵谈笑,互表近况。

    袁来的事没什么好隐瞒的,除了来此的目的之外,大都叙述了一遍,他说的简短,但他自己的感受和外人看来截然不同,胡君子听得连连惊呼,满是欣羡之意,相比较袁来的经历,胡君子便乏善可陈,他受伤之后回书院调养了数月,才算彻底恢复,而恢复同时也有所突破,故而连带着休息静养加上修行,便花去了大把光阴,他毕竟不如袁来有元气源泉,所以为修行还是需要费力苦修。

    此时的修为在袁来眼中已经距离突破三境只差半个门槛了,想来再过一段时间也便能顺利突破。

    两相对比,胡君子顿时感慨连连,直叹和袁来和大野这种天赋的人比不了。

    不过胡君子的性格其实很妙,对很多事也不怎么放在心上,虽然表面上对几人修为差距大呼小叫,惨兮兮地说前浪已被拍死在了沙滩上,但却丝毫没有因为修为的差距而产生什么疏离感。

    看待两人的目光还是一如昨日。

    这让袁来和大野也松了口气,这个世界上不同修为的人之间的圈子交集泾渭分明,而他们也都不想因为修为的差距导致胡君子心里不快。

    近况说完,终于谈到正事。

    “胡师兄你怎么会到这里来?”袁来又重新问道。

    胡君子喝了口茶,眉飞色舞道:“既然你们是从西北那边过来的,都知道那边在打仗吧?”

    “当然知道,怎么,难道你是想上战场?”袁来愣道,白鹿书院主要是做学问的地方,修行者很少,也不算正经的宗门,想来朝廷再怎么丧心病狂,也不至于要白鹿书院出人参战吧?而且,就算是出人,胡君子却可是独自一人来此的,这怎么想也不对。

    “哈哈,打什么仗,你看我像是那种为国捐躯的人么?”胡君子摇头飞快,随后挑着眉眼笑道,“其实我啊,是去找我师父的。”

    “你师父?”

    “是啊,说起来你们没准还见过我师父呢。”

    袁来诧异,心中猛地升起一个念头来,脱口道:“廖先生是你师父?”

    “咦,你果然认得!”胡君子哈哈一笑。

    袁来苦笑道:“你若是不提,我真想不到,廖先生竟然会是你的师父。”

    胡君子淡淡道:“袁师弟,你也是聪明人,其实想想就知道了,你看,我师父单名一个‘君’字,我呢,名为‘君子’,就是廖君的弟子的意思啊。”

    “……”

    “……”

    袁来默然叹气,在胡君子的笑声中道:“可是,这个时候你要北上可不容易。”

    第五百二十一章 晚来急

    “这个时候你要北上可不容易。”

    胡君子闻言叹了口气,说道:“这倒是,不过师父这一去西北,书院里群龙无首,之后怎么办,总得问问他老人家,拿个主意啊。”

    袁来听出了弦外之音,问道:“廖先生在白鹿书院是……”

    “院长啊,你以为呢?”胡君子淡淡道。

    袁来沉默,白鹿书院远在南洲,他的确只知其名不知具体,哪里想到廖君竟然便是其院长,不过想来也理所当然,若是普通一个书院的先生都能与申屠沃甲谈笑风生,那也着实让人吃惊了。

    胡君子这一说,两人更是放下了些许心理负担,比如说之前袁来刻意淡化自己西北军方面的身份,怕在阵营上和胡君子为敌,现在倒好,原来也是同志。

    几人继续攀谈了几句,然后袁来便打听道:“对了,胡师兄,你从东南边过来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其他宗门修行者赶来?”

    这是他此行的目的,此时言明阵营,谈话也不至于再遮遮掩掩。

    胡君子看了他一眼,也没多问,坦然道:“有。还不少呢,我比较急,所以脚程快一些,路上就看到不少往这边走的修行者,大概就是一宗门一拨人,我这不刚到青泥镇么,就在我尾巴后头就有一队人,来自九皋山,两个三境,带着四五个二境,说是要上前线参战的。”

    袁来和大野眼睛一亮,问道:“他们就在你后头?”

    “是啊,要是他们按照原来那个速度走的话,差不多能赶在天黑之前进镇,他们也肯定是计算好了时间的,这方圆十几里,也就这镇子是个正经的休息所在了。”

    胡君子淡然说完,却点到为止,没有多问袁来问这事做什么,他其实是个聪明人。

    这个消息让袁来和大野十分振奋,两个三境,想来应该也不至于这么巧就再遇见三境巅峰的,这样的等级和人数,他们对付起来应该不算困难。

    故人相逢,再分开也不知道还要多久能见面,但是胡君子毕竟急着找廖君,所以很遗憾地表示只在镇子里居住一晚,明日继续启程。

    他与袁来不同,早就听说这里有个名胜桃花,于是刚进镇子就直奔这边来,也还灭落脚,几人先是喝茶,然后又直接吃了顿晚饭,之后带着胡君子一同在同一家店住下。

    这个时候,天色便已经慢慢昏暗下来。

    胡君子知道袁来他们是有事在身,很明智地回房休息,而袁来和大野则简单收拾了一下之后,便一同奔出店来,赶赴镇外。

    青泥镇不是城池,所以自然没有高大的城墙,也没有什么日落关城门的说法,两人奔出镇外,便向东方而行,行出不远便爬上一个小土坡,土坡上有些很高大的草,正随着春回大地而从黄返绿。

    两个人一言不发,到达这里后便在草丛间藏匿下来,同时袁来也将自己的神识扩大向前覆盖而去。

    之后便安然等待猎物入笼。

    ……

    ……

    天色昏暗下来的时候,忽然起了风。

    风里带着一丝潮气。

    春季么,春风和春雨往往相伴随而出现,所以当嗅到风里的潮气的时候,便预示着,贵如油的春雨可能就在远方。

    通往青泥镇的大路上有一行人正加快速度行走。

    没有骑马,没有乘车,只是步行,一般而言,普通人赶远路肯定是想办法乘车的,所以能单靠双足行走万里河山的,大半个可能就是修行者。

    九皋山的一行人远远看到青泥镇的影子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这比他们原计划要稍晚了一些,不过也不打紧。

    队伍中带队的两个三境年纪都是中年,其余四个二境则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朝气蓬勃,行走间虎步龙行,旺盛的精力让他们忘记了疲惫,边走还在边畅谈前线战事如何如何,自己若是上了战场斩了叛军敌酋能换多少军功之类的事。

    战争这种事对于大宗门而言派人出去大都是不得已而为之,而驱使小宗门的办法,比强行逼迫拉壮丁更好的方式是战功激励。

    朝廷向来都是这样做的,包括平匪,当年和外族势力交战,都是玩的战功换资源的路子,这一套规矩发展到现在已经很完善成熟。

    “师叔,前面就是青泥镇了吧。”一行人中,一个二境发问。

    前面的其中一个脸孔方正的三境男人点点头,然后鼻子动了动,沧桑的脸上不慌不忙地说:“看样子,前面有场小雨。”

    “那会不会耽误明天赶路?”有人担心道。

    男人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淡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4_54616/7936004.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