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1:太空漫游_分节阅读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星的小岛了。

    以上这些为数不多的资料都是在地球轨道上透过望远镜观察到的。在二○二八年第一支装备齐全的探险队出发前往伽利略的四个卫星上时,欧罗巴就已经被笼罩在一片云雾之下了。精密的雷达探测器只探得它一面是海洋,一面是冰。欧罗巴仍然是太阳系中最“平坦”的星球。

    但十年后,景况改变了,有些激烈的事情在那里发生了。它现在有着耸立的高山(宙斯山),几乎与地球的圣母峰同高,黎明之际独耸于群冰之中。这或许是某些火山运动的结果(就好像一直在另一颗卫星爱奥上发生的事一样),造成了大量物质向天空喷。由魔星发出的热流可能就是主要的肇因。

    但是这个解释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宙斯山是一个不规则的金字塔形,而不是一般的火山锥形;而雷达扫描到的景象也显示欧罗巴上并没有火山喷浆的痕迹;一些从格尼米德上的望远镜趁云雾稍开时所拍得的解析度不怎么清晰的照片也显示,宙斯山上全是冰,就像围绕在它四周的冰冻土地一样。不管答案是什么,总之宙斯山的产生确实是受到了外力的影响,原来欧罗巴背光侧整个冰封的地表已经彻底改变了。

    有位不服气的科学家则对宙斯山的产生另有一套“宇宙冰雹”论:一大块彗星残骸由太空中落至欧罗巴上而形成了宙斯山,这一点可由伤痕累累的卡里斯多得到佐证。但是这个理论在格尼米德并不太受欢迎,因为那里的殖民者的麻烦已经够多了,所以当范登柏个对此理论反对得最激烈时,他们反而感到轻松了下少。范登柏格认为在冰原上若受到这种规模的外力冲击时,一定会让四周的冰裂纹四散,就算没有,按欧罗巴自身重力场的作用,即使彗星残骸适度地撞上,此残骸也会很快就破裂。雷达测回的资料显示,宙斯山虽然正稳定地下陷中,但其外形却完全没有改变,所以冰雹的理论是说不通的。

    当然,这个问题可以籍由送一个挟针穿透欧罗巴云层去一探究竟。但很不幸地,不论那神秘的、几乎永远昏天暗地的大气之下存在着什么,都不值得太过好奇。

    发现号毁灭前传回的最后讯号:

    “这些世界全部都是你们的,但是除了欧罗巴之外。

    不要妄想在上面登陆。”

    大家都还记得,但是大家的说法仍然僵持不下。纯探测算不算“登陆”?若是以载具(有人或无人都行)飞到近距离观察又如何呢?放个汽球在其大气层上飘过又会如何?

    科学家们焦急地想要找到答案,但是一般民众却人心惶惶。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爆炸?要探测爱奥、格尼米德、卡里斯多及更多较小的卫星,可能就要花上好几个世纪了,所以欧罗巴的探测并不急迫。

    虽然很多人劝告过范登柏格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去研究一些在实务上不重要的东西,尤其是在格尼米德还有很多事要做的时候(哪儿能找到水耕业用的碳、磷、硝酸盐呢?伯纳绝壁有多稳定?飞济亚再发生土滑会有危险吗?等等),但他遗传了他祖先好面子与顽固的天性,即使他有很多其他的计划要做,他还是会把他的精神专注在欧罗巴上。

    终于有一天,只几个小时的时间,宙斯山附近背光侧的天空突然明亮了起来。

    第七章 变迁

    “我也将向我曾经拥有的一切告别……”

    这句话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佛博士聚精会神地回忆着。这句话一定是出自某一首诗篇,但是从学校毕业之后,他就没有再接触过任何诗词了。如果说有,就只有在参加一次短期英国文学鉴赏研习班时了。

    在没有更多线索的情况下,太空站的电脑可能得花上一段时间(大约十分钟)从整个英国文学资料中去搜寻。但那也不一定可靠,更别提费用昂贵了。故佛博士宁愿接受这智力的挑战。

    这当然是一句描述战争的诗句,但是哪个战役呢?二十世纪的战役多如牛毛……

    当他的访客到达时他仍在思索着这句诗。他目前正位于只有地球重力六分之一的地方,这外星殖民区一切行动是那么的缓慢及不费力。巴斯特医学中心这社会深受所谓的“离心层级化”的影响,有些人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心零重力区,而那些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地球的人,则比较喜欢这个旋转缓慢的大碟子缘那几乎是正常重量区的地方。

    乔治和杰瑞现在是佛博士最亲密的老朋友了,这一点相当令人惊讶,因为这对搭档几乎没什么共通点。回顾佛博士过去有些复杂的感情生涯,两次结婚、三次正式的婚约、两次非正式的婚约、三个小孩,这使他时常羡慕他们之间长期而稳定的关系,他们似乎并未被那些时常从地球或月球来造访他们的晚辈所干扰。

    “你们曾经考虑过拆伙吗?”他曾经略带嘲弄地问他们。

    照常地,乔治绝不会在嘴巴上吃亏。他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家,由于他似特技表演出神入化的指挥,才使得古典音乐再度风行。

    “拆伙,从不!”乔治很快地回答,“倒是常想到谋杀。”

    “当然,他从未侥幸成功过,”杰瑞反驳,“莎芭丝缇必定会泄漏风声给我的。”

    莎芭丝缇是一只美丽善言的鹦鹉,他们和院方争取了很多才让它来到此地的。它不仅会说话,而是还会模仿塞普路斯小提琴协奏曲的前奏曲呢,由于这首协奏曲,杰瑞在安东尼·史特拉迪法立的大力协助下,早在五十年前就为他打出了名号。

    如今是要向乔治、杰瑞及莎芭丝缇说再见的时候了,也许只有几周、也许是永远。佛博士已在一次聚会中和周围其他的人告别过了,并且喝光了酒杯中的美酒,他也想不出还有什么尚未完成的事。

    哈奇是一台早期的电脑,但目前仍工作得很好,它为佛博士处理所有进来的讯息,然后送出适当的回应,或找出任何宇宙号太空船上紧急的或私人事物给佛博士。说来奇怪,经过了这么多年佛博士还是不能透过哈奇和他想交谈的人谈话,但也因此帮他避开了一些他不想理会的来电。在开始航行后的几天,太空船会因距离太远而无法与地球即时对话,此时所有的通讯便需籍助于声音的纪录或电报进行。

    “我们还以为你是我们的朋友呢,”乔治抱怨道,“让我们做你遗嘱的执行者是不公平的,尤其是你又没有留下任何东西给我们。”

    “你可能会得到些惊喜的,”佛博士笑着说,“总之哈奇会处理所有的细节,我只希望你能帮我注意电脑上传来的讯息,以免哈奇碰到它不明白的事情。”

    “如果它出了问题,那我们又能如何?我们怎么会知道你那些科学协会和那些无聊的事呢?”

    “这方面你们不用担心。在我离开期间,请监督好清扫人员不要把这里搞得太乱,如果我不回来了,这儿有一些私人物品希望你们能代为转交给我的家人。”

    家人,在他而言,婚姻生活充满了快乐和痛苦。

    玛丽死于空难至今也已六十三年了,而今他感到有些罪恶感,因为他甚至记不得他应该有的伤痛是什么样子,或者,他至少也该有一些痛楚存在,而不只是回忆而已,但是他完全没有。

    如果玛丽还活着,他们被此会如何看待对方呢?她现在应该已有一百岁了……

    而今,他曾深深爱过的两个小女孩都已经是年近六旬、两鬓斑白的友善陌生人了,她们都已经各自有了属于自己的子孙;上次计算这一边的家属总共有九个人,如果不是哈奇帮忙,他还没有办法记清楚他们的名字呢!但是他们至少都因义务或因感情,还记得在圣诞节时问候他一声。

    当然,他的第二次婚姻盖过了他对第一次婚姻的回忆,就像是把中世纪的羊皮纸削去了重写过一样。这一段婚姻也结束了。那是五十年前的事了,发生在地球与木星之间的某地。虽然他曾经希望与妻子及儿子和解,但是当时只有极短暂的会面时间,那是在一大堆欢迎会之间的空档,就在他因意外而被放逐到巴斯德医学中心之前。

    这次的会面并不成功,第二次的会面也不成功。第三次的会面在安排上更是昂贵且困难,因为要安排他们时母子到达这个太空医疗站(事实上,就在这个房间里面)。那时的克利斯已经二十岁了,刚结婚不久。反对佛博士与凯若琳复合的人就是克利斯。

    但是海伦娜(佛博士的媳妇、克利斯之妻)却适应得相当好,她是小克利斯的好母亲,结婚后一个月就生下了他。和许多年轻的妻子一样,在哥白尼事件之后变成了寡妇,但她并未因此而崩溃。

    讽刺的是,克利斯及小克利斯都是因为太空而失去了父亲,只是方式完全不同。

    佛博士曾经回来短暂地与他八岁的克利斯相处,父子俩却已形同陌路;而小克利斯在十岁之前都是和父亲在一起的,直到他出事为止。

    这些日子以来克利斯到哪儿去了呢?连凯若琳和海伦娜(现在是最好的朋友)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在地球还是在太空。但是家人由他从克雷佛基地寄来的风景明信片上的邮戳得知,他第一次拜访了月球。

    小克利斯仍然把佛博士的卡片贴在书桌前的墙上;他是一位有幽默感的人,也对历史很有研究。他曾寄了一张著名的相片给他的祖父,那是半世纪前,在月球大君凹洞帝古磁板边,一群穿着太空衣的人的照片。相片中的其他人如今全都死了,帝古磁板也不在月球上了。因为在二○○六年时,在经过了许多争论之后,帝古磁板被带回了地球,并竖立在联合国的广场上.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建筑物,此建筑物的目的是要暗示人类将不再孤独。五年后魔星已然在空中绽放光芒时,这种提示的作用便不再需要了。

    佛博士的手指不太灵光,有时他的右手在拆信及把信放入口袋中时会不听使唤,但是这几乎是他唯一会带上宇宙号的私人物品了。

    “你必须在二十五天内回来,否则我们就当你死了。”杰瑞说道,“对了,你真的要带米海洛维奇上船吗?”

    “那个哥萨克人呀!”乔治不屑地说,“我在二○二二年时指挥过他的第二交响乐。”

    “是不是奏慢板曲时第一小提琴手拒奏的那一次?”

    “不,那是马勒,不是米海洛维奇。不管怎么说,那是管乐部分出的问题,没有人会注意到,只有那位不幸的低音大喇叭手注意到了,他第二天就把乐器给卖了。”

    ”你在胡诌!”

    “那当然。代我问候那混蛋,并且问他还记不记得我们在维也纳一起出去夜游的那一晚。除了他还有谁要和你一起登船,佛博士?”

    “我听说了有关媒体帮的可怕谣言。“杰瑞若有所思地说道。

    “太夸张了,我敢保证,所有能上船的都是因为具有相当的智慧、才能、美丽或领导能力等长处,才会被劳伦斯爵士选中的。”

    “不是牺牲品吗?”

    “很好,你提到重点了,我们所有人都必须与宗氏太空船队签约,免除宗氏所有可能的责任,我的就在那份档案中。”

    ”我们是否有机会以此为凭收款吗?”乔治以充满希望的口吻问道。

    “没有,我的律师说它是硬性的。劳伦期爵士同意送我去哈雷并且带我回来,同时还提供食物水、空气以及一个视野良好的房间。”

    “回来之后呢?”

    “我回来之后要尽力推广太空旅游、制作一些录影带、撰写一些文章。这都是合理的要求,毕竟这是一生中难得的机会。当然我也要负责招待同行的旅客,他们也要照顾我。”

    “怎么招待呢?唱歌和跳舞吗?”

    “我想把我经历中的一部分和有兴趣的听众分享,但是我不认为我能和那些专家相比。”

    “你知道吗,依娃·梅林也会在船上呢!”

    “什么?他们是如何诱使她离开公园大道的呢?”

    “她有一百岁了吧?”

    “七十岁,不过也可能多过或少个五岁?”

    “不可能少的。当《拿破仑》上演时,我还只是个小孩子呢。”

    当他们三人回忆到这个著名的作品时,不约而同地沉默了一段时间。

    虽然有些批评家认为史卡利·欧哈拉是她演过最好的角色,但是对一般大众而言,依娃·梅林(本名叫作爱鞭林·迈尔斯,出生于南威尔斯的加地夫)仍然是约瑟芬的化身。大约半个世纪前,大卫·葛瑞芬引人争议的史诗还引起了法国人的欢欣,和英国人的愤怒,但是如今双方都已同意接受大卫偶尔开开历史的玩笑,最明显的就是结尾,这位皇帝在四敏寺即位。

    “这对劳伦斯爵士而言,真是个赚大钱的机会。”乔治严肃地说。

    “我想我也有一些功劳。她的父亲曾经是—位太空人,曾经为我工作过一次,而她也一直都对科学很有兴趣,所以我就打了几个视讯电话。”

    佛博士并不觉得需要加注这一段,因为这就像是人类的一个片断,自从《gwtw mark 2》上演之后,他使爱上梅林了。

    他继续说道:“当然芳伦斯爵士感到很高兴。但是我还是必须说服他说她对天文有不寻常的兴趣,否则这个旅途便可能会是一个社会灾难。”

    “这一点让我想起我们有个礼物要送给你。”乔治说道,他的背后藏了一小个包装得不是很好的礼物。

    “我可以现在打开吗?”

    “你认为他应该现在打开吗?”杰瑞不安地怀疑着。

    “既然这么说,我更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6_56967/8236195.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