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第八闲_分节阅读 8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琴弦,道:“何人?”

    “嵇康!你别揣着明白装糊涂。我明明白白告诉你,雯夏此生,唯爱王弼。我不管你是想戏弄我,还是有别的什么主意,别再做这些容易让人想歪的事情!”雯夏说罢,拔腿便走。

    “他已经死了。”

    这句话同嵇康在那一瞬间绷断的琴弦一样,深深击打在雯夏心头。

    “你活着。他却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活的。你总不能守着他的墓过一辈子。”

    “过不了一辈子。”雯夏没转身,背对着嵇康。带着几分自嘲的笑,说道:“我和他,就是一支藤上的两朵花,若是根坏死了,我们谁也逃不掉。”说着,雯夏转头,对着嵇康笑了笑,道:“恐怕你还不知道吧?我中了毒,一种治不好解不了地毒,偏偏这个世上,同我中了一种毒的人是王弼,你说他死了,我还能活多久?”

    “你在求死。”嵇康道:“你在求死,雯夏,因为他死了,你便再也不接受任何人走进你的内心了。你将自己封闭起来,只一心求死么?那毒药一说,不过是你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其实你内心,是很盼望的,对么?”

    雯夏静静站立着,答道:“求生也罢,求死也罢,这条命是我自己的,我想怎么样都可以,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你来管吧?”

    这一番谈话无果而终,误会还在继续。

    好在山中的积雪是渐渐消散了,早有那性急地阮籍带了侄儿和王戎,早早离去了。他们走的时候,媚儿似乎很是舍不得,送出了老远,还站在路口望着,直到看不到离去那几人的背影了,才回头。

    其余的人也在随后的几日纷纷告辞离去,相携同来,走的时候却是分头行动。

    最后留下来的,是嵇康和向秀。

    又过了几日,嵇康邀雯夏同她一道离开。

    “你本来就是要走地吧?不如一起走,如何?”

    雯夏还嫌麻烦不够多?现在谣言已经满天飞了,她怎么还会答应,一口便回绝了。

    “你自己一个人,能做得来么?”嵇康笑道:“别忘了那暗算,若没一两个会武功地人在你身旁,你恐怕是得不到安宁的。”

    “不用你操心。”雯夏冷冷地回道:“我不会雇一个人么?”

    “雇一个?”嵇康似乎是听到了什么有趣地事情,笑道:“放眼天下,你以为能及得上我的,有几个人?”

    嵇康的傲是有资本的,他的确有这样的本钱来傲。雯夏听说过,嵇康号称琴剑双绝,他的琴如何,是毋庸置疑的,而他的剑术虽然很少展露,但是从那惊鸿一瞥的展露中,也能窥知一二。wwwwww.bookdown書com网如果他答应保护自己,那是最安全不过的。

    将要运往洛阳刻版印刷的书还堆在一起,这是雯夏无论如何也想要完成的心愿,这已经不仅仅是王弼的心血,更包含了她的心血。这些书就像是见证,见证了他们的存在,见证了他们的磨难。

    嵇康似乎是知道了雯夏的心思,他说道:“我可以保护你去洛阳,帮你做完这些事情。怎么样,以你的身份,在洛阳是不便露面的吧?”

    这样的条件对于雯夏来说实在是太具有诱惑力了,让她想拒绝,也拒绝不掉。

    第二百零一章 流水却无情

    嵇康向雯夏发出的邀请,只是他的邀请也是冷冷淡淡的,就好像是在说:你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就拉到。

    只是这个邀请雯夏不想拒绝,抛开别的不说,嵇康的确是个绝好的保护者,出了这些事情,雯夏不会傻到还以为自己是安全的。如果没有一个人保护,她是否能安然抵达目标的确是个大问题。

    雯夏还在犹豫,另一边,向秀却已经和媚儿动手,将雯夏要带走的那些整理好的书稿搬上了马车,他们就像是早已经认定了雯夏会接受这样的邀请一般。

    坐上马车,雯夏忽然笑了出来。

    “你笑什么?”嵇康奇怪地问道。

    “我在笑,好像从一开始,我就是被追杀的对象,怎么到了现在,还是摆脱不了这样的处境?我感觉我现在倒有些像是唐僧,不管走到哪儿,都有妖精盯着。”

    “唐僧?”嵇康和向秀显然是没有听说过这个人物,一同发出探寻的目光。

    反正路途遥远左右无事,雯夏便将西游记的故事讲了出来。那些妖精的出现次序,雯夏是记不住的,她能记住的也只有那几个有名的妖怪,比如白骨精,蜘蛛精一类。但就是这些不足十分之一的记忆,也足以洋洋洒洒讲上那么好几天。

    雯夏记住的故事,大都是那些女妖精勾搭唐僧地小段子。这些小段子当时看着有趣。便深深映入记忆之中,至于其他的那些猴子斩妖除魔的故事,大都大同小异。当初打翻了一座天宫地猴子。连个小妖精都收拾不过,最后还需要到处搬救命,看着人都窝气,雯夏记住地便少了。

    佛教在此时还是刚刚传入中国的,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此刻占据主流地位的还是道教。

    雯夏对佛教教义并不了解,为了免得麻烦,在讲述中便对这一方面淡化了。对于唐僧的身份,也淡化了。

    老祖宗积攒下来的智慧可是不容小觑的,嵇康和向秀都是博学之人,对于雯夏说的这些故事,他们开始只以为是雯夏随口胡乱编出来的,可是越听,便越觉得有意思,就这样津津有味地听了下去,路途中便也不觉得枯燥乏味了。

    可是雯夏看西游记地时候,也只是一扫而过。根本没有细细阅读,所记也是有限,讲过几个记的最清楚的故事,其他的便也模糊了。

    雯夏灵机一动,道:“妖精的故事讲完了,还可以讲讲侠客的故事嘛!”

    武侠小说可是雯夏最爱的东西之一,当初上学的时候将书藏在课桌中偷看。不知被老师抓了多少回,没收了多少本书。以至于毕业的时候别人都是整理课本,雯夏却是抱着从老师哪儿要回来的厚厚两摞武侠小说,跌跌撞撞回家。

    其实行侠仗义地故事,更切合嵇康的口味。神魔仙妖之事,毕竟听起来飘渺,但是这侠客纵横天下行侠仗义的事情。听起来却是极为贴近生活的。

    雯夏从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开始讲。一本书的内容还没说了一小半,便已经到了山阳之地。那也是嵇康和向秀的居所。

    这些故事不仅排解了路途中地枯燥寂寞。也在无形中拉进了几个人的距离。一直以来,雯夏都感觉竹林七贤他们几个,有着他们的***,而自己只能作为一个圈外人观看,就算和其中一两个有些交情,但是这个***,她是无论如何也没法溶入进去的。

    不过这个时候,雯夏倒有些隐隐觉得,她似乎已经将一只脚跨进了门内。

    嵇康道:“你若想将这些书刻版印出来,必是个耗时耗力的事情,以你的身份,此刻去洛阳,万一被人认出来,定然是不好的。山阳距洛阳也不过一日地行程,不如你就在这里,招募些人来抄录此书”

    直到了北宋毕生地时候,雕版印刷才被发明出来。而在这之前,书籍都是手抄居多,只有极为富贵的人家或者皇家,才有那实力用刻版来印一两本书出来。雯夏开始地时候是很想将王弼的书稿印出来的,只是却难于找寻熟练的匠人,而且这般印刷,必然引人主意。雯夏也尝试过自己烧制活字印刷的字模,试了几次都是失败,方才明白这活字印刷,并不是人人知晓远离就可以发明出来的,于是只能放弃。

    虽然不能大规模地印制出来,但是雯夏还是想要找人来,将王弼的这些书多抄录几遍,以便流通,这样就算日后某一份有所缺失,也有其他的作为补充,被淹没在历史中的可能性便少了许多。

    以她一人之力,想要抄录很多总是有些难的。虽然她的字练得好看了些,可是写起来却慢的很,王弼的书字数并不多,她抄录一份却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若想弄十几份,一年都不够。

    雯夏虽然打消了想要印刷的念头,不过找人抄录多份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又快又好。

    “如何?”嵇康问雯夏。

    “好。”雯夏点头,“不过占了你的地方做我的事情,我心中会过意不去的,放心,洛阳城外三百里,有我的地产。”

    这一次轮到嵇康诧异了,雯夏什么时候会有自己的房子?

    雯夏笑了笑,这其实就是上次郭太后送她出宫的时候附赠的屋子,当时她不敢住,后来她回到宫中,便又派人去看了看,那屋子虽然已经空了,但是还很好,雯夏便让人将哪儿稍作修缮。狡兔尚且三窟,她多给自己准备一条后路,也是情理之中。

    此刻想起来,那地方倒是正可排上用场。那个地方是郭太后给她的,想必知道的人不会多,而且又隐蔽,地方又大,实在再适合不过。

    这般一议定了,嵇康便去洛阳城中,寻来几个代人写信的,一一试过之后,选出其中文字端正的,讲定工钱之后,雯夏便先付了一半。

    因为钱给的爽快也大方,那些人本就是靠着这挣钱糊口的,有大笔的钱干嘛不挣?倒是那些因为雯夏觉得字不好看被拒绝的,很是惋惜。

    第二百零二章 品牌的作用

    开工之后,雯夏讲故事的工作倒是继续了下来。人总不能一天到晚只工作不娱乐,长时间工作,心情不好,工作效率也不会高。

    雯夏不是剥削人民血肉的地主,她不会逼着那些人一刻不停地抄录,反倒是立下规定,每过一个时辰,便让他们放松放松,休息一炷香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作为监工的雯夏便会将她记着的那些故事整理整理,分段讲出。

    这样一来,不仅已经收拢来的人没有一个撂挑子不干的,反倒是又招引来不少附近的人,趁着忙完了农活,便都凑来,只等着雯夏那没过一个时辰就继续一段儿的小故事。

    雯夏对于那些字迹清楚漂亮,速度又快的,就会在约定的工钱之外另包红包。

    这样的确是收拢人心的好手段,但是却造成了另外一桩雯夏没有料到的后果。

    在王弼的书稿已经全部抄写结束后,来听故事的人非但不见少,反倒是更多了,不仅有住在附近的人们,连一些洛阳城中那些有闲的人也来她这里。而那些抄书的书生,也不肯就这般离去,有些厚脸皮的,便缠着雯夏,要继续抄写。****

    正在雯夏不知道怎么打发他们的时候,山涛却找到雯夏,说他有一位朋友,有份书稿正想要找人抄录,便来请雯夏帮忙。既然是山涛来求。而且又用不着雯夏出什么力气。现成地人,雯夏便应了下来。可没想到这完了一桩又是一桩,来来回回,反倒是排起队来,及至雯夏感觉到势头不对,她这儿已经快成了一家准出版社。

    人有事情忙地时候,就会忘记自己的悲伤,如果没有这些事情。雯夏也许就会一日日沉溺在她给自己挖掘的坟墓里走不出来。可是当这些事情一件件做起来的时候,接受过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教育,大学里学习过管理学的雯夏,终于找到了自己能一展所长,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来的人多了,雯夏地小作坊也越来越正规起来。负责抄写的人,负责装订的,切割纸张的。雯夏深知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流水线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效率。雯夏有发现买来的纸张质量并不统一。有时好有时坏,有时厚有时薄,于是便找了一家产品质量稳定的。让那一家单单给自己造纸。

    因屋后有一眼泉,修屋子的时候,将泉水引出来,修了水道,便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于是雯夏便取名取水阁。

    雯夏也知道品牌地效力,于是她开始有意识地在那些书册的封面留下取水阁的独特标记。取水阁地名字写在书的封面封底上,渐渐的。这个名字就更加有名了些。士人才子,皆以取水阁所出书籍为上品。

    与此同时,雯夏也在小心翼翼地为王弼的书找寻最合适的阅读者,她选中了人,便会派人将那书送去一份。不过她自己露面的次数却少了,对外也只自称取水阁主,从不道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很多人都只知此名。却不知此人。前来要求抄录文章之人,大都以为取水阁主是个深居简出的男子。

    世人盛传。取水阁阁主只与山涛阮籍嵇康等人亲近些,有些人便想要通过这条渠道,看看那传说中地人究竟是如何模样,可惜无一成功。神秘反倒是更会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对于这位从不露面的阁主,围绕着他的猜测不知有多少。

    有人怀疑他就是山涛阮籍或是嵇康等人其中之一,也有人认为他是来头不小的人物,不便露面。

    而取水阁阁主亲自赠与的书册,虽然得之着寥寥,却是精辟之极的论断。因为得到这书册地人,都是当世才子,一时间人人都以得到这份书册为荣,若得一份,就好似证明了自己地身份一般。

    雯夏深知东西少了才是珍宝的道理,若是满世界不管男女老幼地把这书送出去,反倒是让人觉得得来地容易,又如何肯好好保管?所以虽然她手中装订成册的书是不少了,送出去的时候却是加倍谨慎,有时候就算有人求到了门口来,若是人品学识不佳者,她也不见的会送于其一份。

    从原版这里得不到,有那想看的人,便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求得那些有书的人,自己抄录一份来细细研读。

    当然,这也全归功于王弼的文章写得好,评做得好,雯夏只不过是推波助澜罢了。

    书册上自有王弼的名字,得了书册读后大加赞赏佩服的人,便会猜测这取水阁阁主和王弼是什么关系,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7_57553/8298462.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