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盐跟赫淮带着艾德回到主星, 将他交给了星际的司法部门。
当年因为签订了保密协议,即便裴曦反对实验继续进行,她也没有向媒体公开。
裴曦那个时候对前总统布鲁尔抱有极大的希望,她以为对方不知道这场实验的危害。
实验室虽然是布鲁尔签字意的, 但这里面的流程非常复杂, 总统知情很正常。
所以一层层上报失败后, 她才把希望都放到了布鲁尔身上。
裴曦跟其他退出的科研人员, 写了很多反对进行实验的报告,这些都可以证明他们的清白。
再加上艾德一部分的口供, 裴曦他们很容易脱罪。
正麻烦的是陆争明, 目前没有关键证据能证实陆盐的父亲受到布鲁尔的欺骗, 才拿着放『射』『性』金属到主星。
过有幸存的科研人员做人证,足以让联盟『政府』重新调查这件事。
但毕竟过去了这么多年,想要找到铁证为陆争明脱罪非常困难。
裴曦这些科研人员跟陆争明案子的大不是——军部下令击毁了陆争明那艘星舰,造成数十人死亡。
一旦案件逆转,司法部门的权威就会受到质疑。
裴曦他们则, 他们是被布鲁尔绑架的,就算相公之于众, 民众谴责的也是前总统布鲁尔。
『政府』从头到尾都没有为难过这些科学家, 当年他们跟布鲁尔一块消失后,官方给出的通告措辞很严谨,用的是‘疑似’跟实验室爆炸有关。
联盟『政府』以国家安全的名义, 搜查了这些失踪科学家的住所, 家人也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调查。
查清家属跟这件事毫无关系后, 『政府』没再扰他们的生活。
所以这两件事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陆争明翻案很困难,除非有铁证。
那块合成放『射』『性』金属, 就是很关键的证据。
所以裴曦在ne11t星的时候,认真征询过陆盐的意见,在得到陆盐的体谅后,她才将那块金属留在了荒星。
那两个幸存的科学家,早跟裴曦达成了共识,他们宁肯背着叛国罪,也想透『露』放『射』『性』金属的下落。
现在『政府』已经恢复了裴曦在内的十二个科学家所有荣誉。
这件事一经报道,立刻在网上掀起一场巨大的舆论,民众一边倒地在骂布鲁尔。
十几年前的实验室爆炸事件重提,可避免地讨论到陆盐父亲。
虽然案子重启调查,但透『露』出去的消息却很少,过因为裴曦的缘故,网民对陆争明有了很多好感,开始觉得陆争明叛国可能另有原因。
毕竟裴曦和陆争明是夫妻,当年陆争明‘报复主星’的行为,可能是受到了布鲁尔的要挟。
现在陆争明的公众形象从反叛军,变成一个为救妻子,被人『逼』迫犯法的可怜形象。
虽然还是犯法,但起码加了一个爱妻的好丈夫人设,因此获得了一部分人的情。
陆争明的口碑之所以会翻盘,是因为他没来得及‘害人’,所以民众才会轻易原谅。
但没人知道,他父亲从来没有想害过任何一个人,陆盐却没任何证据证明这点。
现在网络都在讨论,陆争明这个行为到底算算叛国。
虽然他有危害大众的行为,但并非自愿而是被人胁迫,应该是叛国罪,这属于胁从犯。
出于多种考虑,联盟『政府』这边也愿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陆争明的罪名从叛国改成胁从犯,只要陆盐意就以这个结案。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叛国是很严重的罪名,子女后代都不可能从军从政。
胁从犯至少是受人胁迫才会犯罪,两种罪名本质的区别。
但陆盐没同意,他能帮他父亲认下这个罪。
陆盐这个决定意味着,只要陆争明一天不翻案,赫淮之前的设想全部都不可能实现。
在不知道一切相之前,赫淮还想着让陆盐入职军部。
他早已经给陆盐铺好路,凭着他们俩信息素百分百的契合度,陆盐次也是个少校,而且能很快晋升到上校。
s级的ao在作战部队很吃香,一方如果军衔很高,另一方只要进入军部,军职就不会太低。
天赋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他们这种特殊兵种来说。
现在陆盐愿不愿意跟他成为伴侣还是未知数,更别说其他的,在这件事上赫淮尊重陆盐的选择。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109_109300/2874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