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推了他一下:“罗恩,听哈利说,显然后面有别的情况。”
哈利感激地朝金妮点点头:“是的,在我擦到一半时,她突然用一种嘶哑的嗓音说道:‘命运的转轮偏离了轨迹,将亡者未亡,将归者早归,黑暗吞噬黑暗,领主的随从自相残杀,昼夜之分在界线之外。’说完这一段话后,她像是突然醒过来,却对自己所说的一切全无所知的样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神秘人即将回归了?”金妮听完后总结到,而罗恩则在听到“神秘人”三个字后,猛地颤抖了一□子。
“可是,这个特里劳妮教授能相信吗?她平时所做的预言,从没有准过。”赫敏一脸怀疑的神色,“她不是经常吓唬你说你的生命有危险、你身边有死亡的预兆之类的?”
“可是,她这次的样子和平时不一样。”哈利有些迟疑地说道,“她说那段话的时候,感觉身体僵硬、目光涣散,不像平时故意作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神秘样子,而且声音也不是平时那种空灵的感觉,而是嘶哑得仿似一个老年人。最奇怪的是,她说完话后对自己说过的内容一点印象也没有,而是说自己刚才好像睡着了。”
“难道这次会是真的?”这下,连赫敏也不确定了,“只是,除了说明神秘人要回归,她其他的几句话是什么意思?黑暗吞噬黑暗,随从自相残杀,还有昼夜之分在界线之外,这都是指什么啊?”
金妮的手在长长的袖子中,暗暗地收紧了。她想只有她明白这几句话的含义,也只有她明白这次特里劳妮做出的是真正的预言。但是,她却不能明确地告诉他们,所以,她只能轻声地建议着:“哈利,去把这个情况告诉邓布利多校长吧。”
哈利显然还是有些迟疑:“去告诉邓布利多校长?用这么个虚无的预言去打扰他,他会相信吗?我都不能确定它是否是真的。”
“去吧,哈利,万一是真的呢?”罗恩显然是四个人中,对voldeort的恐惧最深的一个,毕竟只有他是真正从小听着黑魔王的恐怖事迹长大的孩子。
“对啊,万一是真的呢?”金妮也附和道,“告诉邓布利多校长,相信他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她相信,邓布利多一定会听得懂这所谓的“黑暗吞噬黑暗,随从自相残杀”的真正含义。
赫敏沉吟了一下也点了点头:“我也赞成告诉邓布利多校长,毕竟他的见识比我们多多了,光靠我们想未必能想出结果,说不定他一听就会明白了。而且,这又牵涉到神秘人,必须告诉邓布利多校长,让他能有所准备。”
在三人肯定的目光中,哈利终于点点头站起了身:“那我先去找麦格教授,让她带我去找邓布利多校长。”
“我们陪你一起去。”赫敏也站了起来,拉上金妮和罗恩,和哈利一起走出了格兰芬多的公共休息室,来到了麦格教授的卧室。听完他们的叙述,麦格教授表情严肃,迅速地披上了她格子呢的晨衣服:“哈利,你做得对。现在,跟我来,我们去见校长。”
当天晚上,所有的人都没有睡好,各自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为这个预言而担心着、烦恼着。金妮知道这个预言大概的意思,却对最后那句“昼夜之分在界限之外” 的含义不是很明确。她模糊地猜测着这应该指的是正义与邪恶,即所谓的昼与夜之间的一股中间力量,可是,她觉得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只有汤姆勉强可以算得上是中间的力量,但汤姆怎么可能会成为邓布利多与voldeort两者之间决战的关键力量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就是她第二天早餐时,顶着两个黑黑的眼圈来到了大厅。只不过,另外三人的脸色也不比她好,也都是一副明显睡眠不足的样子。赫敏一看见哈利就连连追问着他昨天见邓布利多校长的结果,可哈利却也是满脸茫然的样子,告诉他们昨天他将预言告诉邓布利多校长后,邓布利多只是说他做得很好,然后让他回去早点休息,不用多想这个问题,因此他到现在也没弄明白这个预言到底是真是假,到底预示着什么。
听完他的话后,赫敏气馁地坐回了原位,一边翻着手上的相关课本,一边小声说着等下课后去图书馆一次,查查看有关预言方面的资料,尤其去看看有没有关于特里劳妮家族的记载。
四个人一时间都沉默了下来,各自摸摸地咀嚼着自己的早餐,但显然都有些吃得心不在焉。当早餐快结束时,从大厅外飞进了许多的猫头鹰,纷纷往各自学院的长桌上扔下各类包裹、信件等。其中一只邮政系统的专用猫头鹰飞到了赫敏的头上,扔下了一叠《预言家日报》,然后盘旋了几圈飞走了。
赫敏拿起报纸,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而罗恩则低着头,满脸厌恶地试图吹掉掉在自己面包上的猫头鹰羽毛。而金妮则好笑地抽出魔杖挥了挥,瞬间让飞扬的羽毛都消失不见了,换来了罗恩感激的眼神。
只是,赫敏突然将报纸放在了桌子上,神色凝重地指着上面一条新闻:“你们看,果然开始有事情发生了。”
其余三人一起好奇地伸过头去,看向赫敏指着的地方,只见上面是魔法部部长福吉拿着帽子,满脸尴尬地接受采访的照片,而加粗的大标题上,则醒目地写着: “看守力量缺失,防御机制陈旧——阿兹卡班中食死徒集体越狱。”
------------------
作者有话要说:
唔,这个预言,大家觉得编得如何?
下一章,偶的大女儿贝拉要出来了,不过这个,是原著的……
40贝拉的越狱 与卢修斯的见面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已经有十几年没有这么清楚地看清这片蔚蓝的天空了,哪怕天气冷得她有些瑟瑟发抖,她依然感觉满心的兴奋,心里像是有一团火烧着,让她几乎想要用尖叫才能表达出内心的那种激动。在与其他人一起摧毁了阿兹卡班的防守机制之后,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投身进了冰冷的北海中,奋力朝着岸上游去,心中唯一的感觉就是:她终于自由了,终于摆脱那些肮脏而恐怖的摄魂怪了。
当双脚终于踏上厚实的土地,她抽出了自己的魔杖,轻轻地抚摸过,试探地挥了挥,给了自己一个快干咒,然后满意地发现自己的魔力并没有因为这十几年的监禁生涯而有所退步。跟在她身后的鲁道夫斯?莱斯特兰奇依样给自己施了同一个咒语,然后小心翼翼地靠了上去:“贝拉,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贝拉有些厌恶地看了鲁道夫斯一眼,为他一贯懦弱毫无主见的样子暗暗皱了皱眉:“先去找卢修斯和茜茜,马尔福家历来是消息最灵通的。我们要在所有人之前先找到主人,让主人知道我们才是他最忠心的属下。”说着她也不等鲁道夫斯的反应,昂首朝前走去。
鲁道夫斯迟疑了一下,跟了上去:“可是贝拉,去马尔福家不是应该朝南面走吗,你怎么反而朝北面去?那里可都是荒凉的原始森林。”
“鲁道夫斯,麻烦你用点脑子行不行?”贝拉不耐烦地看了他一眼,“现在是白天,你准备我们两个就这样光明正大地去拜访马尔福庄园?你难道还以为你现在是莱斯特兰奇家的二少爷,上流社会的贵公子,准备去探望你的亲朋好友吗?”
鲁道夫斯被贝拉的话讽刺得有些尴尬,脸色微微地有些阴沉,但马上挤出了一个讨好的笑容:“是的,贝拉,你一直是最聪明的,我全部听从你的安排。”
贝拉没有再答话,而是又拉了拉头上长长的兜帽,遮住了自己的面容,同时将手中的魔杖防备地举在了胸口,尽量挑不起眼的小路朝着北面的森林前行。而鲁道夫斯也马上跟了上去,同样尽量小心翼翼地隐去了自己的行踪。
在荒凉的森林中东躲西藏了几天,同时不断变换着前进的路线,躲开所有可能的追踪,慢慢地朝南面而行。当又一次夜幕降临的时候,贝拉和鲁道夫斯终于来到了马尔福庄园的门口。刚站停在气派的锻铁大门前,尽忠职守的家养小精灵便立即出现在了他们面前,仿佛没看见他们奇怪的装扮,而是依然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 “远道而来的客人,请问你们找谁?”
贝拉伸出手,褪下了手上的一只戒指递过去:“把这个交给你的主人,告诉他们有久未见面的故人来访。”
“是的,请您稍等。”家养小精灵接过戒指,“啪”的一声消失在了他们面前。
“贝拉,你说卢修斯会不会见我们?”在家养小精灵离开后,鲁道夫斯有些不确定的凑了上来问道。
“会的,卢修斯做事不会不留余地的。若他这次不肯帮助我们,将来我们找到主人告诉他后,那岂不是证实了马尔福家族对主人的背叛?所以他即使不会全力帮助我们,也会在表面上给我们一些基本的帮助,而我只要这些基本的帮助和关于目前局势的大致消息就可以了。”贝拉肯定地点点头,她对这个妹夫的狡猾本性有着清楚的认识,但同时针对他可能的反应也也有着完善的打算。
果然,没有多久,刚才那个家养小精灵又回来了,再次向他们深深地鞠躬:“两位尊贵的客人,请随我来。”只是这次,它鞠躬鞠得更深了,长长的鼻子几乎碰到了地面,而贝拉看见它的举动后,勾起了一个满意的笑容,点点头跟了上去。
踩着吱嘎吱嘎作响的沙砾路朝正门走去,刚走到门厅处,纳西莎便扑了出来:“贝拉,果然是你,贝拉,我看见那个戒指就知道了,那还是我们出嫁时父亲送给我们的啊。”
“茜茜,好久不见了。”贝拉似也有动容,“你还好吗?”
“我很好,只是,你好像憔悴了很多,也老了很多。”纳西莎抬起头,有些伤心地看了她一眼,“而且,在你进入阿兹卡班的第四年,沃尔布加姑妈便去世了,在去年,父亲也死了。现在的布莱克家,只剩下我们两个,和被逐出家门的安多米达和西里斯了。”
“茜茜,不要提那两个叛徒,布莱克家族永远不会完。”贝拉举起纳西莎还给她的戒指,戒面上那两只狗护着一剑两星的盾牌的布莱克家族族徽在灯光下闪着熠熠的光芒。贝拉的眼神坚定:“只要有我在,我就会誓死维护我们高贵的最古老的布莱克家族的永远纯洁。”
正在与鲁道夫斯在一边客套着的卢修斯听见贝拉的话后,挂着一抹看似真诚的笑容走了过来:“贝拉,你们目前的情况我都知道了。现在外面的风声很紧,你们就先在我们这里住下吧,等过一阵子看看情况,再决定该怎么做。”
“不,我必须先找到主人,我不相信主人会死,十三年前不相信,现在仍然不相信。”贝拉断然拒绝了卢修斯的提议。
卢修斯有些不自在地咳了一声:“事实上,贝拉,主人的确没有死。而且最近,他已经回来了。”
“主人回来了?”贝拉的眼神霎时亮了起来,露出欣喜欲狂的表情,“卢修斯,我需要见他,请你帮我安排。”
“可是,贝拉,你是阿兹卡班的在逃犯,外出不方便吧。”卢修斯沉吟着说道:“阿兹卡班这次防守力量不足,这么容易被你们逃离,也是因为摄魂怪都被魔法部调来追捕一个逃犯。所以现在摄魂怪经常在外面游荡,万一被他们发现,你们都会立即被抓回阿兹卡班去的。”
“原来是摄魂怪被调去抓捕逃犯,难怪这次阿兹卡班会这么轻易被我们攻破。卢修斯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10_10944/285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