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逃荒路上不小心造反了_第19章 卖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恩人!我们来投奔你了!” 隔大老远,小傻子就站在船头招手。 一群衣衫褴褛的少男少女胆怯的看着秦家人,但看到宝珠后,灰暗的眸子又重新焕发了光彩。 刚撒了谎的宝珠很慌。 抢在他说漏嘴之前问道:“你从哪找来的船?” “抢的!” 随着这句话落下,一群少年少女都兴奋的争着说话。 “我们回去抢的!” “要不是我出了主意,他们还没有那个胆子呢!” “是我出力最多!” 说着说着吵起来了,差点在船上大打出手。 看着这群过分兴奋的小孩,宝珠头都大了。 刚才这群小孩说什么来着?投奔? 呵呵,她绝对不会,也不可能留着这些一看就只会拖后腿的小屁孩! 等到这群人走到近前,宝珠已经跟秦家人交代了他们的身份。 刘氏看着他们身上的陈旧伤疤,主动拿了热水给他们喝,秦承志也坐下来跟他们商量未来的去处。 但意外的是,这些人都很坚定。 他们想跟着宝珠。 因为小傻子把宝珠描述的非常厉害,所以他们知道是宝珠一个人,救了他们所有。 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投奔宝珠,不愿意的半路就走了,来的都是对未来抱有希望心志坚定的。 秦大柱瞄了一眼宝珠,她立马表态。 “我不同意。”且不说吃喝问题,这些人都是心态不成熟的小孩,照顾着也很麻烦。 宝珠指着不远处不少仆人围着的马车,“那边的人才有能力照顾你们,我只是个农女,没你们想的那么厉害,” 在她的坚持下,他们退却了。 不再打闹,畏畏缩缩的躲在角落里,也不去寻求别人的帮助。 甚至远远避开其他的人,警惕心十足。 一家人团聚,煮了一大锅饭庆祝,还难得的放了肉干。 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炒面糊糊和姜汤。 穿着皂色布衫,衣发整齐的仆人从车队里出来,仰着头走到秦家人面前,斜眼打量了一下姜汤的成色。 汤水清亮,显然不是从旁边直接接的水。 煮过的姜片颜色依旧鲜亮,却被洗的很干净,并不带泥土。 仆人心里暗自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 “我家主人要喝姜汤,但可不能喝你们煮的这种,把剩下的姜都拿出来让我掌掌眼。” 一家人都看着宝珠。 姜是她拿出来的,说是路上捡的。 “不知道你家主人想要多少?”宝珠拿出来一大块,约有一斤左右的姜。 仆人检查了一下,对新鲜的姜不太看好。 药店里买的都是干姜片,味道更浓。 当下就挑剔道:“这是几年的姜?看着这么嫩能有什么味儿。” “这姜跟人一样,不能只看外表,我肯定这是五年以上的老姜,要是没味你再退回来。” 这话里有话却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仆人狠狠瞪了她一眼,气呼呼的拿着姜走了。 秦大柱哭笑不得,“你这样可把人得罪死了,他可不会说你好话。也罢,吃点苦头就明白了,正好给你二哥三哥也上一课。” 宝珠拿木棍戳了下火堆,让它烧的更旺。 没多久一个穿的跟仆人差不多模样,但穿着腰带,顶着布帽的人过来,抬手就是十两银。 “一斤一两,主子说了有多少要多少。” “都要老姜吗?我这还有嫩姜,没那么呛适合做菜。” 这个富贵人家的管家没有犹豫,又花半价买了十斤嫩姜。 宝珠明确说了:“我这还有些,但自家也要用就不卖了。” 虽然如此,管家完成了任务也是心满意足。 这些姜是用来驱寒的,这了这个路上生病的会少很多。 但药铺都被水淹了,能从乡下人手里收到是最好的。 一场交易做下来,连秦承志都目瞪口呆。 一斤干姜,药铺最高也只卖五百文,宝珠却把新鲜姜卖出了两倍的价。 真就坐地起价呗! 秦老爷子皱了皱眉,“有钱买姜的能少生病,但还有这么多人买不起呢,这事做得不太厚道。” “但都以这个价卖出去了,也不能改,不然就是明着得罪人了。” 他神色不赞同,身边的老太太掐了他一把,“你跟一个孩子计较什么,孩子是为了家里着想。” 宝珠用短刀把一大块姜切片,另起了一锅水。 秦家人多,洪水来的时候准备的又比较从容,锅碗瓢盆是一个没丢,家当都没什么损失。 当然这里面也有收拾的时候就懂取舍的缘故。 决定带上的,都是不容易丢且必须要带的。 姜汤煮好,宝珠拿筷子敲着锅沿,“卖姜汤,驱寒除湿,治疗寒冷发热,一碗只要一文钱,免费送姜片!” “十岁以下小孩免费领取!只限一次!” 最后一句才真正捅了马蜂窝,几乎所有人家都跑了过来。 好在秦家人手不少,宝珠分汤的动作也麻利,队伍迅速各归各位。 有碗的端着碗来,没碗的多交一文押金,大多数人都喝上了汤。 但有多少“十岁以下”就不得而知了,反正看着差不多都宝珠都免费发汤了,还阻止了想发火的张氏。 来来回回煮了三次汤,宝珠宣布姜被用完,人群这才散去。 虽然很多冒充的吧,但到底还是卖出去不少,加起来约有四百文了。 毕竟宝珠给的姜片不薄,凑三四片就能继续煮汤,有不差钱的多买也正常。 但实际上秦家人知道,这笔买卖还是亏得很。 前前后后宝珠往锅里扔了十几斤的姜片,少说有一半被人免费领走了,因为听说是路上捡的才没赶人。 秦大柱自豪的挺起胸膛,“宝珠真厉害,先高价卖姜然后又廉价买姜汤,谁都说不出不好还帮了所有人。” 秦老爷子气的哼了一声。 大儿子出生的时候他没在身边,让妻子取了这么个乡土名字,他一直不高兴。 长大了见着人家父子情深,他家大儿却天天跟在他后面拆台。 现在一把年纪了,还要在孙子孙女面前让他下不来台! 一点都没有小儿子贴心! 小儿子秦承志:“爹毕竟年纪大了,大哥你也体谅体谅他人老容易糊涂。” 老爷子气的鼻子都歪了!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16_116768/33434293.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