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景_分节阅读7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白的。

    不过,陈曦现在也才十八岁,能够明白什么,这份感情不过是小孩子的玩闹而已。

    在陈父的心里,这些就是对陈曦和林景的所有的感情的评定。

    陈曦忐忑地跟在父亲身后到了停车场,陈父也没叫司机,就自己亲自开车带着陈曦去了宾馆。

    陈父很开明又很严肃地对陈曦说道,“高考这几天你得好好考,暂时先住宾馆吧!你的复习书本我让人去给你拿来,林景那里你也不用担心,我不会为难他的,吴阿姨我也不会告诉,让她依然给林景做饭。”

    陈曦知道此时和他父亲犟也不会有什么好处,而且第二天就是高考了,他得为自己和林景的高考作想。

    第十八章高中结束

    林景那天之后就没有见到陈曦。

    他本以为陈曦只是和他父亲在客厅里说话,但是,当他忐忑不安地在床上坐了一阵,然后下床又在书桌前坐立不安了一阵,然后贴到门上去听外面动静,他怕陈曦和他父亲吵架,但是什么动静都没有听到,林景这时候才发现不对劲起来,打开门,客厅里静悄悄的,只有房屋外面的蝉鸣和蝈蝈的叫声。

    林景孤零零地站在静得让人心凉的客厅中央,有种仿佛要失去一切的苍凉感觉。

    林景孤零零地在那里站了良久,直到吴阿姨拎着菜回来,笑着和林景说道,“陈曦他爸来了,叫陈曦住宾馆去了。”

    说着她又抱怨了两句不满,“住宾馆有什么好的,难道我做的菜比不上宾馆的大厨,再说,老师们不是都说,高考就是讲究的一切如常,你说这把陈曦叫道宾馆去住算什么事,倒是反而让他不能以平常心对待,好好发挥……”

    林景这才知道为什么陈曦和他爸没有在这里了,原来是去住宾馆了啊!

    吴阿姨又问林景道,“中午本来准备多做几个菜,但现在只剩下你我了,那我就炒个韭黄肉丝,然后烧个黄花肉片酸味汤,炒个苋菜,你看行吧!”

    林景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吴阿姨在问自己,于是赶紧点头说行。

    吴阿姨看林景苍白着脸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就关切道,“把高考当成平时考试就行了,不要紧张,你平时成绩那么好,随便怎么发挥都上北大清华的,别担心知道吗?”

    林景说自己没事,然后就回卧室去了,坐在书桌前根本就再看不进书。

    高考林景和陈曦的考场不在一起,不仅不在一起,而且不在一个学校,陈曦在道林街上的一所初中里面考,林景就在本校考。

    所以两人之间不可能有联系和见面。

    陈曦晚上偷偷给公寓里打过电话,但是林景没有接到。

    林景其实已经好好调节过自己的心境了,但是潜意识里的忐忑不安他却无能为力,第二天早上,他就稍微有些发烧。

    要是陈曦在的话,一定能够发现他在发烧,但是吴阿姨不可能发现,她早起为林景做了营养早餐,又提醒林景不要忘了带东西,把林景送出家门,看他去考试。

    林景自己也没有发现自己在发烧,他只是觉得头有些昏,不过这没什么关系。

    上午的语文,林景依然是提前四十多分钟就做完了,然后好好检查,考试结束交卷。

    考试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但是考完后就会发现有问题了,林景考完回家吃午饭,已经不太能够回想起语文的考题。

    林景其实是过目不忘的那种人,做过的题一般是不会忘记的,所以他做理科综合总是能够快得让人惊叹,最快的记录是三十分钟,原因在于那套题里很多都是他做过的,答案他都记得。

    但是,就是这样的记忆力,此时却记不得刚考试的内容了。

    下午数学的时候,发烧的后遗症就变得严重起来,以前解决数学问题就如同探囊取物般简单的他在做最后一道题的时候居然有点卡,头很痛,于是思维就受阻。虽然最后还是做出来了,但林景却很忧虑。

    特别是在晚上回忆下午的数学题目的时候,发现几乎都不记得的时候,因为不记得,就越发会想自己做错了题,然后就会紧张,然后后面的考试就会发挥不好。

    第二天林景依然是在低烧里度过的,考完试满身是粘腻的汗水。

    当天晚上,洪老师就找林景去他家了,林景此时低烧已经严重,在洪老师家晕倒了。

    面对班主任的关怀,林景在他面前流下了悔恨和惭愧的泪水,哭道,“洪老师,我觉得我估计考不上北大了,我……我……”

    林景后面哽咽地说不出话来,洪老师给予了他最大的安慰,道,“别担心,成绩还没下来呢。先不要担心,即使考差了,你年龄还小,可以复读,而且走你填的第二志愿也不是差学校,也是省里最好的重点大学呢,在全国也是排在前面的嘛,以后考研究生你再努力,想去哪里不行……”

    但林景却并不能因为班主任的劝导而心里好受些,他此时亟需陈曦的怀抱,他想要和陈曦说,但是,陈曦却没有回来。

    因为林景考差了,虽然班主任不断劝导他,但班主任心里也不好受啊,他班上最好的尖子生,学校里的希望,居然考差了。

    林景回家等陈曦,但陈曦却没有回去。

    后来才从吴阿姨那里知道,陈曦高考完就被他爸带回家里去了。

    林景愣愣地听着吴阿姨的这个消息,半天回不过神来。

    “那陈曦什么时候回来?”林景眼里的悲伤浓得化不开,看得吴阿姨心里一阵难受,她也知道林景没有考好了。

    “这个我可不清楚,这个房子也要到期了,我得回去了,你要见陈曦,就和我一起回去好了。”吴阿姨道。

    林景摇了摇头,回房间里去了。

    高考完就是狂欢的时候,大家到处玩。

    因为住的房子要退房,林景便接受董波的邀请到董波家里去住了两天,参加了班级的毕业聚餐,大家在农家乐里玩了一天,中午的饭桌上大家喝酒没几个人没喝高,林景也喝多了,然后下午大家唱歌的时候,他就趴在洗手间里吐了,然后眼泪水一个劲地掉。

    现在班上都知道他考差了,大家心里感觉不一。

    但是劝他又没有用,于是只好由着他,董波在他身边给他递纸,劝他不要难过。

    陈曦这次聚会并没有来,而且他像是失踪了一样,也没有和班上任何人联系。

    陈曦的失踪惹来无数人的怒骂,那些想要灌他酒整他的哥们全都愤愤不平。

    吴悦婷也问过林景几次,为什么陈曦没有来,但林景的答案也是高考之后就没有见过他,也没有和他通过电话。

    林景想在县城里等陈曦回来,但是,他却不能总住在董波家里,于是,他只得收拾好一切,将书本放在董波家里,带着衣服和几本要看的书回家去了。

    陈曦是真的失踪了,也许班主任知道一些他的状况,但是他却没有说。

    林景每天在家里做家务,闲暇时间就看书,看书看着看着就望到门口去,好像他能够在门口又看到找上门来的陈曦一样。

    渐渐地,心绪沉淀下来,当成绩下来的时候,林景已经心如止水了,也许也不能叫做心如止水,而是心冷掉了,冷得冻成了冰,在表面上再看不出任何一点深处的波涛汹涌。

    果真如他所料,林景的成绩并不高,只有667分,因为他的几门奥赛都只拿了二等奖,所以根本没有加分,省里面只有一等奖有加分。而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这样的加分名额,一向是被学校里的有权有钱家的孩子包揽的,例如他们班的董波就有优秀学生的加分。

    所以,像林景这样的成绩,虽然超过那年重点线一百六十多分,但也只是在北大的线上而已,像他这种无权无势家的孩子要被录取进去用难如登天来形容都是好的,而是根本不可能。

    虽然上了线,但是却一直查不到被录取的消息,班主任已经在劝林景他的第二志愿的学校也不差了,说他去读第二志愿也不错,或者重新复读也不错,林景至此也对北大死了心。

    但其实班主任并不赞成林景复读,原因为何,他以为林景高考的时候发烧是紧张所致,认为他心理素质不好,即使再复读,第二年心理压力更大,说不定依然是在北大的线上,依然上不了,所以还不如就直接去读第二志愿的学校,至少节约了一年时间。

    而在几天后,从电话查询上查到自己已经被他第二志愿的学校录取了,林景此时就完全静下心来了。

    也不能说静下心来,也许用心死了比较好。

    林景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去一个除了北大以外的学校,以前看书看到未名湖的时候,他就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了。

    在失去了陈曦之后,他接着又失去了自己梦想的学校。

    也许林景的表现实在太平静了,连他家的爷爷都发现了他平静地太过分,以至于他爷爷也劝他不要难过,反正是大学,哪所大学不是一样的读,有得读就行了。

    爷爷倒是豁达得不得了,于是林景笑笑表示自己明白了。

    父母也纷纷打电话回来说让他别伤心,劝导的话和爷爷如出一辙,让林景哭笑不得。

    而姐姐本来是暑假就要去清华导师那里开始项目了,但就因为林景考差了,她特地回家来安慰了林景两天,这才坐火车去了北京。

    林景后来去学校里拿了录取通知书,到洪老师家里去吃了顿午饭,又在董波家里住了一晚,打听了一下陈曦的情况,得知的是陈曦考上了中央财经,录取通知书是陈曦家里的一个伯伯来拿的,陈曦没有出现,董波再没有关于陈曦更多的消息。

    陈曦就这样从大家的生活视线里离开了,没有一点消息。

    董波家里关系那么硬,加上考得好,自然也上了他要上的学校。

    董波留林景在自己家里多住些日子,等吃了他的谢师宴再回家去,但是一向清高傲气的林景如何能够忍受在自己没有考上北大的情况下见到别的同学,所以感谢了董波的好意就离开了。

    林景接下来等待大学开学的时间,便显得很平静了,每天在家的日子异常地悠闲。

    他将要看的书都看了,还写了厚厚一沓地读书笔记。

    陈曦,真的从他的生活里离开了,但是,却在他的心底扎下了永不会磨灭的根。

    林景想,他和陈曦的爱情终究只能成为午夜梦回的揪心回想吗?

    第二部 暖光

    第一章 本科毕业答辩

    经历了地震,c城人民虽然依然每天坚持不懈地搓麻将,地震来了就把桌子搬到露天地里去打,地震完了就继续回屋里去打,好像生活里也还是和原来一个样子,没有什么变化。

    但其实空气里还是有一丝不安的。

    例如林景他们实验室本科生毕业答辩便没有安排在室内,而是在学校里的草地上举行的。

    中间放着三台笔记本电脑面向三面,大家就围着坐在电脑周围,恰成一个半圆形。

    答辩的人也不过几个,甚至导师都没到场,他出国去了没回来。

    一切都是实验室的大师兄组织。

    实验室师兄师姐们都来旁听,然后提问。

    林景大二开始就进实验室做课题,本科阶段已经发表了一篇影响因子不低的sci论文,加上他成绩一直保持专业前三没变过,在gre考试里还得了高分,他这样得到保外名额,或者出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不过,因为一直在这个实验室做实验,和实验室感情深了,而且一直做这方面的课题,做得精深,非常得实验室导师的赏识,导师算是花了重金和费了一番口舌把他留了下来。

    林景的本科毕业论文已经够两个硕士研究生毕业了。

    他做答辩时,实验室博二的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1_11468/2892448.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