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严格来说,此事并不算德云社的船队所发现。 在杨凌宣布,但凡发现新大陆者,皆可成为当地总督后,沿海一带的豪门士族便是摩拳擦掌。 有些实力雄厚的家族,早早地派出船只,去探索近海的岛屿。 像后世的吕宋岛,就已经被陆逊的家族提前发现,并且派人进行耕种。 担任总督一事,也已向朝廷提出了申请。 除此之外,有几家的船只遭遇风暴,一路向东,最终漂流到了倭岛。 他们在海边惊讶地发现,有不少汉人的战船。 虽然没发现孙权的身影,但经过私底下的观察与打听,能够肯定的是,这些人正是追随孙权的周泰、凌统,以及三千江东士卒! “原来如此!” 杨凌摸着下巴,点了点头。 “齐王殿下可是想出兵倭岛?” 糜芳小心翼翼地道。 杨凌笑了笑,并没有回答。 糜竺与糜芳见状,也是极为知趣地行了一礼,旋即起身告退。 这边糜家兄弟前脚刚走,后脚便有下人前来禀报,说是庞统、高柔等一众朝臣前来拜见。 得。 原本以为躲起来,就能清静一番,然而却是徒劳。 自己就好比那黑夜中的萤火虫,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 杨凌叹了口气,摆手道, “让他们进来吧!” 片刻之后,庞统、高柔、徐庶等人联袂而至, “见过齐王殿下!” “都免礼落座吧。” 众人各自找了座位做下,庞统先开口道, “齐王殿下,这就是您的不对了,您既然回朝,理应提前通知朝廷,也好让吾等出城迎接。” 杨凌翻了个白眼, “孤不过是想低调行事罢了。” “就算再低调行事,也得告知我们一声。殿下有所不知,朝中积压着不少事务,还等着殿下处理呢。” 高柔认真地道。 “朝堂上下文武百官,加起来有几百号人。上有天子,下有尔等辅助,难道离了孤就不行了?” “别的事倒还好,但有一件事,还非得齐王殿下处理不可。” “哦?是什么事?” 杨凌有些惊奇地道。 虽说诸葛亮、荀彧、贾诩等一众才华横溢之士,接二连三去世,但在科举制度下,曹魏也是征召了一大批才人。 再加上有庞统、高柔、徐庶等人坐镇朝中,竟有他们处理不了的事? “启禀齐王殿下,吾等觉得当今的制度,已经不足以管理国家。” “吾等经过一番商议,打算对制度进行改革。” “但无奈才疏学浅,商议许久,也不是很理想,所以只能求助于齐王殿下。” 庞统诚恳地道。 汉承秦制,曹魏接受汉献帝的禅让,自然也将汉的制度延续了下来。 只是时代变迁,今时不同往日。 光是在领土面积上,曹魏就比秦汉扩大了许多。 更别说曹魏还将匈奴、鲜卑、南蛮等一众蛮夷,收为自己的子民,进行管治。 如此一来,先前的制度便有些落后,不仅对曹魏治理天下无异,反倒是还拖了后腿。 庞统高柔等人,早就发现了这一点,有意对制度进行改革。 只可惜他们虽然聪慧,但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想出什么好的法子。 今日众人正在跟曹渊商讨此事,听闻杨凌归来,便欣然前来拜见。 在他们看来,杨凌通晓古今,神通广大! “你们还真当孤无所不能吗?” 杨凌有些哭笑不得。 众人齐齐点了点头。 “……” 杨凌摆了摆手,叹了口气道, “其实不用你们说,孤也早有意对朝制进行改革,只是一直耽搁了。” “至于如何改革嘛,孤早已是胸有成竹!” “哦?还请齐王殿下速速道来!” 庞统满脸期待地道。 其他人也是眼睛发光,紧盯着杨凌。 “孤有意将三公九卿制,改为三省六部制!” 众人面面相觑,这可是他们头一次听到,所谓的三省六部制。 “其实说来倒也简单,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其中中书省属于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 “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下管辖六部。”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和考功司。” “户部掌管户籍财经,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下设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和仓部司。” “吏部掌管……” “兵部掌管……” 隋朝根据历代王朝的制度,总结确定了五省六曹制。 而唐代在隋朝的基础上,完善成为三省六部制,随后一直沿用到清末。 三省六部制不敢说是最完美的制度,但却极为适合中国封建社会。 杨凌将三省六部制的具体情况,一一道来,众人越听越惊讶,到了最后,已然是嘴巴张得老大,面色极为震惊! 不得不说,该制度分工明确,效率极高,还可以互相监督,相互牵制,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行政效率。 最重要的是,权力都被分散开来,有助于皇权稳定! “齐王殿下……当真是博学多才!” 庞统由衷地感叹道。 他们一众朝臣,商议了大半个月,也没理出个头绪。 然而杨凌却是不吭不响,仅凭个人才能,硬是设计出来这么一套堪称完美的制度!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杨凌脸不红心不跳地接受了庞统等人的赞美,呵呵一笑, “孤回头把制度命人抄录下来,给你们都送一份。” “你们仔细研读后,下月便开始施行。” “若无其他事的话,就先下去吧!”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告退。 “士元留步!” 杨凌叫住了庞统。 “殿下还有何吩咐?” 庞统奇怪地道。 “孤这几日收到消息,在东面的倭岛上,发现了孙权的踪迹。” 杨凌轻声说道。
三月,初春。南凰洲东部,一隅。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那里,趴着一道身影。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123_123231/7356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