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鬟_分节阅读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速地把筷子放到自己嘴里含起来,接着把筷子扔到脏筷子那一堆,这才对簪子说:“三太太的身子本来不差的,可是自从三老爷没了,三太太哀伤过度,那些日子经常不肯吃饭说要殉了三老爷去,还是太太在旁边百般劝解,三太太这才重新吃些饮食,只是虽然进些饮食,总比不得三老爷在的时候,就渐渐多病起来。”

    簪子哦了一声,旁边的王婆子也插嘴:“要我说,也就是我们太太这样的好心人,才会对人那么好,着力让人调养三太太,要是别人,谁会在乎一个寡妇的身子骨?”另一个在拾菜的人也插嘴:“不光是我们太太,老爷对三太太也极好,每次三太太病了,老爷不是命人快些去请医生?又亲自看着人抓药?别的不说,昨儿晚老爷本来都在姨奶奶那睡下了,一听到下人去报三太太发病,就急忙起身和太太去瞧三太太。”

    柳大嫂又试了一次那药膳,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垫着湿抹布把锅从小火炉上抬下来,掀开锅盖把那药末子倒进药膳里,接着很快把锅盖盖好。这药末子医生嘱咐过,一定要在刚从火下拿下锅之后马上就投下去,等再捂个一刻才能把药膳倒出来,这样就能保证效果最好。

    这边一忙完,柳大嫂把抹布扔下,笑着接口:“就为了这个,姨奶奶还生了老大一场气,今儿大早就把送去的早饭给砸了,说哪有一个小婶子生病要做大伯的去瞧的?真是自己把自己看的太高,这三老爷不在了,于情于理老爷多照顾着些三太太也是正经,况且还有太太陪着呢。”

    厨房里的人都笑起来,罗姨娘能吃瘪是大家最高兴的事,虽说秋菊茶花都被撵出去了,可看着一个平时提到了这些人还要骂一句不要脸的女人压在自己头上,怎么着也不高兴,更希望她早些失宠。

    笑声里面有道温柔的声音传来:“说什么呢这么热闹?我来拿太太的药膳,柳大嫂做好没有?”这声音自然是三太太身边贴身丫鬟若雪的,柳大嫂急忙站起身:“我们不过说几句闲话,三太太的药膳刚好做完,这时候倒就恰好。”

    王婆子已经搬一个凳子过来:“若雪,你平日伺候三太太也辛苦,先歇一会,等柳家的装好了再说。”丘婆子已经倒了杯茶过来:“先喝杯茶。”若雪弓身接过茶,又有几个婆子问起三太太的病情,若雪一一答了,笑着道:“本不该我来的,只是太太要和大太太说几句话就让我跑这一趟。”

    若雪是三太太的贴身丫鬟,连她都不能听,就不知道说的话有多私密。突然王婆子笑了:“说不定是要给大爷说亲呢,这些日子不是都在寻媒婆说亲吗?我记得三太太娘家有个侄女,比大爷也就小了一岁,只怕三太太面嫩,才要背着人说。”

    程大爷今年也十六了,这样人家早该说亲,不过程大爷一直在书院读书,程老爷心疼儿子就没提前订下婚事,这次挑了几家就等程大爷点头呢。

    若雪面上若有所思,接过柳大嫂递过来的药膳笑着道:“这些事本不是我们这些做下人的该说的,主人家总有主人家的意思,我知道你们辛苦,闲来时候聊聊这些也平常,但也要知道有些话不该说。”若雪说话都是面带笑容,但这番话听着却和平时有些不一样,王婆子一个激灵,柳大嫂急忙应道:“你说的是,怪我们多嘴了。”

    接着王婆子也连连点头,还用手去推旁边的簪子:“快些接了那药膳送若雪回去,得她指点几分,你这一辈子都受用呢。”簪子忙把手里东西放下走到若雪身边,若雪不由后退一步,眉头微微一皱:“还算干净,不过……”

    这些日子簪子已经知道了一些事情,不等若雪再说就上前拿起水瓢打了水,到门口用水冲着洗了手,用抹布擦了这才上前接过若雪手里端着的药膳。

    见簪子这样动作,若雪那眉头才舒展开,和厨房里的人打声招呼才往外走,两人一路走着,若雪也不过偶尔问几句簪子今年多大,叫什么名字这些。刚走到一个拐角,就听到一道声音:“呀,这不是若雪吗?是去给厨房拿给三太太炖的药膳吧?三太太这一病可真是架势大,老爷太太都围着她转,要我瞧啊,她就该给三老爷立个嗣,娶房媳妇回来服侍她,也不用这一家子上上下下都惊动了。”

    这话里满含着冷嘲热讽、夹枪带棒,若雪却不敢回一句嘴,等到来人说完话才开口道:“请姨奶奶往旁边让一让,三太太还等着药膳呢,况且姨奶奶这样大呼小叫,也失了身份。”罗姨娘并没让开,脸上依旧冷笑:“身份,别打量我不知道你们背后是怎么说我的,我这样的人在你们面前哪有身份可言?”

    若雪这时是真的有些急了,这话怎么答都会被绕进去,只得恭敬答道:“请姨奶奶让一让,三太太还等着奴婢呢。”罗姨娘却是俏眼带煞:“你着什么急呢,现在太太还在三太太屋里,她们的话还没说完,你这么过去难道要受罚吗?

    若雪急的都快哭了,也不知道罗姨娘是怎么了,竟拿自己这个丫头来作伐?不等若雪再说话,罗姨娘已经伸手抬起她的下巴:“长的还不错,这张脸别说是个男人,就连我看了都有些喜欢呢。”

    说话时候罗姨娘那染了蔻丹的长指甲在若雪脸上轻轻滑动,好像是感觉着若雪皮肤的细腻。若雪身子都僵在那里,听说青楼里面有很多折磨人的法子,面前这位可是曾经的青楼名妓,要是她想折磨自己,那自己就怎么都逃不开。

    另一个声音已在她们身后响起:“还请姨奶奶让一让,大姑娘要去瞧三太太的病。”见到来人若雪松了口气,这是程大姑娘身边伺候的红儿。罗姨娘只是让开半步,刚够程大姑娘一个人走过来,程大姑娘的小脸不由有一丝恼意,对这位出身青楼的姨娘程大姑娘历来是不看在眼里的,只是自己的娘总教导自己,长幼尊卑在前面,别让人笑话失了礼数才是,不然程大姑娘真不肯招呼罗姨娘。

    第14章 玩笑

    程大姑娘在快要走过罗姨娘的时候才勉强叫了声:“姨娘好。”罗姨娘那张脸笑的跟花开一样,手里的粉色帕子微微一招:“大姑娘好,太太教出来的人儿果然不一样,这规矩,啧啧,真是从没见过这样的人。”

    罗姨娘声音温柔甜美,在青楼里时候长,一举一动都勾人心弦,程大姑娘却一脸厌恶,良家女子怎能如此?使劲把脸上的厌恶消去,程大姑娘看一眼若雪:“你是去厨房给三婶拿药膳吧,还不快些进去,不然就凉了。”这话解了若雪的围,她急忙从簪子手里拿过托盘,微行一礼就往里面去。

    既是程大姑娘吩咐,罗姨娘也不好拦人,只是用手慢慢地捋着丝帕,刚要说话程大姑娘已经径自走了。罗姨娘的脸色一变,但很快就招呼旁边的绿柳,风摆柳枝一样地走了。

    一时就只剩下簪子一人,簪子眨眨眼睛,还沉浸在刚才见到的这一切里面,不过现在都走了,是不是自己也可以走了。簪子脑子里慢慢想了想,这才慢腾腾地往厨房方向走。

    刚走出不远,就有人走过来:“你这个小丫头怎么挡着路,还不快些让开?”簪子瞧一瞧今天的天色,看来今天是不适宜出门,不然怎么老遇见事情呢?但簪子还是乖乖地往路边避去,低头垂手侍立。

    当这群人走过她身边的时候,里面有人发出咦的一声,手里正拿着个蛐蛐罐儿的程大爷听到了,抬头问人:“来喜,你认得这小丫鬟?”来喜?听到这熟悉的名字,簪子不由抬头,正好对上一双含笑的眼睛,来喜见簪子看自己,也是一乐:“大爷,这就是那天小的去给你捡麻雀遇见的那个小丫头。”

    哦,程大爷百忙中抬头看了簪子一眼,笑了一笑,接着看向来喜,来喜的眼还没从簪子的脸上转开,程大爷笑的更开心了:“来喜,我瞧你对这丫头还挺上心的,干脆,等你满了十六我就去和娘说,让这小丫头给你做媳妇。”

    来喜服侍程大爷这一两年,知道他是个好开玩笑的,也不放在心上,倒是几个同伴在那笑了起来,簪子一张脸顿时羞红,急忙把头放的低低的,下巴都贴到了胸口。

    见她这样,徐立根已经笑着说:“看,来喜,你这个小媳妇都害羞了,你也不去哄哄。”程大爷用麦草逗一下那蛐蛐,把蛐蛐罐儿揣进怀里:“来喜,快去哄哄你小媳妇。”

    簪子更觉得脸上火辣辣发烫,唯一庆幸的是这周围没有别的人了,来喜的脸上也不自觉地染上红色:“大爷,还要去瞧三太太的病呢,快些去吧。”他们哄笑着走远,簪子听不到声音了才刚抬起头拍一拍小胸脯,心里怪起来喜来,见过就见过,还要多嘴说这些,害自己被别人笑。

    三太太这次病的时候长,足足病了一个来月才起了床,而在她病中程大爷的婚事也定了下来。并不是众人认为的三太太的娘家侄女,而是一个姓宋的秀才女儿,姑娘今年十五,宋秀才虽不是什么大富之家,家教却是极好。

    这姑娘还出了名的孝顺,祖母生病动弹不了的这四五年,都是她照料。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姑娘照料的却从无半点怨言。祖母去世之后她还痛哭不止,说没有多尽一点心,有了这么个美名,祖母的孝还没满,说媒的人就踏平了她家门槛。

    程太太应了这个也寻媒人去求亲,宋秀才虽挑花了眼,敬重程家有位节妇,程太太又是出了名的贤惠,就把女儿许给程家。

    下人们还私下议论说三太太这病本来几日就好,就是因为当面向太太提亲被程太太回绝了,才气的病又发作,这么长日子才起了床。

    议论归议论,还是要做各人自己的事,自从那日又遇到来喜,簪子好几天不敢出厨房,坐在灶下烧火之外努力做针线,连去各房跑腿的美差都推了。去各房跑腿送些点心的事,要是遇到主人高兴了,得些赏钱是小事,要是被主人看中了到主人身边,那可就是一步登天的大事了。

    这些事一直都是按人头分派的,簪子不愿去,桃花就乐开了,不是拿着得来的赏钱在那里炫耀,就是说今儿太太见她来了,温言问了几句,最后桃花还往往拍朱大娘马屁一下:“如果不是大娘教导我,我今儿怎么会那么好。”

    桃花的转变厨房里的人都瞧在眼里,有人就故意问桃花:“桃花,你不是说你师傅蒋家的对你是恩重如山吗?现在怎么又对朱大娘这样说了?”提起旧事,桃花的脸上顿时有一丝尴尬,但很快就消失,甜蜜蜜地拉起簪子来:“那时候人家小,被几句甜话一哄就听了,现在就知道要学簪子妹妹这样不声不响的心里才有主意。”

    厨房里的人又是一阵大笑,朱大娘只是微微一笑,簪子把做好的荷包拿在手里看一看,簪子已经又说了:“我可和你们说,簪子以后就是我亲妹妹,你们谁欺负她就是欺负我。”噗,又有人笑出来,朱大娘已经开口:“都少说几句吧,该是弄晚饭的时候了。”

    她这话一出口,厨房里的人又忙碌起来,簪子把荷包送到朱大娘跟前:“大娘,这个做好了。”朱大娘接过在手里看了看,微微点头:“不错,总没有学我一样,把那鸳鸯绣成了鸭子。”

    簪子看着自己绣出来的拙劣的鸳鸯,再想起朱大娘给自己看的她绣出来的好像会飞的鸳鸯,难道朱大娘第一次做针线,也是做的不好?

    朱大娘摸摸她的头发,来程家这么久,簪子的头发总算不像刚进来时那样又黄又软,新长出来的也能看出些黑色,朱大娘用手拨一下她头上的绢花:“谁都是从不会到会的,快些做吧。”

    簪子更加有勇气了,一定要努力学着,早日有师父那么好的手艺。厨房里叮叮当当,切菜烧火,不时传来朱大娘问什么什么菜预备的怎样的声音。

    在这一片有序的忙乱里面,突然传来一个声音:“秀兰,这厨房被你管的真好。”这做饭的时候有人闯进来,朱大娘就有些不高兴了,把正尝味的小匙放下,看着说话的陈大娘:“这不是陈管家娘子,怎么有空到我们这来?”

    厨房里的人也静默了一下,按理说,当初朱大娘要嫁的是徐大爷,该和现在的徐大娘过不去才是,可朱大娘和徐大娘之间的关系虽称不上特别亲热,也是见面就客客气气的。对陈大娘却不同,两人每次见面都要冷嘲热讽几句,就算是迟钝如簪子也能觉察出她们之间不对头,就不知道这个不对头是什么时候种下的因了。

    好在陈大娘常在程太太身边,厨房这边不常来,朱大娘一般也就待厨房,不然这戏也就有可看的了。陈大娘往前走一步,脸上的笑并没变化:“秀兰,我……”朱大娘的眉头已经皱起:“别你啊我的,有事说事。”陈大娘脸上飞过一丝不为人察觉的愠意:“好,那我就说了,二老爷一家下个月就要回来了,要等过了年才走,你也知道的,二老爷全家都在任上,这里不过一房看房子的家人罢了。太太吩咐找一些人手先去二老爷房里帮着打扫,我和徐家的商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2_12245/2951042.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