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庄的前院,此时正热闹著。
虽说八方县本就人,可夏兆做师爷的时候,结识的人也不,再加上五味斋和芳蓉轩的一些管事婶子,带著男人小孩都来帮忙,这人,就渐渐站满了富庄的前院。
乔氏和元娘,还有丹姐儿姚外婆几个,到给来的客人倒茶拿果子吃,几个舅舅,口齿伶俐的两个帮忙招待宾客,不善言辞的三个则帮忙抬嫁妆去了,没几天就要生了的梅香,坐在客堂间的廊檐下,用嗓门管著几个到窜的孩子,门口於大夫和姚老八则负责记账收礼。
每个人脸上,都是真诚的笑容,和自然流出来的满意之。
这亲的,真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好的很好的很啊!
虽说老夏家这是嫁儿,可这八方县的风俗是,方家的客人,都要在发送嫁妆的这一日来帮忙抬嫁妆,吃喜酒,然后还得隨一点小礼。
男方家的客人,则会在迎娶新媳妇当天,帮忙接亲,然后撑场子,吃喜酒。到时候隨礼,也是隨给男方的。
亲当日,方家除了直系亲属会跟著新人,一起去男方家吃酒之外,方家其他的朋友亲戚,都是不去的。
这规矩,虽然跟都城那边的不太一样,但是所谓乡隨俗,崔夏两家,便也按照这么个风俗办了。
「前头怎么不了啊?!这还有十好几台呢,赶的啊,一会儿不还得晒嫁妆呢吗?」负责看管嫁妆的姚大舅叉著腰,站在富庄门口朝前头喊著。
打头阵的夏安听得喊声,便吼道:「稍等等,堵嫁妆了,正腾地方呢!」
八方县的几乎所有闲散人等,此时都聚集在了富庄通往崔宅的那一两百米的道路上,听得夏安说堵嫁妆了,眾人皆惊呼不已。
好傢伙,堵,这个字,在他们八方县可是从来没出现过啊,堵嫁妆.......居然有人家堵嫁妆!!
「快快快,」有吃瓜积极的媳妇朝窜的孩子大喊,「赶的让你二婶们別种豆了,赶来看堵嫁妆啊!」
孩子们隨即便喊著,『堵嫁妆,快来看堵嫁妆啦』,呼啦啦跟群小鸭子似的,四散跑。
听得喊声,原本不想凑热的人,都纷纷停下了手头的活计,提溜著篮子,扛著扁担耙子,就往富庄赶。
上回错过了送聘,这回可千万不能再错过送嫁妆了!
隨著最后一抬嫁妆,被抬出富庄,富庄和崔宅之间的一小段路上,满了匆匆赶来看热闹的人。负责维持秩序的李大年估著,八方县半数的人口,此时可能都聚集在了这里。
人们有的吃著炒豆子,有的端著饭碗,有的更是挽著著脚,明显是从田里头直接冲过来的......孩子们为了看得清楚些,有些胆子大的,甚至还爬上了路边的大槐树。
嚇得崔家老爷子崔景山赶忙喊宋管事去把人喊下来,这要是摔下来,可不得了!
等最后一抬嫁妆,艰难的被抬进了崔宅,阿大便带著下人们,点燃了放在门口的鞭炮。
人们开始疯狂的往崔家门口,想要得到一个前排的观嫁妆的席位......
要不是宋管事早有准备,喊了下头庄子上的那些佃户来帮忙维持秩序,要不然,鞭炮都说不定会被人踩灭了。
富庄那头送嫁妆的事儿结束了,照理说,各位亲朋就可以座等开席了。
可新郎家不是近吗?!嫁妆在方家里头,都是了红封的,但是抬送去了男方家中,就得开了箱子晒嫁妆。
所以大部分的亲朋,听著隔壁『噼里啪啦』放了竹,那屁就跟长了疮一般,是坐不住了,一个个找了各种奇葩的理由,有说要去方便的,有说脚得走走的,也有说坐多了屁疼,出门活活的......
总而言之,这些人全凑到了人家崔宅敞开的大门口,要一睹这八方县,绝无仅有的,五十八台嫁妆。
五十八台啊!
別说是八方县绝无仅有了,肃州范围,能拿得出五十八台嫁妆的,估计一个手都数的过来,这热闹不瞧,真是枉做人了!
崔家那头其实也觉得意外的,看著摆满了前院的嫁妆,崔老夫人还跟自家三儿媳嘀咕呢,「別看这夏家是农户人家,家里头倒是比咱们料想的要殷实多了。」
因为还未亲,所以崔家老夫人也不太好一直让夏安茹来崔宅闲说话,毕竟家里那老古板,就喜欢守那些莫名其妙的礼节,到时候让人来的次数多了,他又是叨叨叨个不停。
但是从仅有的两三次的接来看,崔家老夫人就篤定这儿媳子应该是不错的。
原先宋管事说是二爷在八方县找了个农家,父亲不过是个师爷,母亲还是个做买卖的。崔老夫人还安自己,好歹二儿子没去当和尚,还找了个的,就这两点,就满足了。
没想到,这娃非但模样好,子也开朗,家里头更是殷实......超值啊!
二儿子,这就算是超额完既定目標了,崔老夫人那是相当满意。
崔家的聘礼除了常规的那些金银首饰和鸭鱼,现银送出去了六千两,这在都城都算不了。
想当初老大他们亲,聘礼也就五千两,这六千两看是看崔二年纪大了,娶妻不易的份上给加了点的。没想到这会儿方送来的嫁妆,居然有五十八台。
要知道,他们都城家子亲,四五品的人家,也不过就三五十抬嫁妆。
有些个落魄些的有爵之家,嫡出嫁也不过就五十八抬嫁妆,而且很多都是虚抬,撑场面用的。
没想自家二儿子的这亲家,他们倒是太过看轻了些。
因为方给足了崔家面子,所以对於方那边,假装走过路过,实际是故意来看嫁妆的亲朋好友,崔家也相当客气。
崔老夫人命人搬来了一些椅子凳子,让方的亲戚也进来坐坐,还让下人端上了茶水糖果,隨后豪气一挥手,「三媳妇,让下人们晒嫁妆吧。」
三媳妇罗氏上应了好,心中却忐忑:怕就怕,咱家这不按常理出牌的新嫂嫂,到时候再在嫁妆箱子里头放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
比如,土豆。
如果是五十八台土豆的话.....不敢想不敢想。
崔三夫人对夏安茹其实还是印象不错的,但是作为曾经都城里头也算是有些些脸面的家娘子,的嫁妆也不过就三十六抬。
实在是想象不出来,一个边塞小城里头的庄户人家,五十八抬嫁妆里,到底能塞些什么东西。
总不能跟王孙贵族一般,里头塞的都是金银珠宝吧?
求求了,只要不是土豆,不让崔家下面子,里头塞满了布草鞋也没关係!!!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132_132906/46666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