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马超绝不坑爹_第308章 转移支付,谁来当冤大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派董昭来雒阳,向朝廷借粮。
  此事自然遭到百官诽议,不管是马超还是杨彪,都谏言天子不要同意。
  杨彪是站在关中士族的角度考虑此事。
  身为当朝太尉,杨彪清楚朝廷现在拿不出多少粮食。朝廷若要支持曹操对抗袁绍,将来有什么紧急情况,吐血的还是他们关中士族。
  马超则为讨伐荆州考虑。
  他已经想好,等今年秋收结束,就亲领兵马攻取荆州!
  至于袁绍和曹操的胜负,曹操即便取胜,也不可能一举吃下河北。历史上,袁绍死后,曹操还是花了五年时间才全取幽冀二州。
  所以,马超不用急于插手袁曹之争。
  反正并州紧挨着冀州,有需要的话,马休、徐晃的军队旬日就能兵临邺城!
  昨夜与庞统商谈后,马超已经打定主意,先下荆州,再视情况取巴蜀或插手河北!
  荆州刘表政治玩得很溜,但打仗只能依靠蔡瑁这种庸人。
  只要等到秋收结束,朝廷攒齐一波粮草,四路并进,定能轻易攻取荆州!
  荆州国富民殷,文教昌盛,又是天下枢纽。朝廷拿下荆州,可以打通南北商路,将生意做到江东、交州去。
  荆州还有许多水军,对将来攻取巴蜀或江东都有裨益。
  不过这都是为以后做铺垫,最关键还是荆州的钱粮人口,可以充实朝廷的实力。
  多亏刘表,荆州虽是四战之地,但在这汉末乱世却没怎么遭遇过战乱,境内人口众多,百姓生活安乐。
  朝廷或许不用征召荆州兵,但却急需荆州的钱粮。
  江水和汉水的粟稻,云梦大泽的渔获,荆山的铜铁矿石,南郡的劲弩,都是一大笔资源!
  以上还只是对朝廷的好处。
  对马超个人而言,收复荆州会让马超的威望更上一层楼!
  到时天子必定会晋升马超为大将军、或大司马,食邑说不定能扩大到万户。
  而且,荆州的人才也是马超渴望的。
  刘表手下有很多没有得到重用的人才,武将有黄忠、魏延、霍笃;文官更多,季汉早期班子基本都是荆州人。
  如文聘、蒯良、蒯越等受重用的人,马超也想纳入麾下。
  马超手底下也有一大批人需要升官进爵,夺取荆州后多出的官位,正好用来奖赏那些忠于自己的人!
  不过有个问题,朝廷之前将荆州刺史的职位授予了孙权。
  马超要想安插自己人,还得给孙权找个空缺。
  马超目前想的是授孙权徐州刺史,将来让“孙徐州”跟“曹兖州”王八瞪绿豆。
  至于空出来的荆州刺史,马超有两个人选,一是汉中太守王凌,二是岳父杨阜,三是二弟马休!
  王凌的有王昶、王机兄弟辅佐,军政都能兼顾。马超信任王凌,也相信王凌对自己的忠诚,因此可以让王凌出任荆州。
  本来马超是想让王凌镇益州的,但眼下计划有变。
  至于杨阜和马休,二人能力不及王凌,胜在忠诚!
  如果王凌无法出任荆州,马超就会在杨阜和马休二人中挑选一位。
  马超的想法很美好。
  但当务之急,是朝廷应不应该支援曹操粮草。
  对此,马超和杨阜震惊地一起向天子谏言,不要管曹操和袁绍的胜负。
  天子对董昭露出劝退的笑容。
  董昭见状,直接跪地叩首!
  董昭哭诉道:“陛下!兖州牧乃大汉忠良,督兖豫、青徐之兵为朝廷抵抗袁贼。中原疲乏,今年又有旱情、蝗灾,即使秋收,军中粮草也只能再支撑半年。”
  “若中原之兵因缺粮战败,袁贼便会席卷中原,朝廷难道要坐视忠臣被逆贼击败吗?!”
  董昭说得有理有据,让天子动容。
  天子觉得支援曹孟德应该没有问题,因为朝廷今年不曾动兵,雒阳府库还有三十万石余粮,完全可以借给曹操。
  他不明白,为什么马超和杨彪都反对给曹操借粮?
  “太尉、孟起,朕以为董公仁之言在理,曹孟德确为忠臣,朝廷不应该坐视不理。”
  天子直言道。
  杨彪先给出理由,他说,朝廷府库是有余粮,但也不多。而且雍州刺史钟繇上报,夏季以来,长安及三辅也有旱情,长安连续一个月没下雨,预计关西今年收成不丰。
  天子听后也是无奈。
  谁能想到,去年关中丰收,结果今年就遇上旱情,这老天爷翻脸比翻书还快。
  其实,今年整个北方都有旱情。
  不仅是关中,中原、河北、并州降雨都少。
  问题是河北国富民殷,袁绍止战两年,囤积的粮食非常多。曹操则比较倒霉,去年中原就有旱情,所以即使没打仗,曹操的粮食储备比较一般。
  朝廷去年赶上丰收,所以宛城、汉中两场大战打完都还有些余粮。
  但如果今年关中有旱情的话,就很有必要留下这三十万石粮食,关键时刻能救命。
  董昭闻言,继续哭诉。
  董昭说,关中虽然有旱情,但如果曹操战败的话,袁绍马上就会挥师雒阳,鲸吞天下,到时就算朝廷有粮食,难道还能抵挡得住同时占据河北和中原的袁绍吗?
  “嗯……”
  天子沉默,杨彪无话可说。
  马超的想法也开始动摇。
  说实话,马超很看好曹操,但是万一呢?
  万一曹操没能如历史上那般烧毁袁绍的军粮,他还能战胜袁绍吗?
  何况这一世,官渡之战变成了漯水之战。
  袁绍的粮食反正不屯在乌巢,许攸也还没有转投曹操,一切都是未知数!
  或许……应该拉曹老板一把?
  马超扪心自问。
  就在太极殿的氛围陷入沉寂时,一个人突然站出来。
  太仆荀攸出列,举着笏板说:“陛下,臣以为,朝廷不可使忠良蒙受冤屈,更不应该坐视义兵独自与反贼交战!”
  天子看向荀攸的眼神发亮!
  天子高兴地说:“太仆之言在理!朕意已决,拨粮草三十万石往兖州,助曹孟德击破袁贼!”
  董昭感动流涕,跪地高呼天子圣明。
  杨彪见木已成舟,默默退回班列。
  马超啧了一声,心想粮食送给曹操的话,征讨荆州的粮草又从哪里来?
  忽然,马超灵光闪过!
  曹操来找朝廷借粮,那我马超为什么去找其他人借粮!
  该让谁来当冤大头呢?
  马超脑海闪过两个字——刘璋!
  马超想到点子,笑着提议:“呵呵,陛下,臣以为,益州天府之国,刘季玉汉室宗亲,朝廷应该让刘季玉进贡五十万石粮草,以示其忠心!”
    三月,初春。
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
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
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
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
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
,,。,。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66_166288/72213009.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