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之百姓天下_第54章 对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程昱带着激动的心情离开,刘恢特意找来荀彧、郑玄、崔琰和孙乾。
  刘恢把袁卫的供状递给了郑玄,看完以后,郑玄脸色非常难看,崔琰看完以后同样表情,荀彧是很早就获悉,但是重新看到以后,依然掩饰不住心中对这些世家的失望。
  “殿下为何不把这公之于众?”郑玄愤怒的说道
  其他三人都惊讶得看了看郑玄,刘恢也是感慨,自己这老师为何被禁锢?这是一个学问大家,政治素人。
  “老师,公之于众只会给辽东平添敌人。
  何况,以袁家在朝中地位,能奈他何?”
  郑玄此时也冷静了下来,好像也明白了。
  刘恢并未问荀彧,而是转身问崔琰:“季珪,你的处理意见呢?”
  崔琰是个刚正不阿的人,他站起来说道:“殿下,必须给袁家一个教训才行,否则辽东永不得安宁。”
  崔琰这是表明了自己态度。
  其实刘恢心中明白,这件事涉及袁绍,是否牵涉袁逢和袁隗尚未可知?
  “文若的意见呢?”
  “我赞成季珪的意见,或许通过这件事情,能把坏事变成好事。”
  刘恢点了点头,不愧为王佐之才。
  “公佑的意见呢?”
  “殿下,我认为可以通过此事从袁家获得我们需要的。”
  刘恢对孙乾感观一直很好,原本历史上孙乾是郑玄推荐给刘备的,刘备落魄一直跟随,进入荆州之前,孙乾一人前往荆州,说服刘表收留刘备,这是一个忠心和有才能的人。
  “老师,学生赞同他们想法”看到郑玄看向自己,刘恢说道
  “好,殿下放心去做,就算拼着这把老骨头,他们休想再对殿下不利。”
  对于郑玄的维护,刘恢内心很感动,自己在深宫大院从未感受到亲人的温暖,刘宏对自己改变,也是因为对自己寄予一点大汉未来的希望。
  “多谢老师对学生维护。”
  郑玄微笑着摆了摆手。
  他对这个弟子是太满意了,有礼有节,但是会坚持到底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我谈谈自己的想法。”其余三人期待的眼神,郭嘉在一旁认真的记录。
  “我准备以公佑为辽东特使入洛阳,找袁家谈判。
  我的底线有这么几条:
  一、十年内,袁家一派的人不得在朝中打击谋划辽东。
  二、鉴于此次阴谋给辽东和我本人带来的损失,袁家需要赔偿10万贯钱。
  三、袁家势力退出辽东。”
  “就这样?”郑玄不解的问道
  其他几人也是互相看了看。
  “老师,辽东根基太浅,我们没必要在朝中给自己树立一个强敌,袁家门生遍布天下,事情一旦闹大,针对我们的阴谋会接踵而至。biqubao.com
  我们暗地和袁家谈判,他们面皮也过得去。
  公佑进京以后示弱,从今以后,谁还会管一个苦寒之地的废物皇子?
  我们太需要和平的时间发展辽东了。”
  听完刘恢的话,不但是郑玄,荀彧和崔琰两眼放光,因为他们从刘恢身上看到了忍让与气度。
  狠下决心报复只是一时痛快,但是对辽东百害无一利。
  他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不能劝刘恢,因为刘恢才是受害者,这还关系朝廷脸面。
  刘恢继续说道:“十万贯对我们辽东是一笔不少的钱,足够我们接下来安置移民十万百姓以上。”
  “殿下无时无刻都在想到百姓,真是辽东百姓之福。
  恐怕殿下还想借此,给袁家一种自己贪财的形象。”荀彧说道
  刘恢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季珪,你把这些资料整理一下,公佑出发时带上。”
  “喏”
  “公佑,此去洛阳就辛苦你了。”
  孙乾感到诚惶诚恐,“这是属下职责。”
  “公佑不必如此,此去洛阳,你把酒给父皇带上一些,顺便给卢植伯父和曹操带上一些。”
  “殿下和子干熟识?”郑玄问道
  “见过一次,颇为投缘。
  子干伯父性情刚烈,并不适合朝中尔虞我诈的环境。”
  郑玄点了点头,说道:“老师《大儒马融》在世时就说过,师兄性子刚烈,不适合做官”。
  卢植、郑玄、管宁等人都是大儒马融的学生。
  “哎,派系斗争……”刘恢没有继续把这个话题说下去
  “季珪,从下个月开始,辽东司级以上官员每个月一人发放5斤酒”。
  “喏,殿下是否给酒取个名字?”
  “老师来取。”
  郑玄微微摇头,说道:“你来更加合适。”
  刘恢也没有推辞,想了想,说道:“神仙醉如何?”
  “神仙喝了都要醉,好名字。”崔琰赞叹道
  大家都认可这个名字。
  郑玄对刘恢说道:“殿下,你让我给接下来准备开设的辽东学院准备的老师名单。”
  郑玄递给了刘恢,刘恢看了一眼,想喊一句“好家伙,这些人我都能请来吗?”
  “老师以为,这名单有多大把握?”
  “如果殿下想法,老夫以为至少八成把握。”
  刘恢听到郑玄的话想骂人,你是真看得起我。
  刘恢把名单递给荀彧,荀彧轻轻念道:“荀爽、陈纪、法真、司马徽、管宁、华歆、庞德公、黄承彦、刘洪、徐岳……”。
  荀彧自己都在不断吸冷气“嘶”,他把名单递给了崔琰,崔琰看完同样的表情,因为这些人都是当世民望极高的人,就算能请来,刘恢也不敢,这得招来多少人记恨和弹劾?
  刘恢苦笑着说道:“老师,这些人都是有才能的人,学生如何能让他们入辽东?”
  刘恢言下之意是,我的名声和权力不足以让这些人来辽东。
  还有一点刘恢没说,这些人如果到了辽东,扭成一根绳,未来如何改制?面对的阻力困难更大。
  荀爽名谞,字慈明,东汉大臣、经学家、名士荀淑第六子,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更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为了躲避党锢,隐遁十余年,大部分时间在颍川书院教书育人。
  荀爽一生,是极力维护君臣、父子关系的,后者刘恢是支持的,但是前者的君权神授,刘恢就接受不了。
    三月,初春。
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
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
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
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
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
,,。,。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67_167333/72999558.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