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珏淡淡“嗯”了一声,贾同又道:“四公子,那几间家具铺子至今还开着,这几天抢走了小人这里不少生意。”贾同说罢,微微抬头观察着陈珏的神色,只见他面上不怒不喜,贾同思索了半天也拿不准陈珏心里在想些什么,索性便不再说话。
正在这时,锦书引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进来,正是董偃。董偃走近的第一眼便看到了陈珏,忙作揖道:“小人拜见四公子。”
陈珏微微颔首,转头对贾同道:“这便是我要你见的人了。”
贾同闻言,仔细看了看董偃,再一次确信这个少年绝不是什么陈珏的亲信。至于董偃的心情就激动多了,能在贾同这位在长安城名声鹊起的富商做事,对他还说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
陈珏待董偃起身之后,又对他道:“这位便是贾同,你以后就跟在他身边做事,只要你自己做得好,他绝不会亏待你。”
董偃郑重地对陈珏拜了三拜,陈珏微微笑了一下,便不再看他,转而对贾同道:“那几家商铺你不必管他。天底下能赚钱的生意多得是,多几家别人开的铺子也没什么不好。有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道理,你懂吗?”
贾同躬身称是,随后又面露难色,道:“只是这段日子以来,仿制家俱的人更多了些。”
陈珏微一挑眉,道:“家俱本就不是什么难做的物事,你也不必在意,只要记得这次的教训便好。”
贾同谨慎地道:“小人知道了。”
陈珏嘴角勾起一个浅浅的弧度,又道:“你的能力我是信得过的,再过些日子,你去找陈唐和陈宋,他们那有新的生意要你做。”
贾同这才放心,确认堂邑侯府还会是他的靠山,也轻松地道:“请四公子放心便是。”
陈珏脸上笑容不变,又随意与贾同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贾同便主动识趣地告辞,陈珏唤过锦书要她送客,随后便微微皱眉思索起来。
虽然贾同上门挑衅的事情做得不妥当,但毕竟是将他后面的人是他陈珏的事透露给了对方,三天的时间田胜早该知道了这里面的事情,却仍然默许那几家铺子若无其事地继续开张,不怕陈珏不快。看来,陈家和王田两家的同盟真的是摇摇欲坠了。
长信宫长信殿里,窦太后仔细问过了韩安国梁王的境况之后,叹了一声,对韩安国道:“若是你们早到长安两天,皇帝还可以给梁王下一道特旨,如今却是晚了。”
韩安国闻言匍匐在地,连连叩头道:“臣有负天恩。”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承认是他自己路上耽误了时间,根本不可能把窦彭祖的事情说出来。
坐在窦太后身边的天子刘启望了跪在地上的韩安国一眼,眸中微有笑意,用无奈的语气对窦太后道:“母后,这件事是朕思虑不周。”
窦太后摇摇头,道:“皇帝不必多说,君无戏言,谁也想不到阿武居然在这个时候派人来。”顿了顿,窦太后又对韩安国道:“你回去之后对梁王说,不是皇帝和哀家不体恤他,实在是诸王皆镇守封地,单准他来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明白吗?”
韩安国仍旧匍匐道:“梁王纯孝,必能领会陛下、太后的恩德。”
窦太后点了点头,淡淡道:“你也早些回去吧,省得梁王挂记。”
韩安国恭谨地道:“臣告退。”
韩安国离开长信殿之后,殿中安静了一会儿,窦太后开口打破了沉静的气氛,道:“梁王遣使之事,皇帝先前不知吗?”
天子刘启心中一震,道:“母后,朕确实不知。”
窦太后沉默片刻,道:“知与不知,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太子虽然年轻,但你当年和他差不多大的时候已经在先皇身边学习处理政事,依哀家看,大婚之后,便叫太子到宣室殿去帮你分担些事情罢。”
天子神色一松,他的母后,终究不是如吕后一般将礼仪国法置于不顾的弄权妇人。
“母后说的是,太子大婚之后让他们小夫妻俩轻松些日子,朕便叫他入宣室殿,也好磨练磨练他的心性。”
窦太后闻言一笑,又道:“梁王要来长安庆贺太子和娇娇的大婚,也是对你和你姐姐的一片拳拳之心,皇帝也不能寒了他的心。”
天子斟酌了一下,道:“依朕看,便给梁王的封邑再加两个县吧。”
窦太后摸索着拍了拍天子的手,道:“这意思到了便可。说到太子大婚的事,你阿姐最近都忙得抽不出时间来长乐宫了,你和皇后要多操心点这些事,别出了什么纰漏。”
虽然窦太后看不见,天子还是点了点头,笑道:“母后放心,娇娇必定会风风光光地嫁进来。”
“嗯。”窦太后顿了顿,又微笑道:“太子同辈的堂表兄弟成器得不多,哀家看陈珏是个聪明顶用的,皇帝若有机会就栽培栽培他,让他多帮帮太子的忙,不也挺好吗?”
“朕知道了。”嘴上如此说着,天子脸上的神色却微微有些古怪,心道:母后还不知道,梁王来不成长安也有这个“聪明顶用”的陈珏一份功劳。
想起梁王之事,天子忍不住摇了摇头——这个陈珏,专爱用这种偏门方法,而韩安国居然真的聪明一世失算一时。又转念一想,性格执拗的太子身边,还真就需要这样的臣子,省得跟太子硬碰硬闹得下不了台。
“什么,梁王派来的使者是韩安国?”面对前来转达太子对他的赞赏之意的韩嫣,陈珏难以置信地大声道。
“正是韩安国。”韩嫣点头道,却不能理解陈珏的大惊小怪。
陈珏坐在椅子上摇了摇头,道:“我若知道是韩安国,真就未必敢建议太子这么做。”
韩安国,可是曾经在汉武朝当过丞相的人物。便是现在,因为他在太后天子和梁王之间多次起到了缓和矛盾的作用,也没有几个人敢小瞧于他。陈珏简单地回忆了一下这个人物的生平,最终判定这个韩安国八成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韩嫣笑道:“不管怎么说,你这个取巧的办法奏效了,这次你可立了一大功。”
“我?”陈珏头疼地看着身边足足有几卷竹简的婚礼收支账簿,苦笑道:“什么功劳不功劳,都等太子大婚之后再说罢。”
第二卷 京都少年郎 第二十九章 大婚日(上)
五月初一,宜嫁娶。
堂邑侯府上上下下这段日子以来的忙碌接近尾声,短暂执掌了一段时间财权的陈珏也终于可以放下手中的算盘——再复杂一些的计算工具陈珏可做不出来。
刚过了午时,刘嫖和陈尚的妻子李氏以及陈季须的正妻周氏便一头扎进阿娇房中,为了婚礼的具体事宜忙活开来。这一部分,陈珏身为男子自然是插不上手的,于是乐得清闲。
陈珏刚刚送走了陈唐和陈宋兄弟,便在花园中找到一个僻静的角落想清净一会,只可惜事与愿违——陈家的几个小辈中最大的两个已经可以满地跑了,他们时不时便绕到陈珏身边嬉闹一阵子,陈珏实在不胜其扰,只得来到前院。他正要再寻一处休息时,忽然听得有人喊道:“四弟。”那声音不是别人,正是陈珏的大哥陈尚。
陈珏转身,几步走上前去,见陈尚满头汗水的样子,不禁有些奇怪,道:“大哥还在忙什么?”
陈尚如今已经年近三十,正任中郎。他身为陈家兄弟的老大,一个月来从不曾闲着,听了陈珏的疑问之后道:“我也没有什么可忙的,刚刚和家令一起商量着给府里的仆从发些赏钱。”家令,理论上是要负责刘嫖这位长公主家中的日常事务的,但是因为刘嫖的性格要强,这位家令对刘嫖和陈午都没什么影响力,只在平日做些管家要做的事情。
陈珏“哦”了一声,便不再细问。陈尚打量了他一眼,笑道:“倒是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陈举他们几个在后面玩呢。”陈珏无奈地道。
陈尚闻言黝黑的脸上红了一下,陈举正是他的长子,一向调皮得很,就连他这个做父亲的也不是时时都能管住他。他看了看陈珏,苦笑道:“既然出来了,就去门口帮忙迎接客人罢。”
陈珏想想左右无事,便欣然答应,与陈尚一起向大门处走去。
太子大婚之日宫里自然会有宴会,但也有不少客人会赶在黄昏之前先来堂邑侯府走一趟,以示对太子妃家族的重视。陈珏站在门口,向外望去的时候正见一片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景象,宾客如潮水一般向堂邑侯府涌来。
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处朝中各个官员之间的不同了。真正的位高权重者与性格清高的人都不会选在这个时候拜访堂邑侯府,比如窦婴比如周亚夫,都只是派人递了贺礼便罢,根本不会亲自前来。
陈珏在门口站了不知多久,只觉得脸上的笑容都快要变得僵硬了,才有下人来报吉时已到,阿娇就要出门了。陈珏大大地松了口气,与陈尚和陈季须等人一起向来访的人说些表示歉意的话,一刻钟后,堂邑侯府的门前终于清净了许多。
此时已接近黄昏,微微泛着金红色的阳光洒在堂邑侯府的堂前屋后,给所有的景致都添上了一抹亮色。陈珏和身边所有人一起望向阿娇一行人到来的方向,静静地等着。
不多时,刘嫖和周氏李氏一起陪着坐在肩舆上的阿娇出来,夕阳的光辉把阿娇身影罩在其中,将她衬托得如神仙中人一般,光彩四射。
陈珏一直知道阿娇是美丽的,但从来不曾发现她也会有这样的一面。平日里的阿娇,美得娇俏明艳,此时身着礼服的她却美得雍容大气,合着满头青丝上装饰的凤钗珠翠,更显得华贵大方。在这一瞬间陈珏肯定,只有这样的阿娇才配得上是未来母仪天下的大汉皇后,不管是卫子夫还是钩弋夫人,都不会有阿娇这样与生俱来的高贵气度!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阿娇缓缓下了肩舆,攀着刘嫖的手踏上了未央宫派来的车辇,临行时阿娇的眼神扫过每一位亲人的脸。当她与站在最后的陈珏对视时,陈珏轻快地笑了一下,鼓励地冲她点点头,阿娇回以一个浅浅的微笑,随后便目视前方,骄傲地扬起头。
“起……行!”
直到阿娇已经离开数丈远,陈珏才醒了醒神,与几个兄弟一起骑马跟在阿娇车驾之后。
五月正是农闲之时,街路两旁挤满了百姓,争相一睹太子妃的庐山真面目,就算人群被卫士挡在了路旁,但这许多人聚集在一起的声势也颇为浩大,一时间各种彩声纷纷如潮。
又过了一些时候,陈珏等人离未央宫的距离更近了,越接近未央宫,平民百姓的身影就越少,反而在通往未央宫的大路上多了不少达官贵人的车舆。陈珏将种种情形看在眼中,忽地想起一句诗:冠盖满京华。
车队在路上因为人群过于密集的原因耽误了不少时候,等陈珏一行人到达未央宫前不远处时天色已微黑,陈珏略略一看,只见未央宫宫门之内***通明、繁华似锦,他忍不住向来时的方向回头一望,心头蓦地一震:比起流光飞焰的未央宫,堂邑侯府的所在竟显得那么孤寂冷清。
大汉礼法规定,不同身份的人进入未央宫需要走不同的宫门,然而今天天子刘启下了特旨,许所有人随太子妃从东门入。这道旨意,再一次让许多有心人认识到堂邑侯陈家的受宠之深。
走进未央宫不久,阿娇便被天子所指派的人带走了,另外有两个小黄门引陈珏一行人直奔宣室殿——虽然是太子娶妻,但大礼却是要在宣室殿天子面前行的。
宣室殿最上方,窦太后和天子早已端坐在那里,刘彻则坐在天子下首,祖孙三人俱是笑盈盈的样子。陈珏等人跟在刘嫖身后,依次向天子、窦太后和太子请安。
轮到陈珏跪在下面时,天子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笑道:“平身吧。听说你这一阵子为了太子大婚的事没少忙活?”
“回陛下,诸多繁杂事务,臣确实做了不少。”陈珏躬身道。
“哦?”天子又是一声笑,说道:“你看着是比前些日子瘦了点儿,嗯,果然没有偷懒。”
陈珏朗声说道:“于公于私,臣都不敢懈怠。”于公,他是刘家的臣子,于私,他是太子妃的弟弟,为太子大婚之事奔忙自然在情理之中。
天子微微点了点头,转而对刘嫖玩笑似的说道:“瞧瞧朕的外甥,阿姐的好儿子,这是在向朕表功呢。”
坐在窦太后身边的刘嫖闻言笑道:“他有什么功?添了不少乱倒是真的。”<br/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16_16864/3448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