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点头:“又不是整寿,别请下太多人。”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高寿,人家要表孝心,咱们也不能拦着。”又与贾母商议了一下具体安排,邢夫人坐在一边,听得心中无趣,干熬着而已。
贾母生日的宴请分作几天,七月二十八日请的是身份最尊贵的客人与同荣宁二府关系极亲近的亲贵人家,据说来的有南安王妃、北静王老太妃,以及几位世交公侯诰命。因贾宝玉的出生有点儿神奇,大家都要再看一回。贾宝玉心里暗忖:老太太的面子真是够大的,她过生日有王妃等到,荣宁二府也只有她有这个体面了。真正袭爵的贾赦,过生日的时候可是没来多少有份量的人啊。又想去年贾母生日时南北二妃似乎也到了,只是那时贾宝玉打了两个喷嚏,被误以为着凉——其实是被脂粉香气呛的——没有抱出来。
正想着呢,只听元春叮嘱道:“宝玉记住了,今儿说话不要说带‘容’rong、‘炎’yan字音的话。”
见贾宝玉看起来有些不解,元春来不及细说,也怕跟宝玉说了他不懂反倒歪缠着耽误了时间,蹲□来按着宝玉的肩膀,眼睛定定地看着宝玉:“一定要记住了啊,这跟读‘蒸’zheng是一个道理,晚上大姐姐再跟你细说,好不好?”
贾宝玉点头,跟着出去被两个太妃捏了一回脸,又解下玉来让她们再叹一回,得了项圈、锞子的小礼物之后就退了下去——贾母这里已经开始演戏了,贾宝玉听不懂这些戏只觉得吵且拖拉,未来十年还用不着他应酬,也就乐得先放松一下,烦着读书已经够累了。
待到一日宴毕,贾母自歇去了,元春觉得有必要跟弟弟再普及一下关于避讳的知识,见宝玉精神还好,特意过来与宝玉拓展一下避讳的知识。因今天碰到了南北二妃,元春就先从四王讲起,把贾宝玉听了个目瞪口呆。
虾米?!
东安王姓穆名检
西宁王姓金名铄
南安王姓霍名炎
北靖王姓水名溶
真好……贾宝玉一抽一抽的,穿过来有些时候了,元春教的、无意间听来的,也知道一些常识了,东方青龙主木,西方白虎主金,南方朱雀主火,北方玄武主水……这四王就东西南北的封了、金木水火的姓了……
贾宝玉又想起背的《三字经》来,五行里还有个土!中土!
贾宝玉抖着他的正太
12、东西南北金木水火 ...
声:“大、大、大姐姐,皇、皇、皇帝不会是姓、姓土吧?”[1]
元春听宝玉这样问,大为惊讶,道:“你怎么知道的?当今圣人确是姓徒的……”
贾宝玉脑袋一嗡,这是什么世道啊?
正在这时元春的大丫头抱琴过来了:“大姑娘,天已晚了,二爷还小呢,且明日还有客来,还是早些歇了吧。”元春抬头一看时辰钟,那钟正滴滴答答地走着,已是亥初一刻了:“可不是!李嬷嬷,快把宝玉带去安置了吧。”
贾宝玉浑浑噩噩地向元春抱了抱小拳头,由着李嬷嬷把他抱到了自己屋里换衣服洗脸。脑袋里依旧想着那个囧囧有神的国姓。曹大,这下玩笑开大了。
[1]个人观点,呃,这就是传说中囧人肉的诡异观点之一了。要拍的童鞋请下手轻一点,偶怕疼……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其实写这文也是写某肉自己从红楼梦里看出的一点小见解,比如四位王爷的姓氏,再比如,皇帝他老人家姓啥……
[1]主要是根据那个“穆莳”还有“水溶”两王的方位与姓氏,某肉自己猜的……
13
13、现在的都城是长安 ...
自打囧囧有神地记住了一堆需要避讳的字之后,贾宝玉最新的兴趣就是缠着贾母或者元春讲故事。没办法,自从听了东西南北四大王的尊号之后,贾宝玉就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尽早弄清楚自己究竟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在没有办法明着要历史类书籍查看的年龄里,想要了解过往,最好的办法就是缠着大人讲故事。
贾母乐得孙子亲近她,听宝玉说要听昔日祖辈事迹,贾母正在清闲的时候,贾宝玉所请正是给她找些事情来打发时间。贾母一高兴,便从荣宁二公发家说起,贾宝玉一边听着,一边分析着。贾母道:“昔年明末大乱,崇祯吊死煤山……半璧江山沦陷,荣宁二公随太祖兴义兵驱除鞑虏……整整打了将二十年,这才定了江山……”
贾宝玉暗忖:[这个世界居然没差得太离谱,还有个明代还有个崇祯。]
“当年追随太祖的人里,唯有十二个人功劳最大,封为四王八公,咱们贾家独占了两个……”
[要好好记一下,四王八公,四王好记,八公有两个姓贾,嗯还有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好难记,等会儿怕会忘掉,得想办法写下来才行……]
“荣宁二公当年可是勇武得紧,每逢战阵,都是冲杀在前……太祖举义时尚未一统天下,建都于南方,咱们家先是在金陵还有旧宅,宝玉长大了,也可去看一下。后来定都在这长安……”[1]
[金陵还有个窝?狡兔三窟也不坏哟,实在不行就隐姓埋名逃到南边去?贾家的发迹像是在南边……等等,虾米?!长安?定都?妈啊!这世界果然很混乱……nnd!光知道这几亩后院里发生的事情果然是不够的……这世界错乱成这样,我上哪里‘熟知事情发展脉落然后巧妙应对’啊?走一步看一步吧。]
……
……
……
就这样一祖一孙耗了将有两、三个月的时光,贾宝玉总算是从贾母那里听了一肚子的“故事”,要想知道更深的内容,就不是贾母能够告诉他的了,或者说再深刻一点的内容不是他现在的年龄应该问的——贾母显然是估摸着他的年龄来决定对他说什么话的。因此尽管贾宝玉很想知道具体细节,同时也想知道这个明代是不是跟他知道的那个明代是一个样子的、之前的历史是不是也是一样的,不要冒出n个穿越前辈改了记录,然后借用了几首诗词让他背错了作者闹笑话,也只能忍住了别太出头,等再长大一点自己去看书了。
贾政盯两个儿子盯得甚紧,贾政心里对这两个儿子还是满意的,大儿子年纪轻轻就凭自己的本事有了功名且是考进的国子监,贾政也觉脸上有光。只有一
13、现在的都城是长安 ...
条,贾政自己本欲从科甲出身,不想被荫封了个主事衔,从此一路混了上来没有上过考场,而贾珠初步完成了贾政以科甲出身的愿望,让贾政又些发酸,闲来无事总要教训儿子几句以寻求一点心理平衡。无奈人家贾珠凭自己本事考了功名又入了国子监,现有岳父大人照看着。国子监的规矩是寄宿,贾政这个连试都没考过的人也没法三不五时地进去训儿子。贾政就把目光放到贾宝玉身上了,可贾宝玉的表现实在让他挑剔不出来,只能板着脸泛泛而训——再挑剔得具体一点,贾母就先跳出来不干了。
贾政挺委屈,做父亲的可不就是要“严”么?否则大家族的孩子本就娇贵些,又有母亲、祖母溺爱着,父亲再不严厉一些,这孩子越发要不像样儿了。因此在得知贾宝玉最近没有背更多的功课,一味缠着贾母讲故事的时候,贾政严厉批评了这种不务正业和做法!
“做事怎能虎头蛇尾?你的书呢?你的字呢?”
可贾母正在兴头上,难得有人愿意听个老太太讲古,且宝玉年幼贾母不觉得这是耽误了宝玉用功。须知贾母跟前不缺奉承的人,却多是说笑,能想到听她说过去的故事的人并没几个,更没几个像贾宝玉这样“急切”地想听下文的,贾宝玉的表现让贾母在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再看贾政又来啰嗦,贾母先发话了:“做人不能忘本,宝玉想知道祖上事迹那是好事,你别又来逼他。”
贾政又瞪了宝玉一眼才不再说话了,转而说起其他的事来:“前日锦乡侯下了贴子来,约着后日小聚,兄长推说身上不好……”
“你们爷们在外头的事情不用跟我老婆子说,只管忙你的去吧!”
贾政应了,不知道是去书房还是去后院了。
然而贾政说的也有道理,不能光顾着打听消息反撂下了功课。不自觉地嘟了嘟嘴,贾宝玉打个哈欠后决定继续写字去。这又是一项讨厌的差事,他的小嫩手目前也只能拿着毛笔画出像“字”一样的符号而已,至于笔锋什么的现在还看不大出来。想写好小楷那是奢望,真真是在“写大字”,好歹是个伪正太,大字倒写得似模似样。这一点从贾母、元春、王夫人、贾珠等人的夸赞上就能看得出来,同时也可以从贾政只是例行挑剔而再没有更多不满的言辞里可以推出一、二。
拉过一张纸,贾宝玉开始划拉字。心里却有些乱,贾政最后一句话里透出来的讯息并不大好,贾家男丁的交际活动居然如此贫乏!人家下贴子请的是贾赦,可最后出面的是贾政,贾赦明明该当顶梁柱的人却躲在家里跟小老婆玩得正高兴……而贾政这家伙明显不是这个材料。人际关系有多重要啊?却
13、现在的都城是长安 ...
被这两人不当一回事儿,难怪最后贾家败得这么快,还没什么人为他们说话。现在看着还能凑合,再这么下去交情就要这么一天天的消磨没了。在天朝这一亩三分地上,没了人脉还想成事?那可真是做梦啊!
贾宝玉的心情很不好,“知道”贾家糜烂是一回事,“亲眼看到”从上到下不像话又是另一回事了。贾宝玉划拉了两张纸,有点写不下去了,索性把笔一丢,另取了几枝没沾墨的笔,在桌面上胡乱横一道竖一道地划着,心里却在盘点着荣宁二府,越盘点越泄气。祖上功劳是有的,可眼下这些人,实在是数不出顶用的来。贾赦就不要说了,整日宅在家里与漂亮女人鬼混,连他亲娘都不大待见他;贾政就是个银样蜡枪头,也就是装个正经样子罢了;贾敬把宁国府丢给了儿子贾珍,自己跑到城外跟道士混在一起了,整天神神叨叨的……
很好,老一辈已经这样了,往下再数一辈。贾珍大哥,上头没了父亲管着,据说能把宁国府翻个天,这一点贾宝玉年纪小没有亲眼看见过,然而读过红楼的人,嗯,的男人,对于这一位极有可能占了儿媳妇便宜的男人都是有印象的,更别提他还跟贾琏合伙包养了两个小姨子。真是个渣啊!渣得让男人有点儿羡慕。此时贾宝玉把当初对这个“人渣”的一点猥琐敬意抛到了爪洼国生蛆,心里恨恨地诅咒贾珍不举。还有贾琏,这家伙除了沾花惹草,还真拎不出什么事迹来。“贾宝玉”之无能大家都知道了,贾环之猥琐有目共睹。贾珠……完了!这位仅有的上进的人,还是个短命鬼!
以上,仅向这个家族里的男丁致敬,能抱团废物成这样的人还真是少见!
贾宝玉觉得自己是不是要堕落一下,照着原著走一走,期间还能借着身份玩个后宫什么的,到时候顶多是闭上眼睛不顾这些人的死活跟着和尚出家去得了!兴许还能再回到那个有网上、不用写毛笔字的熟悉的地方去!
正想着呢,一个小丫头挑着帘子,元春进来了:“宝玉,老太太在前头看新衣裳呢,你跟我一块儿去,啊~”
贾宝玉抬头看着眼珠子一错不错地盯着他的大姐,心酸了,他狠不下心来,也撂不开手去。tmd这丫头对老子很好啊!tmd老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19_19840/3666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