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若相惜_惊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夜之间,雪莲怀孕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皇宫,太后、皇后和后宫妃子们的礼品一件接着一件送进了碧水殿。皇上下诏册封雪莲为皇贵妃,一时之间,雪莲恩宠之盛,朝野内外颇为震惊。

    柳云天紧绷的心终于得到了放松,他反而感到了伤痛,曾经她义无反顾地陪着自己,只属于自己一个人,而现在她却在别人的怀里,为别人生儿育女。雪莲,你幸福吗?你的深情点燃了我的爱情,我爱得痛苦,清清楚楚,义无反顾。你却转身离去,让我独自品尝爱情的苦酒。

    怡和宫中,张锦瑟闭目养神,可卿从外面悄悄进来,张锦瑟突然睁开了眼睛:“怎么样?”可卿点头:“都办妥了。”张锦瑟又闭上眼睛:“没有其他人知道吧?”可卿回答:“没有,奴婢连可人都没有告诉。”张锦瑟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好。哀家当年收养你的时候就看得出来你是个机灵的人儿,这件事如果成了,哀家就放你的可人走,给你们荣华富贵,让你们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可卿立刻跪下:“太后娘娘,可卿不敢奢求,可卿只愿与妹妹归隐山林。”张锦瑟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应该快了吧。这几天就会有个结果。”

    雪莲害喜害得厉害,自从太医检查出怀孕之后就没有再出过自己的宫门,月如寸步不离地照顾着她,“娘娘,皇上对您真好,他已经下旨册封您为皇贵妃了,咱们碧水殿这下扬眉吐气了,大家都乐得很呢!”雪莲看着外面的枯荷,心里突然觉得很混乱,有点难受,有点担忧,说不清楚的感觉,总觉得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当天晚上半夜的时候,听到外面敲门的声音,雪莲从床上坐了起来,她本来就没有睡意,现在更是紧张了起来。她听到外面有人开了门,小顺子的声音传了进来:“娘娘睡了没?”雪莲听到小顺子有点不稳的脚步声,连说话的声音都不稳,喘着气。雪莲对外面说:“放小顺子公公进来吧。”小顺子冲了进来,看到雪莲衣衫整齐,拉了她就要走:“贵妃娘娘,赶快跟小顺子走吧。万岁爷叫我过来接您走。”雪莲纳闷地问:“出什么事了?”小顺子说:“贵妃娘娘,滁州城里不知为什么突然出来好多叛军,现在都已经打进皇宫来了,皇上让我带您去一个安全的地方先躲一躲。”月如也刚好从外面冲了进来问:“小顺子,这大半夜的你这是要带娘娘去哪里?”雪莲对小顺子说:“我不走,什么叛军这么厉害?我就在这里待着。”小顺子听雪莲这么说就着急了,立刻拉了月如说:“月如姐姐,您帮我劝劝娘娘吧。不知从哪里出来一群叛军,正在攻皇宫呢,皇上上战场了,我是想跟着皇上的,可是他不放心娘娘,让我来接娘娘去安全的地方,现在娘娘不愿意走,小顺子就是死了,也要替陛下保护娘娘。”

    月如一听,惊慌失措,拉了雪莲说:“娘娘,您如今可不是一个人,您肚子里还有小皇子呢!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吓着小皇子,奴婢们怎么担待得起?娘娘,您就为肚子里的小皇子想一想,我们跟小顺子公公走吧,也让皇上可以安心指挥。”雪莲不得已,只好跟小顺子走,说是安全的地方,其实就是碧水殿荷花池下面的一个地宫,不知何时挖建的。小顺子把火把给了月如说:“月如姐姐,娘娘就拜托给你了,你等到天亮,如果还是没有人来接你们,你们就沿着这个地道一直往前走,每次遇到岔道就向左转,最后可以到达宫外郊区,然后你们就打扮成百姓赶快跑。”月如拉住小顺子说:“小顺子,你要去哪里?”小顺子说:“我从小就伺候皇上,皇上如今遇到危险了,我不能丢下他一个人自己跑,我要回去。”

    小顺了一走,整个地宫里只有雪莲和月如两个人,雪莲把月如手上的火把拿过来灭了说:“这地宫里面只有我们两个人,不用点火了,我们就在这里等到天亮,如果真的没有人来接我们,我们就自己从原来的入口出去。”月如惊讶地问:“小顺子公公不是说让我们跑吗?”雪莲说:“怕什么?我总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再说我也不怕死。”月如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宫里面有点害怕:“娘娘,您这是何苦呢?皇上肯定不希望您这样。”雪莲说:“月如,我已经决定了,如果你不想跟着我的话,你就自己从出口走吧。”月如听到这句话,不再说话了,地宫里完全听不到了声音。

    *风看到小顺子回来就问:“贵妃娘娘安置好了?”小顺子回答:“好了,奴才办事陛下您就放心吧。”小顺子顺着宫墙往下望去,只见无数的火把在宫外聚集,*风对小顺子说:“你向下面喊话:“就说朕在这里,要叫他们首领出来讲话。”小顺子点头后就向下面喊:“下面的叛军听好了!皇上有旨,叫你们的叛军首领出来回话。”下面一片起哄声:“还有旨呢!过了今夜你就不是皇上了,还耍什么威风啊!”又听到另外一个人在叫:“今天我们是你的俘虏,明天你就是我们的俘虏了!”

    *风往下面一看,发现这些人很多都是外地打扮,又看到一个人从人群中走上前来,不看还好,一看吃了一惊,这个人居然是北戴王。*风指着他骂道:“北戴王,你这个狼子野心背信弃义之人!寡人对你不薄,你为什么这样做?”北戴王在下面回答:“皇帝陛下,我装孙子已经装够了,我来这里就是来取你的江山的,你以为我们北戴就那么不堪一击,随便派个人过去就打败我们?你做梦吧你!”

    *风看到这个场景,知道北戴王早就布好了局,没有想到招降反而让他们这么顺利地进入了滁洲城,宫中侍卫不习战术,哪里是这个人的对手呢?现在就不知道柳云天是不是他们的同伙,如果是的话,恐怕今天的战争结果已经不用再有所期待了,如果不是的话,他会来救驾吗?

    北戴王对皇宫发动了最强烈的攻击,*风指挥着御林军坚守皇宫,只是北戴人熟于射猎,弓箭娴熟,很多守城将士在敌人猛烈的攻击之下倒了下去。*风亲自督战,虽然给了战士们很大的斗志,却无奈宫中侍卫已经久不经杀场,比不得北戴人天天与恶狼共处。

    就在*风以为皇宫要失守的瞬间,他看到一群鸳国将士从北戴部队后面杀了过来,像一把尖刀插入北戴部队的中间。那一支部队来得突然,北戴人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斩杀了不少。只见那名将领带着五十左右的鸳国将士,勇猛地深入敌军,一点都不在乎自身安危,狭路相逢勇者胜,正因为他的勇敢无畏,让很多北戴将士不战自退。

    等到那群人走近了,*风才看清那带头之人正是柳云天,他松了一口气:“云天果然不负朕,他还是朕的好兄弟!”宫楼门上面的将士看到这个场景,也都有了继续战斗的勇气,似乎有了柳云天,就有了希望。他如战神一般,出现在战场上,带领着鸳国部队深入敌军。*风觉得似乎自己才应该是柳云天那样的人,不知为何自己此时有力无处用,做了这无用的天子,等着柳云天来救赎。

    北戴王回过神来,指挥着自己的队伍包围了柳云天带领的鸳国将士,柳云天虽然骁勇善战,却也是一人难敌众,更何况他一知道情况就带着小部分人冲了出来,救君如救火,他不敢有丝毫的延误,所以大部分人马还在后面呢!现在孤军深入,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他只知道他必须要这么做。

    雪莲在地宫里面等着,她突然觉得心里有点难受,好像有什么人在面临着危险,她本来想继续等下去,可是这种感觉告诉她,她一定要出去看一下,不然她会后悔。于是她对月如说:“月如,我要出去!”月如拉着她说:“娘娘,您再等一等吧,您现在出去如果遇到什么危险,奴婢如何向陛下交代呢?”雪莲说:“我一定要出去,你待在这里吧。”月如听到雪莲言语之间的坚定,知道不能再阻止,于是在前面摸索着为雪莲开路。

    重见光明的时候,雪莲就直接往宫门方向跑去。月如谨慎地看着四周,随时准备着抵挡那些有可能冒出来危害娘娘生命的叛军。跑了一段路,月如发现宫里很平静,看来皇上心心念念地牵挂着莲妃娘娘,才会通知莲妃娘娘一个人,其他人都不知道消息呢!夜深了,一路上也看不见几个人,连平日里巡逻的人这会儿都不见了,大概都去守宫门了吧。

    还没有到宫门口,就看到皇后娘娘站在前面,领着一帮宫女太监拦了去路,雪莲停了下来。皇后说:“莲妃娘娘,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外面跑?”雪莲看到皇后这个架势,她一定是知道叛军攻宫的事情,才在这里拦着,难怪宫中如此安静,原来是皇后封锁了消息。皇后看到雪莲不回答,就直接训斥月如:“你这个奴才,是怎么当差的!大半夜的,怎么任由主了乱走,如果沾了寒气着了风寒,你担当得起吗?”月如恭敬地站在一边,皇后又说:“还站着干什么?还不赶快扶主子回去歇息!”

    雪莲推开月如的手,对张心碧说:“皇后娘娘,我想去宫门口。”皇后严肃地看着雪莲,她知道雪莲一定是知道了这件事情,看来皇上早就派人去告诉她了。皇上心里最看重的还是雪莲,不是自己。既然如此,怎么可以让雪莲那么安然地享受这份恩宠呢?让她去吧,刀枪可不长眼睛,出了什么事情也是她自己的命了。于是皇后对周围的人说:“都让开,让莲妃娘娘过去。莲妃,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前面可是不安全的。”

    雪莲没有听张心碧的话,直接就冲了出去,却被两个突然冒出来的侍卫拦住。雪莲往周围一看,发现太后来了。太后看着雪莲说:“莲妃,如此着急干什么,哀家自然会安排你的出场。”张心碧一干人等统统跪下:“太后万福金安。”张心碧迎了上去:“母后怎么会来这里呢?这深更半夜的,母后应该好好安歇才是啊!”张锦瑟看着张心碧说:“你果然一心一意地对皇上,早把哀家忘到九宵云外了吧?”

    张心碧恭敬地说:“儿臣不敢。儿臣一心为皇上,也是为我大鸳国基业着想。”张锦瑟冷笑着说:“不必与哀家打太极,哀家说什么你明白!梁王就快来了,哀家劝你还是识相一些,不然有你的好果子吃!”张心碧听后心里一惊,莫不是太后与北戴王同谋,又联合梁王里应外合,那岂不是腹背受敌?

    张心碧笑着说:“母后,您又糊涂了,王爷远在封地,怎么会未得诏书就回来呢?您还是回去歇息吧,莲妃想去宫楼上看看星星,您就让她去吧。”太后了然地说:“你脑袋里面想的什么,以为哀家会不知道!莲妃哀家自然有更重要的用处,你还是好好待在你的椒房殿吧。来人,送皇后回椒房殿,带莲妃去宫楼上。”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34_34571/5181168.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