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辰时卯时】_分节阅读10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嬉皮笑脸地说道:“你三哥我皮痒,喜欢受罚,难道不可?况且这区区一百个圈,对俺来说xiǎo事一桩”

    听了曹彰之言,曹植是哭笑不得,只不过心中却是感动至极,暗道:“这就是真正的兄弟之情”

    就在曹植心中暗暗感动的时候,却是见到还有一道身影走入校场之中,曹植见到来人,却是惊讶地失声道:“二哥也来了?”

    曹彰嘿嘿笑道:“当然,正是二哥跟父亲说,我等乃是兄弟,理当共同进退。四弟你今日受罚,我们自然要一并来受罚咯”

    曹植听得更惊讶,问道:“是二哥出言领罚的?”见到曹彰点头,曹植心中暗暗念道:“看来,曹丕也并非如历史上那么不近人情,最起码孩童时候的他还不是。”

    曹丕来到曹植身前,却是挑衅似地问道:“xiǎo子,你跑了多少个圈?”曹植翻了翻白眼,继而竖起三根手指。曹丕见到,轻蔑一笑,说道:“太慢了,三弟,我们一炷香时间追上这xiǎo子”

    曹彰仰头哈哈大笑道:“何须一炷香,半柱香就可以了”说完之后也不废话,撒开双tui便在校场中飞奔起来。

    见到曹彰已经起跑了,曹丕也行动起来,只不过他刚跑了几步,却感觉到双手衣袖一轻,继而就听见“啪啪”两下轻响传来。正前进中的曹丕骤然停下,只是后面的曹植却是已经问道:“二哥,你掉了东西。”当曹丕转身想捡回的时候,却见到曹植已经俯下身子去捡了。

    曹丕掉下来的并非他物,而是两卷厚重的竹简,而曹植却是清楚地见到,这竹简是从曹丕双手衣袖中掉下来的。俯身捡起其中一卷的时候,不经意间却是见到竹简里面的字。一看之下,曹植瞳孔微微一缩,继而也不等曹丕同意,“哗啦”一下就将竹简展开。

    曹丕见到,脸sè一变,轻喝道:“四弟,还给我”说完探手就要去取。

    曹植却是不依,一侧身躲开了曹丕的手,看了几眼便已经看出了这是一部《孟子》。这并非重点,最重要的是曹植发现,上面刻印的笔迹与自己的笔迹极为相似,而曹植确信自己并没有抄过《孟子》,加之这卷竹简是从曹丕身上掉下来的,后面的问题曹植不消多想便已经明白了。

    猛然回身,盯着曹丕问道:“这是二哥代xiǎo弟抄的书?”

    曹丕见被曹植识破,依他沉默寡言的xg格,一时之间也无言以对。曹植与曹丕对望了好一阵,用力握了握手中的竹简,心中那股暖流却是越来越强烈,他没有想到,认知中刻薄寡恩的曹丕,竟然会是如此默默地帮助自己。虽然最后自己用印刷之术成功印了五部书出来,但是曹植还是真切地感受到,曹丕以兄长的身份对自己的关心。

    原本还对当初选书的时候曹丕的刁难耿耿于怀,如今仔细一想,曹丕当初没让自己抄《孝经》也确实有其道理在。若然被曹cào见到,恐怕会难逃责罚。

    虽然想明白了事情的始末,但是对于曹丕,一个xg格内敛的人,曹植一时之间也无语以对。

    见到曹丕不答,曹植却是静静地上前将另外一卷竹简捡起,继而对曹丕作揖道:“二哥……”

    未等曹植的话说完,曹丕却是一把按住他,凝声说道:“既是兄弟,就不必再多言了”

    曹植听到,张了张嘴,这时那边已经跑完一圈的曹彰却是大声嚷道:“二哥你还不跑就被俺甩开了,四弟,你三哥我要追上你了”

    被曹彰这么一喊,略显尴尬的气氛却是被冲淡,曹丕难得出一点笑容,对曹植说道:“四弟,快跑吧,不然在日落之前完成不了,那就麻烦了”

    曹植心中对曹丕的芥蒂全消,重重地点了点头道:“是”说完,兄弟二人搂在一起,齐齐绕着校场跑了起来。

    前面的曹彰见到,哈哈一笑,待二人追上来之后一并加入,三兄弟臂把臂搂在一起狂奔。看到三人脸上洋溢起的笑容,实在很难想象他们是在接受惩罚

    此时在校场外面的一隐秘处,曹cào一手放在背后,一手却是在轻轻抚髯,脸上也出淡淡的笑容。

    跟在一边的曹昂看着臂把臂齐齐奔跑的三人,瞠目结舌地说道:“父亲,这……”

    曹cào微微一笑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丕儿沉默,植儿机敏,他二人虽是兄弟,然却一直不能jiāo心。丕儿虽关心植儿,然植儿却懵然不知。而植儿倒是书生气重,丕儿循规蹈矩,对此最看不惯。不过今日之后,你们兄弟几人却是可以真正抱成一团”

    曹昂听完这话,却是想起了曹丕递上竹简之时,曹cào脸上的异样,脸上闪过了然之sè,叹服道:“父亲明察秋毫,孩儿佩服”

    曹cào脸上出慈爱之sè,笑道:“你身为曹家长子,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丕儿善文事、彰儿、子丹善武事,他们都是你日后的助力。”

    听见曹cào连点三人,唯独漏了曹植,却是不解地问道:“父亲,那四弟呢?”

    曹cào顿了一下,忽然大笑道:“他是我们曹家的大儒,亦是我曹家可以名垂千古为后世所称颂的关键”

    16kbook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 推广印刷术

    第一百九十一章  推广印刷术

    曹cào和曹昂在边上观察了曹植三人一阵,便匆匆赶去征东将军府,此时荀彧等人早就齐聚。众人见到曹cào一改昨日倦容,一面chun分得意的模样,大喜之下也不免生出疑huo,为何曹cào会变得如此之快。

    落座之后,曹cào淡淡一笑,问道:“诸位可有要事?”

    荀彧当先拱手道:“主公,彧已经以谋反之罪将成平等人下狱,另外也将东阿、范县两地这段期间大量囤积粮草之人请来了鄄城,请主公定夺。”

    此事曹cào已经了然,于是点了点头,问道:“那文若以为本将该如何处置他们为佳?”

    荀彧沉默了一下,答道:“如何处置视乎主公如何看待世家,不过彧以为方今兖州之àn,症结根由当在世家。前番主公杀名士边让以儆效尤,只是非但没有收效,反而适得其反,彧以为,此次之事主公必须谨慎以对。”

    曹cào听完之后,点了点头道:“文若言之有理。只不过本将看来,这些人以礼待之则傲,以法待之则叛,实在不胜其烦。”下面众人听到,齐齐皱了皱眉头,只不过曹cào如此说,应该还有下文,因此俱默不作声。果然,曹cào顿了一下之后,便哈哈大笑道:“不过本将现在有一法,可以让这些人唯本将之命是从”

    郭嘉眼眉一挑,惊喜地问道:“不知主公有何妙法?”

    曹cào淡淡一笑,从怀中取出之前曹植留在书房内的那个泥活字,又取出一张空白的纸,举起在众人面前扬了扬,说道:“这是一张白纸。”继而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拿着手中的泥活字在旁边的砚台上蘸了些墨水,而后学着曹植之前演示的模样,在白纸上用力按了按,之后再将纸举起。

    众人见到纸上那个“仁”字的时候,却是一面ihuo。曹cào也不在意,从怀中拿出曹植印刷出来的那叠纸,一张张在众人面前展示。这一次,见到与那个“仁”字如出一辙的字体时,众人终于出与曹cào在书房时几乎一模一样的神情,俱是惊讶万分,继而很快地陷入了沉思之中。

    曹cào也没有打断他们的沉思,静默了一会待得他们都一面骇然之sè抬起头来的时候,才淡淡一笑,对曹昂说道:“子修,你去领他们进来。”下面的曹昂应了一声,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之后出了大厅,未几便领着几名衣着朴素,身材健硕的大汉走了进来。

    那些大汉进来之后,却是“噗通”一下跪倒在地,不住磕头道:“求将军大人饶命,求将军大人饶命……”

    所谓生不入官én,官府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还是有很强的震慑力,特别是眼前坐着的还是官位大得出奇的征东将军、兖州牧曹cào。

    见到这些大汉如此,曹cào淡淡一笑道:“诸位请起,你们对本将有功无过,本将奖赏你们也来不及,怎会责罚你们。”

    一众大汉听到,面面相俱,继而用不解地目光望向曹cào。

    曹cào微笑道:“本将四子可是曾经让你们烧制一些图形,还有制作纸张?”

    几人听到,才恍然大悟,连忙点头道:“正是。”

    曹cào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你们总共烧制了图形几何,制作了纸张多少?还有可曾知道本将那四子以图形印这叠纸用了多长时间?”说完还晃了晃手中的那叠纸。

    一连三个问题,问得那些大汉愣了好一会,而后才听见为首一人答道:“回将军大人,这些图形俺们烧制了有七千余个,至于纸我们倒是造了很多,具体多少我等也不清楚。而当初四公子用这些图形印这叠纸,xiǎo人依稀记得好像用了三天时间。”

    曹cào也是第一次听到,印刷这五部书籍用了三天时间,脸上惊讶之sè一闪而逝。继而对曹昂摆了摆手道:“子修,带他们下去领赏吧。”曹昂应声而退。

    待得那些工匠都走后,曹cào环视众人一眼,见到众人脸上的了然之sè,笑道:“看来诸位已然明白这印刷之术的原理,本将就不再多说了。此术乃是本将那逆子为了取巧逃过抄书之罚而制作的,不过错有错着,他却是无意之中立了大功。本将准备利用这印刷之术,大肆印刷圣人典籍,那些世家不是以能读圣贤书而自傲吗?有这印刷之术为助,世人要读圣贤书已非难事,而本将有教化之功,可谓名正言顺,看他们以后怎么奈何本将”

    众人听到同时眼前一亮,教化,这可是儒家一直以来所奉行的大事。如今曹cào准备大肆印刷圣人典籍,这无疑是天下士子乃是百姓的福祉。虽然这福祉世家也能享受,但也会打破他们对学术的垄断,对他们的地位冲击更加大。

    然而面对曹cào这一招,世家们明知道是坑,也只能跳下去。因为曹cào此举已经抢占了大义之名,世家们总不能反对曹cào的行为吧,若然反对这可是与圣人之言背道而驰的。

    成功之后,收益非止是可以打破世家学术垄断这收益,还有就是巨大的名声。从此之后,曹cào或者说曹家在面对其他显赫的世家时候就不再那么被动了。你袁家是四世三公,是豪族,显赫无比;但是我曹家也不比你差,推广印刷术,让天下士子不再为无书可读而烦恼,上古流传下来的典籍会因为印刷的原因而导致数量增加,将不再如以前一般那么容易毁于战火和散失,曹家也可以挂上卫道者之名。

    而日后世家们要跟曹家对抗,那么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挑战卫道者的谴责。要知道在古代,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的名声,甚至比生命更加重要,名声毁了不但遗臭万年,还会影响子孙后代。这也是为何,历史上刘备千方百计都要维护其名声,打响其名声的原因。

    曹cào历史上成就确实要比刘备强很多,史册亦遵曹魏为正统,但为何在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里面,曹植那个时代的人眼中的伪君子刘备,要比雄才伟略的曹cào来得正义,这就是名声在作怪。

    来自一千八百年后的曹植,可以用他那个时代人的价值观审视曹cào,从而发掘雄才伟略的他,身上各种各样的优点。但毫无疑问的是,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的曹植,不得不遵守这个时代的价值观,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做事。

    这也是为何,曹植甘愿冒险,到徐州阻止曹c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37_37484/5622460.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