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_分节阅读 2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抗日将士的关怀爱戴使张治中将军感怀不已。

    尤其令他感动的是他在黄埔军校时的师母、廖仲恺先生的夫人何香凝也来慰问。

    她在他的军部住下,慰问之余,慷慨赋诗,其中有一首题为《赠前敌将士》:倭奴侵略,野心未死,既据我东北三省,又占我申江土地,叹我大好河山,今非昔比。

    焚毁我多少城市,惨杀我多少同胞,强奸我多少妇女,耻!

    你等是血性军人,怎样下得这点气?廖师母在“九·一八事变”后,还给张治中将军写来一封信,送来女褂一件,并附诗一首,要张治中教育长转达黄埔学生将领,诗云: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

    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

    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何香凝师母的爱国之心和那感人肺腑的诗句,深深激励着张治中将军,使他经常回想起全国人民和上海人民、中国共产党和宋庆龄、何香凝等知名人士支援上海抗战的情景。

    淞沪抗战一开始,上海各界人民就展开了大规模的支前捐献运动,现款、金银、药品、日用品、各种器材堆积如山。

    工人、学生、工商业者、妇女、儿童、艺人、车夫踊跃支前。

    当上海人民知道前线急需交通工具时,不到半天时间,成千上万辆汽车、运货车、脚踏车即送往军营。

    全国各地及侨居在东南亚、旧金山等地的华人的捐款也纷至沓来。

    仅19路军统计,淞沪抗战开始后,海内外同胞捐款约700万元,相当于19路军全军将士2个月的军饷。

    淞沪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坚决号召全国人民抗日,并通过上海的工会、学生会、商会及其他群众组织,开展了对19路军和第5军的声势浩大的支援活动,动员各界人士组成义勇军、敢死队、情报队、救护队、担架队、通信队、运输队积极支援和配合前线作战。

    当前线需要大量手榴弹,请求南京军政部发给遭到拒绝后,就由总工会动员募集了几万只空烟罐,赶制成“土炸弹”运往前方使用。

    凡前线迫切需要的交通工具、医药用品、通信器材、工事物资等,均及时募集供应,连前线战士每天两顿伙食,也组织郊区人民分区做好送去。

    1月30日上午,宋庆龄、何香凝等到上海真如慰问前线将士。

    在她们的号召和组织下,一天就筹设了几十个伤兵医院。

    何香凝在前线慰问时,正值天降大雪,气候严寒。

    当她看到我军官兵在雪地里只穿着单衣和夹衣时,心情十分沉重。

    回去后立即发动各界群众开展捐制棉衣运动,5天内即制就棉衣裤3万多套,使官兵们穿上了暖和的冬装。

    张治中将军在常熟期间,有一天清晨来到秀丽的虞山脚下。

    这里有一座古刹,即唐朝诗人常建所咏的“清晨入古寺”的古刹——破山寺(现名兴福寺)。

    他在寺中一边参观,一边吟诵着常建的诗句,然后沿山路一直上到山顶。

    只见长江浩荡,绿野绵延,清流交错。

    然而在这美丽的国土上,福山港口外,敌舰乘风破浪而行,敌骑在数十里外的新塘、岳王等地纵横驰骋。

    一眼望去,难民从东而来,络绎不绝,战区无村不洗,无屋不空,他不由唏嘘悲愤,潸然泪下。

    再过几天,即5月5日,就要在苏州举行追悼淞沪抗日阵亡将士大会。

    祭文已基本写就,但还未定稿。

    张将军触景生情,结尾三节便潮水般涌出:呜呼将士,从此长眠!

    此仇未报,衷肠苦煎。

    誓将北指,长驱出关,收我疆土,扫荡凶残。

    执彼渠魁,槛车系还,一樽清酒,再告重泉。

    呜呼将士,得其死矣!

    功昭党国,光耀青史。

    人生草草,大地茫茫,忠贞亮节,山高水长。

    呜呼将士,庶几来飨!

    他将这几节复诵一遍,让副官斟了一杯酒,面向上海和长江出海口,凌空而祭。

    10.夺权(1)10.夺权(1)

    东方的日寇暂且放下不表,回头再来看西方的希特勒。

    希特勒爬上总理宝座后,即着手巩固他的统治权。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使纳粹党成为德国的惟一主宰,然后再建成以纳粹党为后盾的个人独裁政权。

    希特勒刚上台时的内阁,是个依靠国会内多数派支持的内阁。

    参加内阁的纳粹党和民族党在国会583个席位中只占有247个席位,不构成多数。

    为取得多数,希特勒指示戈林去拉拢拥有70多个席位的中央党入阁。

    中央党表示不参加内阁。

    希特勒很恼火,在当上总理后的第二天即1933年1月31日召开内阁会议,提出建议要求总统解散国会,于3月5日举行新的选举。

    他向民族党的内阁成员保证:无论选举结果如何,现内阁的组成依旧不变。

    民族党的阁员上了圈套,同意了希特勒的建议。

    总统兴登堡遂宣布重新举行选举。

    为了赢得选举,希特勒向其党徒明确了两个重点:一是拉拢大企业界巨头,让他们慷慨解囊,资助纳粹党竞选;二是着重打击拥有广泛群众基础、在原国会拥有100个席位的共产党。

    2月20日,戈林在国会议长府召集30余个德国工业巨头,其中包括军火大王克虏伯、钢铁大王伏格勒等开会。

    希特勒亲自到会讲话,向巨头们保证:他将让劳工安分守己;将重整军备,让巨头们从中得到好处;将消灭马克思主义者,保护私人企业。

    巨头们听到希特勒为他们描绘的“灿烂图景”,大喜过望。

    克虏伯听完希特勒的讲话,马上站起来,代表巨头们表示“感谢”,并当场答应为纳粹党竞选捐款100万马克。

    接着,其他巨头也争先恐后捐款,当场共捐款300万马克。

    为打击共产党,希特勒政府于2月初下令取缔共产党集会,封闭共产党的报纸。

    2月24日,戈林的警察搜查了共产党在柏林的办事处卡尔·李卜克内西大厦。

    但共产党领袖在几个星期前就放弃了这个地方,有的转入地下,有的逃往苏联。

    警察们没有抓到人,但在地下室搜到一些宣传品。

    官方即以此为据大肆宣传共产党要发动“叛乱”,用来蛊惑人心。

    “要摧毁共产党,必须有个有力的借口。”

    戈林对他的属下说,“只把缴获的宣传品公布出来,是不足以让民众相信共产党搞叛乱的。”

    找什么借口呢?真是天随人愿,戈林的机会来了。

    2月26日,戈林接到属下报告,说有一个叫马里努斯·范·德·卢勃的荷兰共产党员在柏林一家酒馆里酒后狂言,声称他曾经在好几所政府大厦放过火,下一个目标打算烧国会大厦。

    “烧国会大厦!

    ”

    戈林听了先是一怔,然后连声叫好,说,“你们鼓动他明天晚上去烧国会大厦。”

    戈林知道,像国会大厦那样坚固的建筑物,非用大量汽油和其他易燃化学品是不会很快烧掉的;而那个愚蠢的荷兰共产党员不会带足够的汽油或化学品去烧。

    因此,他命令柏林冲锋队队长卡尔·恩斯特组织小分队执行放火任务;命令秘密警察头子鲁道夫·狄尔斯拟制好国会大厦起火后立即逮捕的共产党人员名单。

    2月28日晚,卡尔·恩斯特率小分队在戈林的国会议长府进入一条通往国会大厦的地下暖气管道,到了国会大厦中央大厅,洒下了带来的5大桶汽油和易燃化学品,然后原路返回国会议长府。

    与此同时,喝得醉醺醺的卢勃偷偷潜入黑洞洞的国会大厦,然后脱下破衣服点着,放起火来。

    瞬息间,国会大厦大火冲天。

    卢勃慌忙外逃,一出门便被抓住。

    戈林第一个赶到火灾现场,头上冒着汗,大口喘着气,兴奋地对鲁道夫·狄尔斯说:“我们要毫不留情地对付共产党。

    共产党干部一经查获,格杀勿论。

    今天晚上就把共产党议员统统吊死!

    ”

    不久,4000多名共产党干部被逮捕或杀害。

    2月28日,共产党议会党团领袖恩斯特·托格勒向警察局“投案”。

    随后,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及波波夫、泰涅夫被捕。

    后来在莱比锡最高法院审判国会纵火案时,季米特洛夫自任辩护律师,强有力地揭露纳粹党贼喊捉贼、栽赃陷害的伎俩。

    戈林被季米特洛夫诘问得张口结舌,狼狈不堪,恼羞成怒,向季米特洛夫咆哮:“滚出去,你这个混蛋!

    等我在法庭外面抓到你,给你点颜色看看!

    ”

    托格勒和季米特洛夫、波波夫、泰涅夫被判无罪释放;卢勃被判有罪,当即处决。

    国会起火的第二天(2月28日),希特勒迫使兴登堡总统签署了一项法令,宣布暂时停止执行宪法中保障个人和公民自由的条款;规定限制个人自由;限制表达自己意见,其中包括限制出版自由,限制结社和集会自由,对邮件、电报、电话进行检查;对搜查住宅发给许可证件,政府可以发出没收或限制财产的命令,必要时中央政府可以接管各邦政权。

    这样一来,希特勒不仅可以合法地箝制和逮捕他的反对者,而且可以震慑全国民众,使他们不得不投纳粹党的票。

    10.夺权(2)10.夺权(2)

    随后,纳粹党利用它操纵的权力和大企业主的大量政治捐款,进行德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宣传,诋毁共产党,诽谤其他反对势力,并对选民进行威胁利诱。

    3月3日,戈林在法兰克福选民大会上杀气腾腾地大叫:“德国同胞们,任何司法上的考虑,都不妨碍我的行动。

    我不必担心法律,我的任务是把共产党斩草除根。

    我要充分利用国家和警察的力量。

    我要掐住反对者的脖子!

    ”

    纳粹党的威胁对选民起了一定作用,但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3月5日选举结果,纳粹党人获17277180票,比上次选举增加约550万票,但在全部选票中只占44%。

    被纳粹党迫害或镇压的中央党获4424900票,比上次选举增加近20万票,共产党获4848058票,比上次选举减少约100万票。

    这次选举,纳粹党共获288个国会议席,加上它的盟友民族党获得的52个议席,政府在国会中有了16席的多数。

    这个简单多数要执行政府日常工作也就够了,但要决定重大问题,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数,那就差远了。

    希特勒为了用合法的外衣掩盖攫取绝对权力,想让国会通过一项“授权法”,即授予希特勒内阁全部立法权。

    但这需要修改宪法,必须在国会得到三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

    3月15日,希特勒主持内阁会议,讨论怎样获得三分之二多数的问题。

    戈林说:“这个问题可以用国会81名共产党议员缺席的办法,得到部分解决。”

    希特勒表示赞许,并说,他可以援用2月28日兴登堡签署的法令逮捕一批反对党议员,以确保三分之二多数。

    民族党的阁员休根堡不想把全部权力交给希特勒,于是他提议让兴登堡也参与起草内阁根据授权法所颁布的法律。

    希特勒不好反对这一提议,便询问总统国务秘书梅斯纳。

    梅斯纳称:“总统没有必要参与起草法律的工作。”

    3月23日,国会在柏林的克罗尔歌剧院开会。

    希特勒要国会讨论的授权法的正式名称是《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

    这个法规定内阁拥有立法权、批准与外国缔结条约权、宪法修正权。

    还规定内阁制定的法律由总理起草,并且“可以不同于宪法”。

    希特勒就此法案向国会发表演说诡称:“政府只在极其必要时才使用这种权力。

    这并不威胁国会和参议院的存在。

    总统的地位和权力依然未变。

    各邦的独立地位也不改变。”

    希特勒演说的语气相当温和,态度谦恭,因此蒙骗了一些议员。

    但社会民主党的议员奥托·威尔斯站起来义正辞严地反对授权法,说这是政府在剥夺国会的权力。

    希特勒愤怒地跳了起来,恶狠狠地叫道:“你们已不再有什么用处了。

    你们的丧钟已经敲响!

    我不需要你们投票。

    德国会得到自由,但不是靠你们!

    ”

    这时,纳粹党议员和坐在旁听席上的冲锋队员狂热鼓掌,高呼:“交出全部权力!

    ”

    中央党等反对党议员见这个阵势只好宣布赞成授权法。

    共产党议员被逮捕,社会民主党十几名议员被拘留。

    在这种情况下,国会投票表决授权法,结果是441票赞成,84票(全部是社会民主党议员)反对。

    授权法通过了,纳粹党议员兴高采烈地呼叫着,同冲锋队员一起高唱着纳粹党歌曲欢呼胜利。

    从此,希特勒成了不受国会任何约束的独裁者。

    不久,希特勒通过一项法律,宣布废除各邦的独立权力,实行中央集权。

    接着,他先后解散了反对党社会民主党、中央党以及他的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37_37985/5745432.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