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_分节阅读 14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准备给妻子过生日。

    别墅里摆满鲜花,其中最鲜艳的一束是隆美尔送的。

    客厅桌上放着各种礼物,隆美尔在巴黎买的那双鞋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隆美尔身穿花睡衣,趿着拖鞋,心满意足地摆弄着这些礼物。

    过了一会儿,女仆敲门进来道:“隆美尔元帅,有您的电话!”电话是参谋长斯派达尔打来的:盟军开始进攻了。

    隆美尔脸上顿时血色全无,面如白纸,半晌才说:“我马上回来!”隆美尔夫人发现丈夫接完电话已判若两人,一个劲儿嘟囔:“我真愚蠢!我真愚蠢!”匆匆吃罢早饭,隆美尔驱车赶往法国,这时是6月6日10时30分。

    其实隆美尔没有必要这样自责,他的上司要比他愚蠢得多。

    半小时前,有熬夜习惯的希特勒刚刚醒来,德国最高统帅部参谋长约德尔告诉他,盟军已在诺曼底登陆。

    此时盟军空降兵已经着陆近8小时,陆军登陆已4小时。

    没有人敢把希特勒从梦中叫醒,也就没有人敢调动装甲部队。

    其间,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曾向约德尔报告说,他已命令2个装甲师,即党卫队第12装甲师和装甲训练师向诺曼底开进。

    约德尔立刻指责他擅自动用装甲预备队,命令这2个装甲师立即停止前进。

    希特勒睡醒后同意了约德尔的决定。

    他眼睛盯着巴顿和他的“第1集团军群”,坚信盟军在诺曼底是佯攻,主攻方向是加来,下令不得将这2个装甲师和驻守加来的b集团军群主力第15集团军调往诺曼底。

    到了14时,希特勒又突然改变了主意,命令那2个装甲师开往诺曼底。

    由于盟军强烈的电子干扰,命令在16时才传到装甲师。

    党卫队第12装甲师开到诺曼底的卡昂以西时,遭到加拿大军队的阻击。

    装甲训练师在d日根本没有投入战斗。

    驻守卡昂以东、隆美尔惟一有权调动的第21装甲师,情况更是一团糟。

    这个师的师长弗希丁格将军是一个典型的纳粹党徒。

    他狂热崇拜希特勒,却对作战了解甚少,成天只想着寻欢作乐。

    6月4日至5日狂风暴雨突起,他觉得平安无事,竟带着司令部的作战处长跑到巴黎寻花问柳去了,只留下参谋长。

    d日上午,第21装甲师参谋长曾想发动大规模反击,但无法集结部队,只好让在手头的24辆坦克向卡昂以东奥恩的英国伞兵进攻。

    由于仓促上阵,没有步兵伴随,被伞兵和登陆部队轻易击退。

    d日,即被隆美尔称为“决定性的24小时”就这样过去了。

    登陆盟军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克服了最初的困难,站稳了脚跟。

    15.血战诺曼底(4)15.血战诺曼底(4)

    d日22时,隆美尔风尘仆仆赶回自己的司令部,恢复了以往的镇定和自信。

    他心里明白,对手虽有1万多人的伤亡,但已经登陆成功。

    听着参谋长斯派达尔将军的形势汇报,隆美尔发现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仅靠防守诺曼底的第7集团军,他没有100%的把握把盟军赶回大海;如果动用在加来地区的第15集团军,那么谁来对付巴顿集结在英格兰东南的“第1集团军群”呢?

    所有的德国决策人,上至希特勒,下至隆美尔和集团军司令,都上了“坚韧”计划的圈套,认为盟军在诺曼底是佯攻,目的是诱使精锐的第15集团军离开加来。

    隆美尔没有要求将第15集团军调到诺曼底,反而提醒希特勒说:“我认为,我们必须估计到敌人将在别的地方发动重点进攻。”

    当然,隆美尔和希特勒都没敢怠慢诺曼底。

    希特勒同意西线装甲集群的5个装甲师置于隆美尔的战术指挥下,在第二天破晓后,发动决定性反攻。

    隆美尔终于获得了对装甲部队的控制权,心花怒放,信心倍增。

    希特勒也坚信德军肯定在第二天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隆美尔的第一个目标是阻止盟军五个登陆场联成一片。

    第二个目标是防止英军占领卡昂。

    第三个目标是消灭“犹他滩”和“犹他滩”外的美国伞兵,防止他们占领瑟堡。

    隆美尔把对手低估了。

    数千架盟军飞机几乎不停地在战场上空巡逻、轰炸、扫射。

    德国坦克根本无法集结成钢铁洪流,碾碎盟军登陆场。

    个别能接近海滩的坦克,又遭军舰巨炮的轰击,被炸成碎片。

    隆美尔在7日驱车跑了一天,从一个指挥所到另一个,看到一路到处是被飞机炸烂的德国坦克、装甲车、卡车和油罐车。

    德国装甲部队还没到前线就遭惨重损失,只能躲在树林里等待天黑。

    7日就这样过去了。

    隆美尔没有泄气,第二天,下令德军3个装甲师从贝叶至卡昂向英、加军结合部进攻。

    可距前线最近的德军第21装甲师还未出击,1000架盟军滑翔机就降落在要通过的路上。

    伞兵们从机舱里拖出反坦克炮。

    一顿猛轰,德军坦克仅剩55辆。

    隆美尔又命党卫队第12装甲师派出1个半团,与第21装甲师余部从盟军手中夺回贝叶,结果闯入盟军舰炮射程之内,被打得遍体鳞伤。

    从勒芒赶往诺曼底的装甲训练师一路不断遭空袭,油罐车几乎全部被击毁。

    到了诺曼底必须加油,但在当地又不知去哪里找油。

    当天下午,隆美尔和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都认为,靠第7集团军和西线装甲集群已无法占领盟军诺曼底滩头,于是下令诺曼底的德军就地固守待援,等援兵到来后发动反攻。

    盟军“解放者”号轰炸机编队出击。

    第一次攻击波后,盟军后援部队和装备通过海滩的雷区开赴前线。

    盟军击退了德军的第一次反攻,立刻巩固滩头阵地,把孤立的滩头阵地联结起来。

    6月12日,美军占领卡朗坦,把“犹他”和“奥马哈”连结了起来。

    美军后来同英军会合,把整个5个滩头联成一体,但英军仍未占领卡昂。

    美军占领了卡朗坦,使隆美尔大为不安。

    因为两支美军,即美国第5、第7军会合,肯定将挥师西进,把科汤坦半岛变成孤岛,瑟堡就会像熟透的桃子,落入美军之手。

    隆美尔立刻命令刚从布列塔尼半岛开来的党卫队第17装甲师夺回卡朗坦。

    德军集中重炮猛轰美军,之后坦克、步兵扑向美军阵地。

    美军寸土必争,寸步不让。

    两军恶战,德军一度突入卡朗坦城内450米,但被击退。

    美军就势向北进至蒙特堡。

    隆美尔见党卫队第17装甲师攻城未遂,知道德军已无力将盟军赶下海。

    盟军空军居绝对优势,德国装甲部队和大部队白天无法行动,难以握成拳头,给盟军致命一击。

    隆美尔这时才觉得龙德施泰特元帅的纵深机动防御战略,确是深谋远虑,便于6月19日当面要求希特勒,将诺曼底的德军撤离战场,在基纳河、索姆河一线进行机动战,同时尽早与盟国媾和。

    希特勒拒绝了这个建议,说:“别把诺曼底说成是敌人的桥头堡,而要看作是敌人在法国的最后一块土地。

    敌人过不了今年夏天!”这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下士,似乎看透了盟国的“坚韧”计划,开始把驻守加来的第15集团军的一部和驻布列塔尼的部队调往诺曼底,想把诺曼底变成第二个加利波里,把盟军困在滩头。

    希特勒下令德军“不得后退一步”。

    长达一个月之久的诺曼底滩头争夺战开始了。

    诺曼底、布列塔尼地区的地形很特别。

    当地农民喜欢在自家农田四周筑起土堤,土堤上栽种仙人掌或低矮的灌木丛,形成灌木篱。

    经过几百年的耕作,整个地区变成这种方方正正的树篱农田。

    从飞机上望去,尤如绿格绸缎,与大海遥相辉映,颇为壮观。

    盟军情报和作战部门知道诺曼底地区这种独特的地形,却未料及这种地形给盟军进攻造成的巨大障碍。

    15.血战诺曼底(5)15.血战诺曼底(5)

    由于整个地区长满灌木,盟军难以发挥海空军优势。

    地面上视野狭窄。

    每块由树篱、土堤围起的农田都如一个阵地。

    坦克和装甲车辆遇到土堤时,只能低速爬堤,到达堤顶时,正好暴露出装甲最薄的底部。

    早在等候的德国步兵利用这一时机,立刻发射反坦克火箭。

    那些侥幸爬上土堤的坦克也难以穿过厚厚的树篱,很快又成为德国步兵的猎物。

    在这种地形上,大炮、坦克毫无用武之地。

    德国守军隐蔽在灌木丛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盟军坦克打成火炬。

    盟军士兵最有效的武器,只能是冲锋枪、步枪、手枪,甚至刺刀、匕首和铁锹。

    两军短兵相接,把诺曼底的灌木丛、果园变成了屠宰场,双方伤亡大得骇人。

    盟军向瑟堡、圣洛和卡昂3个方向扩展滩头登陆场。

    美国第7军军长乔·柯林斯少将曾参加过瓜达尔卡纳尔战役,在那里崭露头角,被人称为“雷电”乔。

    在经验丰富的军长的指挥下,美第7军以一码一码的速度,在6月26日才以25万多人的代价占领瑟堡。

    德军完全、彻底地摧毁了瑟堡港。

    盟军工兵用了3个星期时间,清除了水雷、沉船、定时炸弹,重新开放瑟堡港。

    7月初,布莱德雷将军用12个师向战略重镇圣洛发起猛攻,但灌木丛几乎折断了布莱德雷的剑。

    他的12个师用了17天时间推进了7英里,在7月18日才最终占领已成一片废墟的古城圣洛,却损失了4万人,再也无力前进。

    这场战斗如此残酷,一个美国军官这样报告:连续几天……

    你被弄得如此麻木,以致每晚核查阵亡和受伤人员的时候,他们的名字——你最好的朋友的名字——就像电话簿中的名字一样。

    原有的价值观念都不存在了。

    在这种战场上,一个火炮齐射能消灭半个连,如同巨人的棍棒……

    你不敢希望活着见到如此惨状。

    在卡昂方向,蒙哥马利在6月25日以2个军共4个师的兵力,从卡昂西郊迂回该城,遭到德军9个师的阻击。

    激战5日,未果而终。

    7月8日,蒙哥马利再战卡昂。

    英国空军出动467架重型轰炸机,向卡昂投下2500吨炸弹。

    这座中世纪名城化为一堆瓦砾。

    英军2个师和加拿大1个师以推土机开道,于10日完全占领卡昂,但无力再前进了。

    连日恶战,盟军虽占领重镇圣洛、卡昂和瑟堡,但巨大的伤亡使士气受到严重打击。

    艾森豪威尔将军在海滩视察医院,吃惊地发现:仅一所医院就有1000多名自伤伤员。

    这些人为了脱离前线,故意开枪射击自己的腿、脚。

    德军的情况更糟。

    隆美尔给儿子写信道:“这是一场恐怖的血腥残杀。

    有时候,一天的伤亡人数就等于1942年夏季在非洲的总和。

    我的神经够坚强的了,但也有支持不住的感觉。

    无论到什么地方,听到的都是伤亡报告。

    我打了这么多年仗,头一次损失这么惨重。

    每天都几乎要报销一个团的兵力。

    我如果不是天天去前线视察,实在无法容忍这种损失。”

    德军虽把盟军困在诺曼底海岸地带,但由于盟国空军和法国游击队的破坏,德军后勤补给线几乎陷于中断。

    前线的部队缺油少弹,没有补充兵员,也不能把伤员运走。

    相比之下,盟军的兵员、弹药、油料、装备,正源源不断送到诺曼底。

    德军防线越来越薄,越战越强的盟军马上就会捅破这层纸,像决堤之水,淹没法兰西。

    隆美尔决定当面进谏希特勒,敦请他结束西线战争。

    他把自己的看法悄悄告诉了上司龙德施泰特元帅,得到了对方的支持。

    两人驱车前往希特勒在希伯特斯加登的山间别墅,参加希特勒主持的会议。

    6月29日下午6时,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来到会场,发现在东线立了赫赫战功的汉斯·克鲁格元帅也在场,大为不解。

    希特勒先发表了一通打气的演说,然后请隆美尔发言。

    隆美尔清了清嗓子,道:“元首阁下,我作为b集团军群司令,认为我有责任向您阐明西线局势。

    首先谈谈我们的政治局势。

    全世界联合起来对付德国,而力量平衡——”希特勒猛一拍桌子,说:“陆军元帅,请谈军事形势。”

    “我的元首,历史要求我应首先谈谈我们的整个局势。”

    隆美尔固执地说。

    希特勒厉声打断了他:“谈你的军事形势,其他的什么也不许谈。”

    隆美尔遵命,介绍了军事形势。

    希特勒又开始讲他的梦想:用海军、空军封锁盟军从英国到诺曼底的交通线,在滩头消耗盟军。

    同时集结部队,把盟军赶下大海,再来一个敦刻尔克。

    希特勒接着把期待的目光转向隆美尔。

    隆美尔道:“元首阁下,我必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37_37985/5745557.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