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快淋漓闯三国(全本txt)_分节阅读 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然几秒钟之后,上面的“人”身子往后一仰,身子和新接受的石头就从邱下牛的身边直往下落。爬在邱小牛身后的士兵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因为低着头所以没有注意到直奔他来的石头和尸体,所以他就被带了下去,接着他后面的士兵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接连往下掉,这样一来爬在这张云梯就只剩下了邱小牛一人。

    看到自己脚下多了一摊肉泥,麻木的邱小牛没有什么感受,甚至还微微笑了一下,然后继续往上爬,他知道自己快要到城墙的垛口了。

    他突然激动起来,把举着的刀举得更高了,嘴里也嗷嗷大叫起来,虽然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叫,也不知道叫的是什么意思,但这么叫心里似乎坦然了许多。

    突然他感到一阵发冷,不由自主地昂起头,察看垛口。果然一个守军咬着牙双手张满了一张弓,对准了他的脑袋金属箭头反射的光竟然有点刺眼,箭就在他眼睛不足一尺远的地方。

    邱小牛知道自己完了!他轻松地笑了一下,笑着很甜,连洁白的牙齿都露出了好几颗。

    明显地守军一愣,也许他想不到满脸污血、全身血浆的人竟然在临死前对着自己笑。但这一愣也只是一瞬间的事,他的箭还是毫不犹豫地射出来了。

    就是这一愣临时救了邱小牛的命,因为那支箭稍微射偏了一些,射进了他的左肩膀里,血一下就冒了出来,但命还在。

    邱小牛身子一沉,立即感到一股巨痛,抓云梯的左手差点就伸开了,也许是下意识地保命信念,邱下牛的手最后还是抓住了云梯,甚至他还朝上又迈了一步。他的脑袋已经到达了城墙的高度,他稍微扫了墙面一眼,上面也是血流遍地,到处也是残肢断臂。

    刚才那个射箭的士兵在发射完那支箭后就被城外投石车抛上来的石头砸死了。如磨盘的石头正好砸在他脑袋上,把他圆圆的脑袋砸成了一张难看的摊饼,虽然死了但他的双腿还在痉挛着。

    邱下牛又往上爬了一步,抓刀的右手正要抓城墙的垛口石头跨向城墙时,不知从哪里伸出一根带倒钩的竹子,把邱小牛的梯子往外猛地一推——邱小牛立即就有了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人和云梯迅速脱离城墙,邱下牛绝望地伸开了麻木的左手,又看了一下流血不止的左肩,叹了一口气:总算解脱了!

    上帝似乎偏偏跟他开玩笑,就在他腾云驾雾随着云梯望后倒的时候,下面的投石车抛来的一块石头正好砸在他的屁股上,他感到屁股一痛,在石头动能的带动下人、梯随同石头一起反向城墙“飞”来。

    在接近城墙的一刹那,邱小牛兴奋地大叫道:“我上来了!”

    在他“飞”上城墙后,却再也爬不起来了:下身被随他一起飞来的石头砸烂,脑袋被守军的大刀砍断!

    生命在他不想要的时候没有被收去,而在他想继续活下去时却被收走了!

    邱小牛的声音传到了城墙上守军的耳朵了,守军的士气为之一落。他的声音也传到了城下攻城部队的耳朵里,攻城士兵的士气大涨,攻城的势头更猛了!

    金环三结元帅、兀突骨和董杨三个最高指挥者也听到了邱小牛的呼喊声,与其他人一样他们也激动起来。一边催动更多的士兵攻城,一边派传令兵把在其他两城门进攻的部队喊来,让他们都加入到西城门的进攻中去。兀突骨甚至主动提出派部分藤甲兵参与攻城,金环三结元帅和董杨自然感谢不已。

    随着士气的此消彼落,云梯越来越多,攀登的人越来越密,投石车和井阑更是不计后果地猛攻,为登城部队提供掩护。

    很快攻城士兵里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

    “上去了!”

    “我们攻上了城墙!”

    “藤甲兵上去了!”

    ……

    受此鼓舞,攻城部队更是如吃了兴奋剂一般,在地面的争先恐后要上云梯,上了云梯的更是手脚并用拼命向上,而已经站在城墙上的士兵则使出吃奶的力气拼杀着,奋不顾身地扑向力图把他们赶下去的守军。攻城部队的投石车、井阑因双方部队交织在一起再也不敢抛石、射箭了。现在完全是两军拼斗志、拼力气、拼意志。所有的人都知道现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其他选择。

    见形势危急,严颜、沙摩柯亲自带人向爬上来的攻城部队杀去。严颜从南面城墙杀过去,舞起的大刀旋出一片刀光向前滚动,刀光到处敌人身首分离,很快才爬上来的攻城士兵就倒下了一地。沙摩柯则从北面杀过来,一杆铁枪也是神出鬼没,挡其锋芒者死。在两名将军舍生忘死的带动下,其他士兵也是奋勇当先,努力向前杀去。攻城部队在南北两边的夹击下,只能无奈地向中间收缩。

    但有攻城的士兵正在放下吊桥,而一些士兵则找到了通向下面门洞的一条楼梯,一部分士兵顺这找到的楼梯朝下面的门洞冲去。

    第一卷《战场方显英雄色》 第020回 《血火映红且兰城》

    (起点中文网更新时间:2006-9-10 5:11:00  本章字数:3606)

    此时门洞里还是胡石桥逼迫着二百多俘虏在守卫。见门外的吊桥被放下,城门在对方巨大撞木的冲击下已经裂开一条缝,对方甚至把箭从缝里射了过来。胡石桥急了,一边鞭打那些俘虏堵门,一边派人去向刘嘉报告。

    这时一些叛军从城楼上顺着楼梯冲了下来。门洞里的胡石桥大叫一声迎了上去,没有战几个回合,就力气不够了,在对方不要命的砍杀下一步步后退。

    见此情景,那些受尽了欺压的俘虏突然一声大喊:“反了!”

    喊声未落,他们立即反身冲向胡石桥的骑兵们。虽然这些俘虏赤手空拳,而且萎靡不振,但他们那股气势却是吓人的。

    在门楼上源源不断冲下来的叛军和临阵反叛的俘虏两面夹击下,守城的骑兵再也抵挡不住了。他们砍杀了几名反抗的俘虏后,马上在胡石桥的率领下骑马向城里败退。

    门洞里合兵一处的叛军们倒也没有去追他们,再说他们是步兵,追也无法追上飞驰的马匹。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他们欢叫着搬开门洞里所有阻挡城门的东西,在越来越多涌来士兵的帮助下,西城门猛然洞开!

    城外兴奋的叛军一涌而入!象一股奔腾的洪水顺着瓮城两边甬墙所形成的夹道往前冲。

    正如洪水一样,一旦溃堤除了缺口处威力巨大外,其他地方压力马上减小。因为叛军都可以从洞开的西城门进入城里,自然没有士兵再傻呼呼地还往九死一生的云梯上爬,甚至一些爬到云梯上的士兵也聪明地从云梯上跳下来,快步朝城门的门洞冲去。

    由于后接乏力,攻上城墙的叛军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又听到门洞里已方的欢呼声,他们知道城已经攻破了,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因此士气为一夺。

    守军在严颜、沙摩柯的带领下则越杀越勇,对门洞里敌人的欢呼声充耳不闻。

    看到南北两面杀来的士兵很快就要汇合,守军士气高涨,又加之刘嘉派来的几百弩兵的参战,很快城墙上几百叛军被屠杀干净(弩在近距离能穿透藤甲兵的盔甲,使藤甲兵的优势难以发挥,但弩数量少,装箭困难)。

    杀完城墙上的叛军,守军在两将军的带领下也顺着城门门洞两边的甬墙朝前飞跑。这样一来他们与叛军的方向相同,只是叛军在甬墙下面跑,守军在甬墙上跑。

    叛军向前跑着跑着心里就虚了起来。感觉这里面的瓮城也太长了一些吧?但是冲在前面那些心虚的将军无权制止部队前进,而费了千辛万苦才攻进城门的士兵自然也不愿意停下他们的脚步。

    所有攻城部队现在心中几乎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向前!向前!

    跑了几百米,总算看见前面有了一个头,一堵矮墙横在前面,还有一张比外面城门小的门。士兵们举着撞木就撞了上去。

    结果所有持撞木的人都倒了。为何?因为前面不是真的内城门,而是一块大的画得很逼真的画布。被撞木一撞早就裂开了,撞木洞穿画布“飞”了过去。

    看到这个情况,自然有聪明人发现苗头不对,但大多数士兵更是高兴异常,欢叫着跨过这张“门”,那些有点胆怯而不敢前冲的人也被其他兴奋的士兵挟裹着往前冲。

    画不之后,内城墙猛地往右边一拐,把这些冲进来的士兵引向了南面,这时更多的人开始怀疑起来:城墙怎么可能这样?

    但很快疑虑就减少了大半,因为跑在前面的士兵看到前面有引上城墙的宽阔楼梯,那里还有几个惊慌失措的士兵在举着弓箭对着他们。

    “有人就好!”有将军心里说道。

    很多士兵都高叫着冲向楼梯,但很快就发现无法踩上去。因为这些宽阔楼梯都是画的,虽然逼真但无法使用。

    但那些城墙上的士兵却是真的,那些射下来的箭使几个嚎叫的士兵倒在了地上。

    很快有人就发现右边的城墙也是假的,是布、纸板画上去的。稍微用一点力它们就烂了。

    叛军虽然怀疑,但还是往前冲,毕竟没有主将的命令,不敢后退。

    再冲再连续向右转,这群兴奋的士兵终于冲到了一块空旷平整的土地上。这里已经被清理一空,地上没有什么建筑,只有一些碎石杂物,还有一些胡乱堆放的稻草堆。从地表痕迹看显然这里原来是房屋地基或街道,但现在房屋已经被搬空,地基与街道几乎平齐了。

    开始兴高采烈现在惊疑不定的叛军这才发现自己冲进城门后几乎转了一个大的圆圈,从西城门攻进来又回到了城池的西南边。这里离西城门的门洞很近,所在的这个大平地与城门的门洞仅仅隔着一堵瓮城的甬墙而已,他们能亲晰地听见门洞那里传来的源源不断冲进“城池”的士兵的欢呼声,甚至那些离甬道近的士兵还能听见隔墙的脚步声、马蹄声、大象喷鼻子的声音。

    挡在平地里士兵面前的就是他们刚才搭云梯才攻下过一会儿的西门城墙,还有南面城墙,而围着他们的则明显是才建不久的新“城墙”。其实它们算不上正规的城墙,是一些泥土、乱石、砖块、木头堆在一起的一堵墙,而且非常巧妙利用了城里的地势,而且这段弧形墙很长,长度有五六里。

    是的,他们现在被新“城墙”和西面、南面各一段城墙围了起来。叛军终于明白他们并没有攻进城,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其结果只是冲进了一个四面都是城墙的超大院子里,这个“院子”有几平方公里大面积大约占全城的八分之一,它唯一的进出口就是刚才他们冲进来经过的门洞,而现在这个门洞还在源源不断地涌进兴奋的攻城部队!

    不久金环三结元帅、兀突骨和董杨这三个最高指挥者也兴冲冲地来到了这个空旷地。在他们身前身后是几万藤甲兵和其他部队。

    董杨最先发现这里潜在的巨大危险,他不但看见了四面都是高耸的围墙,而且他也知道了这平地里为什么单单留下无数的稻草堆,特别是草堆里那股刺鼻的油味。他惊慌地高叫道:“我们中计了,撤!快撤!”

    这时金环三结元帅也明白过来,大声叫喊道:“快撤!”他叫喊的声音都有点颤抖、变形了。

    只有兀突骨还没有完全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在他脑海里充满的还是城门被攻破的兴奋。

    正准备询问金环三结元帅为什么这么惊慌失措的时候,突然他听见城墙上一声怒喝:“点火!”

    所有叛军正惊奇的时候,那堵新城墙上突然站出来一排士兵,这排士兵排的很整齐,队伍也很长,从西城墙一路排过来,又排到西城墙去了。也就是说他们和城墙一起把几万高叫着冲进来的叛军给包围了。

    每个守军都用嘲笑的目光看着下面的叛军,似乎下面的人都是一些死人或者说是待宰的羔羊。士兵手里都无一例外地抓着几个竹筒,竹筒上部包着一块布,此时这些浸了油的布都在燃烧!

    又是刚才那个人的一声怒喝:“抛!”

    立即无数的燃烧着的竹筒被城墙上的士兵抛了下来。落在地上后有的竹筒破了,溅出满筒的石油,在燃烧布条的引着下立即燃起一片大火,有的竹筒还是保持完整,不过也有一些石油从竹筒的开孔里流了出来,火虽然不大,但燃烧也是正旺。

    奇怪的是守军并没有把竹筒往下面惊慌的人群中丢,而是统一丢在了新城墙的墙角下。虽然如此还是有许多的人的衣服着了火,引起一整慌乱,扑打声、惊叫声此起彼伏。更有运气不佳的人由于竹筒丢在了身上,溅了一身的油,很快人就成了一个火人,这个火人一边徒劳地扑打身上的火苗,一边惊慌失措地在人群中奔跑,一边惊恐地嚎叫。他不但使周围的人更害怕而且也引燃了那些藤甲兵穿着的藤甲,一下更多的人开始受灾。

    这时候,下面的叛军才发现守军为什么不把竹筒往人群中扔了。是因为在城墙根下,守军早就预埋了很多的油料,当燃烧的竹筒扔下来后,那些埋设的油料立即迅猛燃烧起来。火立即顺着新的城墙燃烧成一条宽一米、火焰有一人多高猛火带,叛军完全被大火围了起来,大火也把容易攻破的“城墙”保护起来了。

    见到大火,兀突骨的脸一下白了,因为他知道他的藤甲兵身上穿的盔甲都是用渗了油的藤条做的,极易着火,可以说是一点就着。他也大声命令道:“撤!”

    但喊撤就能撤得了吗?从门洞过来都是一条才几米宽的甬道,这么惊慌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38_38975/5886417.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